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国荣  唐引荣 《铁道医学》1999,27(4):224-226
目的 比较ATP法与MTT(四唑蓝)法对卵巢癌细胞体外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以ATP法和MTT法检测5种化疗药物对卵巢癌3AO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1)ATP法与MTT法相关性良好。(2)ATP法更加灵敏、稳定。ATP法在80个细胞时即可测出发光强度的改变;而MTT法细胞 达300时才能测出OD值变化。试验所需细胞浓度,ATP法与MTT法分别为1×10^4 ̄5×10^4个/ml和1×1  相似文献   

2.
姜浩  曹建国等 《湖南医学》2001,18(6):414-416
目的 评价琼脂培养MTT法(简称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人肿瘤干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测定(HTSCA)和MTT法同时对人肺癌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共同相关性分析;同时,回顾性观察MTT法测定卵巢癌患者对顺氯氨铂(DDP)的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关系;前瞻性观察通过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指导临床选择有效药物对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①MTT比色法和HTSCA同时可供药敏分析的药物浓度次是126,两法测定结果的总符合率是92.8%(117/126)。②MTT法测定的卵巢癌细胞对DDP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相关,总符合率是92%(24/26)。③MTT法药敏预测指导人肺癌化疗组临床有效率(91.2%),较常规方案化疗组(53.3%)明显增高(P<0.05)。结论 MTT法测定人实体瘤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指导临床化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MTT法在癌细胞体外化疗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四氮唑兰(MTT)法,对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细胞进行7种抗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检测成功率为805,7种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有效率分别为:5-Fu和MMC为37.5%,ADM25%,MTX21.4%,Car20%,DDP12。5%,A-C0%,结论MTT法在肝癌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中检测成功率高,个体差异明显。因此,MTT法药敏试验在指导临床肿瘤化疗,提高化疗效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MTT法检测卵巢癌化疗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卵巢癌对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卵巢癌标本52例。用MTT法将癌细胞悬液与17种抗癌药反应,计算各种抗癌药抑制率,推断药物敏感性,同时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景卵巢癌的不同个体和类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药物敏感性与肿瘤分期和分级有关。本组患者的生存率较以往无药敏试验的患者明显提高。结论采用MTT法进行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选择有活性的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leevec对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Gleevec处理COC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Gleevec联合顺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Gleevec显著提高了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2.5~10μg/ml顺铂与1.0μmol/L Gleevec合用表现为协同作用,2.5~10μg/ml顺铂与2.5~10μmol/L Gleevec合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在Gleevec的作用下COC1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改变,形成凋亡小体。结论Gleevec能够诱导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检测用于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末端标记法直接检测顺氯胺铂等6种化疗药物诱导4例卵巢癌实体瘤细胞凋亡的结果。并与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同一种化疗药物对不同来源的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诱导程度不同,与ATP法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P0=0.75)。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细胞凋亡检测能直接用于 了解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若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与ATP法组合应用,将有可能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MTT法进行白血病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MTT比色法进行白血病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可行性.为MTT法作为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47例血液病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白血病细胞对14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与化疗药物的实际疗效作对照。结果47例患者中,体外敏感/体内敏感(S/S)30例、体外敏感/体内耐药(S/R)7例、体外耐药/体内耐药(R/R)9例、体外耐药/体内敏感(R/S)例;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2.98%,阳性符合率为81.09%,阴性符合率90%。敏感度96.77%,特异度56.25%。结论采用MTT法预测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临床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源p53基因在结肠癌细胞内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及奥沙利铂(OXA)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结肠癌细胞株SW1116不同时间后,CCK-8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rAd-p53及OXA单独作用时,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二者联合作用24 h,在较低浓度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明显增高(P值均〈0.05);OXA(6.25μg/ml)与rAd-p53(5×105、5×106、5×107、5×108、5×109vp/ml)联合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细胞caspase-3蛋白的含量升高,但p53蛋白无明显升高。结论OXA和rAd-p53单药可抑制结肠癌细胞SW1116的生长,二者联合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有增强OXA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与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下游的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源p53基因在结肠癌细胞内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及奥沙利铂(OXA)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结肠癌细胞株SW1116不同时间后,CCK-8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rAd-p53及OXA单独作用时,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逐渐增高;二者联合作用24 h,在较低浓度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明显增高(P值均〈0.05);OXA(6.25μg/ml)与rAd-p53(5×105、5×106、5×107、5×108、5×109vp/ml)联合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细胞caspase-3蛋白的含量升高,但p53蛋白无明显升高。结论OXA和rAd-p53单药可抑制结肠癌细胞SW1116的生长,二者联合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有增强OXA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其机制与通过线粒体途径激活下游的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MTT法检测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2,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条件因素对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数与生成的甲Zuan(formasan)的光密度(OD)值呈线性正相关。肝癌细胞数、药物浓度,药物作用时间是影响MTT法检测肿瘤抑制率的重要因素。正交设计应用于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与平行设计的检测结果相关一致。结论;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具有简易、快速、重复性较好等优点,但检测条件(肿瘤细胞数,药物浓度,药物作用时间)可能会严重影响肿瘤抑制率检测结果的和药敏判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葡聚糖包裹的活性炭石(DCC)法、羟基磷灰石(HAP)法及等电聚焦电泳(IEF)法,在各种条件下检测了1.25(OH)_2D_3(DHCC)受体的含量。这3种方法得到的表现解离常数(Kd)分别等于4.2×10~(-9)mol/L、2.3×10~(-9)mol/L和6.4×10~(-9)mol/L;该受体蛋白分别在10nmol/L、8nmol/L和30nmol/L浓度的〔~3H〕DHCC处被饱和。该受体对D_3类似物的结合能力依次为1,25(OH)_2D_3>>25(OH)D_3>D_3≈E_2。我们所测佝偻病鸡3种组织中该受体含量依次为肠>输卵管壳腺>>肝。用DCC法,在4℃孵育2~5h,结合最稳定。用KTED缓冲液测得的胞液DHCC受体含量比用TED缓冲液高(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生物样本体系中测定过氧化脂质 (L PO)的较理想方法。方法 用目前最常用的 FOX法 ,改进碘量法 ,TBARS法同时测定不同生物样本体系中的 L PO浓度 ,并以线型性 ,准确度 ,精确度 ,稳定性和检测效率等指标评估、比较此三种方法的优劣。样本体系包括萃取的低密度脂蛋白 (L DL) ,细胞培养上清液 ,人血浆。结果 在萃取的 L DL样本体系中 ,FOX法显示出对 L PO最敏感的检测效率 ,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但在细胞培养上清液和人血浆中 ,改进碘量法和 TBARS法的质量评估指标则优于 FOX法。在准确度评估实验中 ,FOX法对人血浆中的加样回收率明显偏低 (6 1.92 %± 2 .92 % ,碘量法 99.0 0 %± 2 .6 5 % ,TBARS法 10 1.6 3%±12 .0 0 % ) ,重复性也差 (评估精确度的变异系数 CV:FOX法为 19.15 % ,碘量法 4 .36 % ,TBARS法 3.14 % )。在线型性评估和稳定性评估实验中 ,三种方法皆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在人血浆中 L PO浓度的测值 ,改进碘量法为(14 .189± 4 .889)μm ol/ L ,TBARS法为 (0 .936± 0 .4 6 2 )μmol/ L ,上述测值与其它作者的报道相近。结论 在相对纯净的样本体系中 ,FOX法显示出对 L PO最敏感的检测效能。但在复杂样本体系中 ,改进碘量法和 TBARS法测定 L PO的各项质量指标则优于 FOX  相似文献   

