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体泡状棘球蚴病较少见,大多发生于肝脏,临床表现常似肝脏恶性肿瘤。本文报告18例有X线检查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描述和讨论了腹部平片的主要X线征象,即肝大和肝区钙化。诊断本病的特殊征象是病变坏死区的弥散性点条状钙化伴多数环绕囊泡大小约2~5mm的不规则形小圈状及半环状钙化(77.8%)。本组伴有肺转移者4例,胸片显示多发球形密影伴斑片状浸润、不规则厚壁空洞或多数小结节影。伴有脑转移1例,脑血管造影片表现为脑內占位病变。肺、脑转移的诊断可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泡型包虫病颅内播散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MRI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经我院病理证实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颅内播散的泡型脑包虫病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0例泡型脑包虫病均有原发肝脏泡型包虫病,同时合并肺内播散者7例;10例病变共检出47个病灶,其中颅内单发病灶2例(20%),多发病灶8例(80%);病变分布如下:6个(12.8%)病灶位于幕下,其中位于小脑半球者5个,位于脑干者1个;41个(87.2%)病灶位于幕上,其中顶叶17个,颞叶10个,额叶6个,枕叶8个。病变直径5mm~45mm,平均直径21mm。MRI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T1WI以稍高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T2WI病变断面呈"多发囊泡状"高信号影,DWI图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较明显水肿信号环绕,增强后呈环形或花环样强化。结论颅内播散脑泡型棘球蚴多发生于幕上,MRI不仅能明确病变部位和形态特点,而且具有典型的信号特征,是诊断肝泡状棘球蚴病脑转移的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脏及肺部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探讨肝脏及肺部泡状棘球蚴痛的CT诊断及鉴别方法分析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肝脏及2例肺脏泡状棘球蚴病螺旋CT表现。结果2例肺泡状棘球蚴病CT均表现为实性病灶,边缘清楚,未见钙化影。9例肝脏泡状棘球蚴病中5例表现为中心以实性为主周围伴有多发性小空泡征的圆形、椭圆形阴影,边缘光滑,其中3例囊肿壁有不同程度环形钙化。2例为实性病灶,部分囊壁环形钙化,囊内无小空泡征(小囊肿)。2例CT表现为斑块状低密度影,分界不清,中间散在分布斑点钙化影。结论螺旋CT可以很好显示肝肺泡状包虫病病灶,对肝肺泡状包虫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20例泡球蚴病(以下简称泡球蚴病)肺部侵犯,并按放射学的两类区分为Ⅰ或Ⅱ型。Ⅰ型呈多发性、小的、边界模糊、不规则的病变、局限于周围肺野而且发展缓慢;Ⅱ型位于右肺基底部呈各种改变。Ⅰ型来自血源性转移,而Ⅱ型系肝内病变穿透横膈所致。鉴别诊断:包括肿瘤及感染等,特别是囊性棘球蚴病,鉴别困难。仅Ⅰ型改变结合实验室所见及地理分布可得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或细粒棘球蚴病)因为广泛流行分布,已为临床学者及放射学家所熟知,而关于泡球蚴(多房性泡球蚴病)的报道仍是不多。棘球蚴囊肿与泡球蚴病二者生活发展周期均需变换宿主。通常仅肝脏受侵犯、而其他器官的侵犯不是经血行传播感染就是藉病变的直接扩展蔓延。通常包虫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肝泡型包虫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泡型包虫病的患者61例,其中22例行CT平扫,39例行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患者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结果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准确率89.74%明显较CT平扫准确率68.18%高(P0.05)。肝左右叶多发包囊虫(泡状棘球蚴或细粒棘球蚴)CT平扫可见肝左(右)叶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囊性占位,囊内可见更低密度影,病变内部不均,部分可探及强回声结节,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小结节或环状钙化;泡型肝包虫病CT平扫可见圆形、椭圆形囊性包块,不规则低密度影,密度均匀,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斑块状、沙粒状钙化,肝实质斑片状异常强化,胆道受侵,门静脉受压推移;肝包虫并感染CT平扫可见内部有囊性暗区的不规则囊性包块,可见更低密度,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凝固性液化坏死囊变,有钙化组织深入,呈"小泡征"(小囊肿)。结论 CT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泡型包虫病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且影像表现特征更明显,对临床诊断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脑泡状棘球蚴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方法 采用颅骨穿刺直视下于前囟正后方2.5cm、矢状缝偏右0.5cm处,经斜向前外侧分别进针约1cm及0.3~0.5cm,注入每mL含(5~10)×10^3个泡状棘球蚴原头节混悬液,建立A、B组动物模型,并分别行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颅骨穿刺法脑内不同深度接种的2种途径接种泡状棘球蚴原头节,A组接种成功率为26.32%,B组接种成功率为5.56%;建模成功的实验动物磁共振检查表现为结节样、环状强化病灶;病理检查病灶为单发,HE染色后证实为脑泡状棘球蚴病。结论 通过颅骨穿刺直视下脑内接种方法 制作泡状棘球蚴脑病新西兰大白兔模型更易成功。  相似文献   

