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创伤后血脂变化及20%脂肪乳剂对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4例胆囊切除术病人为创伤模型,观察了创伤及给予20%脂肪乳剂后血的变化。术后甘油三酯下降主要是创伤应激、内源性甘油三酯合成减少、机体对脂肪利用增加的结果。总胆固醇的下降则是应激状态下来源于糖代谢的合成底物减少及禁食有关酶类受抑制的结果。创伤后机体对外源性脂肪乳剂廓清能力增强,给予20%脂肪乳剂后,能够提高血脂水平。改善脂代谢。对于创伤后的病人,作为能量的贮存或供给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脂肪乳剂作为能量底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成为肠外营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本文18例病人均为施行胃肠道大、中型手术者,均无高脂血症,年龄37~80岁,男女比例为2∶1,随机分两组。通过观察在创伤状态下,10例应用含长链脂肪酸的脂肪乳剂(以下简...  相似文献   

3.
周海燕 《工企医刊》2005,18(3):67-6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给药途径,由于注射技术、药物及患者年龄、健康情况等因素,均可造成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引起组织坏死或肢体功能障碍。本文报告10例静脉输液外渗,并就静脉输液外渗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链脂肪乳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输注脂肪乳剂除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能量外,还为机体提供了生物膜和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可以防止或纠正机体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脂肪乳剂是富含长链甘油三酯的脂肪乳剂,其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被认为可影响机体网状内皮系统、肝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含中链甘油三酯的脂肪乳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外渗的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72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与护理因素、患者因素、血管因素、药物因素、物理因素有关。结论引起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士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外渗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外渗紧急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脂肪乳剂与脂质过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  言自由基所致的氧化应激、组织损伤是近年来日益关注的问题。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 ,产生链式反应 ,改变细胞膜结构 ,产生脂质过氧化 ,影响细胞功能 ,造成组织损伤。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脉输注脂肪乳剂除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能量外 ,还为机体提供了生物膜和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而且可以防止或纠正机体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近年来有学者指出[1,2 ] ,静脉输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乳剂将增加机体的脂质过氧化 ,从而造成组织、脏器的损伤。然而 ,脂肪乳剂到底是否会…  相似文献   

7.
研究胃切除大鼠于术前接受以中链甘油三酯或长链甘油三酯为脂肪来源的肠外营养对肝内脂类,炎性介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大鼠经颈内静脉插管,分成两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的能量为30kcal/kg/d, 脂肪占能量的39%。除了脂肪乳剂外所有肠外营养制剂都是等氮的并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脂肪乳剂的成分中链/长链(1:1)或长链脂肪乳剂。大鼠于接受肠外营养5天后经部分胃切除术,于术后24小时处死。研究结果显示,中逻/长链组肝内脂肪少于长链组。提示中链/长链脂肪乳剂能改善肝脏脂类代谢。两组大鼠的腹腔灌洗液(PLF)和血液中白介素-1β(Ⅱ-1β),白介素-6(Ⅱ-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无显差别,说明术前输入中链/长链脂肪乳剂对调节大鼠循环血液中的炎性介质和手术刺激没有影响。长链脂肪乳剂组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超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明显高于输入中链/长链脂肪乳剂组,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在两组之间无显性差别。这些结果说明,腹部手术前输入中链/长链脂肪乳剂能改善脂类代谢和减少氧化物的刺激。结论:推荐对准备行胃手术的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使用中链/长链脂肪乳剂。  相似文献   

8.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小杰  艾玉 《职业与健康》2011,27(6):719-720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外渗到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易发生药物外渗,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其发生率国内为0.1%~6.0%,其中儿童为11%。老年患者达22%。  相似文献   

9.
3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输注长链,中长链或低磷脂长链脂肪乳剂,观察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示除LV,组外,IL,LF组输注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上长,IL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可见增高,LF组无明显改变,LV组则显著降低。据此,我们认为就血脂代谢而言,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短期输注脂肪乳剂,以低磷脂含量者为佳;其次,在等浓度等磷脂含量脂肪乳剂中、中长链脂肪乳剂又优于单纯长链脂肪乳剂。  相似文献   

