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术毕符合气管拔管指征时静注乌拉地尔0.1mg/kg或生理盐水0.1ml/kg,观察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心律,并计算心率与动脉收缩压乘积(RPP)。结果:围拔管期发生明显的心血管反应,血压、心率及RPP明显升高(P<0.05),应用乌拉地尔使上述指标趋于平稳。结论:小剂量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全麻病人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围术期乌拉地尔降压效果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例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应用乌拉地尔降压,结果表明:乌拉地尔降压效果显著,在注药3分钟后收缩压与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1),约可持续60分钟。注药5分钟后舒张压下降也明显(P<0.05),约可持续25分钟。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乌拉地尔控制麻醉前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拉地尔控制麻醉前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杨艳*曾邦雄*刘俊杰随着高血压病人的增加,围术期高血压甚为常见。为减少麻醉诱导及手术中危险性,术前必须适当控制血压。目前新的降压药种类繁多,效果各异,本文应用乌拉地尔(urapidil)控制麻醉前高血压,现将结果总结...  相似文献   

4.
乌拉地尔用于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综合摘登)安相民1刘洪奇1李显忠1李卫东1沈锡伦1程周军2张勤功2段水源2乌拉地尔(商品名Ebrantil,压宁定)是一种新型降压药。本文报告在两个医院中用于处理45例围手术期高血压的体会。45例病人中男25例,女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术中乌拉地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行DBS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179例,术中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分为乌拉地尔持续泵注组(C组,92例)和乌拉地尔分次静脉推注组(...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治疗高血压的新药—乌拉地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乌拉地尔广泛用于治疗围手期高血压,其降压效果迅速而温和,易于控制,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和前列地尔在肝炎肝硬化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围术期麻醉中的应用观察,为保护围术期患者肾功能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将1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肾病综合征行肝移植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围术期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和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肾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和前列地尔可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围手术期治疗高血压的新药——乌拉地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乌拉地尔广泛用于治疗围手期高血压,其降压效果迅速而温和,易与控制,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喷雾对高血压患者全麻围拔管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心钠素 (ANP)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上腹部、颈胸部手术 2 0例 ,男 12例 ,女8例 ,ASAⅡ~Ⅲ级。按WHO标准为Ⅰ~Ⅱ期高血压患者 ,术前未行系统的抗高血  相似文献   

10.
乌拉地尔在神经外科全麻拔管期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们在神经外科全麻拔管期应用乌拉地尔以降低心血管反应 ,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例需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病人 ,随机等分为两组 :对照组 (Ⅰ组 )和乌拉地尔组 (Ⅱ组 )。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病情、术式相似。以 1%普鲁卡因静脉滴注加安氟醚或异氟醚吸入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 ,术中维持循环稳定 ,在缝合硬脑膜后 ,停止吸入麻醉药并逐渐将其排出 ,开始缝皮时停止静脉滴注麻醉药 ,拔管前 5minⅡ组静注乌拉地尔0 3~ 0 4mg/kg ,Ⅰ组不做任何处理。监测 收缩压 (SP)、舒张压 (DP)、心率 (HR)、心率收缩压乘…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PH)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经右心导管测定)的病理状态。任何引起左心房压力(LAP)升高、心输出量(CO)和肺血管阻力(RVR)增加的因素均可导致PH。PH患病率约为1%,与围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PH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决定于PH分类、PH功能分级和运动耐量、右心功能状态、合并症及手术风险等诸多因素。右心衰竭(RNF)和PH密切相关,PH患者的围术期管理需要通过改善右心室功能和降低肺血管阻力来优化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本文就PH的定义、分类、病理机制及围术期麻醉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PH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乌拉地尔及利多卡因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全麻气管拔管时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应[1,2],使冠心病病人及有其高危因素病人由于氧供需失平衡发生心脏意外[2,3],血压升高引起手术创面出血渗血的危险性增加[4],导致术后颅内手术部位出血及脑水肿[5]。本研究旨在观察新型降压药乌拉地尔对颅脑手术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52例开颅手术病人,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9~65岁。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利多卡因组、乌拉地尔加利多卡因混合组及对照组。麻醉方法 均用硫喷妥钠、氟芬合剂、琥珀胆碱常规快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通过吸入异氟醚,间断静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期间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高,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是麻醉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 目的 综述近年PH及相关麻醉管理的研究文献,为麻醉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内容 阐述PH的定义及诊断,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的预测因素,术前准备与评估,麻醉方式、麻醉管理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趋向 随着对PH研究的深入,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乌拉地尔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腹腔镜子官肌瘤剥除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官肌瘤剥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不同剂量乌拉地尔组(U1-3组)分别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3、0.5、0.8 mg/kg.5min后子宫肌瘤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6U和生理盐水20ml混合液,随后剥除子宫肌瘤.术中维持BIS值45~55.记录垂体后叶素注射后心血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U1组、U2组和U3组心血管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67%、40%和20%.与C组比较,U1组、U2组和U3组心血管反应发生率降低(P<0.01);与U1组比较,U2组和U3组心血管反应发生率降低(P<0.01);U2组和U组心血管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可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其适宜剂量为0.5 mg/kg.  相似文献   

