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冠心病心绞痛是现在最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属中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古今医家多从心论治,亦有从肝、肾、脾脏腑虚实论治者,少有从肺论治。近年来有医家提出此病不能囿于从心论治,从肺论治亦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中医从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心肺同属上焦,肺主气,心主血,在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时,中医从肺论治,即调摄肺气以加强其主治节、朝百脉之力,助心气以行血脉。通过整理近年来诸位医家从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之文献及临床研究进展,对肺与心的生理联系、病理联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疗法等方面的认识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依据、病因病机、预防治疗3个方面探讨从心脾论治冠心病的机理,认为"脾病"运化功能失司,心阴阳气血不足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和理论依据,临证时应遵从"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的原则,从"心脾论治"的思路进行防治和调护。  相似文献   

3.
于睿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脾胃关系密切,应依整体观念,见心之病不独治心,辨证施治,方可收效。脾胃与心经脉相互络属,五行母子相系,功能密切相关。脾胃功能失调,经过一系列病理改变所致"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是冠心病基本病机,提出脾病则五脏不安,胃病则脏腑失充;总结出益气健脾、疏肝理脾、补益心脾、温中散寒及化湿和胃等方法,从调理脾胃入手论治冠心病,并遣方用药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肝、脾、肺、肾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淤、痰浊、阴寒是病之标.而痰浊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从痰论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与现代医学的"双心医学"重视"心脏"和"心理"的深层关联不谋而合,中医"双心学说"强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双心为病。在中医"双心医学"的指导下,应将"血脉之疾"和"神明之病"视为一体,做为心脏疾患的两个方面,将冠心病(胸痹)和焦虑(郁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发病规律及证候特征,即"双心同治":运用"祛瘀法"治"血脉之心","调神法"治"神明之心"。本文将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阐述中医"双心学说",借以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的蒙医学范畴及其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蒙医学范畴及其病因病机,为蒙医规范化诊治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冠心病临床表现与蒙医内科学中心刺痛对比,探讨冠心病各型的蒙医学范畴及其病因病机。结果:心肌梗死可归为蒙医心刺痛粘邪型、累及胃、胃及肺论治;不稳定心绞痛可归为楚斯型、累及白脉与不累及白脉论治;稳定心绞痛可归为赫依偏盛型论治。结论:冠心病在蒙医学中属心刺痛范畴,且冠心病中的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可相应地归入心刺痛的不同证型中,从而合理地指导相应蒙药对冠心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内经》"心受气于脾"提出了心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在脾,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痰浊血瘀"是"心脉阻滞"的关键因素。深入探究以"心受气于脾"理论为中心的冠心病"痰浊血瘀"的生物学基础及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理论基础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尤为关键,对丰富中医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进展及其他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阮士怡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交互为病的病机特点,认为本虚以脾肾亏虚为重,标实以痰瘀互结为重。临床论治冠心病时,提出益肾健脾、软坚散结、育心保脉治法,并注重心、脾、肾三脏同调,养心育心,同时顾及情志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近十年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根据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从脾胃论治是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参考文献12篇。  相似文献   

10.
吕海江教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逐渐摸索出对"心-脉-目"系统在眼科病的运用,形成了从心论治眼科病的经验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经典记载的论述,阐释吕教授从心论治眼科病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案例,从活血化瘀、升阳通络、清热凉血、祛湿化痰4个方面总结吕教授从心论治眼科病的诊疗思路及方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梁念祖乃中医世家,临证50余年,善用多种辨证体系调脾,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梁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梁师从脾论治冠心病经验整理如下。1辨治经验1.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悸"等范畴,治疗一般多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养阴益心等着手。梁师认为,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整个病程变化与脾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脾主运化而使水谷精微化生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虽然在心,但与肝(胆)密切相关.笔者学习历代中医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继承业师王景存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实际,从肝心的生理联系、胸痹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就胸痹从肝论治的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五脏相关学说阐述冠心病分期论治的思路与特点。冠心病的主病之脏为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的生理病理及病证密切相关,应针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和层次上的病理改变进行辨证分型,将冠心病分为形成期、稳定期、终末期3个阶段分别论治。  相似文献   

14.
总结《石室秘录》男科疾病论治特色。阳强不倒宜引火归元,阳痿、遗精、早泄多从心肾论治,男性不育从"六病"论治,小便不通从"肾"论治。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属"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临床表现以本虚标实为特征。标实责之于痰湿、瘀血和气滞,本虚则从心、肝、脾、肾论治,其说不一,主要是因为临床上患者的体质和兼夹病证的不同。随着有关冠心病中西医研究的进展,有的学者认为肝胆疏泄失常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联系,并提出胆心同治的新治法。但只限于疏肝利胆方药的临床应用,鲜有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胆心之间的生理、病理角度论述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途径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分析李东垣"阴火"学说与冠心病室性早搏因机证治上的关联性,探讨从阴火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新治疗思路。文章首先概述李东垣阴火的理论渊源、核心病机和代表方药;并概述中医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病因病机认识,侧重强调冠心病室性早搏从脾胃论治切入,具有火热病机。在病因病机治疗方药上找到阴火学说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共通点:(1)共同的病因:脾胃内伤;(2)共同的病机:气火失调,升降失常;(3)"阴火"代表方药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被部分证实。因此,从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冠心病室性早搏无疑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古今中外的实践为依据,从心肾的生理病理联系来论述冠心病可以从肾论治。通过从肾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发现肾虚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并且以肾阳虚多见。  相似文献   

18.
袁蓉  王阶  刘巍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3):564-567
文章探讨冠心病"双心"异常的内涵、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医学诊疗进展,笔者认为冠心病"双心"异常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应激密切相关,病因多与情志内伤有关,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病机为心肝火旺、心肾阴虚、心脾两虚等。充分认识冠心病"双心"异常的内涵和病机,运用中医病证结合的优势进行治疗,对于减少精神心理应激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防治冠心病并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严夏运用衡法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严夏教授将"调气活血,燮理阴阳"的"衡法"应用于冠心病论治,认为胸痹之病,其本在心气不足、胸阳不振,其标为痰瘀交阻、气血逆乱,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与"通阳"。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病位在心,其发病与多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心功能失调可影响其它脏腑,其它脏腑有病亦可影响及心。冠心病五脏症侯均可见到,据症侯从肝论治冠心病常收到较好效果。1 冠心病从肝论治依据1.1 心肝失调是冠心病发病根本  肝藏血、主疏泄,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的疏泄联系着全身的气机变化,协调着人体气血运行,其疏泄以藏血为物质基础。心主血脉,为气血运行的基本动力,肝藏血,调节人体循环血流量,心肝互相协调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脉道充盈,气血运行有序,脏腑组织营养充足,机体功能正常。正如王冰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