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一期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24~61岁,平均41岁;C4,5骨折伴脱位8例,C5,6骨折伴脱位12例,C6,7骨折伴脱位10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 所有颈椎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共成功置入140枚颈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及CT三维重建示螺钉位于椎弓根内.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8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下降,运动感觉好转;10例B级提高至C级;其余患者保持或提高至E级.所有病例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脱钉、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颈椎MRI均未见颈椎间盘后移、突出及压迫脊髓.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难复性关节突绞锁、椎间盘破裂的患者,单纯后路复位,并以椎弓根螺钉固定能三维固定损伤节段,力学强度足够,安全有效;术中运用正确的纵向牵伸技术,能有效解锁并复位,可防止椎间盘后移及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关节后脱位伴反Hill-Sachs损伤的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2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2例男性肩关节后脱位伴反Hill-Sachs损伤患者。病例1, 男性46岁, 右肩关节, 伤后1 d入院;病例2, 男性57岁, 右肩关节, 伤后2 d入院。2例患者致伤原因均为电击伤, 均为新鲜骨折, 且损伤面积均>50%。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 对塌陷的肱骨头进行解剖复位后植入人工骨并多枚埋头螺钉固定。分别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价。结果 2例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臂丛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病例1, 肩关节前屈110°, 外展90°, 外旋(中立位)30°, 内旋(中立位)70°,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70分, VAS评分3分。病例2, 肩关节前屈130°, 外展120°, 外旋(中立位)50°, 内旋(中立位)80°,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75分, VAS评分2分。结论对于肩关节后脱位伴反Hill-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策略. 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5例;年龄19 ~74岁,平均40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8例,C5.6 6例,C6.7 4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5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5例;同时伴关节突骨折或椎板骨折7例;术前脊髓损伤情况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10例,D级2例.19例骨折脱位处无椎间盘突出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绞锁复位的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未复位者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侧块钢板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同定术,1例C6.7骨折脱位者C6.7椎间盘突出并且位于上位椎体后侧,行C6椎体次全切除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均获复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4个月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除完全脊髓损伤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他患者脊髓损伤均至少有1级以上恢复:5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D级1例,10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6例、E级4例,2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颈椎前路、后前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类型、颅骨牵引复位与否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全部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复位、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8个月。Frankel分级疗效评定较术前平均提高1.6级。摄片随访显示:颈椎脱位全部复位,颈椎序列正常,植骨全部呈骨性愈合,重建椎体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无丢失。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具有复位简单,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531-1534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术中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通过术中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治疗的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9~65岁,平均43岁;C_(4~5)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3例,C_(5~6)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7例,C_(6~7)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1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3例,B级2例,C级1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11例颈椎骨折脱位均恢复了正常序列,无神经功能恶化。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6个月见植骨全部融合,无钛板、椎间融合器、钛网、螺钉松动及脱落。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3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有所下降,运动、感觉较术前好转;2例B级恢复至C级;其余6例患者脊髓功能均已恢复至E级。[结论]对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通过术中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是可行的,具有减压彻底、颈椎固定牢靠、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和早期康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上颈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22年7月行上颈椎手术的1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术前与末次随访的矢状位参数,包括枕颈角(C0-C2 Cobb角)、下颈椎曲度(C2-C7 Cobb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V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2-C7 Cobb角为15.18°±12.41°,小于术前的24.30°±15.57°;末次随访时患者的T1倾斜角为28.09°±15.20°,大于术前的24.14°±1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患者C0-C2 Cobb角和C2-C7 SVA增大,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ΔC2-C7 Cobb角与术前C2-C7 Cobb角的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2-C7 Cobb角>20°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颈椎曲度减小。结论:接受上颈椎手术的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下颈椎曲度减小,术后下颈椎曲度的丢失与术前C...  相似文献   

7.
李慎松  梁军 《颈腰痛杂志》2013,34(2):118-120
目的探讨根据颈椎骨折脱位类型采用不同入路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2-12-2012-01对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3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切口感染、脑脊液漏、植骨块脱出和内固定断裂塌陷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本组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颈椎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术前Cobb角平均为10°,末次随访为2°。本组植骨3~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5例。结论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处理椎间盘损伤并即刻消除颈椎不稳;后路手术可以直接解除关节突脱位绞锁,但需排除颈椎间盘损伤以避免复位时加重脊髓损伤;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同时处理颈椎骨折脱位和椎间盘损伤,但手术创伤和风险较大。应根据下颈椎骨折脱位不同伤情采取合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背景: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常不合并脊髓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无骨折脱位,临床上极易被忽视而导致迟发性脱位、后凸畸形及神经损害.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后迟发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下颈椎屈曲牵张性Ⅰ度损伤后迟发性脱位1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  相似文献   

9.
正颈椎骨折脱位可导致颈椎结构严重破坏,多合并颈髓损伤,尤其是C4或C4以上平面的骨折脱位,常导致高位截瘫、四肢瘫痪,甚至当场死亡~([1-2])。本院于2015-11-28诊治C2、3椎体爆裂骨折合并严重脱位及颈髓损伤1例,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呼吸障碍及四肢瘫痪表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31岁,汉族,因"跌倒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20 h"入院。患者骑摩托车摔倒,颈部着地,伤后  相似文献   

10.
颈椎骨析脱位合并颈髓损伤者较常见,伤后骨与关节正常但出现急性颈髓损伤者也非罕见.本文结合4例典型病例及以往文献讨论如下.病例报告例1 男.58岁.走路不慎摔倒头枕部着地,四肢瘫痪入院.检查:四肢驰级性瘫痪,颈部压痛,T_4以下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无病理反射.奎肯试验不全梗阻,X线颈椎片无骨折脱位,推前阴影不扩大.诊断颈椎-过住损伤(挥鞭伤),行颅骨牵引、脱水、激素、止血治疗无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