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位复杂性肛瘘切除术后Ⅰ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杂性肛瘘切除术后Ⅰ期缝合65例资料,与67例切开疗法资料对照。结果切除Ⅰ期缝合65例愈合时间为7~25d,切开组67例创口愈合时间为20~58d。结论Ⅰ期缝合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以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挂浮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与挂橡皮筋并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将10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2组:挂浮线组51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术式,挂橡皮筋组55例采用低位切开挂线(橡皮筋)紧线术,术后跟踪随访治愈、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挂浮线组治愈率为96%,平均愈合时间32 d,未出现肛门功能损伤者,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例;挂橡皮筋紧线组治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35 d,肛门功能受损5例,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1例。挂浮线组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小。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肛瘘切除Ⅰ期缝合与不缝合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将150例低位肛瘘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不缝合,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情况、肛瘘复发、肛门自制功能受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相近,两组随访1年均有1例复发,但均无明显肛门自制功能受损病例。结论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肛瘘具有愈合时间短的优势,在处理低位肛瘘中可以选用,但对切口感染率高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切除术后Ⅰ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今实施此手术的4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8例,失败2例,治愈率95%。住院时间8~40d,平均17d。结论:手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陛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08例,分别进行切开挂线术、瘘管旷置术和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不同手术方法的处理。结果:随访5个月~3年,切开挂线术37例,复发2例,平均愈合时间(20.42±5.25)d;瘘管旷置术34例,复发5例,平均愈合时间(28.48±10.75)d;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38例,复发0例,平均愈合时间(19.22±8.65)d。结论: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瘘道切除缝合法与肛瘘切开法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瘘管切除缝合法治疗,B组采用瘘管切开法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后疼痛指数和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瘘管切除缝合法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痿的疗效明显优于瘘管切开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肛瘘复杂性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本组是2003年12月到2014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部分复杂性肛瘘患者1549例,其中低位肛瘘958例,高位肛瘘591例,对不同类型的肛瘘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随访至少6个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8,敞开伤口的愈合时间17-58天。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缝内口引流术、开窗留桥术;高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开挂线术,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改良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一兵  粟军 《中医药导报》2007,13(11):46-46,57
为了探讨改良式肛瘘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采用隧道法切除肛瘘,并用7#丝线结扎内口两侧黏膜,切口近端引流,远端缝合治疗肛瘘28例,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5~29 d,平均12 d,随访3个月至1年未复发。经对比观察,该术式具有复发率低、创口愈合时间短,瘢痕小等优点,优于采用切开引流术、切开缝合术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位肛瘘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16例低位肛瘘行一期切除缝合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7~20天,平均一期愈合116例,感染2例,随访1年,复发1例。结论:低位肛瘘一期切除缝合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仲贵香 《陕西中医》2012,33(3):319-322
目的:评价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100例高位和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切开(挂线)法对照组。以愈合时间、治愈率、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积分等作为主要的观测指标;采用肛门直肠测压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低位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治愈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7.5)d,对照组为(30.5±8.5)d;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6.73±8.15)d,对照组为(33.20±12.60)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低位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除括约肌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P<0.01),其余各项症状积分和总积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低位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组肛管最大收缩压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较治疗组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以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保护肛管括约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肛瘘的临床疗效,缩短愈合时间,介绍一种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一切除缝合术。并观察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切开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其中49例治愈,1例好转;总治愈率为98%,平均愈合时间8.05天。,对照组50例中,其中47例治愈。3倒好转,总治愈率为94%,平均愈合时间17.14天,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出血、水肿等并发证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切除缝合术是治疗低位肛瘘最有效的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保护肛门生理功能。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佃温  潘慧 《河南中医》2012,32(3):329-330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部分切开配合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配合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术后疼痛、创面渗出、瘢痕面积、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肛门功能等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渗出、瘢痕面积、创面面积、住院时间、治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切开结合拖线置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渗出等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瘢痕面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切开加内口扩大气化治疗肛瘘60例,疗效满意,并与同期采用传统的瘘管切开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120例均为我院2001年9月~2005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51例,女9例;年龄27~80岁,平均(42.0±10.8)岁;病程0.5~12年,平均为(2.2±0.9)年;分类:低位单纯性肛瘘39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对照组60例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28~74岁,平均(41.1±8.5)岁;病程0.5~10年,平均(2.0±0.7)年…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主灶一次切开引流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瘘2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8例、女52例;年龄14---86岁,病程1个月至15年。低位肛瘘150例,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9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59例、结核性低位复杂性肛瘘1例;高位肛瘘70例,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3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8例。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肛瘘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74例,男54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39.5岁,病程20天~14年,单纯性肛瘘51例、复杂性肛瘘23例。手术方法为腰麻下行肛瘘切除术。术后予药物抗炎、切口换药等对症治疗,无切口感染和肛门括约肌损伤,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天~21天,平均15天。2护理方法2.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8月 ,我院收治低位肛瘘患者 4 4例。行切开缝合术后配合自拟双消散局部外敷。达 期愈合 68% ,疗效高于单纯切开缝合术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 4例 ,均为直行瘘 ,男 32例 ,女 12例。年龄18~ 4 8岁 ,病程 2个月~ 18年。位于后正中线肛瘘 2 5例 ,占 57% ,旁侧 19例 ,占 4 3% ,其外口均位于肛门缘 ,内口均位于齿线附近。均行切开缝合 ,对于后正中线切口 ,取肠线缝合皮下组织 ,再取丝线缝合皮肤 ,局部采用自拟双消散热敷。2 组方及治疗方法2 .1 组方 :蒲公英、野菊花、地丁、红花、延胡索、白芨、芒硝。2 .2…  相似文献   

18.
肛瘘术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瘘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肛瘘46例(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2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22例)。结果其中一次性治愈43例,二次治愈3例;治愈时间22~85 d,平均28 d。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肛瘘,采用不同的术式可以缩短病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4):494-496
目的:评价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心随机及分层区组随机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随机入组复杂性肛瘘患者75例,其中治疗组低位复杂性肛瘘44例,采用拖线垫棉疗法;高位复杂性肛瘘31例,采用拖线置管垫棉疗法。对照组低位复杂性肛瘘46例,采用切开术;高位复杂性肛瘘29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Wexner评分等情况,分析两者肛管直肠压力指标,并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在创面愈合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愈合后3个月时,治疗组肛管静息压数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愈合后3个月时测得肛管静息压数值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数值均低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拖线置管垫棉综合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肛管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分类较复杂,手术方法较多.传统手术大多以切开挂线引流为主,病程较长,费用较高.笔者2005年3-12月行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3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