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山辖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的敏感性,及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的基因型别。方法:收集2017-2018年中山市辖区医疗机构淋球菌菌株,经分离、鉴定和纯化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应用NG-MAST进行淋球菌porB和tbpB外膜蛋白基因分型。结果:共检测193株淋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的低敏率分别为5.2%和13.5%;NG-MAST分型显示193株菌共有125个型别,其中65种为已知型别,60种为新型别;所检菌株以ST5308、ST5061、ST2268、NEW1、ST10091、NEW2和NEW3为优势型别,并且同型别菌株对同一抗生素的MIC值相同或相近。结论: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作为淋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已出现低敏;本地区淋球菌porB和tbpB外膜蛋白出现新的基因型别。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江苏常州、扬州,广西梧州、贺州,海南三亚、琼海,广东江门、茂名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的型别分布。方法 88份淋球菌核酸检测阳性的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MSP)的尿液标本,用Qiagen试剂盒提取DNA,并进行2次PCR扩增porB、tbpB基因片段,扩增成功的标本测序后登陆NG-MAST网站进行序列比对,获取菌株基因型别信息。 结果 对88份阳性标本提取DNA进行单次PCR,扩增porB、tbpB基因的效率分别为13.6%和14.8%,共有12份标本比对成功,得到菌株基因型别,分型效率为13.6%(12/88);进行2次PCR扩增后,porB、tbpB基因的PCR扩增效率分别为71.6%和72.7%,分别增长了58.0%和57.9%,共有62份标本比对成功得到菌株基因型别,分型效率为70.5%(62/88),分型效率提高了56.9%。62份标本共分出45个基因型,其中40个型为已知型别,5个为新型别。所有型别中,ST1866型丰度最高,有6份标本为此型别,ST1972、ST3356各有4份标本,都集中于江苏项目点。ST532有3份,集中于广东项目点。ST2221有2份,集中于广西项目点,其余各基因型均只有1份标本,散在分布于各省。5个新型别为:porB基因型为892、tbpB基因型98%相似于46型的标本,且丰度较高,仅发现于江苏项目点;porB基因型为903、tbpB基因型99%相似于958型;porB基因型为130、tbpB基因型96% 相似于504型;porB基因型为2790、tbpB基因型99%相似于32型;porB基因型为1053、tbpB基因型99%相似于856型。结论 尿液标本可以用于NG-MAST分型研究,2次PCR扩增可以提高尿液标本的分型效率,不同地区淋球菌NG-MAST型别表现为多样性。 【关键词】 奈瑟球菌,淋病; 基因型; 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进行淋球菌基因分型,了解山西太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菌株基因分型。方法收集山西太原地区淋球菌菌株41例,提取所有菌株的DNA,扩增por和tbpB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在NG-MAST基因数据库里进行比对,用MEGA-X对其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研究41株菌的NG-MAST基因分型,发现新的基因分型共15株(36.59%)。NG-MAST进化图显示NG-MAST3305和NG-MAST2083是山西地区的优势菌株。por1132、por2001、por6993是山西地区por的优势基因型,tbpB4是山西地区的优势基因型。por等位基因号90和5692可能为短链上同一来源基因型;淋球菌的tbpB的进化图可以发现tbpB4、1601、1971、907、75、446的等位基因号亲缘关系比较近,它们可能是短链上来源相同的基因型;淋球菌的NG-MAST的进化图可以发现ST4022和ST New4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它们可能是短链上来源相同的菌株。结论 NG-MAST可以持续监测山西太原地区淋球菌的基因分型,了解本地区淋球菌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14年广州市97株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株的基因特征及其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与淋球菌耐环丙沙星的相关性。 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分别扩增淋球菌的gyrA、parC基因和NG-MAST分型基因porB、tbpB基因并测序,获取耐药菌株的ST型别。 结果 97株淋球菌中95株(97.9%)对环丙沙星耐药。95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均在gyrA基因对应丝氨酸的第91和95位点上发生了突变,其中93株菌出现了parC基因突变。41株高水平耐药株(MIC ≥ 16 mg/L)中35株(85.4%)出现了parC基因87位点突变,54株低水平耐药株中32株(59.3%)出现此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64,P < 0.05)。96株淋球菌分离株配对后,50株为网站已编号型别,共35个不同的ST型,其中10个ST型含有2 ~ 4个不同的分离株,ST型别中最常见ST5309。对淋球菌菌株系统进化树分析,淋球菌流行株可分为两群,第1群84株中MIC ≥ 16 mg/L的菌株39株占46.4%,第2群12株中只有1株MIC值为1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7,P = 0.012)。 结论 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高水平耐药主要与parC基因87位点突变相关。NG-MAST分型与环丙沙星耐药程度高低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遵义地区淋球菌por,tbp B基因序列变异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对淋球菌por,tbp B基因进行测序鉴定,利用NG-MAST分型法对por,tbp B基因进行比对编号。