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机械循环支持装置包括体外膜氧合(ECMO)与心室辅助装置(VAD),可部分或全部代替心脏的泵功能,适用于心脏泵功能发生障碍时的支持治疗或替代疗法,是治疗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并难治性心力衰竭和(或)顽固性休克等的重要手段,可使患者心功能完全康复或创造等待时机以接受心脏移植,具有药物等常规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醒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八一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例清醒ECMO支持的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资料,分析病例资料、管理及预后,对比治疗前后超声数据,总结呼吸机、ECMO使用时间,介绍清醒ECMO治疗在儿科应用的经验及可行性。结果:3例患儿行清醒ECMO,撤离呼吸机后,其中1例患儿因恶性心律失常再次行机械通气,最终3例患儿心功能恢复,其中1例遗留肾功能不全,3例患儿均存活出院。结论:静脉-动脉ECMO支持的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撤离呼吸机行清醒ECMO支持是可行的,有必要针对儿童清醒ECMO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2例心脏病术后患儿体外膜肺的临床结果及经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2例儿童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共实施儿童ECMO病例12例,所有患儿均使用Medtronic ECMO系统,管道、氧合器及离心泵内膜采用全肝素涂抹技术,行静脉-动脉ECMO辅助,激活凝血时间维持146~258 s,肝素用量5~20 U/(kg.h)。辅助期间平均流量在40~220 ml/(kg.min)。结果ECMO支持时间55~266 h,平均120 h;9例(75%)顺利撤离ECMO,其中6例康复出院(67%),3例术后死亡,3例不能撤离ECMO而放弃治疗;总出院率为50%(6/12)。存活出院患儿EC-MO前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患儿(P=0.022),两组患儿体重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9)。结论ECMO支持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循环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机械辅助方法,同时可以作为心脏移植患儿等待供体期间的过渡桥梁。手术畸形纠治满意、尽早对心肺衰竭的患儿使用ECMO支持、避免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伤依然是ECMO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人工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成功经验.方法应用ECMO联合药物治疗救治1例11岁急性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男性患儿.患儿同时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阵发性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广泛性ST-T弓背向上抬高.心脏超声:右房扩大4.4mm,右室略大2.3mm,三尖瓣重度反流,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室壁运动不协调.心肌酶谱:肌酸激酶2 16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9 U/L,α-羟丁酸脱氢酶612 U/L,乳酸脱氢酶696 U/L,肌钙蛋白22.1μg/L,血乳酸4.0 mmol/L.先予患儿吸氧,静脉使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米力农、呋塞米、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维生素C及磷酸肌酸,患儿病情仍不稳定,且进行性加重,故建立ECMO体外辅助装置.辅助过程中继续上述药物治疗,严密监测神志、体温、心率(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动脉血气、血电解质、血乳酸、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活化凝血时间及下肢血运情况,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结果ECMO系统成功建立并持续应用7d,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恶性心律失常消失,未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ECMO应用过程中患儿曾出现3次心搏停止,1次心室扑动,1次心室颤动,经电除颤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均成功复律.患儿共住院20 d.出院前复查心肌酶谱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心脏各室腔大小正常,心肌收缩功能正常,室间隔增厚(0.9 cm).出院2周后随访,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心脏各室腔大小正常,心肌收缩功能正常,室间隔增厚(0.9 cm).出院2个月后随访,心电图与出院2周相同;心脏超声:室间隔厚度0.7cm,余正常.患儿出院至今无自觉症状,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ECMO是救治急性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手段,适时应用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儿童暴发型心肌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 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支持暴发型心肌炎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共有3家医院的23例儿童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接受ECMO治疗,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86.3±48.8)个月,平均体重(25.8±12.1)kg,ECMO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39.5±15.6)%,ECMO平均治疗时间(119.1±57.3)h.18例患儿存活出院,5例死亡.所有患儿经ECMO治疗24h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上升,从ECMO前的(60.7±23.7)mmHg(1mmHg=0.133kPa)升至(72.1±9.8)mmHg,并且存活者上升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P=0.04);血清乳酸水平从ECMO前的(6.8±5.1) mmol/L降至(2.9±2.6)mmol/L,存活者血清乳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死亡者(P<0.001).23例患儿中,成功撤离ECMO 21例,成功撤离率为91.3%;3例患儿撤离ECMO后30d内死亡;18例好转出院,整体存活率为78.3%.死亡患儿ECMO支持时间长于存活患者,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所有患儿平均医疗花费(16.4±4.9)万元,存活者与死亡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8例存活患儿中,共有15例随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1例颈总动脉血栓形成,1例心功能不全.结论 ECMO可为儿童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支持,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以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危重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该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为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提供有效的生命支持,为心脏功能恢复赢得时间,提高该病的抢救成功率。该文就目前ECMO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和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肌炎患儿的首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探讨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3例临床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同期于本院诊断为普通心肌炎的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入院时首发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清生化检查等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3例患儿中,死亡8例,均为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暴发性心肌炎组与普通心肌炎组首发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发性心肌炎组心脏超声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障碍显著低于普通心肌炎组(P<0.05);暴发性心肌炎组 NT-proBNP、cTnⅠ、CK-MB显著高于普通心肌炎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降低(OR=0.878,95%CI 0.797-0.967,P<0.05)、NT-proBNP升高(OR=1.120,95%CI 1.000-1.254,P<0.05)是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以心外症状起病,左室射血分数降低、NT-proBNP升高是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例暴发性心肌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3例,女9例.年龄1个月~14岁,其中1个月~1岁5例,6岁以上5例.发病季节5月~9月8例.首发症状以精神反应差、呕吐、气促、面色苍白或发绀、发热多见.8例患儿初诊时被误诊.所有患儿CK-MB、肌钙蛋白升高,伴有心电图异常,表现为ST-T改变及低电压(9例)、传导阻滞(7例)、心律失常(8例).12例心脏彩超见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低.7例X线胸片见心影增大.确诊后给予抗病毒、营养心肌、抗心力衰竭、抗休克、纠正心律失常、早期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并给予镇静、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10例呼吸机辅助通气.7例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经治疗,7例治愈或好转出院,目前随访一般情况良好,无活动受限的表现.病死率41.7%.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儿以心外表现起病,易误诊,若能尽早诊断和及时抢救,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间在ECMO辅助下成功救治2例创伤所致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2例患儿ECMO过程中的抗凝管理、流量监控、呼吸功能评定等,评估ECMO在创伤患儿中的使用效果。结果:2例患儿均为ARDS所致严重低氧血症。ECMO辅助时间分别为85 h和102 h,2例患儿在ECMO治疗期间全身使用肝素抗凝,肝素用量4-18 U/(kg·h),ACT维持在138-187 s,APTT维持在50-180 s。其中病例1在ECMO撤机前7 h停用肝素,病例2肝素一直使用到ECMO撤机时。2例患儿均未出现ECMO相关的出血以及管道系统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儿出院后随访2-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情况下,ECMO可以做为严重外伤所致ARDS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此类患儿的存活率。在ECMO辅助治疗期间,全身使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预后分为存活组(n=12)和死亡组(n=1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暴发性心肌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中,入院首发症状为消化系统症状者14例,神经系统症状12例,呼吸系统症状1例,循环系统症状2例。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I、脑钠肽水平均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减低22例(92%);心胸比值增大1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ST段改变11例,室性心律2例。死亡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组(PPOR=7.418,P结论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是暴发性心肌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