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砂的毒性及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综述朱砂的毒性及炮制研究进展,查阅近几年国内有关朱砂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朱砂毒性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可溶性汞盐和游离汞积蓄致汞中毒,采用球磨加水飞法处理朱砂,可以有效地降低其中可溶性汞盐和游离汞的含量,减轻朱砂毒性.故球磨加水飞法在朱砂炮制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含朱砂中药成方制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汞和甲基汞、朱砂以及含朱砂的成方制剂的毒性和安全性进行回顾,认为含朱砂的中药制剂特别是用于儿科的制剂的安全性应得到必要的重视,并建议以一种或几种成方制剂为例,进行全方和简化方(不含朱砂)的毒性试验、药效学试验等研究,比较全方和简化方之间的差异,重新评价朱砂在成方制剂中的毒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文清 《海峡药学》1996,8(4):86-87
朱砂,又名丹砂、辰砂、赤丹、汞砂、丹粟、镜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重镇安神要药。近年来,有关朱砂毒性的报道多见,现根据其临床用法分析如下。1.服用方法与毒性的关系:临床上朱砂常用量为0.3~1g,研末冲服。内服只入九散,外用适量或拌染它药同煎。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理论上含汞量为86.2%、硫13.8%。近年报道,商品朱砂中的游离汞量达10ug/g,若长期大量服用含朱砂的药物,易引起体内汞的吸收蓄积而中毒[1]。实验证明,朱砂是微毒药物[2]。硫化汞口服后经消化器官吸收进入血液,与血浆蛋白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郁金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朱砂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大鼠随机分成7组,即对照组、朱砂组、郁金组、朱砂+郁金组、朱砂+姜黄素组、朱砂+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DMC)组和朱砂+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组,每组5只,分别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0 g/kg·bw朱砂、1.33 g/kg·bw郁金、1.00 g/kg·bw朱砂+1.33 g/kg·bw郁金、1.00 g/kg·bw朱砂+0.02 g/kg·bw姜黄素、1.00 g/kg·bw朱砂+0.007 g/kg·bw DMC和1.00 g/kg·bw朱砂+0.004 g/kg·bw BDMC对大鼠进行灌胃,1次/d,连续12周,检测血汞、肝汞含量、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病理。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动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朱砂组血汞、肝汞含量高于对照组、郁金组(P0.05);与朱砂组相比,朱砂+郁金组、朱砂+姜黄素组、朱砂+DMC组、朱砂+BDMC组大鼠的血汞、肝汞含量明显降低(P0.05)。朱砂组血清总蛋白(TP)高于对照组、郁金组(P0.05);朱砂+郁金组、朱砂+DMC组、朱砂+BDMC组TP低于朱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与郁金组肝组织结构规则,肝细胞排列整齐;朱砂组可见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余各组病变类型与朱砂组相似,程度略轻。结论长期过量服用朱砂可导致肝汞蓄积,引起肝损伤;郁金与朱砂伍用可减少汞吸收,降低肝汞蓄积量,进而减轻肝损伤;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是郁金对朱砂肝毒性起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万氏牛黄清心丸及其组方中各单味药对朱砂致大鼠肝毒性的减毒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朱砂、万氏牛黄清心丸(全方)及其单味药与朱砂伍用(即黄连+朱砂、栀子+朱砂、郁金+朱砂、黄芩+朱砂、牛黄+朱砂)。朱砂在每组的剂量均为1 g/kg·bw。大鼠每组6只,雌雄各半。1次/d,连续给药12周。试验结束后次日取全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汞、肝汞含量、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病理。结果实验期间所有动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汞、肝汞含量,黄连、栀子、郁金、黄芩与朱砂配伍组均低于朱砂组、高于全方组(P0.05);血清总蛋白,各单味药与朱砂伍用,均低于单用朱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相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朱砂组可见肝索紊乱、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牛黄朱砂组病变类型与朱砂组相似,程度略轻,其他各组肝组织病变轻微,偶见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栀子朱砂组和全方组可见色素沉积。结论黄连、栀子、郁金、黄芩与朱砂伍用,可减少汞吸收,进而降低肝汞蓄积水平;黄连、栀子效果明显,郁金、黄芩次之;万氏牛黄清心丸全方比各单味药与朱砂伍用拮抗朱砂肝毒性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朱砂和万氏牛黄清心丸(含朱砂中成药)致大鼠的亚慢性肝毒性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朱砂组、万氏牛黄清心丸(全方)组和去朱砂的万氏牛黄清心丸(减方)组,每组6只。分别以等体积的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g/kg朱砂、9.83 g/kg全方(含朱砂1.0 g/kg)、8.83 g/kg(不含朱砂)减方进行灌胃,1次/d。连续给药12周后,取血液和肝脏,检测血汞、肝汞、肝功能指标,计算肝脏系数,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朱砂组血汞、肝汞明显高于对照组、全方组和减方组(P0.05);全方组血汞、肝汞高于对照组和减方组(P0.05);朱砂组总蛋白(TP)高于对照组、全方组和减方组(P0.05);全方组、减方组肝脏系数大于朱砂组与对照组(P0.05);光学显微镜下,朱砂组可见肝索紊乱,部分肝细胞肿胀、伴有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全方组可见褐色色素沉着,并有轻微脂肪变性和少量炎细胞浸润;减方组可见褐色色素沉着并偶见脂肪空泡。