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胃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刘慰祖(200032)江苏省启东市传染病医院杨剑兵关键词和胃泄浊方,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胃失和降之主证。作者用和胃泄浊方治疗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  相似文献   

2.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浊、瘀、毒、衰五个方面,虚证以 脾肾气(阳) 虚和肝肾阴虚为主;浊是由于脾肾阳虚痰饮、水湿内停,湿浊内蕴;瘀是因虚致瘀,瘀阻肾络, 贯穿疾病始终;毒是指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停滞日久,胶着不去,在肾形成微型癥积,浊毒内聚, 毒损肾络,出现浊毒证;衰是湿浊羁留,肾功能衰败。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为本,湿浊血瘀、 瘀毒为标,即虚、浊、瘀、毒、衰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治疗原则以补脾肾为本,以祛湿降浊、活血祛瘀、解毒 排毒为标,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复杂,临证要紧抓病机,结合整体与局部,内外兼治,才能收到良好 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张琪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方法。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位在脾、肾两脏,脾肾虚损贯穿疾病始终,也是湿浊产生的基础,瘀血为基本病理表现;病理变化呈现出虚实错杂、湿毒内蕴、血络瘀阻等特征。结论:国医大师张琪采用化浊泄热、活血解毒、健脾补肾、温阳泄浊等治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内生湿浊致病的角度,探析湿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的影响以及泄浊法论治该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湿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黄芪、丹参、川芎、王不留行与土茯苓等)治疗。结果:应用益气活血化湿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中医单项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果:本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比单用中成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严重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贫血及出血倾向等危险因素对病情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慢性肾衰的上述危险因素在临床上相应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五 :痰热 (浊 )内蕴 ,肝阳上亢 ,湿浊内蕴 ,水气凌心 ,气血两虚。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措施及早期预防的基本对策 ,在文中均作了详细的阐述 ,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苑  林玮涛  邹川  刘旭生  黄春林 《新中医》2016,48(11):38-40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4~5期)非透析患者进行便秘及中医湿浊证的调查,分析便秘与湿浊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在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治疗的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4~5期)非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便秘、湿浊证的发生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4~5期)非透析患者,其中便秘患者有62例(38.8%),非便秘患者有98例(61.2%)。辨证为湿浊证的患者119例,占总人数的74.4%。便秘组62例中,湿浊证54例,占87.1%;非便秘组98例中,湿浊证65例,占66.3%。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4~5期)非透析患者的便秘与湿浊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辨证为湿浊证的患者出现便秘的可能性比非湿浊证患者大。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个临床综合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未经有效的治疗均会导致慢性化,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脾肾两虚、浊瘀阻滞的病机拟定了补脾肾活血泄浊方,并对内科门诊及病房应用补脾肾活血泄浊方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哈尔滨航天风华医院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其中住院病例30人,门诊病例20人。男27例,女23例。年龄18~65岁,平均40.76±12.20岁。其中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38例,肾功能衰竭期12例,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补脾肾活血泄浊方治疗组25例,其中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糖尿病肾病2例,多囊肾病1例。中成药尿毒清颗粒对照组25例,其中原发性慢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我院以口服强肾泻浊汤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我院以口服强肾泻浊汤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补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补肾泄浊法与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包醛氧淀粉相比,补肾泄浊法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包醛氧淀粉治疗组.结论:补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包醛氧淀粉,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补肾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补肾泄浊法与中成药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尿毒清组相比,补肾泻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尿毒清治疗组.结论:补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尿毒清,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8):1046-1047
目的:探讨从"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虚劳、水肿、关格"等疾病范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浊邪"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加重及反复发作的病理因素,故在健脾益肾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化湿泄浊治疗,可以使得病情得以缓解。结论:提出了"化浊、驱浊、散浊、泄浊"之治浊四法,通过辨证施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衰泻浊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病人按照中医辨证属湿热内阻,腑气不通,给予我院院内制剂肾衰泻浊丸口服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6%.结论:肾衰泻浊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泻浊祛瘀益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泻浊祛瘀益肾法的方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提高血红蛋白、降低Scr和BUN方面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泻浊祛瘀益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清除代谢产物,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郑海生  王荣  刘凯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28-1430
目的 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固脾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固脾肾泄浊法与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随机对照的试验研究.共纳入1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西医组相比,固脾肾泄浊法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总体疗效,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方面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固脾肾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西医,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通腑泄浊法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肾衰模型 ,用益气健脾 ,通腑泄浊法观察肾衰大鼠用药前后BUN、Scr、Hb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此法能明显降低腺嘌呤所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含量 ,能提高血红蛋白 (Hb) ,增加其体重。结论 :益气健脾 ,通腑泄浊法在治疗实验性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起重要作用 ,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扶正泄浊保肾汤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今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涤浊保肾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镛 《河南中医》2005,25(10):58-59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近6 a来,笔者用自拟涤浊保肾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9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生血化瘀排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路明  秦翠菊 《河南中医》1998,18(4):224-225
生血化瘀排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的临床观察刘路明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458000)秦翠菊河南省鹤壁市商业职工医院(458000)主题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药疗法%生血化瘀排浊汤/治疗应用血红蛋白/药物作用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必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