7.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与肝癌结节声像图鉴别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和肝癌结节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CT、MRI检查印证及血清 AFP、Em2免疫试验阳性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具有表面粗糙、边缘模糊、无包膜感、回声高强、质地不均、砂样钙化、内无血流和动态观察变化不大等声像图特点。结论 :肝泡型棘球蚴病结节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 ,这些特征易与肝癌结节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明国富  张辉 《新疆医学》2011,41(9):53-54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系泡状棘球绦虫所致。分为肝棘球蚴病和肝泡球蚴病,该病严重危害农牧民的身心健康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吐鲁番地区是人体肝包虫病的多发区,对本区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包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肝脏包囊虫病的CT征象。结果:细粒棘球蚴48例,约占98%,泡状棘球蚴1例,约占2%;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约为1:2,均为藏族,以30~40岁多见;以肝右叶最多约占49%,其次是肝左叶约占31%,肝左、右叶并发约占15%;CT表现为:细粒棘蚴的表现为单纯型、多囊型、母子囊型、混合型、钙化型;包虫囊肿感染CT表现为内外囊分离,囊壁增厚,囊内小气泡影及囊内彩带征;泡型包囊虫病的CT表现无特征,强化无特点,诊断较难。结论:CT检查定位准确平扫即可诊断;对感染的肝包虫囊肿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980年—2009年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23例的病理大体及镜下观察。结果:23例均为居住青海高原寒冷地区的藏族农牧民,与犬、牛、羊有密切接触史。泡球蚴对肝组织破坏性强,有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结论:肝泡状棘球蚴病是具有致死性的寄生虫病,加强病畜管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治疗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 R  Wei J  Li R  Zha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8):541-545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肝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肉瘤的CT表现,包括 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2例,血管肉瘤、癌肉瘤、囊腺癌肉瘤、间皮肉瘤、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121例原发性肝肉瘤中仅2例脂肪肉瘤术前CT诊断正确。对照手术病理所见,肝肉瘤的CT表现可概括为实质性肿块型和囊性肿块型两种类型。实质性肿块型8例,包括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癌肉瘤、间皮肉瘤、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或者呈不均强化、环形边缘强化或边缘结节状强化。边缘强化是血管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共有的特点。以脂肪密度为主、内含多发条索状结构的肿块是脂肪肉瘤的特征性表现。囊性肿块型4例,包括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及囊腺癌肉瘤各1例。均为单发巨大囊性肿块,其中平滑肌肉瘤术后复发者为单房囊性肿块,其他3例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或)分隔厚薄不均,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有明显强化。囊腺癌肉瘤的囊性肿块内可见明显实质成分,并可见壁结节。结论:肝肉瘤的 CT表现与病理类型有关,部分病理类型如脂肪肉瘤、血管肉瘤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大部分肝肉瘤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卢定友  陈望 《中外医疗》2016,(23):188-190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09年1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共54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54例中,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囊肿2例,Graves病1例。该组病例依据其CT表现,分为三大类型:①单结节型33例,包括甲状腺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囊肿2例;②多结节型16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3例;③弥漫肿大型5例,包括Graves病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结论甲状腺病变CT分型、CT平扫和增强特点,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关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林昌能  陈杜芳 《吉林医学》2013,(8):1410-1411
