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saicin)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的改善作用。方法取24只C57/B6小鼠,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NAFL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NAFLD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NAFLD动物模型+capsaicin干预),三组各8只。对三组小鼠肝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三组小鼠血糖水平、血脂四项和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可见脂肪体积增大,明显脂肪变性,核被挤向一侧,气球样变性和坏死,并且肝小叶中心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细胞排列相对完整,脂肪体积明显缩小,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和坏死明显减轻。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下降(P 0. 05);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血清FBG、TC、TG及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 0. 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明显升高(P0. 05);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AST、ALT及GST活性明显下降(P 0. 05)。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可知,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和坏死明显减轻。结论 Capsaicin可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具有保护小鼠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洱茶和绿茶在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和预防脂肪肝中的应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普洱茶组和绿茶组,高脂饲养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取肝脏作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高脂组大鼠TC,TG,LDL-C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下降,肝组织脂肪变性严重;普洱茶和绿茶组血清TC 、TG 及LDL-C 水平较高脂组降低(P<0.05),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且绿茶组的降脂效果优于普洱茶组(P<0.05).[结论]普洱茶和绿茶能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同时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且绿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延缓NAFLD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周后,空白组与模型组各取8只处死取材,评价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每天给予柴芪汤5.67 g/kg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ST,A LT,TG,TC,LDL-C,H DL-C,TNF-α及I L-6水平,空腹血糖(fast ing blood glucose,FBG)及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取肝组织,镜下观察病理形态。结果:高脂饲养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BG,FINS及IRI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柴芪汤治疗8周后,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TNF-α及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较模型组轻,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论:高脂饲养8周后,NAFL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柴芪汤可减轻NAFLD大鼠模型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降低血清TG,TC及LDL-C,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余虹  武俊紫  宋波  李军 《康复学报》2021,(2):138-144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银杏内酯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干预作用,为银杏内酯B治疗NAFLD提供参考。方法:72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2、60只。正常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12周,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83.25%基础饲料、10%猪油、5%蔗糖、1.5%胆固醇和0.25%胆酸钠)喂养12周,构建NAFLD动物模型(造模成功标准为:肝脏HE染色有明显大量脂肪空泡)。造模成功后,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均给予1 mL/d生理盐水灌胃;辛伐他汀组按2 mg/(kg·d)剂量给予辛伐他汀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5、1.0、2.0 mg/(kg·d)剂量给予98%银杏内酯B灌胃。干预4周后,比较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的差异;比较肝脏和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差异;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3、Hes-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LDL-C、HDL-C、TGF-β1和TNF-α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ST、ALT、LDLC、TGF-β1、TNF-α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无明显差异(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AST、ALT、LDL-C、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和TNF-α明显降低(P<0.05)。(2)组织病理学结果:正常组几乎没有脂肪空泡出现,而模型组则出现有大量脂肪空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高、中、低剂量组脂肪空泡数量明显降低(P<0.05)。(3)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tch-3和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低、中、高剂量组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高剂量组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以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Notch信号通路,抑制肝脏组织中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肥胖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并观察肝脏损伤特点。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组)和高脂饲料组(H组),每组20只,分别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8周并监测体重。然后分别将N组和H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ontrol组,H-control组,n=10)和ANP组(N-ANP组,HANP组,n=10)。ANP组大鼠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方法建立ANP模型,术后6h剖杀取材。全自动生化仪测量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切片观察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5),腹腔脂肪组织增多,同时并发脂肪肝和高脂血症。