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氰眯胍的副作用主要是在胃肠道、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本文作者报道1例病人应用甲氰眯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经组织学活检证实为急性问质性肾炎。病人67岁,男性。因发热、寒战、不适及厌食2周入院。过去6年因局限性肠炎一直服用柳氮磺胺毗啶(sulfasaIazine)和强的松,入院时病情稳定。发病前3周因功能性胃肠症状开始应用甲氰咪胍900mg/d。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小剂量抗胆碱能药物普鲁本辛是否能提高H_2受体拮抗剂甲腈咪胍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6周的研究:作者将经内窥镜检查确诊有胃、幽门前区或十二指肠溃疡的60例随意分成两组。A组:口服甲腈咪胍1g/d(200 mg每日3次,400mg睡前)加普鲁本辛15mg每日3次;B组:每天口服甲腈咪胍1g/d(200mg每日3次,400mg睡前)加安慰剂(每日3次)。研究期间停服抗酸剂以外的其他抗溃疡药物。治疗3和6周后对患者进行内窥镜、临床和生化指标的复查。维持治疗研究:对溃疡已愈合的患者给予维持治疗。随意分为3组:①甲腈咪胍400m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3.
甲氰眯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罕见,致肝毒性作用亦少见,本文报道1例两次应用甲氰咪胍后均出现急性肾衰和碱性磷酸酶(ALK)显著升高。患者男性,67岁,1980年7月因呕血、便血,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用甲氰眯胍1g/d,病者血红蛋白(Hb)11.7g/d1,钠135mmol/L,尿素5.1mmol/L,肌酐1.1mg%,ALK13(KA)U。两个月后患者诉大量出汗和发晕,Hb8.5g/d1,钠123mmol/L,尿素19mmol/L,肌酐6.2mg%,ALK99(KA)U,疑药物中毒而停药,改用静注盐水而恢复。1981年患者诉上腹痛,内窥镜检查十二指肠溃扬,用甲氰咪胍1g/d治疗,当时 Hb 为9.7g/dl,尿素8.6mmol/L,肌酐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或称促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ato Release Inhibiting Factor,简写为SRIF)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和持续或复发性溃疡的严重出血,对于全身情况不佳、外科手术指征有争论者,尤为适用。甲氰咪胍有时可引起意识模糊,尤其见于消化道出血伴肾功能不全和低钠血症的患者。本文报告应用SRIF治疗一例严重消化道出血伴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和精神错乱的患者。患者女性,58岁,因严重进展的肾功能不全伴水、电解质明显紊乱而入院。患者以急性肺部感染起病,用先锋霉素Ⅱ号(2g/天)和消炎痛(50mg/天)治疗。数天后,呼吸道症状及体征消失,但全身情况继续恶化,并出现黑粪。随即停用消炎痛,输红细胞2U,测血氮132mg/dl。入院时,患者反应迟钝伴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及谵妄;体检无特殊发现。血沉增快(105~138),血红蛋白6.5g/dl,血氮260mg/dl,总蛋白5.1g/dl,白  相似文献   

5.
我们遇到一例应用6—氨基己酸(EACA)引起急性肾功衰竭,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女患,50岁,汉族,住院号270743。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于1982年3月1日入院治疗。查体:神清,血压190/120mmHg,尿常规镜检无异常,血尿素氮17.6mg/dl,血肌酐1.5mg/dl。入院后使用EACA每日16g静滴,一周后症状好转停用。3月26日因疑有再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口服甲腈咪胍后引起多发性肌炎和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男性,42岁黑人,于1982年1月因严重无力数日急诊入院。11个月前因十二指肠溃疡口服甲腈咪胍,300mg,每日3次。起初规则服药,以后间歇服药至1981年12月,此后因溃疡复发规则服药至入院。患者出现肌痛和进行性肌无力已6个月,既往无肾病史。血压140/90,体检发现皮肤有尿素霜,上腹部轻度触痛,近端肌力减退,尤以下肢明显,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作者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通过死亡率、手术率和出血复发率的比较来评价甲腈咪胍和凝血酸的治疗效果。参加本试验的共775例患呕血或/和黑便的病人,在两所医院进行。甲腈咪胍组259人,凝血酸组256人,安慰剂组260人。甲腈咪胍组每6小时静注甲腈咪胍400mg,连用48小时;然后每6小时口服400mg,连用5天。凝血酸组每6小时静注凝血酸1g,连用48小时;然后每6小时口服凝血酸1g。安慰剂组按同样方案注射和口服安慰剂。结果凝血酸组、甲腈咪胍组和安慰剂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3、7.7、13.5%。凝血酸组的死亡率最低,甲腈咪胍组次之(凝血酸组与安慰剂组比较,P=0.0092;甲腈咪胍组与安慰剂组比较,P=  相似文献   