10.
脂肪乳乳剂作为肠外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脂肪酸。因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促炎作用,引发人们对脂肪乳剂影响免疫功能的担忧,但并无大量研究证实其不良免疫特性,目前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不饱和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来源,期望减少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用量。本文就目前常用脂肪乳剂与相关免疫调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脂肪乳剂(FE)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有报道脂肪乳剂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然而,这些均系动物实验资料。脂肪乳剂对术后病人免疫系统的影响罕有报道。我们将31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无脂PN组,30%FE热能PN组;50%FE热能PN组,观察术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肪乳剂在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相关肝功能损伤(PNALD)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仁济医院402例老年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纳入标准:年龄≥60岁;确诊为恶性肿瘤,无远处转移且接受肠外营养前肿瘤已完全切除;接受肠外营养前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接受肠外营养≥7d;采用“全合一”方式配制肠外营养液,且经过中心静脉输注。排除标准: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期间患者死亡。年龄(71.7±6.8)岁,平均接受了(10.2±5.9)(7~61)d肠外营养支持。77.4%(311/402)患者使用了脂肪乳剂,22.6%(91/402)患者输注了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液。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的平均供给量分别为(1.8±0.7)、(0.9±0.4)和(0.7±0.2)g·kg^-1·d^-1平均供热量和热氮比分别为(69.8±27.2)kJ·kg^-1·d^-1和(660.4±255.4)kJ:1g氮。结果402例老年肿瘤患者PNALD的发生率为15.2%(61/402)。接受不含脂肪乳剂肠外营养支持老年患者PNALD的发生率为8.8%(8/91),而接受脂肪乳剂老年患者PNALD的发生率为17.0%(53/311),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2,P〉0.05)。脂肪乳剂种类和用量对PNALD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升高天数(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001)和γ-谷氨酰转移酶(P〈0.001)是PNA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给老年肿瘤患者术后应用脂肪乳剂是安全的,且对PNALD的发生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进行观察及原因分析,提出化疗药物外渗防治措施,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 对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出现护理药物外渗的原因包括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落实不够,护士操作不当及责任心不强等.结论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训练,以达到减少肿瘤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肠外营养时脂肪乳剂的代谢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 言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静脉输注脂肪乳剂除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能量外 ,还为机体提供了生物膜和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而且可以防止或纠正机体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目前 ,临床上实施肠外营养时 ,人们往往注重脂肪乳剂可提供多少能量以及在能源物质中所占的比例 ,但对脂肪乳剂在循环、组织中的代谢过程以及监测脂肪乳剂代谢的方法却较少关注。1 脂肪乳剂的代谢过程脂肪乳剂是按照乳糜微粒的结构设计的 ,乳糜微粒中间是含甘油三酯、维生素E、K及胆固醇酯的核心 ,外周由磷脂及游离胆固醇构成 ,其直径在…  相似文献   

15.
结构脂肪乳剂在肝硬化病人中的产热及代谢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结构脂肪乳剂与长链脂肪乳剂在肝硬化病人的产热及代谢效应,以评估结构脂肪乳剂在肝硬化病保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交叉研究。第一组7例病人分别连续输注20%Intralipid或20%Struetolipid4h(0.25gTG/kg.h^-1)第二组9例病人分别连续输注上术脂肪乳剂和葡萄糖混合液6h(0.17gTG/kg.h^-1及0.1  相似文献   

16.
Theeffectoffatemulsiononplateletfunction,coagulationadnimmuneresponseLIUMuling,CAOWeixin.AffilatedHospitalofBengbuMedicalCollege,Anhui233000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主要供能物质之一。它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意见,多数作者认为长期应用脂肪乳剂安全有益,少数作者则认为脂肪乳剂可能影响血小板凝血系统、免疫系统,促进血栓形成,极少数患者甚至发生脂肪超载综合征。为此,就脂肪乳剂对血小板、凝血、免疫等系统的影响予以综述。一、脂肪乳剂对血小板的影响体外实验研究将同位素氖标记的脂肪乳剂加人大鼠血液,发…  相似文献   

17.
郭菊英  李文波 《中国保健》2009,(15):639-640
化疗在癌症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护理人员在配置、使用和处理化疗药物时,如防护措施不当,会对自身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输注化疗药物时一旦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造成功能丧失,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无法估量。因此,在使用化疗药时如何做好护理人员自身防护并确保用药过程中病人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一组术后病人,短时输注10%或20%脂肪乳剂,比较不同浓度脂肪乳剂对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1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5):男∶女=3∶2,平均年龄56岁;应用10%脂肪乳剂提供非蛋白热能的30%。B组(n=5):男∶女=2∶3,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静脉输液外渗98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药物本身、患者自:身及护理人员三方面因素可导致静脉榆液外渗。结论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静脉和途径输液,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重视高危药物的应用等,能有效避免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洁 《现代保健》2012,(4):158-161
脂肪乳剂是构成TPN中非蛋白质能量的来源之一。传统的以大豆油为基础的长链脂肪乳,由于长链脂肪乳存在导致脂质过氧化、免疫抑制、诱发炎症和损伤内皮系统作用的潜在风险,因此,研究出了中/长链脂肪乳剂、鱼油、橄榄油、结构脂肪乳剂、SMOF等。不同脂肪乳剂的差别主要在于甘油三酯的不同,即结合于甘油的脂肪酸的不同,而脂肪酸的不同代谢特点决定了各种脂肪乳剂在临床中的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