结论长期过量服用朱砂可造成肝汞蓄积,引起肝损伤;万氏牛黄清心丸所致的肝汞蓄积量低于单味朱砂,其亚慢性肝损伤比单味朱砂轻。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药朱砂应用概况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砂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历史,1963年至2005年《中国药典》各版均予收载。朱砂主要用于治疗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和疮疡肿毒等。近年研究证明,朱砂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抗菌、抗寄生虫等作用。《中国药典》规定朱砂的日用剂量为0.1~0.5g。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70多种朱砂制剂中的朱砂用量超过上述剂量。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其毒性很小;但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这可能与朱砂含有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有关。朱砂所致中毒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急性胃肠炎、神经和肾功能损害、循环衰竭,甚至死亡。作者认为对朱砂临床应用的利弊有待对朱砂及其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再作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硫化汞在体内诱发氧化性伤害刘宗荣贾东明(台北荣民总医院教学研究部,台北112)石朱砂化学名硫化汞(HgS),为一种稳定之汞盐,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与其它汞化合物相比其毒性较低,石朱砂自汉朝后就被当做一种药物,用在如八宝牛黄散等成方药物中,我们利用大鼠为...  相似文献   

9.
<正> 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其次含镁、铁、铜、铋、锰、锑、砷等多种微量元素。朱砂的主要作用是清心镇惊,安神解毒,而另一方面汞、铋、锑、砷等重金属微量元素对人体都有毒性,其中尤以汞的含量最高,对人体的危害也最大,因为汞与蛋白质中的巯基有特别的亲和力,口服朱砂经消化道吸收后,游离汞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各组织器官,损害肝肾等,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如少尿、尿闭、尿毒症、恶心、呕吐、腹泻、浓血便,里急后重。血中汞浓度高时,可穿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出现汞毒性震颤,严重者可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金伟军  张志东  欧健薇 《今日药学》2010,20(5):10-12,21
目的 观察一捻金及其去朱砂制剂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比较两者与朱砂有关的毒性差异,为含朱砂制剂安全性再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1)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小鼠口服一捻金及其去朱砂制剂最大给药剂量;(2)亚急性毒性试验:采用2 w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一捻金组(2.4 g/kg)、去朱砂组(2.4 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剂量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 w,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肝肾脑的汞含量,并观察肝、肾、脑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1)一捻金小鼠口服的最大给药剂量为19.2 g/kg,相当于小儿临床给药口服剂量的160倍,未见急性毒性反应.(2)亚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生化学检查均未发现由于给药而引起的变化.但一捻金组肝、肾、脑的汞含量明显高于去朱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一捻金组大鼠的肾脏有药物性病理改变.结论 反复使用一捻金,主要脏器如肝肾脑的汞蓄积明显,并使蓄积较多的肾出现病理改变,一捻金的安全性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朱砂是一味著名的中药材,常出现在中成药处方中。在现行的 6 938 种注册的中成药制剂中,其含朱砂的制剂达 5.22%(362/6 938);可是朱砂又是一味含重金属汞的硫化物,因此朱砂的质量标准深受人们关注。综述朱砂的有效成分、毒性、储藏、注意、用量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探讨《中国药典》《朱砂》标准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朱砂为我国常用药材,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由于汞为剧毒化合物,因此朱砂及其相关成药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查阅现有文献,归纳总结朱砂及其制剂中汞的分析研究进展,包括总汞、单质汞、可溶性汞的测定及形态分析;并探讨了现有技术的特点,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为朱砂及其制剂的科学评价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医药中朱砂、银朱、佐太等含汞矿物药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其合理炮制后安全性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作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就民族医药中汞元素形态及其分析检测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民族药中含汞药材的毒性和药理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万胜化风丹、雄黄和朱砂的急性肝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万胜化风丹中雄黄和朱砂的肝肾毒性作用,探讨目前对其毒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方法 成年昆明种小鼠分别一次性ig给予万胜化风丹(原方药)3g.kg-1、雄黄和朱砂减量的万胜化风丹(减量方药)3g.kg-1、不含雄黄和朱砂的万胜化风丹(减方药)3g.kg-1、雄黄0.3g.kg-1、朱砂0.3g.kg-1、亚砷酸钠36mg.kg-1和氯化汞0.07g.kg-1,8h后检测肝及肾组织中砷和汞的含量,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RT-PCR方法检测肝和肾中金属硫蛋白基因(MT-1)的表达。