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利用DRGs分析和评价结果,促进医院学科建设。方法 选取DRGs组数、CMI、总权重等DRGs指标,利用省级DRGs绩效分析平台和二次分析平台,运用SQL SERVER、Excel等软件获取相关数据,以此分析医院内部学科建设发展情况。结果 利用DRGs指标,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安全、病案首页填写、重点专科评审等角度,全面评价某医院各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各学科不断发展。结论 运用DRGs能够有效评价医院学科建设情况,促进医院学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云南省医疗机构DRGs-PPS支付改革成效和面临问题,为更好地推广DRGs-PPS支付提出建议。方法以2017年云南省6家DRGs-PPS试点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借助云南省DRGs绩效管理网络平台,对16 257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RGs支付与权重高度正相关,医院结余与实际医疗费用总额、人均自付费用、平均住院日负相关。结论云南省DRGs-PPS支付改革坚持总控原则并配合按项目付费,促进医院主动降低医疗费用,明确职能定位,提高诊疗水平,DRGs-PPS支付的进一步推广需加强部门间配合,尽快统一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医疗“三监管”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来说,使行业监管更加精准高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监管中存在的简单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了监管理念与方式的变革,倒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快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有力推进了以DRG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医院绩效评估和费用控制手段在全省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管理》2017,(5):30-34
目的通过应用DRGs相关指标,对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近5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为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以北京版DRGs(BJ-DRGs)分组方式,运用CMI、DRGs组数、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对2012—2016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6年研究医院DRGs组数逐渐增多;CM I值呈下降趋势,但2016年有所回升;低风险死亡率下降;费用消耗指数呈增加趋势,但2016年有所回落;时间消耗指数逐年下降。研究医院前3位MDC疾病专业为呼吸、新生儿、消化。结论基于DRGs相关指标分析近5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能够客观评价医院及其临床科室的服务广度、技术难度、服务效率以及诊疗安全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DRGs对四川省109家设有儿科服务的不同类别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方差检验对四川省三级医疗机构儿科DRGs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绩效评分结果进行分类,并以分类结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类型医疗机构DRGs组数、总权重、CM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绩效评分结果聚类分成4组,处于一类组和二类组的均只有1家医院,都为专科医院。人员情况、医院经营状况和运行效率情况在不同聚类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三级医疗机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儿科医疗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应多措并举,稳定医护人员队伍,引进临床亟需设备,建立儿科联合体,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运用DRGs对上海嘉定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研究。方法 以“嘉定区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为研究平台,以在线上报的病案首页信息为基础,以2016版CN-DRGs分组系统为工具,对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评估分析了5家二级医院,对10个代表性病种费用、均次药费、均次卫生材料费和平均住院日等进行了对比评价。 结论 基于DRGs对区内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可为医疗服务监管和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公立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DRGs分析和比较,找出差异,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9年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和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利用四川省DRGs应用平台进行分组计算,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结果成都市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2019年住院医疗服务绩效在医疗服务(总权重、覆盖DRGs组数和CMI值)、医疗效率(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中低风险及以下组病死率、标化病死率)上差异明显。结论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差距逐渐缩小;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内部发展不均衡,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低于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建议持续提升民营综合医院服务能力,加强民营综合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同时政府须对民营医院强化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运用DRGs对上海市嘉定区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研究。方法以"嘉定区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疗服务管理系统"为研究平台,以在线上报的病案首页信息为基础,以2016版CN-DRGs分组系统为工具,对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评估分析了5家二级医院,对10个代表性病种费用、均次药费、均次卫生材料费和平均住院日等进行对比评价。结论基于DRGs对区内二级医院代表性病种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可为医疗服务监管和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应用DRGs推动医疗服务监管模式转变。方法以嘉定区卫生信息平台为依托,建立区级DRGs应用系统,以病案首页信息为基础,以北京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BJ-DRGs)为工具,开展住院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结果评估分析了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6家医疗卫生机构2013年-2014年住院服务能力、效率、安全以及总绩效,并对学科发展均衡性进行了测评。结论基于DRGs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可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四川省37家三甲综合医院2017年住院医疗服务进行DRGs绩效评价。[方法]利用四川省DRGs平台,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与安全3个维度展开评价。[结果]2017年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DRGs组数多集中在600~700组;CMI指数主要分布于0.8~1.2;时间、费用消耗指数多分布于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20家中低风险组病死率低于或等于均值0.81‰,19家标准化病死率低于或等于均值6.61‰。[结论]四川省三甲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整体发展较好,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住院医疗服务效率普遍偏低,部分医院中低风险病死率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和实现医师-主诊组-科室-医院"四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绩效DRGs评价体系。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133868份病案首页信息及相关HIS数据,采用CN-DRGs分组方案,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三个维度,DRGs组数、总权重数、CMI值、疑难重症例数、异地疑难重症患者占比、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中低风险组死亡率9项指标,对某一时期不同医师、主诊组、科室之间的医疗服务绩效进行横向评价,以及对同一医师、主诊组、科室、医院在不同时期的医疗服务绩效进行纵向评价。定期公布医师、主诊组、科室、医院的各DRGs评价指标,出院病人DRGs分组汇总表,DRGs评价指标统计图。结果实施医疗服务绩效DRGs评价考核以来,CMI增长7.12%,总权重数增长11.10%,收治的疑难重症(RW≥2)例数增长22.04%,均大幅高于同期出院人数3.72%的增速。结论实施医师-主诊组-科室-医院"四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绩效DRGs评价考核,引导收治疑难重症病例、发展医疗技术,有利于加强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进行临床服务绩效评价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索客观有效地评价医院临床服务绩效的办法.方法 利用澳大利亚诊断相关组系统(AR-DRGs)的分组原理,对北京市8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2003~2005年出院病例首页数据进行分组.以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为基础构建绩效评价指标,对医院整体服务绩效进行评价.比较引入诊断相关组(DRGs)前后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而阐明DRGs对医院服务绩效评价的作用.结果 无论是医院自身的纵向比较还是医院之间的横向比较,引入DRGs的绩效评价结果与不引入DRGs相比,差异明显.结论 引入DRGs有利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3.