联合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方法建立ANP模型后肥胖大鼠腹腔可见明显皂化斑及肝脏坏死灶,血清转氨酶水平以及肝脏病理评级较非肥胖大鼠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可建立肥胖大鼠ANP模型,肥胖大鼠发生ANP时肝脏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 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制成NAFLD大鼠模型;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15 d-PGJ2低剂量治疗组(LT组),15 d-PGJ2高剂量治疗组(HT组),模型对照组(MC组),饮食疗法组(DT组).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 与MC组大鼠相比,LT组、HT组及DT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LU、TG、TC的水平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浸润均有减轻,其中以LT组改变最明显(P<0.05).结论 适量的15d-PGJ2对NAFLD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大鼠的NAFL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C),并分析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合并NAFLD患者105例(观察组),另选无脂肪肝的单纯T2DM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超声定量LF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代谢指标血尿酸(S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肌酐(CRE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FINS/22.5)。比较两组各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LFC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LT、TG、LDL-C、FPG、CREA、HOMA-IR水平、LFC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LFC与ALT、TG呈正相关;对照组中LFC与ALT、AST、TG呈正相关(P<0.05)。【结论】NAFLD作为T2DM的常见并发症,应用超声定量测定LFC,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创便捷,可反映肝功血脂等相关指标变化,可作为入院常规筛检手段,为早期发现肝脏脂肪样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琼  乐薇  覃鹏飞  黄浩  张红星 《中国康复》2010,25(5):330-331
目的:比较3种高脂血症大鼠的造模方法,为实验研究选择最佳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A组)、植物油高脂饲料喂养(B组)、猪油高脂饲料喂养(C组)及脂肪乳剂灌胃喂养(D组)各10只。1个月后比较3组大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TC在B、C、D组均明显升高;TG在C组明显升高;HDL-C在C组明显下降,D组则明显上升;LDL-C在B、C、D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0.01)。结论:综合以上各组大鼠4个指标的升降情况,以猪油固体饲料喂养的大鼠最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且比较接近人类饮食成分及方式,造模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CK18-M30)、内毒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转化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2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组):普通饮食;NAFLD组:高脂饮食喂养8周;NASH组:高脂饮食喂养12周.生化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相似文献   

10.
闫国超  邵云  秦小霞  武艳 《检验医学》2012,27(7):579-583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高脂饮食诱导(HFD)的肥胖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普通饲料组,其余40只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评价肥胖大鼠模型,成模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2组:HFD组和HFD+ALA组,后者腹腔注射ALA(30 mg/kg)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Hcy、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高脂饮食10周后成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32只。与普通饲料组比较,HFD组Hcy、FIns、IRI、TC、TG、HDL-C、LDL-C等明显升高(P<0.05),而FBG、FFA无明显差异(P>0.05)。与HFD组比较,HFD+ALA组Hcy、FIns、IRI、TC、TG、HDL-C、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而FBG无明显差异。HFD+ALA组FFA水平明显低于HFD组及普通饲料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清Hcy水平升高;ALA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并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虎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组和东宝肝泰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两组喂养8周后,造模成功。对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大鼠给予0.9%的氯化钠灌胃,虎杖组给予虎杖提取液灌胃,东宝肝泰组给予复方蛋氨酸胆碱片配制的混悬液灌胃,给药4周,给药期间所有大鼠用标准饲料喂养。检测各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四组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脂饮食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ALT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7.97,5.95,13.71,17.50,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9,16.23,9.69,15.88,P<0.01)。虎杖组TG、TC、HDL-C、LDL-C、ALT、HDL-C、MDA和SOD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对酒精性脂肪肝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肝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NAFLD患者11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予以辛伐他汀+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 64%高于对照组82.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AST、ALT、GGT、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AST、ALT、GGT、TC、TG、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应用于NAFLD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血脂水平,提高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大鼠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24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3组,各为正常组、NAFLD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只大鼠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和亚硫酸氢盐克隆测序法(BSP)检测其甲基化程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1NAFLD模型组对比正常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糖均显著提高(P0.05);姜黄素组较NAFLD模型组上述血清指标明显下降(P0.05)。2在NAFLD模型组中大鼠肝脏脂联素mRNA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组,姜黄素干扰后,对比NAFLD模型组表达上调(P0.05)。3NAFLD肝脏组织脂联素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肝组织,给予姜黄素去甲基化后,甲基化程度明显下降。