8.
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临床上广泛用于少尿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诊断和预防,以及急性脑水肿和急性青光眼的治疗。近年发现其有潜在的肾脏毒性,本文报道1例急性肾衰患者,其发病可能与甘露醇中毒有关。患者为37岁黑人,男性,因青光跟局部给药治疗无效入院。有10年糖尿病史,以及存在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轻度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BUN)20mg/dl,血肌酐(Cr)1.7mg/dl。入院时血压150/110mmHg,血BUN22mg/dl,血 Crl.9mg/dl,血清钠、钾及氯正常,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1例80岁溃疡性食管炎的妇女,应用甲腈咪胍(cimetidine)300mg每日4次和抗酸药治疗。治前血尿素氮20mg%、肌酐1.5mg%。用药后2周开始感觉疲乏并渐加重,无发热、皮疹和关节痛,用药后4周入院检查,血压160/75mmHg,血白细胞12,200/mm~3,嗜酸性7%,尿比重为1.017,白细胞5~7/高倍,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800mg,尿培养阴性,血尿素氮28mg%、肌酐2.5mg%。入院第8天血尿素氮和肌酐分别升至40和4.1mg%,遂停用甲腈咪胍但抗酸药继续用;第9天开始加用强的松每天60mg;第10天行肾活检,光镜下见肾间质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  相似文献   

10.
1例76岁转移癌患者因疼痛入院。住院后给予口服美散痛(methadone)5mg,每日3次;必要时皮下注射吗啡8mg。住院第6天,为了预防消化性溃疡给予静脉注射甲腈咪胍300mg,每日4次。第12天,在注吗啡后3小时,病者变得无反应,呼吸率2/min,脉搏54/min,瞳孔缩小但有反应。即给予静注纳洛酮(naloxone,吗啡拮抗剂)0.4mg,病者清醒,呼吸转为20/min。但6小时后再次无反应,再予以纳洛酮后又马上清醒。因此停用所有麻醉剂及甲腈咪胍24小时,该段时间病者无疼痛。甲腈咪胍抑制肝内微粒体酶,减少肝血流,因此那些依靠肝内清除的药物的清除率降低。本病例合用  相似文献   

