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的体重可减少中年男子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胖是发生Ⅱ型糖尿病的一种危险因素。在肥胖者中常发生胰岛素抗性,其特点是胰腺产生胰岛素增加和全身细胞的葡萄糖耐受性受损。减轻体重可使上述两种情况逆转。有大量证据表明减轻体重可使有糖尿病家族史和葡萄糖耐受性受损的高危个体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险下降。不过,还没有多少结论性证据证明人群基础的背景下是否果真如此。最近发表于DiabetesCare的一项研究报告研究了40~59岁男子5年的体重变化与随后12年发生Ⅱ型糖尿病危险之间的关系。观察对象包括参加英国区域性心脏研究的男子,该研究是在英国追踪心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2.
铬补充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具有心血管危害的代谢性疾病。微量元素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不是很清楚。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铬水平,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血糖调节和脂质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甲基吡啶酸铬的作用及其疗效的可能机制。研究显示,在补铬阶段,血糖调节有较为显著的改善,同时也伴随着空腹血清胰岛素的明显降低。补充铬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这可能是由于铬增强了胰岛素的活性,并不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征稿     
糖尿病是人体内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为终生性疾病。糖尿病在临床上分为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多属于Ⅱ型糖尿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发作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在血糖控制上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8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有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有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采取高危因素的控制,观察,半年后给予医学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和诊断知晓率上差异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与高危人群采取高危因素的控制,有利于血糖的平稳和身体各项指标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5.
刘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02-3403
目的研究应激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状况的影响,为糖尿病人的治疗及养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8例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及73例非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等数据进行测定并在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血糖水平(PG)、血浆胰岛素水平(INS)、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血浆皮质醇(CPRT)浓度、血浆促肾上腺素(ACTH)浓度、血浆多巴胺(DA)浓度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应激状态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血浆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浆促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状态进一步紊乱,促进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血铬不能作为孕晚期葡萄糖耐量的预测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机体铬缺乏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随着孕期孕妇体内储存的铬会消耗殆尽。近年来研究显示:补铬对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受性、胰岛素和脂质改善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并将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SⅡ组比MSⅡ组血糖控制更理想,低血糖发生率减少,心脏严重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率、死亡率明显减少.结论 CSⅡ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快速平稳地降低血糖,减少心脏严重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Ⅱ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998年全球的糖尿病患总数约为1.43亿,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号杀手。糖尿病中最主要的有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和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两种,其中大多数患是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的病因较明确,但Ⅱ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很清楚,多认为与饮食等因素有关。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拟对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Ⅱ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绝经后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绝经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G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睾酮(T)、雌二醇(E2)、孕激素、垂体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GHb、T、PRL、LDL-C和TC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E2、LH、FSH均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抵抗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GHb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胰岛素抵抗组HDL-C、TG、E2水平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糖尿病患者中E2水平与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P0.05),PRL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绝经后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异常,性激素水平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Ⅰ型糖尿病(原称胰岛素依赖型)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即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其病因、发病机理、流行病学、预防、治疗和预后等各方面的大力研究,现已认识到虽是Ⅱ型糖尿病,但在很多情况下也需要使用胰岛素,以控制糖代谢紊乱,达到防止和延缓慢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家族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Ⅱ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结果:调查武汉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家系42个,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年龄的增长、WC BMI(按贡献大小)是Ⅱ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与此相反,较高的教育水平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应特别注意其体重,腰围、血糖、血压水平变化,并对其进行防治,以减少危险因素的聚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4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特征,并研究其危险因素,为辖区糖尿病预防工作前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9年1-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居委会为单位,按5%的比例从闸北区常住人口中抽取16 151非糖尿病患者,参考《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其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和非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测定.