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 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 析 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采用Ilizarov 技术治疗6 例创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男性患者的资料, 年龄9~43 岁, 平均24.5 岁;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35°~85°, 平均47.6°;膝关节活动度0°~70°, 平均 15.8°。其中5 例为膝关节陈旧性骨折伴马蹄足畸形, 畸形角度为25°~37°, 平均31.8°;1 例为股骨髁上骨 折。采用环型外固定架逐渐矫正屈膝和马蹄足畸形, 其中4 例因膝关节骨性结构严重破坏且软组织条 件差, 在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行膝关节融合术;另2 例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 白天松开螺母活动膝关 节, 睡觉时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 1 个月后去除外固定架改长腿支具保护3 个月。 结果 术后随访 12~22个月, 平均18 个月。6 例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由术前47.67°±18.63°恢复到屈曲9.33°±3.50°。5 例 伴马蹄足畸形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由术前31.80°±4.65°恢复到术后3.00°±4.47°。4 例患者术后膝关节成 功融合, 2 例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0°和75°。术后6 例患者均可拄手杖行走。术后2~4 个月, 4 例患者出 现针道感染, 经口服抗生素及使用双氧水清洁针道后约2 周感染控制。 结论 采用Ilizarov 技术可有效 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对膝关节骨性结构损伤且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行膝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膝关节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强直膝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6~72岁,平均55岁;其中屈曲位强直8膝,伸直位强直4膝,均为单膝,膝关节活动度为0°。致病原因:强直性脊柱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创伤性膝骨关节炎2例,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为(91.66±2.46)分;术后2周、半年、1年、2年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年随访时优7例,良3例,一般1例,差1例,膝关节优良率83.3%。[结论]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强直,疗效显著,可矫正骨性强直畸形,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治疗骨性膝关节炎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 对 4 7例 5 3膝的骨性膝关节炎病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单膝关节置换 4 1例 ,双膝关节置换 6例 1 2膝。应用后方稳定型假体 2 1例 2 5个膝关节 ,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 2 6例 2 8个膝关节。结果  39例 4 5个膝关节获 1年以上随访 ,采用HSS评分标准 ,膝关节评分从术前 35分提高到术后 89分 ,术后 4 0个膝关节活动度≥ 90°,4 2 / 4 5膝关节术后膝关节力线正常 ,3例残留 5°~ 7°内翻。结论 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可取得良好效果。术中精确的截骨操作与正确的软组织松解获得的软组织平衡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分析内轴膝假体置换术后疗效,评估患者满意度。 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单一术者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使用内轴膝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至少1年随访,对患者的满意度及不满意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调查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 结果52例患者纳入此研究,手术时平均年龄(73±6)岁,随访时间(13.9±1.4)个月。内轴膝假体总体满意度达到90.38%,其中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是持续性膝关节疼痛,内轴膝假体置换后患者疼痛数字评分中位数M为0,四分位数间距为0,膝关节活动度为(93±12)°。 结论内轴膝置换治疗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术后膝关节持续性疼痛仍然是患者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29膝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单膝关节置换13例,双膝关节置换8例,全部采用后方稳定性假体。结果随访6~47个月,平均22.6个月,采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15例,良5例,可1例。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术中精确的截骨操作、正确的软组织松解及术后指导康复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387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置换关节数、手术时间、术前关节活动度、术前最大屈膝度、术前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术前疼痛评分、伴随疾病、个人史、康复介入时间、术后1 d疼痛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股骨假体屈曲角。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术后1年患者关节活动度为因变量,其他参数为自变量行秩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上述指标与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90°的相关性。 结果术前HSS评分为(47±10)分,术后1年HSS评分为(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20,P<0.01);术前关节活动度为(86±7)°,术后关节活动度为(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8,P<0.01)。性别、术前关节活动度、术前最大屈膝度、术前HSS评分、胫骨平台后倾截骨角度与膝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置换关节数、术中出血量、术前疼痛评分、高血压、糖尿病、康复介入时间、术后1 d疼痛评分、股骨假体屈曲度与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手术时间、吸烟、饮酒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胫骨平台后倾截骨角度、股骨假体屈曲角、术前疼痛评分、术前关节活动度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关节活动度的独立因素(P <0.05)。 结论股骨假体屈曲角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胫骨平台后倾截骨角度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固定平台与旋转平台假体用于外翻膝的早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昆鹏  张雪冰  张国栋  杨光  齐欣 《中国骨伤》2015,28(10):897-902