用MEGA5.22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序列间的遗传距离;Felsenstein法计算同义替换率(dS)和非同义替换率(dN)。以RDP3软件对por,tbp B基因中的基因重组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65株淋球菌共鉴定出19种por基因型和22种tbp B基因型。19种por基因型被划分为2个进化簇群,基因间平均遗传距离0.09。22种tbp B基因型被划分为3个进化簇群,基因间平均遗传距离0.13。por,tbp B基因的dNdS。在tbp B基因中检测出8个基因重组事件,而por基因仅有1个。结论本地区淋球菌por基因与tbp B基因的进化速度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tbp B基因主要以基因重组的方式参与进化,por基因则可能以突变或缺失的方式参与进化。纯选择作用是维持本地区por,tbp B基因多态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淋球菌opa分型及Ng-MAST对淋球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的能力,分析性伴分离淋球菌基因型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中24株淋球菌野生株于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分离获得,经Thayer Martin(T-M)培养基选择分离培养后通过革兰染色和氧化酶试验等方法确证。PCR扩增其opa基因以HpaⅡ酶切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并用NG-MAST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4株野生株淋球菌中,Ng-MAST区分出 10 种ST型,而使用opa分型则呈现 12 种OT型;新发现的ST(217-86%同源178)是国内特有的流行株。结论 淋病患者-性伴组除了45/46之外,每对菌株的ST型及OT型均相同,表明患者与性伴相互接触传染。淋球菌opa分型能力高于Ng-MAST,ST型别可进一步的分成opa-types (OT)亚型。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南京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以及相应菌株的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基因型别。 方法 2007年和2012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临床防治基地分别收集了204株和81株淋球菌,经过分离纯化及鉴定后,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头孢曲松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株培养后利用试剂盒提取DNA,并进行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 结果 测试的285株淋球菌MIC ≥ 0.060 μg/ml的菌株比例为63.2%,MIC ≥ 0.125 μg/ml的比例为31.6%。2012年MIC ≥ 0.060 μg/ml和MIC ≥ 0.125 μg/m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4%和11.1%,2007年MIC ≥ 0.060 μg/ml和MIC ≥ 0.125 μg/m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70.6%和39.7%。NG-MAST分型研究显示,285株淋球菌共有166个型别,菌株多样性较高,其中73种为已知型别,93种为新型别。2007年测定的所有菌株中以ST568(n = 13),ST270(n = 9),ST421(n = 7),ST2288(n = 5),ST1731(n = 4),ST1766(n = 4),ST1866(n = 4),ST1870(n = 4)等为主。2012年测定的所有菌株中以ST2318(n = 5),ST1053(n = 4),ST5990(n = 4),ST8726(n = 4)为主。相同NG-MAST型别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近的MIC值。 结论 2012年与2007年菌株的优势型别有较大变化,某些型别与头孢药敏值有较强对应关系。NG-MAST分型可能作为分子生物学标记用于淋球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8.
淋球菌分型研究包括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研究.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方法是一种基于测序的、应用前景广阔的基因分型方法,其检测标本不仅可以是茵培养物,还可以直接用于拭子标本的分型研究.PCR分别扩增两个编码淋球菌外膜蛋白基因(por和tbpB)的高变区,PCR扩增产物测序后与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方法网站比对以获取菌株的基因型.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客观、国内外实验室间结果可比性等优势,该方法已经在预测淋球菌耐药性、分析性网络、鉴定特殊菌株爆发和流行等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性科学》2021,(3):139-142
目的分析湖南省泛宁乡地区淋病患者感染情况及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宁乡医院就诊的282例泛宁乡地区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中淋病常用的抗生素药物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另采用头孢噻吩纸片法检测淋球菌多抗原序列确定菌株的ST。结果 282例患者中男性占比较多,年龄多为31~40岁,户籍以外地为主,职业餐饮服务业占比最多,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及初中。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显示,156株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对大观霉素、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耐药性较差。