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虚对大鼠脑NO、NOS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记忆应属于中医情志(主要是意、思)的范畴,脾藏意主思,因此,脾与学习记忆生理、病理上必然密切相关。意主要指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是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脾藏意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思主要表现为思考、思虑,是对外界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脾主  相似文献   

2.
脾虚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记忆应属于中医情志 (主要是意、思 )的范畴 ,脾藏意主思 ,因此 ,脾与学习记忆生理、病理上必然密切相关。意主要指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 ,是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脾藏意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 ,化生营气 ,以营养意的生理 ,思主要表现为思考、思虑 ,是对外界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 ,脾主思体现了脾主气机之枢 ,以调节、推动与激发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时的情志表现。胆碱酯酶是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酶 ,直接参与植物神经功能调节、肌肉运动、大脑思维、记忆等重要功能。本研究即基于以上理论 ,从脾虚对认知 (之思 )…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医“思”“意”的古今释义及“脾主思、脾藏意”的理论分析,探讨了“思伤脾,脾失藏意”的致病作用,认为脾主情感之思,脾为意之宅也,脾运健旺,水谷精微充足,则脾主思藏意的功能发挥正常;若思虑纷纭,脾之精气不足,则不能养意而致痴呆、不寐、情志疾病等。提出以“思伤脾,脾失藏意”作为契入点开展对中医神经系统疾病及情志疾病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脾藏意主思是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脾藏象理论同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原文明确提出"脾藏意"及脾"在志为思"。故探讨《内经》中与脾藏意主思有关内容,分析脾藏意主思的含义,脾藏意中的"意"有记忆、思维两方面的含义,而脾在志为思之"思"只是情感范畴的"思",不应包括认知上的"思"。讨论了脾藏意主思的原因:"脾藏营,营舍意",故脾藏意;"思出诸情"、"脾为四脏本"故脾主思。对《内经》中的思伤心与思伤脾进行了探讨,认为思伤心应早于思伤脾之理论且长期并存,思既可以伤脾又可以伤心。脾为谏议之官也是脾藏意主思的反映,其理论基础是脾藏意生血。  相似文献   

5.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医学者对"肝藏魂"的认识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为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而对"肝藏魂"在精神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并未阐明。故本文结合现代神经、精神、心理、认知等理论,从多角度深入挖掘"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明确其在精神活动生理、病理表现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调肝魂"论治精神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藏象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脾脏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脾脏藏情主要是指脾藏意主思而言,其命题早在《内经》[1,2]中已提出。脾脏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笔者整理"脾藏意"、"脾主思"、"思伤脾"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现代实验研究,旨在对脾与情志相关的藏象理论进行初步解析,以期找到健脾作为中医治疗情志相关疾病主要治法之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脾藏意主思"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范畴,阐述了脾与思、情志之间的密切关系;思伤脾,木郁土壅,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为情志疾病的发病关键;脾失健运,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影响脑-肠轴的功能反应,是情志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脾藏意主思"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与情志疾病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肠道微生态角度优化情志疾病治疗措施,为中医学"从脾论治"情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丰富"脾藏意主思"理论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医对脾的生理和病理特性认识,然后提出了"脾主运化"理论包涵"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方面,进一步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阐释"脾主运化"的科学内涵,分别从"脾失运"和"脾失化"两个角度去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最后提出从"健脾运"和"健脾化"的治疗原则出发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文章梳理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为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认为心为君主之官,通过主血脉而统摄其他各脏器的生理、心理活动.心任物,而成为人之感知、记忆、思维、意识等思维活动的中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心理活动的主要调节者.脾藏意,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主要有记忆、思维、注意、意志等多种涵义;脾主思,包括两层含义: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属于认知范畴,主导着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与人...  相似文献   