对脂联素启动子区10个CpG位点分析,发现除了1679、1714两个位点外,余位点甲基化率均高于正常组,经数据统计后,发现只有1629、1641、1669、1690、1708、1791共6个位点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给予姜黄素干扰后,除过1629、1679之外所有位点甲基化率均有下降,但只有整体甲基化率及1641、1669、1690、1708、1791共5个位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给予姜黄素治疗后,大鼠血清学指标改善,提示姜黄素在护肝、降脂、降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DNA甲基化可能是NAFLD的发病机制之一,姜黄素可能通过降低脂联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水平,上调脂联素mRNA表达,减轻大鼠NAFLD大鼠模型的肝脂肪变性。3脂联素基因表达异常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一般情况、糖、脂代谢的变化及α-硫辛酸(ALA)对其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采用高脂喂养10周后评价肥胖大鼠模型,成模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HFD组、HFD+ALA组,后者腹腔注射(ALA 30mg/kg,ip)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结果高脂饮食10周后成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32只;HF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Ins、TG、TC、HDL-C、LDL-C明显升高(P<0.05),ALA干预后,肥胖大鼠体重降低、NEFA、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下降,并不同程度地降低TC、TG、Fins,3组大鼠血糖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血脂升高、出现胰岛素抵抗;ALA干预使大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并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预防性给药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组(0.2g/kg·d)和益气化浊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g/kg·d、1g/kg·d、0.5g/kg·d),每组10只。给药与造模同时进行,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8周;造模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IR法。实验结束时,测量实验大鼠体重、肝脏湿重、计算肝脏指数,快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PG),生化法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结束时,体重、肝脏湿重、肝脏指数、TG、TC、FINS、HOMA-IR模型对照组大鼠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体重盐酸二甲双胍组、益气化浊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湿重、肝脏指数、TG、FINS、HOMA-IR盐酸二甲双胍组、益气化浊胶囊高剂量组、益气化浊胶囊中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化浊胶囊预防性给药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IR大鼠的肝脏脂肪病变,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574例体检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分析两组的生化指标及相关疾病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NAFLD总患病率为36.13%,在60~69岁组最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NAFLD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腰围、臀围、腰臀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酸(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均较非NAFLD组高。NAFLD组高TG、高T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LDL-C、高血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高于非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BP、ALT、FBG、UA、TG及LDL-C与NAFLD密切相关,为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地区NAFLD的患病率较高,较前有增加趋势;与肥胖、血脂异常、血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 :观察组LDL-C、TG、TC水平及AST、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FLD患者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血脂指标及肝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负荷耐力运动和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干预对血脂异常及自由基水平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普通饲料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高脂饮食+GSP组(C组)、高脂饮食+运动组(D组).B、C与D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与D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同时,分别给予GSP、中等负荷耐力跑台运动干预9周;不进行GSP干预的其他三组采用同等体重剂量安慰剂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B、C与D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明显升高及HDL-C浓度明显下降,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及MDA含量明显增加.但C、D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均比B组低,其中D组TG、LDL-C水平又比C组低;D组HDL-C浓度比B组高;C与D组大鼠血清SOD、MDA指标分别高于、低于B组.结论:长期中等负荷耐力运动和GSP干预均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异常形成具一定抵抗作用,但GSP效果不如运动;两者均可减轻血脂异常大鼠SOD活性的下降程度,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谢文鸿  李亚洁  吴丽萍  李梅  潘永毅  高云 《护理研究》2013,27(19):2034-2036
[目的]探讨深海鱼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为护理人员对高脂血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istar雄性大鼠(n=36)饲喂高脂饲料4周造模成功,随机分成4组,低剂量组(0.21g/kg,n=10)和高剂量组(0.42g/kg,n=10)灌胃深海鱼油和饲喂高脂饲料,模型组(n=8)灌胃蒸馏水和饲喂高脂饲料,空白组(n=8)灌胃蒸馏水和饲喂基础饲料。试验30d,结束时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G)。[结果]试验30d低、高剂量组TC、LDL-C、HDL-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TG、FBG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DL-C/TC(H/T)、HDL-C/LDL-C(H/L)也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深海鱼油具有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评价复合银杏叶片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52只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高脂饲料对照组、复合银杏叶片低剂量组、复合银杏叶片中剂量组、复合银杏叶片高剂量组.每组13只大鼠。给予各造模组高脂饲料,同时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试验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复合银杏叶片,每日灌胃.连续28 d。第28天经眼眶取血,分离血清,酶法测定各组大鼠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复合银杏叶片高剂量组大鼠血中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降低幅度分别为28.9%和23.9%;中、高剂量组大鼠血中HDL-C水平明显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上升幅度分别为14、20 mg/dL。结论复合银杏叶片具有调节大鼠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