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脂血症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调脂治疗,同时还发挥了其他调脂药物所不具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冠心病的一级  相似文献   

2.
常用药超市     
[适用病症] 本品是以大米为原料的纯天然药物,能抑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合成。适用于各型原发性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本品更适于防治冠心病和脑中风病人长期用。  相似文献   

3.
调脂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颢珠 《中国药师》2002,5(7):424-424
调脂药物过去称为降脂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血脂蛋白的增高情况,高脂血症可分为Ⅰ,Ⅱ,Ⅲ,Ⅳ和Ⅴ5种类型。临床上常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来判断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高脂血症(两者都增高)3类。治疗高脂血症时应降低已增高的血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总胆固醇的主要成分),而增高已降低的血HDL-C。因此称为调脂治疗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4.
段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10-11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清胆固醇(TC)水平升高,与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其发病率与血清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高脂血症或脂蛋白血症的过氧化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密切相样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诊断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大自体血回输疗法观察对血脂的各项指标:血脂[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的监测对比,以进一步探讨臭氧治疗通过干预脂类代谢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为指导临床应用臭氧治疗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测定(包括反映这些浓度变化的脂蛋白电泳)是目前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法。可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的升高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上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以出现正常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值。一些作者认为,冠状动脉梗塞、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都显示磷脂/胆固醇比值的下降。磷脂/胆固醇比值的改变,在机体发生某些病理状态时(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大批糖尿病患者,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凡磷脂/胆固醇比值<0.89的,几乎都有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因为,在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中,磷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类代谢失常引起的,而脂类代谢失常的  相似文献   

6.
血脂胆固醇升高是致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血脂升高,血脂沉着粘附于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收集1994~1997年我院住院及门诊高脂血症病人247例应用普伐他汀(普拉固)降脂治疗,临床观察表明,普拉固可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院住院及门诊高脂血症患者247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5mmol/L,甘油三酯(TG)>1.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  相似文献   

7.
郭炯辉 《贵州医药》2006,30(8):711-712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降脂治疗能延缓或阻止AS的发生、发展,从而有效防治冠心病。而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中特别显著的是LDL-C有大幅度降低[1]。洛伐他汀可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及一、二级冠心病,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冠心病病死率,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应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43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4…  相似文献   

8.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问题,有多种学说。就目前来看,在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许多原因中,高脂血症具有最大意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大多数人发现,高脂血症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发病率增高。从而认为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生化基础。血液中的脂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它们不溶于水,在血循环中均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复合形式(脂蛋白)而存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由于体内脂类物质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的一种病症.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并已被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从中医辨证分型现代化研究以及辨证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降脂药物是用于调节高脂血症疾病的药物,高脂血症是指携带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的血脂蛋白的浓度超过随机健康人群的水平,并伴有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及其他心脏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分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我国每年因高脂血症引起的糖尿病,心肌梗死,冠心病致  相似文献   

11.
<正> 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均为多发病,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的高脂血症与其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已知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较正常人为高。  相似文献   

12.
在防治冠心病的研究工作中,探索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重要课题。因为高脂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条件之一。苏联学者MRCHИKOB,A,Л曾在人身上观察到给予大量维生素丙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同样在动物身上也观察到大剂量维生素丙可减轻喂胆固醇的家兔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后来又研究发现,在给动物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同时给予C~(14)标记的胆固醇,发现胆固醇沉积于主动脉壁,但若同时给维生素丙,胆固醇则见于肝脏及肾上腺、而不在主动脉。有人观察到青年人服用维生素丙后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而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则升高,从而认为是由于  相似文献   

13.
南极磷虾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抗氧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极磷虾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抗氧化力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灌胃50,100和500 mg.kg-1南极磷虾油,连续30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南极磷虾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TC、TG和LDL-C含量,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提高大鼠血清中NO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南极磷虾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血脂的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其抵抗动脉粥状硬化方面的作用优于深海鱼油。  相似文献   

14.
<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在目前人类病死原因中占首位,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防治AS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高脂血症是指由物质代谢异常引发的病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指标异常为主要特征。高脂血症不但可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诱发心血管疾病,危害健康。故而,临床需加强该病诊断、治疗,在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血管的同时,尽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HLP)是血脂水平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亦称脂代谢异常,临床常见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中国血脂水平异常患者高达40.4%,预计2010-2030年期间心血管疾病事件将增加920万,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经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基础之一就是体内脂质水平异常造成大量的脂质沉积于动脉内皮下基质,被平滑肌、巨噬细胞等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脂代谢异常是引起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机体内主要通过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代谢,包括乙酰CoA合成甲羟甲基戊酸(MVA)、MVA经十五碳化合物转变为三十碳鲨稀、鲨稀转变为羊毛固醇再转变为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2/3经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1/3经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胆固醇的逆转运(RCT)等途径调节体内血脂水平,从而达到体内脂质水平的稳定,防止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就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脂代谢相互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万水 《天津医药》2004,32(9):566-567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降脂治疗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同时可以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他汀类降脂药物代表之一的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引,现已被广泛应用,但哪种剂量辛伐他汀更为合理尚有争论。笔者对4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断地上升,已居我国人口死亡率的首位.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发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使冠心病(CHD)的发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减慢,甚至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缩小.可见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此结果已被大规模、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所证实.因此,及时、正确、合理地选用效果确切的调脂药物对防止CHD的发生、恶化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CA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高脂血症是CAD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血清总胆醇(TC)上升时,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上升时,CAD的危险性就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上升时,CAD的危险性就减少。因此控  相似文献   

19.
王红彦  王培昌 《河北医药》2013,(19):2990-2993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相应器官或组织供血不足,导致冠心病、脑缺血性发作、脑梗死及周围血管病变[1,2]。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头号杀手的今天,对高脂血症的研究和防治也越显重要。本文以北京市健康成年人为调查对象,以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分析其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探讨血脂异常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纤维化等多种活性。他汀类药是目前最为经典和有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高脂血症的治疗。不良反应方面,他汀类药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深受医生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