156株淋球菌中95个型别,其中41个为新型别,型别较多的有:ST1866型7株、ST1927型别5株、ST3102型别5株、ST12734型别3株、ST436型别4株、ST12746型别5株、ST12751型别5株、ST2366型别4株、ST5309型别4株。结论泛宁乡地区淋病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发人群为文化程度较低外地中年男性,淋球菌分型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自身菌株耐药性情况选择药物治疗,避免因此造成患者疾病反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淋球菌opa基因分型及广西地区淋球菌opa基因分型情况。方法采用质粒PCR对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后用RFLP方法对其扩增产物进行opa基因分型。结果80株淋球菌经PCR测定后,有效进行分型的有70株淋球菌,这些菌株经opa基因分型后共产生63个独立opa基因型别,其中58个opa基因型各由单一株菌组成,另外5个opa基因型由2株或2株以上的菌株组成。结论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可对淋球菌进行检测和opa基因分型。opa基因分型方法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点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比例及blaTEM-135突变体在PPNG中的分布,比较PPNG及blaTEM-135突变体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的型别分布,了解不同地区PPNG blaTEM-135突变体的差异与联系。 方法 2012年在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广东、广西6个淋球菌耐药监测点共收集572株淋球菌,经过分离纯化及鉴定后,采用头孢噻吩纸片法测定PPNG;菌株培养后利用试剂盒提取DNA,通过错配扩增突变分析PCR(MAMA PCR)鉴定blaTEM-135突变体,采用NG-MAST进行分型研究。 结果 572株淋球菌中PPNG总阳性率为38.1%(218/572),PPNG中相应blaTEM-135突变体的总比例为52.3%(114/218)。监测点中PPNG阳性率从高至低分别为:浙江(45/87,51.7%)、上海(36/79,45.6%)、广东(78/205,38.0%)、广西(12/32,37.5%)、江苏(24/77,31.2%)、天津(23/92,25%);PPNG中相应blaTEM-135突变体的阳性率从高至低分别为:浙江(31/45,68.9%)、江苏(14/24,58.3%)、广东(39/78,50.0%)、上海(17/36,47.2%)、天津(9/23,39.1%)、广西(4/12,33.3%)。NG-MAST分型研究显示,blaTEM-135突变体中流行菌株型别有ST2318、ST1768、ST1866、ST1053、ST8726等,其中ST1768、ST1053和ST8726与blaTEM-135突变体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天津PPNG菌株及blaTEM-135突变体ST分布与其他各监测点有显著差异,江浙沪地区菌株ST有一定联系。 结论 中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点PPNG及相应blaTEM-135突变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地区间PPNG及相应blaTEM-135突变体阳性菌株ST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海南淋球菌耐药状态及耐药基因分型情况。 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鉴定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分型。 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214株淋球菌,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率7.94 %(17/214),耐药率为92.06%(197/214);头孢曲松敏感率24.30%(52/214),中度敏感率为75.70%(162/214);未发现耐大观霉素的菌株。多重耐药情况:对四环素和青霉素耐药的菌株39株(18.22%),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菌株66株(30.84%),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 91株(42.52%),对四环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 37株(17.29%)。检出TRNG 101株(47.20%),TetM基因分型结果99株(98.02%)荷兰型, 2 株(1.98%)美国型。检出PPNG 65株(30.37%),TEM-1基因分型结果55株(84.62%)亚州型,10株(15.38%)非州型,未见多伦多型、里约型。 结论 海南省淋球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高,应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重视。PPNG以亚州型为主,非州型次之;TRNG以荷兰型为主,偶见美国型。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淋球菌营养分型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分布和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广州地区167株淋球菌进行MIC测定和PPNG检测,同时对其中113株淋球菌进行营养分型检测。结果显示,167株菌中检出PPNG菌株9株,TRNG16株,青霉素耐药株109株(65.3%),环丙沙星耐药株131株(78.4%),大观霉素、头孢曲松未发现耐药株。113株淋球菌分16种营养型,以Pro^-型、Proto型、Pro^-、Ile^-、Ile^-型、Pro^-Ile^-Ser^-型5种营养型为主,占86.5%,其余11种营养型占13.5%。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主要分布于Pro^-型中,TRNG菌株主要分布于Ile^-型,PPNG菌株散在于各种营养型中。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和耐药性的分布状况,有助于该地区淋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淋病防治。  相似文献   

14.
