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等为主要表现,缺乏结构性改变、生化学异常引起便秘的证据,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既往根据便秘产生的机制,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型(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和混合型(mixed constipation,MC),  相似文献   

2.
廖琴  李信平  陶英 《护理研究》2006,20(3):249-250
便秘是指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从病因学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便秘(FC)分为3型: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IX)。本文主要探讨针刺大肠腧、足三里等穴位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影响。1临床资料按文献[1]纳入病例标准,选择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指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从病因学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便秘(FC)分为3型: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IX)。本文主要探讨针刺大肠腧、足三里等穴位对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联合饮用红茶菌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73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肠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肠道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饮用红茶菌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每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均较干预前明显缩短(P0.05或P0.01),但观察组的缩短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mR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肠道护理联合饮用红茶菌液能够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便秘症状,预防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龚惠华  曾兴  章玲  刘华  郑建娣  万小萍  郭剑  彭天忠 《全科护理》2021,19(11):1497-1499
目的:探讨腹部振颤闪罐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腹部顺时针按摩及口服莱菔子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腹部振颤闪罐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两组病人治疗后首次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评分(Bristol评分)、排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首次排便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病人Brist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腹部振颤闪罐法可促进排便、软化大便性状、缩短排便时间,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便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养血益气法结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2型糖尿病便秘的60例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医养血益气法方剂结合莫沙必利5mg,3次/d,饭前服,疗程3周;对照组30例,用莫沙必利5mg,3次/d,疗程3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排便周期缩短(P〈0.01),大便性状较软(P〈0.01)。排便时间缩短1/2者(P〈0.01)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养血益气法结合莫沙必利对于糖尿病慢性便秘病人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道保健操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5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肠道保健操,每天2次,每次7 min,连续4周,干预前后使用Bristo大便性状量表和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大便性状、粪便症状、腹部症状、直肠症状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保健操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周内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大便情况积分、排便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1周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每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间隔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排便用力程度、坠胀感、粪便性状、排便不净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活动可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ST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 MTL、SP、VI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黄芪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乳果糖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均治疗4周为1疗程。记录症状积分,比较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MTL、SP、VI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81.67%)(P<0.05)。两组患者粪便性状,腹胀,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费力,排便频率等症状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症状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TL、S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STC疗效显著,能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 MTL、SP、VIP)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8例分为两组,A组(n=46)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乳果糖,B组(n=42)口服乳果糖,疗程4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首次服药后48 h内排便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69.0%)(P<0.05)。A组用药后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总有效率比较均显著优于B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单用乳果糖,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FA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将64例老人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便秘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SFA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情况。结果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小于2d的患者占71.9%,大于3d的患者占9.4%,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小于2d的患者占28.1%,大于3d的患者占3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排软便者占78.1%、硬便占21.9%,对照组患者排软便者占40.6%、硬便占5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因素很多,SFA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此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便后的舒适满意度,是一种符合自然疗法的有效的绿色护理方法,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便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卒中后便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探讨便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发病7d以内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包括各种危险因素在内的病史、体征以及12周内的死亡率等。发病1、4周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行神经功能评定,用Barthel生活指数(BI)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于12周时再次测评BI、MRS。便秘的评定方法依据罗马Ⅱ标准。采用4周及12周时的NIHSS、BI及MRS和12周内的死亡率作为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入选的122例患者发生便秘63例(51.6%)。发病1周时便秘组NIHSS、MRS和BI分别为(10.05±6.38)、(4.10±0.84)和(38.41±23.64)分,与非便秘组的(4.36±4.34)、(3.12±0.79)和(70.25±20.0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协方差分析后,便秘组4周NIHSS、MRS评分改善程度及12周MRS评分改善程度均低于非便秘组(P〈0.05或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2周时便秘组、非便秘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1周时BI是影响患者发生便秘的因素(P〈0.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发病1周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卒中后便秘可能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遗留病残程度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老年骨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老年骨关节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老年患者骨关节疼痛的病症分为三组:以骨质疏松症为主的50例为A组、以骨性关节炎为主的50例为B组、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主的50例为C组。对三组患者都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扫描模式,频率每4分钟就需要变化1档。每周5次,每次30 min。持续治疗15次后休息1周,然后继续接受治疗。4周1疗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三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缓解程度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三组治疗第4、12周的疼痛强度均明显低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58、5.23、5.15、4.79、6.23、5.33,P均<0.05)。治疗结束后的第4周,A、B两组疼痛强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13、5.87, P均<0.05),但C组未出现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均>0.05)。三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A组、B组和C组总缓解率分别为90.00%、92.00%和70.00%。 A、B两组总缓解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12、5.79,P均<0.05)。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检查,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7、2.01、1.52、2.03、1.12、1.13、3.15;1.79、2.11、3.10、3.15、0.89、1.09、1.13;0.97、0.96、1.23、1.15、2.03、2.56、2.05,P均>0.05)。结论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对不同原因所导致的骨关节疼痛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住院老年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机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有效排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能促进老年便秘患者的排便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抗抑郁护理在功能性便秘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9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均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小剂量帕罗西汀;B组患者行抗抑郁护理;C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后1,2周对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患者入院时平均SDS、SAS评分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0.280,1.286;P>0.05,LSD法两两比较分析均P>0.05)。入院1周A、B组SDS、SAS评分略低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927,1.286;P>0.05,且LSD法两两比较分析均P>0.05);入院2周A、B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6.337,17.733,P<0.05,LSD法分析A、C组,B、C组间比较P<0.05)。析因实验方差分析SDS、SAS改变与不同抗抑郁干预方式-时间因素均存在差异( F分别为66.744,12.806;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同时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P<0.01)。结论抗抑郁护理能明显缓解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症状评分,并可有效避免抗抑郁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立  陈庆顺  冯彬  杨明  祝永胜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66-1269
目的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及加服维生素E或口服琥珀酸亚铁两种补铁方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补铁+口服维生素E)和B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补铁),每组18例。A组静脉用蔗糖铁(前4周2次/周,以后1次/周,均每次100mg),同时加服维生素E200mg,2次/d,总疗程12周。B组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3次/d,总疗程12周。两组患者均同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6000—9000IU/周,皮下注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铁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血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b、Hct都有明显升高,但B组相对较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et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A组更加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TG、LDL及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且A组比同期B组也略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HDL、ApoAl和ApoB的含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使用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MHD患者铁缺乏,能有效改善贫血,且安全性较好,而口服维生素E可以改善MHD患者因静脉补铁所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普芦卡必利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0月78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组应用普芦卡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排便频度、排便时间、便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芦卡必利用于慢性便秘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且较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脑卒中后鼻饲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鼻饲合并GRE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枸缘酸莫沙必利片口服,5 mg/次,3次/天;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1次/天。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10 mg/次,3次/天;铝碳酸镁咀嚼片口服,1.0 g/次,3次/天。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调查量表评定的形式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仅呃逆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鼻饲患者GRED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伴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有效率92.68%,对照组为76.9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94,P〈0.05)。治疗2w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治疗4w末起,研究组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8w末总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口干、便秘、恶心、厌食、锥体外系副反应、嗜睡等。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