目的:探讨CT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脑内转移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脑转移瘤CT表现。结果:28例中共检出102个病灶;多发19例,占68%;单发9例,占32%;CT平扫呈等、低或等低混杂密度20例,占71%,高密度或高低混杂密度灶8例,占29%;全部病例平扫后均行增强扫描,等密度部分均有中度或明显变化,呈环状或结节样;18例有明显灶周水肿,6例有轻度水肿;19例原发灶在肺,4例原发灶为乳腺癌,2例为鼻咽癌,4例为胃癌。结论:资料表明,CT对脑内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可靠的准确性;颅外肿瘤的查找有助于脑内肿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是肺部的CT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4年收治的48例经手术证实为HCC并胆管癌栓患者的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45例术前CT或/和MRI增强扫描发现胆管癌栓,位于肝左叶16例、右叶20例、尾状叶6例、累及左右肝6例,CT表现为胆管内稍低或等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早进早退"的肝细胞癌强化特征,部分不典型表现者呈中等度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肝内或/和肝外胆管内结节状或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上信号不均匀增高,同反相位及STIR上信号未见明显衰减,增强扫描为与原发灶"快进快出"相似的强化特点。梗阻远端胆管膨胀性扩张;胆管壁无增厚或受侵表现且Satoh等2简化临床分型后,Ⅰ型左叶、右叶、尾状叶、左右肝叶分别为6例、7例、2例、2例,Ⅱ型分别为8例、10例、3例、3例,Ⅲ型分别为1例、2例、0例、1例。结论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帮助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纵隔型支气管囊肿4例,3例为囊性,1例为高密度囊肿。肺内型支气管囊肿14例,含气囊肿2例;含液囊肿5例;含气液囊肿1例;炎性浸润阴影2例;不规则团块影3例;实性球形影1例。结论支气管囊肿多表现为光滑球形的含液或含气病灶,较易诊断;当病变呈软组织密度等不典型表现时,鉴别诊断困难。增强扫描时支气管囊肿囊内容物无强化的特点,有助于与肺内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转移瘤的CT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0例肝转移瘤的CT影像资料和病理资料,所有病例都经手术和(或)穿刺病理证实,均进行了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见42例病灶为多发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影,8例病灶为单发的低密度结节影.增强CT扫描见35例(70%)病灶表现为门静脉期明显的环形强化,即典型的“牛眼征”;8例(16%)病灶CT表现为动脉期环形强化或均匀强化;7例(14%)病灶CT表现为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无强化.以上肝转移瘤的CT表现均以其病理特点为基础的,并与癌灶的大体观相一致.结论 肝转移瘤的原发灶以消化道为主,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特征性CT表现是门静脉期病灶明显的环形强化,故CT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瘤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瘤的CT、MRI及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单发,其中左侧7例,右侧3例;1例双侧多发。8例圆形,边界清晰,3例分叶状,边界模糊。7例子宫体积增大,其中4例伴内膜增生。2CT表现:5例不均匀实性肿块,伴小囊状或片状低密度区,分界清晰,1例呈蜂窝状;3例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1例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分隔厚薄不均,明显强化。3MRI表现:4例囊实性肿块,呈蜂窝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一,明显强化。3例实性肿块,不均匀中度强化,包膜完整。1例囊性肿块,分隔及囊壁明显强化。4随访时间0.5-8年,9例术后至今无复发,其中5年存活者4例;1例I期失访,1例III期术后2年复发。结论卵巢颗粒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范围要结合年龄、生育情况、肿瘤临床分期及细胞组织学分级综合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的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行CT检查,进一步MRI检查6例;MRI检查14例,5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CT扫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灶,FLAIR序列为低信号,灶周无水肿,5例Gd-DTPA增强扫描病例未见强化。随访无变化。结论:CT和MRI均可检出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但MR具有多参数及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并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对脉络膜裂神经上皮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