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浊升清汤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s)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稳定As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6~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6周后,随机处死5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确定As形成后,将剩余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降浊升清汤组)、中药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各10只,3组小鼠分别给药6周后处死,检测血清中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西药对照组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IL-6、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降浊升清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浊升清汤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及NF-κB的影响.方法:ApoE基因敲除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利用HE染色法确定造模成功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空白组,分别给药后用HE染色观察小鼠斑块的形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研究降浊升清法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对炎症信号的抑制作用.结果:给药后,中药组与空白组对照NF-κB的阳性率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西药组对照对动脉组织中NF-κB的阳性率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浊升清汤与辛伐他汀均可抑制动脉组织中NG-κB的表达,通过改善斑块内部成分来稳定易损斑块,具有程度不同的调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说明降浊升清汤该方药对动脉硬化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铁皮石斛对ApoE-/-小鼠血脂、炎症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poE-/-小鼠以高脂饲喂养4w构建AS小鼠模型,分别用辛伐他汀(3 mg·kg-1)、铁皮石斛(1.5,3 g·kg-1)对小鼠灌胃给药,8w后处死,酶法检测血清血脂;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表达;苏丹Ⅳ染色观察主动脉瓣处斑块形成情况;HE和油红0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和IL-6在主动脉壁的表达.结果:铁皮石斛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G,TCHOL,LDL-C水平,下调血清中TNF-α,IL-6表达;可明显减少ApoE-/-小鼠主动瓣处粥样斑块的面积和ApoE-/-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的面积,可明显降低TNF-α,IL-6在主动脉内表达.结论:铁皮石斛能有效降低ApoE-/-小鼠血清中有关脂质含量,降低血清和主动脉内TNF-α,iL-6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影响。方法:24次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随机处死6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后普通光镜下观察,确定AS斑决形成。余下18只10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9只,分别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及生理盐水灌胃14周后处死。HE染色观察AS斑块的大小和血管狭窄度。酶法分析测定血脂,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血白介素-6(IL-6)。结果: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主动脉根部即出现AS病变,实验结束后HE染色显示中药组较对照组斑块面积减少;前者血管狭窄度较后者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前后血脂水平均无差异,实验结束后中药组血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唇香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PPAR 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影响及机理的研究.方法 将70只6-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2w后,随机处死10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并确定AS形成后,其余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血脂康)、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及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每组10只给药,12w后处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PPAR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的PPAR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增大、血清MMP-9含量下降(P<0.01);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西医对照组的PPARγ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增大,血清MMP-9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唇香草颗粒可通过增大AS斑块中PPAR γ的区域面积百分比,降低MMP-9含量,对动脉硬化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素(Ber)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内脏脂肪素(visfatin)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8周龄雄性Apo 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5组:Ber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p给予Ber 2.5,5,7.5 mg·kg-1·d-1;辛伐他汀组ig辛伐他汀5 mg·kg-1·d-1;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另设10只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16周后测小鼠体重、血清脂质及visfatin,血浆白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组织AS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测AS斑块内visfat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小鼠主动脉visfatin蛋白的表达。结果:小鼠体重增加值,血清visfatin,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浆IL-6及TNF-α含量,主动脉visfatin蛋白表达方面,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辛伐他汀组,Ber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Ber可通过降血脂、减小AS斑块面积、降低IL-6及TNF-α含量等发挥抗AS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isfa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血脂水平、内脏脂肪素(visfatin)及炎症因子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8周龄雄性Apo 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5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葛根素300,600,1200 mg·kg-1·d-1灌胃;辛伐他汀组灌服辛伐他汀5 mg·kg-1·d-1;模型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另设10只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16周后测小鼠体质量、血清脂质及visfatin、血浆IL-6及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组织AS斑块面积;western blotting测小鼠主动脉visfatin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值、血清visfatin、TG、TC、LDL-C水平、血浆IL-6及TNF-α含量、主动脉visfat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HDL-C高于模型组(P0.05);辛伐他汀组、葛根素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降血脂、减小AS斑块面积、降低IL-6及TNF-α含量等发挥抗AS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isfa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对Apo E~(-/-)小鼠主动脉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并从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角度探讨艾灸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机制。