目的:比较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两型假体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由同一医师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7例(23膝)进行回顾性随访研究,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61.5岁。术前诊断为骨性关节炎14例(1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4膝),所有膝关节有外翻畸形。其中9例(12膝)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PFC Sigma),8例(11膝)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PFC Sigma RP).术前和术后随访行KSS、HSS、WOMAC评分,测量关节活动度、胫股角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患者膝外翻畸形均得到矫正,术后末次随访的KSS、HSS、WOM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在术后KSS、HSS、WOMAC评分以及胫骨角、膝关节活范围改善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末次随访膝关活动范围固定平台组(101.8±8.8)°与旋转平台组(10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平台组没有发现垫片脱位,两组术后均无感染、腓总神经麻痹、脱位、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X线检查未见假体骨溶解及松动发生。结论: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型假体均能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效果,两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 探讨其适应证选择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0 月因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接受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04 例(116 髋), 其中男59 例(66 髋), 女45 例(50 髋);年龄16~67 岁, 平均39.7 岁。均采用Conserve Plus 假体, 依据比利时技术标准完成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1 个月、3个月、6 个月、1 年及之后每年随访一次, 摄X 线片并统计Harris 髋关节评分。结果 101 例(112 髋)获得随访, 随访率97.1豫。随访时间9~66 个月, 平均3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37.6±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1.3±5.3)分, 其中优104 髋、良7 髋、差1 髋, 优良率99.1%(111/112)。末次随访时, 髋臼假体外展角36°~55°, 平均42.7°;股骨假体柄干角132°~146°, 平均138.5°。随访期间出现异位骨化2 例(2.0豫, 2/101), 分别为Brooker III型1 例及Brooker II型1 例, 均无症状, 未予处理。术后并发假体脱位1 例(1.0%, 1/101), 经手法复位及卧床1 个月治愈, 未再发生脱位。无股骨颈骨折、假体松动、感染及翻修病例。结论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配合精确的手术技术,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儿童股骨下段恶性骨肿瘤的诸多治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首次提出 具有双屈伸运动人工半膝关节(双动半膝关节)的概念, 进行其运动轨迹规律及实验性临床研究。 方法 以Mimics/Geomagic/Pro-E软件的设计路线为技术路线。基于成人膝关节标本的CT数据, 利用数控铣床 机加工制作双动半膝关节假体, 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其运动参数特点, 最后进行实验性临床研究。 结果 离体实验结果:股骨内侧髁屈曲面球心位移在正常膝关节组为(2.59±0.43)mm, 双动半膝关节组为 (2.22±0.52)mm, 全膝关节组为(1.18±0.43)mm;股骨外侧髁屈曲面球心位移在正常膝关节组为(11.95± 6.62)mm, 双动半膝关节组为(11.25±6.19)mm, 全膝关节组为(1.26±0.42)mm;相对胫骨最大旋转角度 在正常膝关节组为13.17°±7.58°, 双动半膝关节组为11.69°±6.49°, 全膝关节组为5.40°±1.29°。完成探索 性临床试验,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效果满意。 结论 运动参数分析证明双动半膝关节接近正常膝关节运 动模式, 双动半膝关节为治疗儿童股骨下段恶性肿瘤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思路, 新型附丽概念和新型 韧带附丽装置为膝关节韧带功能重建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观察PFC固定平台假体和RP旋转平台假体2种人工膝关节置换系统治疗成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早期疗效。方法 54例(58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其中固定平台组28例(30膝);旋转平台组26例(28膝)。结果所有患者均获3~54个月随访,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能直立行走。末次随访时固定平台组、旋转平台组膝关节评分(HSS)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87.20±8.12)、(86.34±6.39)分和(106.73±6.24)°、(107.12±4.5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C与RP假体系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早期假体生存率较满意,术后两者对膝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的假体生存率需要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2例(23膝)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65岁。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22°~50°,平均为34.6°。骨关节炎17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髌骨完全脱位3例3膝,内侧不稳定1例1膝,屈曲挛缩畸形3例4膝。21例22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1例1膝采用限制型假体。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及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术中行髌骨置换5例。以膝关节活动度、X线股胫角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3.7°±5.8°(0°~8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110.6°±7.5°(80°~130°),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19.6±4.7)分(6~3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9.7±3.6)分(84~96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末次随访时股胫角平均为8.6°±0.8°(0°~12°),较术前34.6°±2.4°(22°~50°)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2膝有膝关节内侧不稳症状,给予膝关节支具保护;1例1膝术前严重髌骨脱位患者术后存在半脱位,未予特殊处理;2例2膝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未予特殊处理。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可采用常规截骨、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后稳定型假体植入,能较好地矫正外翻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方移位失稳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兰州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关节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17例(20膝)成人膝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关节侧方移位失稳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其中男6例(8膝),女11例(12膝)。纳入标准: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水平移位不稳进行初次TKA手术患者,获完整随访者。