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矮杨梅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杨梅科杨梅属植物矮杨梅的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茎中共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taraxerol(2)、myricanol(3)、山柰素(4)、槲皮素(5)、杨梅素(6)、杨梅苷(7)、芦丁(8)。结论:文章首次报道了矮杨梅茎的化学成分,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从杨梅树皮中制备杨梅苷对照品的方法。方法:采用聚酰胺柱层析和重结晶法对杨梅树皮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IR、MS、1 H-NMR和13 C-NMR进行结构鉴定,通过TLC法和HPLC法对对照品进行纯度检测。结果:从杨梅树皮中分离纯化出的杨梅苷对照品质量分数〉98.0%。结论:该方法制备的杨梅苷对照品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用于含黄酮类中药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杨梅科杨梅属植物矮杨梅(Myrica nana Cheval)叶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法分离、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叶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齐墩果烯(2)、槲皮素(3)、芦丁(4)、杨梅素(5)、杨梅苷(6).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杨梅中活性成分杨梅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唐霖  张莉静  王明谦 《中成药》2006,28(1):121-122
杨梅(Myrica rubra Bieb.et Zucc)是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果树之一,野生种生长史已有7000多年,人工栽培已有2000多年[1]。我国产杨梅属(Myrica L.)植物约5种,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部地区。浙江产杨梅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黄岩、象山、温州等地,为杨梅科mycicacae杨梅属myrica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学名: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英文名,China Waxmyrtle,China Bayberry。杨梅树皮和树叶中含有杨梅素(3,5,7,3′,4′,5′-六羟基黄酮myricetin Myr)又称杨梅树皮素。叶可提芳香油,种仁富含油脂,民间常用其根、叶、树皮和果入药。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杨梅核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杨梅核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脂质过氧化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考察了杨梅核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杨梅核不同溶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脂质过氧化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其中杨梅核无水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最强。结论:杨梅核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杨梅树不同药用部位杨梅苷含量的HPLC方法,并对野生杨梅树不同药用部位的杨梅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收并加工3批杨梅树的不同药用部位,包括根木质部、根韧皮部、树韧皮部、枝韧皮部、枝木质部、叶和果,采用HPLC法,以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0 nm,建立测定杨梅树不同药用部位中杨梅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杨梅树不同药用部位的杨梅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杨梅苷在3.891 8~194.59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检测结果 RSD均低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03 5%,RSD为2.271 3%。杨梅树不同药用部位的杨梅苷含量在0.043 0%~13.917 0%,其中以韧皮部和叶含量较高,杨梅苷含量由高到低的部位为:树韧皮部>根韧皮部>枝韧皮部>叶>枝木质部≈根木质部>果实。果实中杨梅苷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下降。结论 本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并比较杨梅树叶、枝皮、茎皮及不同生长时间茎皮中杨梅素的含量,为确定杨梅树的药用部位及合理采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以甲醇索氏回流提取得到杨梅素提取物,用HPLE法测定含量。结果杨梅树叶、枝皮、茎皮中杨梅素含量比较结果表明,杨梅素含量:杨梅叶〈杨梅枝皮〈杨梅茎皮;3年生、4年生、5年生、6年生、7年生、8年生、9年生、10年以上生杨梅茎皮中,8年生杨梅茎皮中杨梅素含量高。结论8年生杨梅茎皮中杨梅素含量最高,作为杨梅素提取原料最佳。  相似文献   

8.
缪士毅 《气功》2010,(6):548-549
俗话说"夏至杨梅满山红"。夏至前后,江南名果杨梅纷纷登场,那圆融融、紫艳艳、水津津的杨梅惹人眼目,占尽风头,撩人品尝。一些杨梅主产区,为迎合时尚,开辟了采摘杨梅游活动,有的还举办杨梅节,让人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相似文献   

9.
缪士毅 《养生月刊》2010,31(6):548-549
俗话说"夏至杨梅满山红".夏至前后,江南名果杨梅纷纷登场,那圆融融、紫艳艳、水津津的杨梅惹人眼目,占尽风头,撩人品尝.一些杨梅主产区,为迎合时尚,开辟了采摘杨梅游活动,有的还举办杨梅节,让人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相似文献   

10.
杨梅核仁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杨梅核仁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索式抽提法提取杨梅核仁油,分析其理化指标;并采用GC-MS法,对杨梅核脂肪酸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杨梅核仁得油率为21.54%;杨梅核仁油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达40.86%,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8,11-十八碳二烯酸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含量占总量的80%左右。结论:杨梅核仁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品质优良的油脂。  相似文献   

11.
美英中三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炳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97-2300
目的:借鉴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经验,探索研究"中医类别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方法:应用比较教育学方法,以美、英、中三国为样本,对全科医学兴起的背景、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结论:中医学与全科医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应对"中医类别全科医学"的内涵特点作出科学的诠译;制订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标准;中医类别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要适应国情。  相似文献   

12.
扣子七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扣子七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GC-MS技术及计算机联用仪首次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鉴定。结果检出106个峰,共检出其中65个组分,已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总含量分别占15.39%和9.22%,且以斯巴醇含量为最高;其次是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八氢-1,4-二甲基-7-甲基乙烯奥、4(14),11-桉叶二烯、人参炔醇、4,11-十四碳二烯-环氧醚,烷烃及甾酮类。结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为扣子七挥发油主要成分,斯巴醇可作为人参属植物中扣子七与其它植物的主要鉴别成分,含量较高的人参炔醇具有强的生物活性而对扣子七的进一步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医之二(阴阳)、三(三焦)、五(五行)、八(八卦)的基本观念,选择以左前臂为治疗的区域,使用简单迅速有效的针刺方式来提高治疗效果,病患大多能接受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醋酸乙酯 -甲酸 -水 (8∶ 1∶ 1)为展开剂 ,展开 ;以三氯化铝和碘蒸气分别显色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与槐花中相同的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龙爪槐花中芦丁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16.
丹参与白花丹参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比较丹参与白花丹参不同采收部位种子特性。方法:分别收集丹参、白花丹参主果穗上段、中段、下段种子,测定其萌发率、含水量、单穗种子粒数、千粒重等指标。结果:白花丹参果穗位置越高,种子萌发率越高,单穗种子粒数越多;丹参果穗位置越低,萌发率越高,中段单穗种子粒数最多;白花丹参与丹参不同部位种子的含水量、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结论:丹参和白花丹参采收部位不同的种子特性不同,采收时白花丹参可优选中上段,丹参优选中下段,并通过分批集中的方法,提高种子质量均一程度。  相似文献   

17.
18.
地枫皮果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地枫皮果挥发油中共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种内分化明显。比较研究了栽培大、小叶类型后,命名小叶类型为“多花延胡索”(小叶元胡)C.yanhusuof.floribunda。利用分化现象在大田选育出的纯系大叶类型延胡索有10%左右的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20.
红鱼眼的显微结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制定红鱼眼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红鱼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柱鞘纤维新月形。叶横切面主脉凸起不显著,叶肉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孔沟明显;棕色块易见。结论以上显微特征稳定,可作为红鱼眼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