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广东省深圳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吸烟行为的关联。方法 于2019年10—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深圳市10个区抽取中学生7423人,评定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健康素养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健康素养和吸卷烟与电子烟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中学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107.39±22.31)分,其中不同性别(t=6.49)、年龄(t=9.28)、学校类型(F=77.91)、父母亲职业(F=9.81,F=7.54)、父母亲文化程度(t=6.03,t=6.81)的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吸卷烟和电子烟的行为中,性别(χ2=48.780,χ2=57.074)、年龄(χ2=36.128,χ2=28.688)、学校类型(χ2=37.720,χ2=27.449)、父亲职业(χ2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首次上消化道出血(UGH)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06-20-2021-08-2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首次UG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N=171)和预后不良组(N=45),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相关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紧张素-Ⅱ和凝血酶时间(TT)等,多因素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χ2=60.904,P<0.00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χ2=17.500,P<0.001)、休克指数(χ2=91.154,P<0.001)、24 h内再出血(χ2=46.095,P<0.001)、非甾体药物用药史(χ2=9.518,P=0.002)、饮酒史(χ2=13.973,P<0.001)、血清PT水平(t=2.408...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知,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及儿科门诊就诊的122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设为厌食症组,61例正常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由儿童家属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表,收集的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受气质类型(χ2=34.444)、婴儿期喂养方式(χ2=7.935)、添加辅食月龄(t=7.201)、进食时间(χ2=5.638)、是否边吃边玩(追着喂)(χ2=4.753)、是否偏食或挑食(χ2=4.848)、摄入零食情况(χ2=4.560)、血红蛋白(t=4.282)、微量元素、喂养人群(χ2=8.531)、喂养人文化程度(χ2=8.531)、教育方式(χ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及骨钙素(O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PMOP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PMOP组),另选择绝经后骨量正常的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套索算法(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PMOP组的L1~L4段腰椎骨密度(BMD)(t=5.132)、全髋BMD(t=4.813)、股骨颈BMD(t=4.981)、β-CTx(t=9.726)、PINP(t=25.457)、OC(t=13.258)水平,以及糖尿病(χ2=15.248)、骨折病史(χ2=15.089)、PMOP家族史(χ2=14.859)、维生素D缺乏(χ2=8.670)、缺乏运动(χ2=21.6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围产期母胎的妊娠结局影响,为改善孕产妇及新生儿围产期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医院产科分娩的84例ICP合并HBV感染的孕妇为观察组,以200例单纯ICP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孕期合并症、血常规及生化指标以及新生儿情况等资料,比较ICP合并HBV组和单纯ICP组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χ2=2.842,P=0.015)、妊娠期糖尿病(χ2=4.945,P=0.02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χ2=6.917,P=0.009)、脂肪肝(χ2=9.725,P=0.002)、肝功能异常(χ2=8.687,P=0.003)、胎膜早破(χ2=7.507,P=0.006)、羊水污染(χ2=11.435,P=0.001)、宫内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干预在危重症患者核医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基础护理、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3方面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接诊检查的18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比两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及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8,t=2.858,t=4.165;P<0.05);观察组重症应急检查失败、发生差错和危重症抢救比例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χ2=5.199,χ2=4.074,χ2=4.538;P<0.05);观察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患者活动范围、放射性废物及废水、患者排泄物和剂量监测的安全隐患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0,χ2=11.033,χ2=6.367,χ2=5.924,χ2=4.846;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对策管理模式能改善核医学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检查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0.273,t=7.92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对自身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以及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χ2=5.059,χ2=4.389,χ2=4.434,t=12.695,t=7.057,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针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血糖管理、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快速评估脑组织缺血半暗带指导拓宽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0例经CTPI检查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脑卒中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常规时间指导下进行溶栓的5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CT、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CA)联合CT灌注扫描(CTP)检查确诊,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发病至溶栓时间、治疗前后的灌注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改良Rankin(mRS)评分变化,以及预后良好率和出血转化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0.05);观察组发病至溶栓时间6~9 h者占比达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P<0.05)。两组溶栓后24 h、1周、2周及4周与溶栓前相比,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溶栓后24 h、1周、2周及4周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6,t=8.741,t=9.314,t=13.004;P<0.05);观察组溶栓后1个月、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溶栓后24 h的颅内出血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χ2=7.373,χ2=4.392;P<0.05)。结论:通过CTPI检查可快速评估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发病时间>6 h并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患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仍可获益,CTPI可有效拓宽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及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观察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小板(PLT).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和Fibroscan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度测定(LSM)与ALT、AST及TBIL呈正相关,与ALB、PLT呈负相关,与肝纤维化分期S呈正相关.采用LSM预测肝纤维化S4、S3、S2期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 (95% CI0.809 ~ 0.918),0.841(95% CI 0.810~0.901),0.806 (95% CI 0.747~0.866),相应的临界值分别为22.9,14.8,10.2 kPa.结论 Fibroscan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相关性,LSM> 10.2 kPa的患者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Fibroscan和ARFI联合H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CHB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Fibroscan和ARFI检测,记录LSM、ARFI、APRI,并测定HA、LN、PCⅢ、Ⅳ-C。以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Fibroscan、ARFI、HA单独及联合诊断CHB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性。