排除标准:单纯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患者,膝关节有反屈不稳者。本组骨关节炎9例(10膝),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10膝)。17例(20膝)均表现为股骨远端关节面相对胫骨平台关节面向内侧水平移位,侧方移位距离平均(12.0±2.3 )mm,其中5例(5膝)侧位X线片上还呈现股骨远端关节面向胫骨平台后方移位。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膝关节活动度(ROM)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前、术后数据均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5±0.3)个月。KSS临床评分从术前平均(33±1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9±7)分,KSS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36±9)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6±6)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9±29)°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03±13)°。本组病例无深部感染、血栓形成、膝关节不稳、假体松动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侧方移位失稳的膝关节行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应对膝关节侧副韧带结构与功能状况进行准确评估;有针对性的软组织平衡技术以及正确选择假体限制级别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僵硬膝关节的早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僵硬膝关节的疗效,探讨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的要点.方法 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僵硬膝关节患者23例34膝,男3例4膝,女20例30膝;年龄25~73岁,平均为56.9岁.临床评价指标包括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及关节活动范围,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32.2个月(24~40个月),无失访病例.HSS评分术前平均(42.9±5.2)分(24~66分),术后1个月时平均为(72.4±7.1)分(58~8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85.7±4.3)分(66~94分),较术前增加42.8分.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42.6°±5.7°(25°~50°),术后1个月时平均为80.2°±9.2°(60°~105°),末次随访时平均为89.2°±40.5°(60°~110°),较术前增加46.6°.12例16膝因术后活动范围不足90°,在术后3~8周进行静脉麻醉下的手法松解.末次随访时仍有6例8膝活动范围不足90°.结论 术中大范围的软组织松解、术后充分的肌力和活动范围训练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对于术后关节活动范围不足的病例应及时采取静脉麻醉下的手法按摩松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锚钉缝合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前束撕脱屈膝位不稳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接受TKA的患者3 922例,确定术中MCL前束撕脱屈膝位不稳的病例48例(1.2%),所有患者接受锚钉缝合术。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内使用铰链式护膝,术后每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在术后6周、3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接受1次X线检查,以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以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3 92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48例(1.2%)发生术中MCL损伤。其中,1例患者术后两年内死亡,2例患者失访,共有45例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24例MCL中段撕裂,21例MCL附着点断裂。35例发生在十字韧带保留的TKA术中和10例发生在后稳定型TKA术中。患者末次随访时最大屈膝(111.2±18.8)°、最大伸膝(1.5±1.5)°以及活动范围(110.2±30.2)°明显高于治疗前(107.5±22.5)°、(5.5±4.5)°、(102.2±27.8)°(t = 2.822、5.026、3.670,均为P<0.05)。平均随访时间(99.2±5.7)个月,没有1例患者发生膝关节不稳定。其中5例患者因为膝关节僵硬而接受了干预(4例手法推拿和1例翻修术),2例患者因为人工膝关节无菌性松动接受了翻修术。 结论TKA术中MCL前束撕脱可以通过锚钉缝合术修复治疗,然后进行铰链式护膝支撑。膝关节僵硬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屈膝的因素,以及获得相对最大屈曲度的技术.方法 自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85例患者102膝行高屈曲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LPS-Flex knee arthroplasty,LF-KA),男16例17膝,女69例85膝;年龄35~79岁,平均64.9岁.膝关节骨关节炎94膝,类风湿关节炎8膝.膝内翻畸形82膝(平均12.8°±3.1°),膝外翻畸形7膝(平均5.1°±2.4°),屈曲畸形31膝(平均15.6°±4.9°).骨缺损5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活动度为61°~135°,平均11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41°~120.,平均85.5°.手术均采用NexGen,LPS-Flex假体.临床疗效以HSS评分为标准,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膝关节假体位置、下肢力线以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66例81膝随访24~60个月,平均39个月.术前HSS平均(69.6±7.4)分,术后平均(90.9±4.8)分.优64膝,良11膝,中4膝,差2膝,优良率为92.6%.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00.5°,改善至术中平均136.8°,终末随访时平均127.5°.结论 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对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尤为重要.患者术前活动度、手术技术、特殊的假体设计以及积极的术后锻炼都是实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大屈曲度的重要因素.但肥胖、有膝关节手术史、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活动度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2膝)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采用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方法,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 12~56(36.2±9.61)个月的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3~45(28.6±7.12)分提高到术后56~89(65.45±6.25)分(P<0.01).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到术后70°~110°(85.5°±10.18°)(P<0.01).结论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满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正确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股肌下结合微斜切入路(SMOC)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50例(60膝)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膝外翻患者,排除年龄> 85岁、既往膝关节手术史及身体质量指数> 30 kg/m2的患者。男13例,女37例,年龄平均(60±8)岁。