方法:将48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小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并将16只同龄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每天常规抓取、固定,并放置假艾灸装置。艾灸组小鼠每天抓取固定,并艾灸膻中穴。药物组小鼠每天采用辛伐他汀0.28 mg/100 g灌胃,所有干预20 min/d,6 d/周,干预14周后牺牲,取材检测。Elisa法测定主动脉内TNF-α、IL-10、MMP-9的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病理改变。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药物组小鼠主动脉内TNF-α、MMP-9含量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药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主动脉内IL-10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胸主动脉病理改变: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胸主动脉可见明显的AS斑块,内膜破坏,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破坏变性,管腔变狭窄。相比于模型组,艾灸组及药物组主动脉病变明显减轻。结论:1)艾灸可以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2)艾灸可以抑制体内炎性反应,并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阳性药物(瑞伐他汀)组。高脂饮食12周后灌胃干预4周。处死后取主动脉斑块组织油红O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斑块脂质情况、斑块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6(IL-6)和转化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表达情况。[结果]雷帕霉素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雷帕霉素组能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INF-γ、IL-6表达,增加IL-10、TGF-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通过增加抗炎因子含量、降低促炎因子含量来调控炎症反应,进而抑制斑块发展,降低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小鼠)随机分为3组(n=6),模型对照组(高脂饮食),二苯乙烯苷小剂量组(高脂饮食+二苯乙烯苷20 mg/kg),二苯乙烯苷大剂量组组(高脂饮食+二苯乙烯苷40 mg/kg),人工饲养12周后行小鼠主动脉弓HE染色,确认模型对照组斑块形成。另外选用6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分组,给予药物干预4周,给药期间全部换用普通饲料。实验结束前,取血清,并取主动脉。HE检测粥样斑块;生化法检测血脂;elisa法检测血清中oxLDL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1)、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斑块;模型对对照组斑块明显;二苯乙烯苷组斑块面积显著缩小。(2)模型对照组血脂上升,二苯乙烯苷组血脂有一定降低。(3)模型组血管组织ICAM1、IL-1、TNF-α、LOX-1表达上调,二苯乙烯苷组ICAM1、IL-1、TNF-α、LOX-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二苯乙烯苷能够通过降低血脂,抑制抑制ox-LDL与LOX-1,调整炎性介质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搜风祛痰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完成造模程序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5大组别,包括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空白对照组选用C57BL/6小鼠。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搜风祛痰中药及阿托伐他汀干预。HE染色观察斑块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及IL-18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对照组斑块面积增大,且IL-1β以及IL-18指标均有一定的提高(P<0.05);中药各组及西药组较模型组斑块面积缩小,且IL-1β以及IL-18指标均有一定的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IL-1β及IL-18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搜风祛痰中药可以实现IL-1β及IL-18的下调效果,缩小斑块面积,这或许为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和主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8周龄大雌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mice)45只,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降植烷(pristane)0.5ml,继续喂养16周后,小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模型组3组各15只,以同周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素氮、肌酐、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明显升高,补体C3水平下降,脾脏质量和蛋白尿增加,主动脉有较大斑块形成;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均能改善肾功能、蛋白尿、脾肿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在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IgG水平方面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更能显著改善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范围。结论:与传统西药比较,补肾活血法对SLE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的降血脂作用,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动脉斑块方面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褪黑素时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给予褪黑素干预治疗6周后,检测褪黑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状态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而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显著降低;褪黑素治疗后可明显增加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可以减少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结论:褪黑素能有效的抑制ApoE基因敲除小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定心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并随机分为5组:定心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定心方(DXR)9.375,18.75,37.5 g/(kg·d)灌胃;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5 mg/(kg·d)灌胃;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另设10只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14周后测小鼠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结果DXR中、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小鼠血清LCN-2、TNF-α、MCP-1及IL-6水平、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及主动脉AS斑块面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DXR可能通过降低LCN-2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显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搜风祛痰中药复方稳斑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ApoE基因敲除小鼠不稳定斑块炎症反应及动脉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模型,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稳斑汤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周期1个月,麻醉处死小鼠取主动脉组织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观察,然后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PAR-γ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及稳斑汤各剂量组均能增加PPAR-γ基因表达量(P<0.01);与西药组相比,稳斑汤高剂量组增加PPAR-γ基因表达量无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炎症反应均明显弱于模型组.