结果亚砷酸钠、原方药及减量方药组肝和肾组织中砷的蓄积量明显增加(P<0.05),且亚砷酸钠>原方药>减量方药。亚砷酸钠组ALT显著升高,其他各组略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氯化汞和朱砂组肝肾组织中汞的蓄积量明显增加(P<0.05),且氯化汞组>朱砂,氯化汞组同时伴Cre、BUN显著升高(P<0.05)。亚砷酸钠组、氯化汞组肝肾病理损伤明显,MT-1mRNA在肝肾组织的高表达。结论万胜化风丹、雄黄和朱砂的急性肝肾毒性远低于亚砷酸钠和氯化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朱砂在消化液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分析影响汞溶出的因素。方法:采用化学消化-原子吸收光谱法,考察胃肠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因素(酸度、胃蛋白酶、硫化钠、单质硫、氯化钠、氯化钾离子浓度等)对朱砂不同形态溶出的影响,并与纯品硫化汞做对比。结果:pH对朱砂中汞的溶出量有较大的影响,朱砂在人工肠液中溶解极少,含Na2S及单质硫对朱砂中汞溶出量的影响显著,溶液离子(Na+、K-)、胃蛋白酶对朱砂溶出影响很小。结论:朱砂在消化液中的不同形态汞(无机态、有机态、离子态)的溶出量与HgS含量、酸度、硫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制朱砂中可溶性汞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炮制朱砂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可溶性汞的含量。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出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2.27%(n=6),RSD=3.19%。应用本方法对贵州,湖南和北京等厂家及医院所使用的朱砂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朱砂中的中溶性汞盐主要是在人工胃液中溶解,在人工肠液中溶解极少。朱砂炮制方法不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也不同,球磨法高,水飞法低。  相似文献   

17.
牙痛一粒丸收载于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由蟾酥、甘草、朱砂、雄黄4味药物组成。其中朱砂、雄黄为有毒成分。《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了朱砂中硫化汞的含量不得低于96%,质量低劣的朱砂所含毒汞对人体及动物具有强烈的原生质毒性。除了急性中毒,长期摄入小量砷,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慢性中毒症状。原标准中只收载了制剂的性状及常规检查项目,不能控制其内在质量。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完善药品标准,本文对制剂中的朱砂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砂、雄黄均为有毒中药,其主要成分分别为硫化汞(HgS)和二硫化二砷(As2S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汞和砷均为细胞原浆毒。汞、砷化合物与体内酶蛋白的巯基具有特异的亲和力,可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死亡,因而引起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功能与器质性病变。含朱砂、雄黄的中成药中均有可溶性汞和游离汞及三氧化三砷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朱砂及朱砂安神丸中汞对肝组织金属硫蛋白(MT)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小鼠分别ig给予生理盐水、Hg S 0.2 g·kg-1、朱砂0.2和2 g·kg-1、朱砂安神丸1.8 g·kg-1、氯化汞(Hg Cl2)0.032 g·kg-1、甲基汞0.026 g·kg-1,每天1次,连续30 d,取肝组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肝汞蓄积量,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Mt-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M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肝汞蓄积量与肝组织Mt-1基因和MT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 S、朱砂0.2 g·kg-1和朱砂安神丸组小鼠肝组织汞蓄积量未见明显增高,肝组织Mt-1基因和M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且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朱砂2 g·kg-1,Hg Cl2和甲基汞组小鼠肝汞蓄积量明显增高(P<0.05,P<0.01),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6.9,82.2和173.1倍;肝组织Mt-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3,11和45倍,同时M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肝组织可见肝细胞水肿,淋巴细胞浸润。肝汞蓄积量与Mt-1基因和MT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对比不同形式的汞,ig给予小鼠Hg S、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后肝组织汞蓄积量远低于氯化汞和甲基汞;朱砂0.2 g·kg-1和朱砂安神丸未导致肝组织Mt-1基因和MT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肝组织亦未出现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童丽平 《中国药业》2008,17(12):74-74
针对目前朱砂“拌衣”现状,结合朱砂的毒性与溶出成分的探讨,提出合理应用朱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