了解penA、ponA、porB和mtrR突变与深圳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深圳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2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出头孢曲松低敏株[MIC (0.06 ~ 0.50) μg/ml]53株。将头孢曲松低敏菌株以及按照1 ∶ 1抽样原则随机抽取的53株高敏菌株,共计106株淋球菌作为试验菌株。对所有菌株penA、ponA、porB和mtrR基因进行PCR扩增以及DNA测序分析。 结果1株淋球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penicillin?鄄binding protein 2,PBP2,由penA基因编码)具有镶嵌样结构(MIC 0.125 0 μg/ml),对剩余105株淋球菌PBP2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共得到16个不同的氨基酸模式。模式ⅩⅢ、ⅩⅧ、ⅩⅩⅩⅧ对应的头孢曲松MIC值相对较高(MIC50均为0.062 5 μg/ml),而模式Ⅱ的头孢曲松MIC值相对较低(MIC50为0.008 0 μg/ml)。mtrR、porB以及ponA突变在头孢曲松低敏组和高敏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PBP2镶嵌样结构可能不是深圳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非镶嵌样PBP2 500 ~ 580位多个氨基酸突变产生的不同氨基酸模式联合mtrR、porB以及ponA突变在诱导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淋病奈瑟菌对两种头孢菌素药物的耐药性及对应菌株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情况。方法从2012-2014年广西地区性病门诊患者尿道或宫颈收集分泌物培养共195株淋病奈瑟菌,经过分离纯化及鉴定后,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行淋病奈瑟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数据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2012-2014年从性病门诊淋病患者中收集临床分离菌株195株,其对头孢曲松的MIC≥0.060mg/L的菌株比例为8.21%;对头孢克肟的MIC≥0.060mg/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11.28%。NG-MAST分型结果显示,195株淋病奈瑟菌共有147个型别,型别多样性很高,其中118种为已知型别,29种为新型别。所有菌株中以ST10380(n=5),ST621(n=4),ST1927(n=4),ST2318(n=4),ST3741(n=4),ST4539(n=4),ST1768(n=3),ST2770(n=3),ST6312(n=3)为优势型别。结论广西地区淋病奈瑟菌NGMAST型别具有丰富多样性,某些型别与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MIC值有较强对应关系。NG-MAST分型可用于本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监测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性病门诊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型别分布,同时对随访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所收集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采集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拭子标本,并对初筛阳性患者在治疗完成后进行随访和标本采集,同时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应用QIAxtractor全自动核酸纯化仪提取DNA,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A)和MLST(高分辨多位点测序分型)所需的CT046 (hctB)、CT058、CT144、CT172和 CT682 (pbpB)5个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经序列比对和MLST型别分析获得菌株的ompA基因分型和型别,并用BioNumerics7软件对广西和意大利沙眼衣原体株绘制最小生成树。结果 在44份来自初诊患者和6份来自随访患者的沙眼衣原体阳性样本中,42份成功进行沙眼衣原体ompA和MLST分型。共发现7种ompA基因型和15种hr?MLST分型的ST型别,其中有3种ST型别为首次报道。广西地区沙眼衣原体基因型别较意大利地区具有特征性。6例随访患者经分型方法鉴定3例为再次的新发感染,3例因未能成功进行基因分型而未能确诊。结论 广西性病门诊患者感染的沙眼衣原体具有独特的型别,在随访中出现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再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淋球菌耐药质粒及其与淋病流行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了解贵阳市淋球菌耐药质粒的大致范围及淋球菌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流向。方法:采用改良的Jo.Annes法对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质粒提取,测定其分子量的大小;从中筛选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PPNG),分别与大肠杆菌和淋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进行接合和转化试验。结果: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检出7株PP-NG菌株,淋球菌4.5Md质粒的携带为40%,3.7Md质粒的携带率为25%。3株带有24.5Md质粒的PPNG菌株,其耐药(R)质粒均可通过接合而传递给大肠杆菌和淋球菌敏感菌株;2株PPNG菌株可通过转化将R质粒传递给大肠杆菌和淋球菌敏感菌株。结论:贵阳市流行的淋球菌中有2种耐药质粒存在,以4.5Md质粒为主;PPNG菌株可通过接合和转化的传递方式,将耐药质粒在淋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和大肠杆菌中传递,与淋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了解济南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为淋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菌株的β-内酰胺酶。结果:165株淋球菌检出PPNG46株(27.9%)、TRNG 33株(20%);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98.2%;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没有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济南地区淋球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紫色毛癣菌的基因特点,为新疆儿童头癣致病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HaeIII,Bgl I,MspI,DdeI 及MboI,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对分离于新疆儿童头癣的30株紫色毛癣菌的rDNA非转录间隔(NTS)区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北京的9株、台湾的2株紫色毛癣菌做比较。结果 内切酶DdeI将全部41株菌分为12个基因型。新疆的30株菌分为10个基因型,其中17株菌分为D、F、G、H、I、J、K 7个基因型,与北京和台湾菌株间有明显基因差异,其余13株菌分3个基因型,与北京和台湾菌株有基因同源性。结论 新疆地区儿童头癣分离的紫色毛癣菌既有独特基因型,又与北京、台湾菌株有基因同源性,体现了新疆紫色毛癣菌的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状况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的质粒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青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菌株是否产青霉素酶。采用单管PCR方法对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耐药质粒进行基因分型。结果8年间共检测1208株淋球菌,青霉素总耐药率为84.02%(1015/1208)。非产青霉素酶淋球菌中,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淋球菌占74.02%(550/743)。产青霉素酶淋球菌占38.49%(465/1208),其中177(38.06%)株同时为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即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阳性率自1999(8.04%)年起逐年增加,至2004年达最高(57.36%),2005、2006年略有下降。质粒PCR分型显示,所测菌株均携带亚洲型质粒。结论南京地区耐青霉素淋球菌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近年增加较快,携带亚洲型质粒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在南京地区流行,未发现其他类型的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