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介绍杨巍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经验。认为其多因湿热之邪引起,活动期为湿热蕴肠,致肠脂血络受损,可清热祛湿、行气止痛;缓解期为阳气受损、湿热之邪留恋,可清热祛湿、培元固本。分别运用实炎方及虚炎方。  相似文献   

2.
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发病的前期阶段,对糖耐量异常进行干预,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尤其清热祛湿化痰法在糖耐量异常干预治疗中疗效显著。探讨清热祛湿化痰法干预糖耐量异常的中医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湿热蕴脾型肝纤堆化的疗效. 方法 将68例湿热蕴脾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现察2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P-Ⅲ-P、Ⅳ-C、LN)水平. 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9.4%,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汤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尿酸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联合依托考昔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合清热祛湿通淋法治疗下焦湿热型石淋的疗效。方法:将64例石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清热祛湿通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法方药(桑寄生、杜仲、续断、黄芪、牛膝)。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67.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清热祛湿通淋基础上运用补肾益气法治疗下焦湿热型石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45例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LN、PC-Ⅲ、HA、CIV)水平。结果:清热祛湿解毒法对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率为83.3%,可显著降低血清LN、PC-Ⅲ、HA、CIV含量(P〈0.05)。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法对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热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肿瘤坏儿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观察清热祛湿方治疗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荠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与正常组一起纳入本研究。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清热祛湿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纽,模型组。于给药2月后,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NF—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清热祛湿方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NF—α水平,同时有降低血糖、血脂作用,治疗后IAI、HOMA—IR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祛湿方治疗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IR模型大鼠TNF-α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大,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严重者其靶向治疗进程会受到干扰。认为靶向药物具有湿浊、热毒的特性。应以清热凉血祛湿为法治疗皮疹,以理气健脾祛湿为法治疗腹泻及其他消化道反应,以活血法治疗肝功能损害。同时根据临床表现及疾病不同阶段灵活调整用药,往往可取得良好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对靶向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脾虚湿热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湿热下注是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临床上采用健脾、清热、祛湿等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及早采取健脾祛湿,养阴清热的措施,可以避免湿热下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厌食症病机特点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病位在脾胃,其发病以脾虚为先导,多呈现为脾胃气虚的特点,治以调和脾胃为首法,但临证中应以辨证论治为前提.阴虚导致的厌食症以益气健脾、滋养胃阴为主;脾虚湿困须辨明湿重热轻、热重湿轻、湿热并重,分别采用祛湿佐以清热或清热兼以祛湿,或清热祛湿并重;肝失疏泄治宜疏肝泻火助脾;食滞伤脾宜消积健脾.此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清热祛湿方对湿热型眩晕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湿热型眩晕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清热祛湿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等实验数据。结果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中医症候积分统计,经评估与比较可以发现,清热祛湿方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获得理想的效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出现显著的下降(P0.05);另外,经组间统计学比较可得,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利用清热祛湿方对湿热型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清热祛湿中药联合奥氧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渍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湿热内蕴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组(31例)、中药组(33例)和联合组(32例),分别给予臭氧灌肠、清热祛湿中药内服、清热祛湿中药联合臭氧灌肠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奥氧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中药联合臭氧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运用清热解毒药治疗肾脏病的临床体会。认为毒邪在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根据毒邪所兼风、痰、湿、浊、积等不同,以及所在病位的差异,分别采用清热疏风药、清热利咽药、清热化痰药、清热通络药、清热凉血药、清热化瘀药、清热祛湿药、清热散结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茵陈五苓散抗变态反应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茵陈五苓散系日本津村顺天堂提供的中药复方,属祛湿类方剂。用于湿热壅盛所致的多种证侯。临床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属于因风寒湿热侵袭所致痹证,常以祛风化湿,清热通络等法治疗。为了研究该方清热祛湿的作用机理,我们作了抗过敏介质、抗过敏性休克及被动皮肤过敏试验。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清热祛湿外洗液中苦参、黄柏、冰片的薄层鉴别方法,并考察其质量稳定性。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清热祛湿外洗液处方中的苦参、黄柏、冰片进行鉴别,采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清热祛湿外洗液的稳定性。结果:苦参、黄柏、冰片薄层色谱图中的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且阴性对照样品没有干扰。3 批产品在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中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制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清热祛湿外洗液制剂质量稳定且可控,薄层色谱法重复性好、专属性高,可作为清热祛湿外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婉香 《陕西中医》2014,(6):713-714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剂配合消炎止痛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住院患者西医采用维持原有的基本治疗,如降压、降糖药、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中医采用清热祛湿剂(金银花、玄参、当归、生地、白芍、川牛膝、土茯苓等)外用消炎止痛膏。结果:经2周治疗后,总有效率93.00%。结论:清热祛湿剂配合消炎止痛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凉血清热祛湿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凉血清热祛湿汤联合外用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6%,对照组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清热祛湿汤联合外用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 A)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祛湿汤,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Ps A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祛湿清热中药方剂与激素二联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传统治疗方法,采取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加用祛湿清热中药方剂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24小时治疗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祛湿清热中药方剂与激素二联疗法临床疗效更加可靠,治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清热祛湿益气方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热祛湿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7天.采用Con A诱导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清热祛湿益气方(7.5g/kg、10.0g/kg、12.5g/kg)对肝细胞Bax、Bcl一2以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清热祛湿益气方不同剂量可下调模型小鼠肝组织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并可上调Bcl-2的表达(P<0.05),随剂量增大,Bcl-2阳性率分别为17.56%、18.28%、26.36%.结论 清热祛湿益气方可抑制肝细胞凋亡,对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