结果除S0 vs.S1外,其他各级的LSM、ARFI、APRI、HA、LN、Ⅳ-C及PC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SM、ARFI、APRI、HA、LN、Ⅳ-C及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Fibroscan和ARFI联合HA检测显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线面积大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Fibroscan和ARFI联合HA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CHB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医疗器械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其在临床疑似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1830台(套)医疗器械,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96台(套)]和观察组[934台(套)],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根据风险分析要素和评估值,将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3类,制定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征和凝血常规相关指标.方法:选取医院儿科治疗的138例MPP患儿,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间质浸润组(28例),小叶实质浸润组(54例)和肺段以上实质浸润组(56例).比较3组不同影像学表现的MPP患儿临床特征[超高热、经皮氧饱和度≤92%、喘鸣音、C反应蛋白(C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解脲脲原体(UU)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且合并肺炎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105例,男63例,女42例。住院期间首次诊断肺炎后即留取气道分泌物进行UU核酸检测,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围产因素、合并疾病、抗菌素治疗、临床结局等指标,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05例早产儿肺炎中,确诊UU肺炎37例(35.2%),UU检测阴性的肺炎68例(64.8%)。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患儿胎龄 [28(27,30)周 vs 29(28,30)周, Z=-0.98, P>0.05] 及出生体重[(1 282.03±292.49)g vs (1 196.62±322.89)g, t=1.34,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母亲单胎率(86.5% vs 50%,χ2=12.15)、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8% vs 1.55%, χ2=4.61)、胎膜早破>12 h比例(32.4% vs 11.8%,χ2=5.37)及阴道分娩率(59.5% vs 35.3%, χ2=4.75)均较高( 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是UU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694, 95 %CI: 1.113~6.525)。UU阳性组比UU阴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12.85(9.32,17.22)×109个/L vs 9.06(7.06,13.37)×109个/L, Z=-3.01, P<0.05];用氧时间延长[(46.8±19.8)d vs (37.8±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77, P<0.05);UU阳性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9.7% vs 57.4%,χ2=6.265)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54.1% vs 75.0%,χ2=4.801)低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细菌培养阴性率(62.2% vs 50.0%, χ2=8.826)以及三代头孢的使用率(48.6% vs 47.1%,χ2=1.3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阿奇霉素治疗气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转阴时间为(9.00±3.14)d;两组间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3.0% vs 69.1%,χ2=0.036)、早产儿视网膜病(10.8% vs 26.5%,χ2=2.66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7% vs 1.5%,χ2=0.195)、脑室内-脑室周围出血(69.4% vs 72.1%,χ2=0.003)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1% vs 8.8%,χ2=0.016)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 h、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经阴道分娩出生的小于32周的早产儿,UU感染风险增加。小于32周早产儿UU肺炎,可表现为用氧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升高,经过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能够有效清除UU,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随访系统在耳鸣远期疗效跟踪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设计基于HIS的随访管理系统,搭建随访系统管理平台.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耳鸣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跟踪随访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跟踪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HIS的随访系统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对...  相似文献   

15.
朱海丽 《中国校医》2022,36(1):41-44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60例,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及对宫颈癌的漏诊原因.结果 12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与高龄产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128例住院分娩的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是否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分为两组:HIE组:住院期间被诊断为HIE的患者(n=66);对照组:与HIE组同期出生正常的新生儿(n=62)。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HIE病例组妊娠期贫血(χ2=13.84)、妊娠期糖尿病(χ2=21.27)、妊高症(χ2=3.98)、胎盘早剥(χ2=4.43)、脐带缠绕(χ2=3.70)、宫内感染(χ2=9.16)和羊水污染(χ2=8.27)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0.0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期贫血(OR=8.24)、妊娠期糖尿病(OR=11.14)、妊高症(OR=6.78)、胎盘早剥(OR=6.94)、脐带缠绕(OR=6.51)和羊水污染(OR=3.11)是HI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等孕期并发症以及胎盘早剥、脐带缠绕和羊水污染会增HIE的发生风险;对HIE新生儿应该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HI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奴卡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7例非奴卡菌肺炎患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另将收治的107例疑似奴卡菌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各项CT影像特征,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螺旋CT的特异度、灵敏度、约登指数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队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的社会学人口特征、烟酒嗜好及疾病史信息。 方法 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对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的疫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个人生活习惯、疾病史等资料。 结果 共随访调查8 423人,疫苗组及对照组中男性分别占47.61%和46.62%,两组间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2)。两组男性目前吸烟率分别为48.36%和4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疫苗组男性饮酒率22.84%低于对照组的2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4,P<0.001)。疾病史调查结果两组中2.86%和5.50%的研究对象有过转氨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74,P<0.001),1.18%和2.13%的研究对象进行过抗乙肝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4,P=0.008)。 结论 本次研究获得了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转氨酶及乙肝治疗史等重要信息,为肝癌及其他慢性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问卷设计和实施,以获得更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肥胖和环境因素与青少年近视的关联性,为预防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年龄和性别为匹配因素,177对研究对象进行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睡眠质量指数中位数4±2高于对照组3±3(Z=4.08,P<0.05);肥胖(χ2=0.621)、超重(χ2=1.137)与青少年近视无关(P>0.05);父母近视(χ2=49.150)、躺着看书习惯(χ2=13.561)、趴着书写习惯(χ2=34.301)、眼距书本看书距离(χ2=16.724)、连续看书90 min以上(χ2=13.701)、每日参加户外活动(χ2=13.263)与青少年近视有关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指数分值(OR=1.21)、父母近视情况(OR=3.83)、趴着书写习惯(OR=1.58)、眼距书本看书距离(OR=1.59)是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 结论 睡眠质量差、父母近视、有趴着书写习惯、看书时双眼到书本的距离过近是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