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利胆胶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大黄利胆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改善评分、腹胀改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道系统压力(Oddi括约肌基础压、胆总管压力、蠕动波幅)、胆总管直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利胆胶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酸、解痉等对症、支持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辨证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右上腹部疼痛、胀闷不适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的疗效。方法: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结果:术后3天肝胆指标胆红素、总胆汁酸、ALT、AST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利于改善肝功能,减少肝损伤,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调肝理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茴三硫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纽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理气汤治疗胆裳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PCB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PCBD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治疗根据中医症候不同,采用辨证施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治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中治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痛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痛经方治疗气滞血痰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36例给予自拟痛经方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拟痛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大柴胡汤加减,2周为1个疗程,服3—6周。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解痉等药物对症处理。2组均于治疗3-6周后来院复诊或电话随访,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5.45%,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高悦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43-14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均治疗7d;比较两组疗效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中医症状恢复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枳朴逍遥散对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临床症候、运动平板参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住院的符合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2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枳朴逍遥散,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通过观察比较自拟枳朴逍遥散对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中医症候、运动平板参数、生活治疗QOL的变化,分析自拟枳朴逍遥散对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结果在中医临床症候变化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对照组相比,自拟枳朴逍遥散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临床症候。治疗组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运动参数,提高运动耐量,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够优化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枳朴逍遥散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症候和运动平板参数,优化生活质量,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PCB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草三皮二豆汤内服联合黄芪鲫鱼汤食疗治疗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3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对照组118例。治疗组给西医常规治疗+四草三皮二豆汤内服联合食疗治疗;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保肝和利尿治疗,参见《实用内科学》第11版肝硬化有关章节进行处理)。治疗4周,主要观察体重和腹围,用以了解腹水消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体重和腹围下降更明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8.0%,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草三皮二豆汤内服联合食疗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配合松振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松振腹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0%,对照组为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配合松振腹法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比较安全有效的“心身按摩”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降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将55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试验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降压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不仅能明显降低血压,而且能显著降低尿微量蛋白的排出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祛痰活血通络法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一种有效治法,益肾降压颗粒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一组有效药物,与常规西药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i观察综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制动、推拿、针灸、中药、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左右侧屈、前屈和后伸最大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剂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心功能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120例气虚血瘀证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心颗粒(中药免煎颗粒复方),两组均连续服药21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质量、血浆BNP、LVEF和6min步行距离(6MWT)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均能减轻体质量、降低血浆BNP,提高LVEF、6MWT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改善气虚血瘀证CHF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络益气颗粒治疗血瘀气虚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血瘀气虚型中风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通络益气颗粒,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络益气颗粒治疗血瘀气虚型中风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利水等中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善及不同中医证型HRV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5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HRV时域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与全程记录中每5 min 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升高(P&lt;0.05),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lt;0.05),全程记录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与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lt;0.05),但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gt;0.05);CHF各中医证型组中,SDNN与SDANN在气阴两虚血瘀与气虚血瘀水停两型中均较心肾阳虚血瘀型升高(P&lt;0.01),但气阴两虚血瘀型与气虚血瘀水停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rMSSD与PNN50在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HRV改善更为显著;HRV部分指标进一步研究和细化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和辨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排刺合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排刺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3.17%,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愈显率为50%,总有效率为8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排刺合牵引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气行气活血祛瘀法治疗冠心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63例,行常规治疗下,对照组加用消心痛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行补气行气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N95.3%,对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行气活血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效果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秦月好主任医师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分为湿热瘀阻型、寒湿阻滞型、气滞血瘀型、痰浊瘀阻型加外用灌肠法。结果:选用活血化瘀、祛痰利湿、软坚散结、逐瘀荡胞、理气通络等方剂,标本兼用,与抗生素相比有一定的优势。结论: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多途径给药,内外并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辨病、辨时、辨体质用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恢复输卵管生理功能,提高受孕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