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结果 筛选出糖尿病高危人群11 323人,占70.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年龄、男性比例、颈围、体重、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值、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指标、癌胚抗原、大便隐血阳性比例、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高危人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每日睡眠时间低于非高危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臀比(OR=90.969,95% CI=48.032~172.291)、甘油三酯(OR=2.142,95% CI=2.006~2.288)、空腹血糖(OR=1.328,95% CI=1.251~1.409)、舒张压(OR=1.065,95% CI=1.058~1.072)、收缩压(OR=1.045,95% CI=1.040~1.049)、血清丙氨酸转氨酶(OR=1.020,95% CI=1.015~1.025)和血尿酸(OR=1.004,95% CI=1.003~1.004)水平越高,年龄(OR=1.017,95% CI=1.013~1.022)越大,越容易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女性(OR=1.772,95% CI=1.607~1.953)比男性更容易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而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OR=0.979,95% CI=0.973~0.985)水平越高,则越不容易成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结论 闸北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比例较大,健康状况低于非高危人群.应将预防控制策略前移,通过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恢复胰岛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实验前测患者空腹和葡萄糖负荷后0.5h及2h胰岛素分泌水平,经过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再进行空腹及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测定。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葡萄糖负荷后0.5h胰岛素释放量增加明显,空腹及2h胰岛素分泌量有所下降。结论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测定109例糖尿病患者及86例正常人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腰臂比(WHR)及脂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09例糖尿病患者BMI、FPG、HbA1C、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OMA-IR与BMI、腰/臀、TG、VLDL呈正相关。(3)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和TG对HOMA-IR有影响。以HOMA-IR为因变量,BMI、TG为自变量,发现BMI对HOMA-IR有影响。结论 高TG是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特点,BMI升高可作为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查某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探讨糖尿病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空腹血糖测量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试验筛查高危人群,分析高危人群向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舒张压、糖尿病家族史和既往糖调节受损(IGR)史是高危人群向糖尿病患者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有利于尽早预防,合理控制血压、血脂,降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分两大类型: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Ⅱ型又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两个亚型。那么,糖尿病和胰岛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哪些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哪些不需要胰岛素治疗呢? 一、需要长期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1、Ⅰ型糖尿病:本型发病年龄小,起病急。三多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明显,病情不稳定,急慢性并发症多,必须长期用胰岛素治疗。 2、Ⅱ型糖尿病中的非肥胖型:本型起病虽晚(多在40岁以后),但病情较重,经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元素铬(Ⅲ)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离子交换PAR分光光度法进行尿铬(Ⅲ)测定,该法可直接测定尿液中铬(Ⅲ)含量。以尿铬(Ⅲ)/尿肌酐比值作为尿铬(Ⅲ)检测指标消除了年令及昼夜因素对尿铬(Ⅲ)含量的影渠。25例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尿铬(Ⅲ)含量(/±SD)分别为:5.45±0.85ng/mg)酐和7.56±0.94ng/mg肌酐、统计学处理表明:正常对照组含量与有关文献报道值相符,糖尿病组尿铬(Ⅲ)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尿铬(Ⅲ)含量的测定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一项重要辅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状况。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采用C肽改良HOMA公式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结果 (1)在A、B两组随机选择的患者中,初发糖尿病患者FPG较非初发患者的水平略高,初发与非初发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水平大体相当,但初发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较非初发患者严重。(2)但按照FPG分组后,我们发现,在A组与B1组FPG水平相当,而均高于B2组的情况下,三组β细胞功能:B2AB1;而胰岛素抵抗程度A≈B1B2。(3)相同血糖情况下,不同家族史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无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不同血糖状况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家族史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糖尿病协会召集,并受到国立卫生研究院、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部门大力支持的一个专家组首次建议,所有45岁以上者应接受Ⅱ型糖尿病测试,这类糖尿病好发于成人。该专家组估计有800万人不知道自己已患上糖尿病,他们仅感觉有模糊的症状。另有约800万人正接受治疗。最近的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是此病的高危人群。按专家推荐的新标准,血糖浓度达126mg/dl者即被诊断为糖尿病,除胰岛素外的多种专门药物已广泛应用于Ⅱ型糖尿病。如不治疗,糖尿病可导致致盲(视网膜病)、肾衰及截肢。但专家强调如果得到早期诊断,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0.
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无效,必须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岛素,只用口服降糖药即可。但这不是绝对的。许多情况下,Ⅱ型糖尿病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目前不少该用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把胰岛素看成毒品一样的可怕,认为一旦用就成瘾撤不下来,因此拒绝使用,这是不对的。 哪些Ⅱ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呢?①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而又不宜用双胍类降糖药者。②口服降糖药无效者(即使用到最大剂量空腹血糖仍>11.1毫摩/升)。③开始口服降糖药有效,数年后无效者。④糖尿病晚期,已经有眼、肾(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神经、心脑血管严重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