10.
"脾藏智"是中医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肇始于《难经》,成熟于明清时期,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针灸和临证方面均有一定影响。通过对"脾藏智"源流的考辨,认为脾藏智是脾所主"运化""统血"等生理功能和"意""思"等情志活动的综合体现,可归入"脾-神"的研究范畴。由于"脾藏智",脾益则智长,脾慢则智短,脾伤则智乱,故临床上小儿脑瘫、健忘、呆病以及癫狂等认知与行为障碍性疾病可从脾论治。  相似文献   

11.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目前西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学有"脾主运化,在志为思"及"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认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与机体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基于"脾主运化而在志为思"理论内涵,探讨运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神经衰弱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范晔  张炎 《北京中医药》2006,25(8):499-500
本文从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证候、用药分析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脾主裹血"进行了阐述.认为临床诸多出血疾患为脾失裹血所致,并以出血、气虚、脾失健运、失濡等为特点,其中脾失健运症征是脏腑辨证定位标志;气虚和出血现象是病理性质及病理机转标志.提出脾与出血、凝血机制有关;脾虚失运失摄是脾失裹血病证的本质所在,对诸多出血性疾患当思责脾,以此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情志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其临床病证表现复杂,病情容易反复。文章从脾入手,分析了脾主运化,主思、藏意,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功能与情志病发生的密切关系,提出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兼治其它脏腑功能紊乱,并配合心理疏导,语言劝慰,方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营与血、营与脑髓关系的探讨来解释"脾藏营,营舍意"的内涵,用以阐述"脾在志为思"、"脾藏意"理论的实质,使"脾在志为思"、"脾藏意"的藏象理论更加深入和具体。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水谷精微的运化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病理生理角度,探讨"脾主运化"所涵盖"脾主运"与"脾主化"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机体糖、脂、蛋白质等精微物质化生、转化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并阐述"脾化失司"的病因病机、分型、治法、用药,为临床运用"脾主运化"理论合理指导疾病诊治,尤其是在消化系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脾主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脾主运化水湿"这一局限功能提出质疑,从生理、病理及治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冀全面理解"脾主湿"的内涵,进一步完善"脾主湿"的理论内容,提纲挈领地掌握其临床治则与治法.  相似文献   

17.
“肝郁克脾”是最常见的中医病机之一,此病机涉及中医情志与神志理论的内容。“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怒志的生成与表达的矛盾是“肝郁克脾”的核心;“肝藏魂”“脾藏意”“魂”与“意”的内涵和功能是“肝郁克脾”的深层原因。在情志病和神志病范畴的“肝郁克脾”证,认知行为疗法有利于消除肝脾的矛盾,进而为“肝郁克脾”证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现代精神行为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志意辨证是与精神行为疾病相适宜的辨证手段,魂魄辨证是志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讨论分析先天因素在精神疾病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并讨论了志意辨证理论体系中“魄”的概念及发生发展方式,阐明魄的特性,分析魄与魂、意、志之间的联系,描述魄的生理病理状态及相关调节用药经验,总结并补充中医魂魄理论,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脾不藏意型不寐患者与肾不藏志型不寐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之间的差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为其在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根据上述分型诊断法纳入脾不藏意型不寐患者84例、肾不藏志型不寐患者81例,对纳入患者进行PSQI评分及分析。结果脾不藏意组与肾不藏志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总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脾不藏意型与肾不藏志型的PSQI分析,证明脾不藏意型与肾不藏志型PSQI存在差异性,脾不藏意型不寐患者总体睡眠质量低于肾不藏志型患者。  相似文献   

20.
范晔  张炎 《北京中医》2006,25(8):499-500
本文从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证候、用药分析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脾主裹血”进行了阐述。认为临床诸多出血疾患为脾失裹血所致,并以出血、气虚、脾失健运、失濡等为特点,其中脾失健运症征是脏腑辨证定位标志;气虚和出血现象是病理性质及病理机转标志。提出脾与出血、凝血机制有关;脾虚失运失摄是脾失裹血病证的本质所在,对诸多出血性疾患当思责脾,以此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