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作用,其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胰岛素抵抗等方面起到对心肌保护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该文对参麦注射液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体液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d。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S100B蛋白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血清S100B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反应,改善中风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这提示益气活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潇  王贵阳  侯宇东  姜艳艳  张薇  刘斌 《中草药》2021,52(5):1471-148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尽早恢复缺血区血液再灌注,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然而在恢复血流供应时,常会使缺血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损害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恶化,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多种机制参与其中,是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潜力。以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与靶点为切入点,对近10年来发现的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中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科学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谢湘林  刘宏雁  邹洪斌  刘凯  李晔  臧晓峰 《中草药》2007,38(10):1544-1546
刺五加注射液为刺五加的茎叶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也含有皂苷等其他成分。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大脑中动脉栓塞与人类缺血性中风比较类似,但关于刺五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损伤的研究报道甚少,有的研究观察时间较短[1],本实验旨在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Wistar大鼠36只,雄性,体重300~350g,由长春高新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10-5118。1.2药品:刺五加注射液(含总黄酮5mg/mL)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30 ml/d加胞二磷胆碱1 g治疗,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1 g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脂作用,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作用,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晓慧 《河南中医》2005,25(2):30-30
近年来,电针的抗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实验观察了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后bax蛋白表达的变化,从而揭示电针通过降低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达到减轻缺血性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行下肢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参麦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参麦组于麻醉前给参麦注射液静滴。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基础值(T0)、椎管内阻滞后3min(T1)、5min(T2)、10min(T3)以及30min(T4)后的数值,监测SPO2及ECG,并观察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4h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参麦组患者术中HR减慢及血压下降减轻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有效稳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术中的循环功能,对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寅萤  王忠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198-320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其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复方中药——精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从调节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血脑屏障和血管保护及其他4个方面阐述了其单一有效组分及组分配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IC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5例,两组均予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评价并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的中风病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束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7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8%,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种老年疾病的前3位,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居多,并有逐渐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而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效应的研究则成为热点。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用来治疗半身不遂、瘫痿不用诸症的首选方。功效:补气,活血,通络。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及医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相互渗透,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作用机制得到了更全面及深入的诠释。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作用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提高缺血性心脏病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心脑血管科有缺血性心脏病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326例,按是否愿意接受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分为试验组170例和对照组156例,两组均予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和左卡尼汀静滴,连续治疗2 W后评价效果,通过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心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的LVPWs、LVPWTd、IVSTd、IVSTs较对照显著降低,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功能性评价,试验组SV、E、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参麦注射液联合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症之一,由脑缺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大量的报道表明,丹参注射液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脑损伤有独特的疗效。丹参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功能,并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作用。但对丹参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及机理,目前报道甚少,对其抗脑缺血损伤的机理的研究,尚无明确的实验指标、本研究通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缺血组织自由基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汪学军  陈孝银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97-1099
缺血性脑血管病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而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脑卒中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从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和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两方面阐述各种类型常用的脑缺血动物模型。中医在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现状大多是借鉴或利用现代医学的脑缺血疾病方面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病与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中医脑缺血性动物模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红花对脑缺血大鼠脑区精氨酸加压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前预先自腹腔内注射红花注射液对缺血后脑区内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红花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在大鼠脑缺血前予腹腔内注射红花注射液,经4血管结扎造成全脑缺血后60min取皮层、下丘脑2个脑区的脑组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AVP的含量。结果显示脑缺血60min时2个缺血脑区内AV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而预先应用红花后2个脑区AVP的含量有显著的降低。结果表明:红花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缺血脑区AVP含量的升高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参麦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及症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VESD及C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LVEF及C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LVEDD、LVES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对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变化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组,川芎参麦组各组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参麦注射液对胃及小肠的作用显著而全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介导的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疏血通注射液由动物类中药水蛭和地龙提取而成,有效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具有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血脂、细胞保护等作用。目前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尚可用于治疗脑出血,现将疏血通注射液在脑出血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彤  苏春芝 《河北中医》2003,25(9):711-712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 chemicAttack ,TIA)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视物不清、耳鸣、双下肢无力等 ,为临床常见病 ,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 ,其有效成分是异黄酮类化合物 ,以葛根为原料开发的葛根素注射液 ,对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有扩张作用 ,能降低心肌耗氧 ,改善微循环 ,目前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冠心病 )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2 0 0 1 0 9~ 2 0 0 2 0 8,我们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5 9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制剂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秀红 《吉林中医药》2010,30(9):825-828
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目前抗血管形成治疗是肿瘤治疗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参一胶囊、榄香烯注射液、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临床常用中药制剂的抗血管形成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证明这些中药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20.
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溶解血栓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小鼠研究对凝血时间 ,用大鼠研究对血小板和血栓以及脑缺血等方面的影响 ,并用狗观察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 ,降低血小板的粘附率 ,抑制血栓的形成并能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和中风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