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软肝冲剂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软肝冲剂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软肝冲剂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方法检测CCl4肝纤维化大鼠TGFβ1mRNA表达.结果:Northern-blot杂交显示,实验第45、90天,模型组、中药各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大鼠肝脏TGFβ1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强(P<0.01).但中药各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P<0.01).结论:软肝冲剂能调节CCl4肝纤维化大鼠TGFβ1mRNA表达,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七软肝片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湿热瘀毒证模型作用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CCl4+高脂饮食+酒精)干预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紫七软肝片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观察第4周和8周大鼠肝纤维化相关指征的变化,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P)以及采用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从4周和8周末HA、LN、PⅢP以及TGF-β1和TIMP-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呈现动态加重的过程,而紫七软肝片和秋水仙碱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紫七软肝片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l)。结论: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拮抗TGF-β1和TIMP-1表达等是紫七软肝片有效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α-SMA、TGF-β1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40?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柴胡疏肝散干预,测定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柴胡疏肝散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HA及LN显著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少,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α-SMA及TGF-β1表达减少。结论柴胡疏肝散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MMP-1、TIMP-1 mRN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以探讨MMP-1、TIMP-1与基质转换的关系,以及抗纤软肝颗粒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与治疗组。采用250ml/L CCl4在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抗纤软肝颗粒治疗,各组分别于第3、5、7、9、11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①胶原持续增高,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②MMP-1 mRNA的表达先逐渐增强,后期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强。③TIMP-1 mRNA的表达持续增强,治疗组较同期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弱。TIMP-1 mRNA与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IMP-1通过对MMP-1活性的抑制,导致ECM在肝脏内的过度沉积;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肢原降解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七内金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参七内金散组。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以CCl4皮下注射造模,首次注射100%CCl4 5ml/kg体重,之后40%CCl4-橄榄油溶液3ml/kg皮下注射,2次/周,连续注射6周。造模成功后参七内金散组以0.8g/kg的参七内金散灌胃大鼠,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2周。以盐酸水解法测定3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以HE、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炎症与纤维化病理;以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GF(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肝组织脂肪变性及胶原病理沉积,并可见纤维间隔形成;参七内金散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胶原病理沉积,降低肝组织Hyp含量;正常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少量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GF-β1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参七内金散组大鼠肝组织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参七内金散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下调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参七内金散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晚期血吸虫病(晚斑)肝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晚血(观察组)肝组织中TGF-β1、MMP-1、TIMP-1表达;采用EIASA法检测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TIMP-1、TGF-β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肝组织中TGF-β1、TIMP-1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无合并HBV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而MMP-1无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GF-β1、TIMP-1水平及TIMP-1/MMP-1值明显增高(P均〈0.01),并与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均〈0.01),而血清M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MMP-1、TIMP-1与晚血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晚血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Smad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肝纤维化模型组、③红景天干预组,每组20只。以CCl4腹腔注射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红景天干预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给予红景天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橄榄油和生理盐水灌胃,8 w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留取的肝脏组织做HE染色,按0~4期标准判定肝纤维化程度,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中TIMP-1 mRNA、Smad4 mRNA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TIMP-1、Smad4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处于2~4期,其中大部分达3期以上,红景天干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只有少部分达3期。红景天干预组大鼠肝组织中TIMP-1 mRNA阳性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红景天干预性治疗组肝脏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TIMP-1,Smad4蛋白表达与TIMP-1,Smad4 mRNA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中药红景天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TIMP-1、Smad4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治疗前后肝硬化(L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8(IL-18)的mRNA表达及分泌水平的变化。