诊断分类相关组-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DRGs-PPS)作为一种医保支付方式,其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并且可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的四方关系,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在DRGs支付方式下,患者的诊疗费用是按照患者的疾病种类、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条件所分入的疾病相关分组付账,费用有上限控制.因此,医院有必要把DRGs成本控制在支付标准之内,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确定DRGs成本,能更好地为制定公立医院补偿标准提供支撑[1-2].在综合考虑DRGs-PPS付费试点、医院成本核算基础、信息化水平及医院科室设置情况和医院规模等因素后,我们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本研究的试点机构,运用前阶段成本核算的研究成果,用基于成本发生地进行成本归集的DRGs核算方法,选择适宜病组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秩和比法(RSR)在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综合医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分析数据来源于湖北省2017年病案首页数据库,提取了24家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全年的DRGs分组数据,利用RSR方法综合评价医院住院医疗服务绩效。结果对24家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顺位排序,RSR值排名前3名医院分别为I、N和H医院,分别为0.764、0.747、0.677;RSR值最低的为S医院0.306,表示S医院综合能力最弱。结论基于DRGs的RSR评价方法,结合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安全,其评价结果客观、可靠,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绩效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DRGs客观评价临床医疗服务绩效的医院管理新模式,对医学专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方法采集医院2015年和2016年病案首页数据,利用DRGs分组原理,引入DRGs系统评价平台,进行采用DRGs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结果比较2015年和2016年医院整体情况、单科室、各主诊组间和同学科间临床服务绩效评价,对比分析病例组合指数(CMI)、手术例数、三四级手术比例等指标变化情况,说明实行DRGs对医学专业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与2015年相比,2016年DRGs组数略有增加,CMI从0.8586增加到0.9108,增幅6.08%;权重≥2的占比从3.76%增加到了4.32%;手术例数增加1466例,增长10.82%;三四级手术比例从40.91%增加到49.74%;低风险死亡率均为0.0000%。结论采用DRGs进行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关注收治患者的疾病技术难度,有利于推动医学专业技术发展,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医院基于DRGs指标的加权TOPSIS法对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应用的科学性.方法:通过江西DRGs平台获取样本医院2017年病案信息,应用加权TOPSIS法进行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结果:样本医院科室综合排名前3为腹腔镜外科(0.478)、康复一病区(0.473)、骨三病区(0.471);综合绩效最高后3位:脑外科(0.342)、肾病风湿科(0.336)、心胸外科(0.324).结论:基于DRGs指标的加权TOPSIS法评价结果科学、客观,为医院内部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为医院管理者全面了解各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及效率,提升整体绩效水平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支付模式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9月8 572例住院病案首页资料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9 732例为研究组。建设DRGs医院信息化系统,同时在应用DRGs支付模式过程中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信息综合监管控费体系,对比建设前后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效率及医疗费用管控能力。结果:研究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及费用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基于DRGs支付模式建设医院信息化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医疗费用的管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运用DRGs管理工具评价住院服务绩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收集某省2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案首页年报表,选取入组率排名在前6名的医院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进行基于DRGs区域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相关指标,A医院住院服务绩效分值位居首位,E医院综合绩效总分最低。结论采用DRGs进行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能够体现同类医院相对技术水平和差异,有利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综合管理,改变传统绩效考核标准不清的现象,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指标对我院消化内科的医疗绩效进行评价,为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传统绩效评价采用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DRGs绩效考评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安全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传统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与DRGs绩效考评指标评价的结果差异较大,传统绩效考评消化内科1组、2组、3组、4组分别排名1、1、3、4,DRGs绩效考评消化内科1组、2组、3组、4组分别排名4、2、1、3。结论DRGS用于绩效考评更加科学全面,有利于提高医院绩效考核水平并促进临床专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对某市三级综合医院的绩效评价进行分析,为医院绩效管理提供思路。方法根据某省DRGs绩效管理平台的分组数据,提取2017年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出院人数、DRGs组数、相对权重(RW)≥2病例数、病历组合指数(CMI)、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与2017年本省三级综合医院的平均值,运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某市三级综合医院DRGs组数、RW≥2病例数、CMI、时间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与本省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费用消耗指数与本省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某市三级综合医院与本省三级综合医院相比,在医疗服务广度、技术难度、工作效率、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费用消耗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在费用控制和医院管理方面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