结论 ApoE基因敲除小鼠AS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发展和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搜风祛痰中药复方稳斑汤能够抑制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并上调实验性AS不稳定斑块ApoE基因敲除小鼠PPAR-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荷丹片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荷丹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 48只8周龄ApoE(-/-)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给予普通饲料室温饲养),高脂饲料复合气候箱干预组(36只)。喂养12周后,成功复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秽浊痰阻证模型后,分为3组:模型组、荷丹片组、阿托伐他汀组。1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采集标本,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学变化,并测定斑块面积(PA)与管腔面积(LA)之比;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主动脉PA/LA比值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荷丹片组、阿托伐他汀组PA/LA比值则小于模型组(均P0.01),荷丹片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荷丹片组、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荷丹片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荷丹片具有防治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高脂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干预作用及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片(商品名:立普妥)(阳性对照组)、丹红注射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n=10),给予药物腹腔注射6周后。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行HE染色,图像分析测量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小鼠血清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DNMTs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测量小鼠主动脉As斑块内DNMT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红注射液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高剂量组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低剂量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丹红注射液高剂量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基因组甲基化和DNMTs水平显著降低(P0.01)。丹红注射液与模型组相比,丹红注射液组As小鼠的校正后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降低,以及斑块内DNMT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As小鼠血脂水平,减少As斑块面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s小鼠血清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和整体DNMTs水平和抑制As小鼠主动脉斑块DNMT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并随机分为5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丹参酮ⅡA灌胃(7.5,15,30 mg·kg~(-1)·d~(-1));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5 mg·kg~(-1)·d~(-1)灌胃;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另设10只C57BL/6J小鼠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14周后测小鼠血清LCN-2、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结果:各给药组小鼠血清LCN-2、IL-6、MCP-1及TNF-α水平、主动脉LCN-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辛伐他汀组、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降低LCN-2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显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  相似文献   

19.
田苗  张冰  陈智慧  李佳  王凤荣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9):1976-1979,后插6
目的:探讨通脉降浊煎剂对情志失调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情志失调合并高脂饮食组、通脉降浊煎剂治疗组。情志失调合并高脂饮食组小鼠给予高脂喂饲及慢性应激刺激,治疗组小鼠灌胃给予通脉降浊煎剂,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糖水偏嗜实验、旷场实验),血脂检测,ELISA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内TNF-α、IL-1β、IL-6含量;主动脉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通脉降浊煎剂治疗后,小鼠糖水消耗增加、活动能力提高;血浆TC、TG、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提高;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组织中的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样损伤有所缓解。结论:通脉降浊煎剂可减轻情志失调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该疗效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并减轻脑内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炎性反应角度,研究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将36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12只和手术组24只。手术组小鼠采用颈总动脉外置管术(PCCP)加高脂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和中药组(C组),每组12只。于造模后12周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截取右颈总动脉;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研究斑块、脂质池情况以及结构;油红(oil red)染色检测斑块中脂质情况; Masson染色检测斑块胶原纤维蛋白情况; TUNEL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显著升高(P0. 01),药物干预后,C组小鼠TNF-α、IL-6、CRP水平较B组小鼠均显著降低(P0. 01)。病理学分析发现,与B组相比,C组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面积、数量,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减少,斑块内胶原纤维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斑块趋于稳定。结论: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芪丹通脉片能显著下调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小鼠机体炎性水平,通过减少动脉内斑块数量,脂质池数量、面积,脂质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胶原纤维蛋白含量而降低斑块的易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