探讨软肝冲剂对肝硬化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和25例肝硬化患者软肝冲剂治疗前、治疗2、4、6月后PBMC中TGF-β1、IFN-γ和IL-8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HA体外诱生PBMC培养上清中TGF-β1、IFN-γ和IL-18分泌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PBMC中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TGF-β1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而IFN-β1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和IL-18分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软肝冲剂治疗后,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分泌水平逐渐下降,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IFN-γ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和IL-18分泌水平逐渐上升,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软肝冲剂能通过下调PBMC中TGF-β1 mRNA和上调IFN-γ和IL-8 mRNA表达,对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化浊解毒益气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益气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的方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以化浊解毒益气方分别于造模的开始和第8周进行干预,以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于造模的8和12 w处死5只大鼠,提取肝组织行RT-PCR法检测TGF-β1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腹腔注射猪血清成功复制了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GF-β1和TIMP-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中药干预可降低TGF-β1和TIMP-1 mRNA的表达,其作用优于秋水仙碱(P<0.05).但中药预防组与中药治疗组之间,秋水仙碱预防组与秋水仙碱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化浊解毒益气方可以减轻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肝组织TGF-β1和TIMP-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免疫诱导型和CCl4诱导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的差异.方法双夹心ELISA法定量监测免疫诱导和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过程中大鼠血清TIMP-1水平,与常规病理学检查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用原位杂交法观察TIMP-1 mRNA在两种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诱导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制备过程中其血清TIMP-1水平能较好的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原位杂交显示TIMP-1 mRNA表达较强;CCl4诱导型模型制备过程中其血清TIMP-1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原位杂交显示TIMP-1 mRNA表达较弱,且在同等级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结论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变有一定发展过程,分期明显,血清TIMP-1水平能较好的反应其肝纤维化程度;CCl4诱导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变过程较快,分期不明显,血清TIMP-1水平不能作为其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和肝组织中MMP-13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血清MMPs、TIMP-1含量及肝组织中MMP-13和TIMP-1 mRNA的表达。同一指标的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MMPs的含量明显降低,TIMP-1的含量明显升高,P=0.003、0.027,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4、0.21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软肝化坚颗粒组小鼠肝组织中MMP-13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5,TIMP-1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模型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TIMP-1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软肝化坚颗粒不但可促进MMPs的产生,而且可抑制TIMP-1产生,进而促进ECM的降解,这可能也是软肝化坚颗粒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抗纤软肝颗粒对四氯化碳加乙醇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15只,抗纤软肝颗粒组(K)15只,正常对照组(N)10只。M组、K组分别以40%四氯化碳橄榄油液腹腔注射,每周2次,并以5%乙醇为唯一饮水。造模同时,K组即予抗纤软肝颗粒20 g.kg-1.d-1(中等剂量)灌胃,每天一次。7周末,各组取肝右叶分别作肝组织病理观察及检测肝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纤维化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肝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 p65 mRNA转录过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李爽  周康年  陈锡美 《胃肠病学》2009,14(9):526-531
背景:胡黄连苦苷Ⅱ可治疗急性肝损伤,但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尚不明。目的:探讨胡黄连苦苷Ⅱ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胡黄连苦苷Ⅱ治疗组和胡黄连苦苷Ⅱ对照组。造模第8周,处死大鼠:以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以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以及组织丙二醛(MDA)水平,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MDA水平、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清ALB水平显著降低,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经胡黄连苦苷Ⅱ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胡黄连苦苷Ⅱ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胡黄连苦苷Ⅱ可通过改善肝功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下调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柔肝消癥饮对肝硬化大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肝脏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组和柔肝消癥饮高、低剂量组。观察柔肝消癥饮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TGFβ1水平以及肝脏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肝小叶损害,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肝脏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强。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损害较轻、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降低、肝脏TGFβ1 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柔肝消癥饮通过显著抑制肝硬化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和肝脏TGFβ1 mRNA的表达,以达到抗肝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实验组肝组织中PDGF-B的表达,对不同剂量软肝化坚颗粒进行实验对比,同时进行肝组织炎症评分(G)和纤维化评分(S)。结果各实验组肝组织PDGF-B表达、炎症和纤维化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肝组织PDGF-B表达、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高于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肝组织PDGF-B表达、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能通过降低C57小鼠肝组织PDGF-B的表达,进而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结合细胞外基质(ECM)特殊染色动态变化观察,分析高、低剂量FFHQKL治疗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各时间段肝组织学及ECM量的变化,评估复方黄芪颗粒的抗肝纤维化疗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造模结束时以及药物治疗各时间段肝组织内MMP-2、TIMP-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复方黄芪颗粒治疗第2个月、3个月结束时,大鼠肝组织Chevallier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复方黄芪颗粒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在治疗第2个月、3个月结束时,TI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MMP-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芪颗粒可以在蛋白水平增强MMP-2酶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TIMP-2酶蛋白的表达,促进ECM的降解,从而达到逆转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枝莲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TGF-β1、TNF-α在肝组织和血清中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单个细胞分泌TNF-α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动物肝组织无TNF-α和TGF-β1表达,而模型组表达增强(P0.05);高剂量半枝莲处理能降低两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半枝莲能抑制TGF-β1和TNF-α的分泌,因而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