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BS)也称为职业倦怠,是职业紧张的一种特殊类型,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紧张情绪源和人际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以及低个人成就感。它并不是工作压力的一种症状,而是由于过高的工作压力而导致的结果。由于职业的高应激水平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能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工作效能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护理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护理人员心身耗竭综合征的研究,本文对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护理人员心身耗竭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BS)也称为职业倦怠,是职业紧张的一种特殊类型,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紧张情绪源和人际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以及低个人成就感[1].  相似文献   

3.
临床带教老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档  邵小宁 《上海护理》2010,10(1):79-81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 Enberg研究职业紧张时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指对工作中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应激状态,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负性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情感耗竭是指个体感到身心资源过度透支而出现精疲力竭;  相似文献   

4.
职业压力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制定了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国外的一些研究指出。长期的压力会情绪化地影响自己,Maslach和Jacksonr20将其描述为“心身耗竭综合征”,又称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身耗竭可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对服务对象不关心,个人无工作成就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正门诊护士具有与社会接触面广、工作量不确定、应急性工作多,且就诊病人集中、工作环境嘈杂、学习晋升机会较少等特点。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门诊护士多为高年资护士(40岁~55岁),这个群体在工作、生活及心理压力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门诊护士工作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心健康、病人和社会满意程度都息息相关。因此,了解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及时处理存在问题是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社会形象的关键因素。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高强度的压力会使人产生疲惫感,生活和工作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身心耗竭综合征[1]。门诊高年资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职业因素和非职业因素两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研究职业紧张时提出了“职业倦怠”(Jobburnout)这个概念,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1]。Maslach等人把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征称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不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personalaccomplishment)3个维度构成。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业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是人们心理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又称“职业枯竭”。中国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正进入工作倦怠现象的高峰期,职业倦怠将成为现在社会职场的“流行病”。尽管职业倦怠存在于很多行业,但是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高风险的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极易产生职业倦怠。长期以来护士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的重点人群之一,而大量的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职业倦怠在护理人员身上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工作疲溃感(professional burnout)又称职业性疲溃、心身耗竭综合征、工作倦怠、枯竭等,是一种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成就感的降低,可表现为旷工、与同事冲突和离职,并且影响工作的完成和自身家庭的照顾,它常发生于从事人际工作的人员中。护理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高工作疲溃感不仅导致其身心痛苦,而且影响护理质量。为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对工作疲溃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研究方法,调查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之间的关系。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静  付昌萍  游进会 《护理研究》2008,22(27):2468-2470
工作疲溃感(professional burnout)又称职业性疲溃、心身耗竭综合征、工作倦怠、枯竭等,是一种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成就感的降低,可表现为旷工、与同事冲突和离职,并且影响工作的完成和自身家庭的照顾,它常发生于从事人际工作的人员中[1].护理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高工作疲溃感不仅导致其身心痛苦,而且影响护理质量.为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对工作疲溃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研究方法,调查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之间的关系.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诊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三维模式分析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急诊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三维模式,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运用自制的心身耗竭综合征精神耗竭、人格解体、职业效能下降3种问卷调查表对4家医院的门诊部、ICU和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种调查表均显示,急诊护士现存较重的心理压力,压力源主要来自接触未知传染病、患者自虐及护理设备差等;与门诊部及ICU护士比较,部分条目有显著差异。结论管理者应围绕急诊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的压力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和干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压力是指职业环境中威胁性刺激持续作用而引起个体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活动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1].近年来我国的研究[2-5]发现,我国护士群体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工作量大,工作地位低,疲惫不堪,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生活无规律,易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专科医院的护士职业耗竭情况.方法 采用李永鑫等编制的中式工作耗竭量表对27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耗竭较为严重,轻度耗竭35.24%,中度耗竭26.87%,重度耗竭8.37%.单维度耗竭率:情感耗竭3 1.72%,人格解体33.92%,成就感降低48.46%.护士耗竭在不同科室、工作分工、值夜班频率、受教育程度、年龄、护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职业耗竭客观存在,施与积极对策,从管理角度减轻压力源,提高护士应对压力能力.  相似文献   

12.
工作倦怠     
正工作倦怠(job?burnout)又称职业倦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这是个体对长期工作中面临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而产生的延迟反应,是一种与工作情境相关的症状。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感衰竭、筋疲力尽时,职业倦  相似文献   

13.
护士职业疲溃的现状与干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职业疲溃的概念职业疲溃又称疲劳综合征,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极度心身疲惫和情绪耗竭综合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健康科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工作领域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严重时导致职业疲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武汉市三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耗竭感的关系。方法:应用工作压力问卷、职业耗竭感问卷对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的1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工作压力与职业耗竭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来自工作环境与性质的压力最大(19.39±7.95);护士职业耗竭感从整体状况来看并不十分严重,但情绪衰竭体验比较严重;护士职业耗竭感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r=0.219,P〈0.01),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职业耗竭感的程度变得更为严重。结论:护士工作压力对职业耗竭感有重要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减轻其职业耗竭感。  相似文献   

15.
护士心身耗竭程度及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心身耗竭程度和对员工援助计划(EAP)的认知与需求状况。方法采用Maslach编制的护士工作问卷(MBI),内容包括情绪枯竭(EE)、去人格化倾向(DP)、个人成就感(PA)3个因子和自编的护士对EAP的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对227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EE和DP因子均分处于中等程度,而PA因子均分处于低分状态,说明护士的耗竭程度属于中等偏高程度,而年轻和初级职称的一线临床护士,尤其是外科和急诊科护士更为明显。55.9%的护士感到职业紧张和压力过大,压力感与EE、DP呈正相关(P<0.01),而与PA呈负相关(P<0.01)。81.9%的护士希望在感到紧张和压力时能及时得到心理援助,37.0%的护士会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结论护士的职业紧张与压力过大,心身耗竭程度处于中等偏高程度,对EAP的需求高,但对EAP的知晓率和普及率低,需引起相关组织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5):399-4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 ,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0 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 ,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结论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 ,工作疲溃感较严重 ,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 ,减轻工作疲溃感 ,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护理工作属于一种高风险的特殊职业。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再加上长期高度紧张,使她们背负着巨大的身心多重压力源,极易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破坏“医院环境-护士满意度-护士稳定性-患者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循环链,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本研究应用循证护理于护理人员的健康保健中,探讨护理人员的亚健康问题和压力源,循证最佳的健康保健对策,促进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8.
张美芳  徐晋霞 《护理研究》2009,(11):2983-2983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长期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Maslach等将其描述为“心身耗竭综合征”。耗竭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或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长时间过重的压力必须得以解决。本研究应用认知行为矫正法(CBM)指导护士控制对压力的不良情绪,改善身心状况,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3):399-40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工作疲溃感较严重,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渍感,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结构授权、职业紧张、情绪耗竭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方法 2017年4-8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45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效能条件问卷、工作内容问卷、情绪耗竭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结构授权、职业紧张、情绪耗竭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相关性(r=-0.109~0.797,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护士结构授权通过职业紧张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护士的情绪耗竭水平和工作满意度。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该构建有利于授权的工作环境,减少护士职业紧张,降低护士情绪耗竭水平,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