15.
乌拉地尔预防颈丛阻滞下高血压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要求病人意识清醒以配合手术 ,多发生高血压反应。本研究通过预防性应用乌拉地尔 ,观测其对术中高血压反应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病人 2 3例 ,分成乌拉地尔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麻醉与监测 病人术前肌注地西泮 0 2mg/kg、阿托品0 1mg/kg ,病人平卧 ,常规行颈神经丛阻滞。乌拉地尔组 12例病人在手术开始即刻应用乌拉地尔0 5mg/kg ,必要时 15分钟后重复用药 1次 (0 4mg/kg)。对照组 11例 ,不用乌拉地尔。连续监测血压、心率、SpO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arafascicular nucleus of thalami,Pf)神经元对心肌缺血性伤害刺激感应以及乌拉地尔5 HT受体激动剂)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细胞外记录(PowerLab)痛觉敏感神经元的基础放电、冠状动脉阻断(CAO)即刻及随后60min内放电频率。实验分三组:单纯CAO组,扎闭冠脉心肌缺血后观察记录60min;乌拉地尔干预组,在CAO后15 min静注乌拉地尔0.21mg/kg,并且观察随后45min细胞放电变化;乌拉地尔+美西麦角组,在静注乌拉地尔20min后,静脉注射美西麦角0.1mg/kg,观察记录随后细胞放电变化。结果 CAO后即刻细胞放电频率明显增加,15~20min内达到高峰(P<0.01)。静注乌拉地尔后细胞的增频反应被显著抑制(P<0.05),用药20min作用达峰值。静注美西麦角后乌拉地尔的作用被拮抗。结论(1)CAO可以诱发大鼠急性内脏伤害性感受(内脏痛);(2)Pf参与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内脏疼痛)的中枢感受;(3)5 HT对心肌缺血性伤害感受(内脏痛)具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围术期输注地尔硫(艹卓)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尔硫(艹卓)组(D组)与硝酸甘油组(C组),每组20例.D组静脉给予地尔硫(艹卓)0.1 mg·kg-1·h-1至术后24 h,C组常规给予硝酸甘油0.1μg·kg-1·h-1至术后24 h.分别在术毕、术后1、3、6、12和24 h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采集血样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 与C组比较,D组的心率术后1、3、6、12、24 h均较慢(P<0.05).C组房颤4例,D组1例;C组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D组1例.术后6 h的cTnI,D组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OPCABG围术期持续输注地尔硫(艹卓)有比硝酸甘油更好的抗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尔硫(艹卓)在围手术麻醉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在围手术麻醉期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和防治心肌缺血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围手术麻醉期发生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的患者,静注地尔硫(艹卓)0.1~0.3 mg/kg,于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 min监测HR、NIBP、ECG-ST,记录地尔硫(艹卓)的总用量.结果根据围术期出现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情况分为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组(Ⅰ组,n=40)和心肌缺血组(Ⅱ组,n=10).两组患者给药后5 min心室率开始减慢,10~30 min达到最大效应,Ⅰ组心室率平均减慢34次/分(P<0.05),Ⅱ组心室率平均减慢22次/分(P<0.05),ST段在给药后30 min有6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4例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压在用药早期有轻度下降趋势,在用药后30~60 min基本接近基础值.两组患者地尔硫(艹卓)平均用量约0.12 mg/kg.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0.1~0.3 mg/kg能有效、快速地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室率及防治心肌缺血,且不致引起循环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用于治疗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患者,通过氧合器应用乌拉地尔注射剂,观察其降压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效果。结果60例病人中,53例单用乌拉地尔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另外7例需加用其他药物才能达到要求的降压效果。结论乌拉地尔用于治疗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降压迅速,效果确切,并可维持一定时间,很少导致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Li S  Feng H  Zhu J  Zhong C  Leng X  Du R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287-290
目的 比较乌拉地尔和西咪替丁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压力及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对 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应用乌拉地尔 (n =15 )、西咪替丁 (n =2 0 )和 0 9%氯化钠盐水 (n =10 )后观察其肝静脉楔入压 (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 (HVPG)及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 经周围静脉输入乌拉地尔 2 5mg后 ,WHVP平均降低 (2 8 75± 9 81) % (P <0 0 1) ;HVPG平均降低 (35 81± 8 71) % (P <0 0 1) ,而自由肝静脉压 (FHVP)无明显改变。输注乌拉地尔后心率平均增加 (12 86± 6 0 5 ) % (P <0 0 5 )。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了 (2 2 0 0± 11 2 4) %和(2 7 0 1± 12 15 ) % (P <0 0 1)。经周围静脉输注西咪替丁 40 0mg后 ,WHVP平均降低 (15 18± 8 6 4) %(P <0 0 1) ;HVPG(2 6 0 0± 12 19) % (P <0 0 1) ;但心率、血压及FHVP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对照组给以 0 9%氯化钠后 ,WHVP ,HVPG ,FHVP以及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乌拉地尔和西咪替丁均可以明显降低WHVP和HVPG ,二者降压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但乌拉地尔对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西咪替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