11.
胰腺炎合并 Crohn 病往往由硫唑嘌呤、皮质类固醇或柳氮磺胺吡啶引起。柳氮磺胺吡啶或磺胺吡啶是与5-对氨水杨酸(5-ASA)结合。柳氮磺胺吡啶由于其血中浓度高及其结构与噻嗪类相似而发生副作用。1988~1989年先后有报告4例急性胰腺炎,分别由水杨酰水杨酸偶氮二钠、灭滴灵及柳氮磺胺吡啶引起。本文报道1例由5-ASA(mesalazine)引起。病例患者男性,34岁。因下腹痛、腹泻及体重下降而入院。结肠镜及活检组织学证实为 Crohn 病。患者无上腹痛,体检无异常发现,给予 mesalazine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医源性疾病日益重视。众所周知,许多药物能引起肝、肾损害及造血系统的抑制。还有些药物能损害胰腺,形成医源性急性胰腺炎。本文就药物性胰腺炎的病因、机制及诊断作一简要综述。病因及发病机制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很多。这些药物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药物过敏:例如甲基多巴、硫唑嘌呤、柳氮磺胺吡啶等;②药物对胰腺的毒性作用:例如天门冬酰胺酶、戊烷脒、甲腈咪胍等;③药物影响胰腺的正常分泌排泄功能而致胰腺管堵塞:例如皮质激素、农用杀虫药等;④药物引起高脂血症,续而发生胰腺炎:例如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41岁。因"黏液脓血便15年,间断腹胀、腹痛2年"于2014年3月入院。患者于1999年开始出现黏液脓血便,4~10次/d,伴脐周腹痛,便后减轻。当地医院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全结肠型"。予柳氮磺胺吡啶2片每日2次、泼尼松10 mg每日1次治疗,症状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道1例克隆病人,女,20岁。消瘦、间断腹泻伴直肠出血6个月。直肠活检见克隆病特征性的肉芽肿病变,钡餐检查见弥漫性小肠克隆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每天2次,强的松龙每天40mg,3周后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即住院治疗,停用强的松龙,改用氯丙嗪每天400mg,精神症状逐渐好转,但需用氯丙嗪维持4个月。随后1年内,病人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每天2~3 g,但症状不见缓解,体重下降、踝关节水肿伴低白蛋白血症,停经。开始给病人口服环孢菌素(cyclosporin)16mg/kg/d,连续1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反复腹痛、排黏液血便5年余,加重16 d入院.5年多前患者出现左下腹痛,伴大便次数增多,6~8次/d,间断排黏液脓血便,曾先后到多家医院及我院就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予柳氮磺吡啶(SASP)、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但病情反复发作.人院前半年因再次排黏液血便,予硫唑嘌呤(Aza)及甲泼尼龙治疗,症状好转后甲泼尼龙逐步减量至停用,Aza 50 mg 2次/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1例反流性食管炎因用甲氰咪胍引起肝炎,肝活检显示有桥形肝坏死。患者男性,67岁,因严重胃食管返流入院。入院少前已服用甲氛咪肌400 mg/d,共7个月,未用过其它药物。体检正常。内窥镜检查显示重度返流性食愉炎。肝功能检查发现谷草转氨辞  相似文献   

17.
药物引起的结肠损害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可能引起结肠损害的药物如金盐、肿瘤化疗药、抗生素、非类固醇抗炎药、缩血管药、雌激素、柳氮磺胺吡啶,密色拉嗪(mesalazine)、灭滴灵、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甲氰咪胍、甲基多巴、氟胞嘧啶及导泻剂等,从其临床表现、内镜所见、病理特征及诊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设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次,3次/d,疗程15d)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对照组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做,3次/d,疗程15d).诊断及疗效标准参照文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6%,70.5%;临床治愈率76.5%,7.3%;一年复发率30.6%,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贵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贵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5岁~63岁,平均44岁);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2岁~55岁,平均48.8岁).治疗组用贵鼎康20.0g加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1次/d,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3.0g,分次口服,疗程为1mo.对照组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3.0g,分次口服,疗程为1mo.结果治疗组贵鼎康加柳氮磺胺吡啶组治愈率为94.1%,而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治愈率为61.1%.结论贵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据报告,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用甲腈咪胍作维持治疗1年,其复发率为15~20%。近10年来,已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arietal-cell vagotomy,PCV)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的选择性手术,它较之胃窦部切除术和其它种类的迷走神经切断术死亡率低,副作用少。但由于甲腈咪胍的应用,手术病人随之减少。本文研究对患有十二指肠或幽门前区溃疡的病人能否用长期甲腈咪胍治疗代替手术疗法。病人和方法85例经内窥镜或X线证实为重度幽门区溃疡,病史至少有3年,都有手术适应症。幽门区和距幽门2cm以内的活动性溃疡列入本组。基本治疗:全部病人用甲腈咪E胍治疗6~8周,溃疡愈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