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动脉血乳酸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动脉血乳酸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到2007年6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5例,连续观察麻醉后、体外循环中到手术结束后48 h内动脉血乳酸值。结果105例患者动脉血乳酸值从麻醉结束到体外循环停机时呈现连续上升态势,到体外循环停机时达到最高。在连续检测的数据中,任何时间点如发现血乳酸浓度高于5.6 mmol/L,则提示患者可能预后不良。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行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可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封堵术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根据进行封堵术后患者是否发热情况分为两组,发热为对照组,未发热为实验组。两组均有40例患者。以患者的手术类型、麻醉时间、麻醉方法以及手术时间为依据,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手术类型的结果对比没有明显性差异,P0.05。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对比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与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有关,而手术的类型影响不大,针对具体情况给予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发热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我院45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与要点。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8.4±2.5)d。结论改进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国产封堵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4例行介入治疗,封堵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97.76%(131/134),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1.49%(2/13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49%(2/134)。随访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勤英 《中原医刊》2009,(18):93-93
Ebstein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以三尖瓣隔瓣、后瓣下移为特点,形成房化右心室,导致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和右室流出道梗阻。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对34例Ebstein畸形手术治疗,现就该手术的配合和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1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其术前、术中、术后等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例病人中,死亡1例(5.9%)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手术后并发症2例(11.8%),经治疗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围术期的合理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治疗、手术方法.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2.4%,家属放弃救治2例,余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心衰(16.9%)、Ⅲ度/高度房室传导阻滞(8.4%).随访3个月至5年,4例残余分流,其中2例自愈,6例人工瓣膜流速增快,无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无患者需再次手术于预治疗.结论 早期发现及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多学科团队合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法乐氏四联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法乐氏四联症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在紫绀型的心脏病中居首位。自2002年5月到2003年5月我科共行先天性心脏病118例,其中法乐氏四联症12例,占手术例数的10.16%。现就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龄4岁-35岁,合并永存左上腔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主要症状有活动后心悸气短、口唇、  相似文献   

9.
吴文英 《广西医学》1997,19(3):360-362
为评价无创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的应用价值,对30例经心脏超声确诊,并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析,其诊断准确率达96.4%,尤其对左→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不仅为本病的正确诊断提供直接的依据,而且可为手术治疗及手术方案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并可取代以往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前必不可少的创伤性检查。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131例及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回顾1997年1月至2003年11月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发展历程,总结并发症处理要点。【方法】收集并分析7年期间1131例3岁及3岁以下(≤3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低龄化及复杂化的逐步发展过程。【结果】1997年1月-2003年11月,≤3岁先心病手术例数年增长率为35%,其中≤1岁年增长率为53%。平均体质量逐年下降。重症及复杂心脏手术逐年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从45%降至16%。1~3岁术后病死率从大于10%降至1.6%-1.8%。2003年1~3岁死亡为零。≤1岁术后病死率从大于10%降至4%~6%。【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手术的成功取决于:①熟练的专业队伍术前术中术后的良好配合;②心内畸形得到完全矫治或姑息术维持满意的病理生理状态;③掌握手术适应症;④术中良好心肌保护及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⑤术后严密监护,准确、及时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3年7月治疗的1014例5公斤以下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治愈98例,死亡6例,死亡率5.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结论 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死亡率高,围术期护理与一般儿童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肾功能、体温调节等方面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冠状窦瘤(RASV)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l%一3.56%,一旦窦瘤破裂,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迅速而严重的影响,产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应及时正确诊断,并且确诊后应尽快施术。1981年9月至2001年4月本科共收治该类患者37例,占同期心脏手术的4.1%。现就RASV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随着世界及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鼓舞,患者治疗后可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从现在的分类来讲,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分为闭合式手术及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闭合式手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主动脉缩窄成形术等。在胸外侧切口,患者心脏、肺仍执行各自的功能。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又称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来由于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 ,使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存活至生育年龄 ,并结婚生育 ,使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增多。本文分析了 53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索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妊娠前心脏手术对母儿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8月设在仁济医院的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 ,收治的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称先心病 )患者 53例 ,年龄2 0~ 39岁 ,平均 2 6 .96岁。初产妇 50例 ,经产妇 3例。孕周 2 1~ …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对儿童死因的调查显示:自1999年以来,我国1岁婴儿的首要死因,已由先天性心脏病取代了新生儿窒息。我国有3亿多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6‰~8‰。北京安贞医院18年来成功地完成了万余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在万余例先心病手术中,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成功率近100%。复杂畸形手术成功率达98%。近年来,该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低年龄、低体重婴幼儿比例逐年增加,已达45%,最低年龄为7天,最低体重3公斤,手术成功率达96%以上,居国内领先水平。此外,该院采用不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之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以便规范临床护理措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面护理情况。结果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通过严密、细致的监控和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结论在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进行实时监控和严密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对于其术后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121例心脏病患者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率达94.2%,术后绝大部分恢复良好。风心患者心悸、气促消失或明显改善,换瓣患者心衰症状消失,心脏明显缩小,无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大部分杂音消失。死亡病例多数与手术意外及术后并发症有关。文中强调了手术意外的预防及处理,术后监护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后早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总结的术治疗26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经验,分析了其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技术,特别是术后降低肺动脉脉压综合疗法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65例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者85例,占32.1%,停顿院死亡42例,占15.8%.取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后,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压;术中彻底矫正畸形和短缺血时间、术后采用综合疗法降低肺动脉压等围术期综合处理方法是减少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进行治疗。其中行体外循环下手术1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14例。单侧手术患者20例、双侧手术患者10例、半房坦手术患者2例。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事件发生,共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行2~48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心功能改善,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血液流畅。结论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该项术式治疗需注意适应证及各项手术细节,以保障手术治疗安全性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杨房  翟波 《重庆医学》2016,(8):1101-110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乳酸比值(ScvO2/乳酸)结合SOFA评分对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预后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进行纠治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两组ScvO2和乳酸水平并计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24 h的ScvO2/乳酸比值。统计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 )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与其病死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患者病死率的准确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24 h的ScvO2/乳酸比值均降低,观察组术后12 h和24 h的ScvO2/乳酸比值则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31.15%,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平均SOFA评分分别为(11.78±2.74)分和(8.78±1.7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46±0.27)分和(0.43±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ScvO2/乳酸比值与其病死率呈负相关(r=-0.754,P<0.05),SOFA评分与其病死率则呈正相关(r=0.796,P<0.05)。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患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0.794、95.72%、99.79%,预测价值良好。结论 ScvO2/乳酸比值在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治疗患者中降低而SOFA评分得分则升高;ScvO2/乳酸比值和SOFA评分均与患者病死率相关;其联合预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价值良好,出现ScvO2/乳酸比值明显降低和SOFA评分同时升高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者需警惕其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