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52膝,骨关节炎5例5膝,创伤性关节炎3例3膝。采用SMOC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5例(31膝),内侧髌旁入路者25例(29膝)。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血红蛋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外翻角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直腿抬高时间、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下肢力线、髌股适合角;24 h VAS,以及术后1周HSS评分及膝关节ROM,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两组差异。 结果术前一般资料两组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无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外翻膝均得到矫正,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输血率、术后下肢力线、髌股适合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OC组在直腿抬高时间(t=10.500,P<0.01)、外侧支持带松解率(χ2 =5.711,P<0.05)、辅助镇痛药使用(χ2 =9.934,P<0.01)方面优于内侧髌旁入路。术后24 h VAS评分SMOC组低于髌旁组(t=10.540,P<0.001)、1周HSS评分(t=8.110,P<0.001)及ROM(t=2.085,P<0.05),SMOC组低于髌旁组。 结论利用SMOC入路全膝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膝外翻畸形,与髌旁入路相比,髌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更低,可获得更快速的近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伴重度屈曲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长期随访结果,探讨其关键的手术技术和康复措施。方法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18例RA伴重度屈曲畸形患者32膝行TKA,平均年龄38.8岁。RA病程14.2年,畸形时间6.5年;术前畸形67.5°,活动度20.3°,合并内翻畸形3例,外翻11例;术前股四头肌肌力3级7例,4级11例;HSS评分21.1分。术前锻炼股四头肌肌力,术中软组织松解及增加截骨,术后伸直支具及伸膝锻炼。术后1、2、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访,评价关节活动度、生存率、HSS评分等。结果 16例患者获得随访,5~10年随访10例18膝,10年以上6例11膝。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屈曲畸形3.7°,活动度103.2°,HSS评分为81.4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膝翻修,假体生存率93.1%。无感染及侧副韧带损伤。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术后股四头肌功能训练,术中软组织松解及增加股骨远端截骨,膝关节RA伴重度屈曲畸形患者TKA术后中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行经髌旁内侧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时膝外翻畸形矫正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64例72膝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男18例,女46例;年龄23~82岁,平均62.5岁。骨关节炎44例4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20膝,血友病性关节炎2例2膝,创伤性关节炎1例1膝。双膝8例,单膝56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82.2±28.7)°,X线片测量股胫角为(18.0±5.8)°。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31.2±10.1)分,功能评分(37.3±9.0)分。根据Krackow膝外翻分型标准:Ⅰ型65膝,Ⅱ型7膝。手术经髌旁内侧入路,采用常规方法行股骨及胫骨截骨,Ranawat技术进行软组织松解。6例7膝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54例60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4例5膝采用髁限制型假体。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合并严重膝外翻畸形(股胫角41°)、屈曲挛缩20°的患者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保守治疗1年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后2年发生深部感染,行二期翻修术后治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年,平均4.9年。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股胫角为(7.0±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02,P=0.000)。KSS临床评分为(83.0±6.6)分,功能评分(85.1±10.5)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6.1±17.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遗留12~15°膝外翻畸形,但患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通过恰当的术中截骨和软组织平衡,采用经髌旁内侧入路TKA治疗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可有效改善膝外翻畸形和恢复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伴重度内翻屈曲畸形和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RA伴重度内翻屈曲畸形患者21例(27膝)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17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8例10膝采用限制型假体。纳入标准: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重度内翻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患者骨密度T-Score<-2.8;无严重心肺疾病。排除标准:合并关节原发性或继发性活动期感染;合并关节外畸形通过单纯截骨无法矫正的患者。采用SPSS 16. 0统计软件分析,术前、术后屈曲挛缩度数、关节活动度及胫骨角均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本组21例27膝均获得随访,病例随访时间2.0~5.3年,平均(3.8±1.1)年。后稳定组膝关节屈曲挛缩由术前(55. 5±12. 5)°(65.0°~85.0°)减少到末次随访时(5. 5±3. 5)°(0°~10.0°)(t =28.868,P < 0.01),关节活动度由(32. 5±6. 5)°(0°~40.0°)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05. 5±10. 5)°(85.0°~130.0°)(t =94.83,P < 0.01);股胫角由术前(31.0±3.5)°(23.0°~45.0°)修正为末次随访时(8.5±2.5)°(0°~12.0°)(t =116.913,P <0.01)。限制型假体组膝关节屈曲挛缩由术前(56.5±15.5)°(65.5°~80.0°)减少到末次随访时(6.0±5.0)°(5.0°~15.0°)(t=25.486,P < 0.01),关节活动度由(32. 0±8.0)° ( 0°~40.0°)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00.0±5.5)°(85.0°~120.0°)(t =141.335,P < 0.01);股胫角由术前(31.5±5.5)°(22.0°~45.0°)修正为末次随访时(8.0±4.5)°(0°~12.0°)(t=122.11,P < 0.0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比较各指标得知,限制型假体组显著低于后稳定组关节活动度(t =5.716,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晚期RA伴膝关节重度内翻屈曲畸形和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在假体选择方面,后稳定型假体活动度更好,但在纠正内翻屈曲畸形和股胫角疗效比较方面,未见显著差异,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