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予以口服酚酞片,外用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并中药敷脐,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大便性状和排便畅快感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能改善中风患者的排便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指法扩肛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颅脑损伤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80例颅脑损伤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便秘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指法扩肛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和7d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F组间=6.371,P=0.023;F时间=5.317,P=0.035),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Z=-3.654,P<0.001)。结论 指法扩肛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解决颅脑损伤卧床患者的便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对照组增加耳穴压豆法干预便秘,观察组增加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法干预便秘,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0d后便秘疗效及干预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便秘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73.3%,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d后观察组患者排便频率、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腹胀及排便时间等便秘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中风后便秘的患者6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采取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14 d的每天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指法扩肛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便秘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法扩肛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便秘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干预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为(2.04±0.61)分,低于对照组的(8.70±2.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6,P<0.01);治疗结束后2周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6,P<0.01);干预组便秘痊愈25例,显效31例,对照组分别为8,2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6.926,P<0.05)。结论指法扩肛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便秘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按揉联合腹部按摩对老年脊椎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脊椎损伤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揉联合腹部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便秘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时间缩短,便秘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揉联合腹部按摩可以解除脊椎损伤患者便秘的痛苦,提高老年脊椎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周四穴推摩法在治疗重症卧床中风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9月重症卧床中风便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脐周四穴的推摩。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次大便相隔时间、每次大便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周四穴推摩法不仅缓解重症卧床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症状,为广大中风患者解除便秘引起的痛苦,同时对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远期的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穴位按摩治疗骨折老年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法对骨折老年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因骨折长期卧床发生功能性便秘的老年病人1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治疗组64例,遵医嘱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通便效果及再次产生便秘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停止常规药物治疗后,便秘再次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法治疗骨折老年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肯定,方法简便,维持时间长,可避免应用药物常规治疗所致副作用,及停药后复发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指法扩肛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91例重型颅脑损伤便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法扩肛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连续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便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便秘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指法扩肛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能解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便秘,方法简便,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中风后患者便秘中的运用。方法:将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运用中医护理给予调畅情志、饮食调护及手法按摩即"两调一按摩"方法干预中风后便秘,而对照组则遵医嘱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护理中风后患者的便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医院中医科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卧床并发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艾灸、针刺疗法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防治老年高血压患者便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芦荟膏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老年住院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芦荟膏敷贴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大便形状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与再次发生便秘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复发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85,P<0.01);实验组患者排便时间及大便形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2.329,-2.728;P<0.05).结论 芦荟膏敷贴疗法治疗便秘效果肯定,作用维持时间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穴位按摩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和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穴位按摩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老年人便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老年便秘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法,包括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合谷穴等;对照组给予开塞露纳肛配合传统腹部按摩。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纳肛配合传统腹部按摩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乔娜  马艳  李洁  孙瑞  熊键 《中国康复》2019,34(3):159-161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及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患者颈性眩晕临床症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临床症状评分、SF-36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80.0%,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眩晕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联合穴位按摩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按照颅内肿瘤围术期护理,做好心理安慰、饮食教育以及腹部按摩等,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以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脐疗联合穴位按摩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以及服用缓泻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肛门第1次排气平均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7,14,21 d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缓泻剂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预防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便秘,明显减少导泻药物的使用频数,极大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揿针埋针疗法对骨科卧床便秘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卧床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膳食指导联合穴位推拿按摩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体穴揿针配合耳穴埋针中医外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便秘改善有效率及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除首次排便残留感觉以外,两次排便间隔时间及每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护理人员操作的揿针埋针治疗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动态留针,效应累积,可明显缓解骨科长期卧床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脐灸联合砭石穴位按摩对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住院的160例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将160例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分为4组, 对照组(n=40)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 按摩组(n=40)给予砭石穴位按摩治疗, 脐灸组(n=40)给予艾绒隔姜灸脐周治疗, 按摩脐灸组(n=40)给予砭石穴位按摩联合艾绒隔姜灸脐周治疗, 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 按摩脐灸组临床总有效率最高, 便秘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PAC-QOL评分均最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砭石穴位按摩、脐灸均可以改善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 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