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10年7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2例,其中采用外科手术102例(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61例,YL-I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41例),对比术后再出血率和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再出血率A组和C组的再出血率均高于B组,肢体恢复方面A、B组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得较好。结论最佳手术时机是发病后的6-24h。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时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发病到手术时间为8~24 h,对照组为24 h以上.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血肿清除率、病死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急性脑血管疾病,24 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再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收集本院43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超早期手术组与早期手术组的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术后30d恢复良好率。结果:43例中术后生存38例,死亡5例,总病死率11.62%。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及术后30d恢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手术组的再出血率比早期手术组明显增高(33.3%vs3.6%,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有效的方法,发病后6~24h是手术的最佳时间窗,再出血风险增加可能与过早手术(〈6h)和首次抽吸量过大(〉60%)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血肿清除组(54例)与保守治疗组(54例),观察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微创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保守组(均为P〈0.01)。超早期手术(6h以内)病死率高,可能与出血未止及再出血有关。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时机以发病6~24h内为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手术组)1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54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速尿或甘露醇消除脑水肿和降颅压,用硫酸镁、硝普钠或尼莫地平控制血压,预防感染和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手术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手术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手术时机≤6 h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7~12 h手术者(P﹤0.05).结论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显著提高基本治愈率,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尤其是手术时机≤6 h者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 将583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病人按其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将死亡率、6个月后的ADL评分、再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3-5小时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组,ADL明显高于其它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与其它组无差异。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后3-5小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时机分为2组,试验组(超早期组,发病6 h内手术)45例,对照组(早期组,发病6 h~12 h内手术)45例。2组均在静脉麻醉下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再出血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后发生再出血5例(11.1%),对照组术后发生再出血6例(1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适应性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振宏 《广西医学》2002,24(12):1955-1956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超早期(7h以内)及非超早期(>7h 以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50例超早期组及50例非超早期组在头颅CT确诊后即行颅内血肿微创清创术,观察两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血肿清除时间,再出血发生情况,病死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结果:超早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比非超早期组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及血肿清除天数较非超早期组短,再出血发生无差异,病死率明显降低, 且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冯家龙 《四川医学》2012,33(7):1259-1261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1年6月间114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骨窗血肿清除术59例(小骨窗组),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55例(微创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DL分级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1.14±0.41)h,术中出血(61.18±10.23)ml;微创组手术时间(1.26±0.38)h,术中出血(54.26±9.51)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ADL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相似,临床应根据病情和医师经验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82例,有10例(12%)患者出现再出血。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做好对再出血的充分防治,有望减少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是微创术获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抽吸力量大小与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的关系,探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最佳抽吸力量。方法 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组80例,抽吸力<2 N,对照组80例,抽吸力>3 N。对两组初次手术治疗后1 d内再出血发生率及预后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生再出血8例,发生率10%,经积极治疗后死亡4例,死亡率5%。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7例,发生率21.2%,经积极治疗后死亡10例,死亡率12.5%。治疗组术后早期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中抽出血肿时抽吸力<2 N,再出血发生率低,并明显降低了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针行微创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52例病人,同时选择与之相配的、同期住院的、只行内科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4例作对照,结果:微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8.85%)及治愈率(38.46%)均明显高于内科对照组(P<0.05),病死率(9.62%)显著低于内科对照组(P<0.05);并且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2.31%)和尿素氮增高发生率(38.46%)显著低于内科对照组(P<0.01);微创治疗组中脑再出血发生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清除术是一种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或脑叶区)30ml以上患者108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58例,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组患者5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存活率84%(49/58),重残率24%(14/58),保守治疗组存活率62%(31/50),重残率40%(20/5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好,可明显提高存活率,降低重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50例脑出血者以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进行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前瞻性观察患者术后病死率,同时对手术时机首次血肿清除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抽吸引流术后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血肿部位、引流后残余血肿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血肿量是影响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主要因素,术前相应指征的选择对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愈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手术时机选择和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开展的微创治疗脑出血24例为微创组,内科治疗的脑出血2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有效率微创组87.5%,对照组为50%(P〈0.01)。两组病死率分别为4.2%和19.2%(P〈0.01)。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微创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组发病后选择手术时间平均为24.2小时。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其疗效明显,手术时机选择1.3天为宜,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杨牧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65-2266
目的了解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分别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内科保守治疗。结果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近期治愈率40%,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近期治愈率15.79%,总有效率68.42%。远期疗效治疗组优良率76.8%,对照组优良率34.6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对患者再次创伤轻微,为目前治疗颅内血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为10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效果优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47例微创清除手术时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手术时机与安全性、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47例中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1例 ,在发病 2 4 h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 ;B组 2 6例 ,在发病 1周后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两组均采用YL - 1型针形碎吸器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 ,并配合常规治疗 ;最后对两组病人的再出血发生率、近期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FAM评分 )和远期疗效 (日常生活行动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 )进行对比。结果 :发病后 1个月 FAM评分 A组为 1 7.62± 5 .0 3分 ,B组为 1 1 .36± 3.47分 ;发病后 6个月 Barthel指数 A组为 65 .69± 1 0 .1 7分 ,B组为 80 .33± 9.2 1分 ;再出血发生率 A组为 2 8.5 7% ,B组为 3.85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结论 :微创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方法 ,对于中型脑出血病人于发病 1周后手术疗效更佳且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