13.
三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3种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的方法--凝血酶凝固法、双缩脲法、传统盐析法进行比较.方法用以上3种方法进行Fib测定的重复性实验及对正常、高和低Fib值测定并测定血红蛋白(Hb)和乳脂蛋白对以上3种方法的影响度,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在重复性实验中,凝血酶凝固法的精密度最高;对正常Fib值测定,双缩脲法和传统盐析法结果高于凝血酶凝固法,差异无显著性;对低Fib值测定,结果相反;对高Fib值测定,双缩脲法结果低于凝血酶凝固法,差异无显著性,而传统盐析法结果相反;Hb和乳脂蛋白对凝血酶凝固法的测定结果影响最小.结论凝血酶凝固法测定Fib的精密度高,有较强的抗Hb和乳脂蛋白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适宜应用于临床的体外敏感药物实验方法。方法 对37例经病理确诊的口腔癌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原代鳞状细胞癌,利用卡铂、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氨甲喋呤进行MTT法和SRB法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①MTT法与SRB法所得结果差异无显著性(_P〉0.05)。②各药物的平均抑癌率依次为卡铂+5-氟尿嘧啶〉卡铂〉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氨甲喋呤。结论 ①MTT法与SRB法适合临床需要。②口腔鳞癌的药物敏感性与药物有关。③联合用药效果比单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酶法和Jaffe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的定量关系.方法:按各自方法将测得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酶法和Jaffe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回归方程式为Y=0.7X 46.8(Y为Jaffe速率法,X为酶法 ),相关系数r=0.9976.结论:Jaffe速率法和酶法结果不同,两者之间存在恒定偏倚.  相似文献   

16.
    
张宏  汪国生  李向培  马艳 《安徽医学》2012,33(11):1430-1432
目的探讨CL-IIF法和ELISA法单独及联合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异同,了解2种方法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7例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和疾病稳定组,另选择49例疾病对照、35例正常人血清对照,各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2种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抗ds-DNA抗体,每种方法使用2个厂家的试剂,比较不同方法之间、同一种方法不同厂家试剂之间以及SLE不同阶段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每种方法的不同厂家试剂之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IF法和ELISA法在SLE中的敏感性分别为55.8%和70.1%,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2.9%。两种方法在SLE中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SLE疾病活动组抗ds-DNA抗体中,CL-IIF法和ELISA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7.5%和95%;而在SLE疾病稳定组阳性率分别为10.8%和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SLE疾病活动组中特异性分别为89.2%和73.0%。同时,ELISA法检测出正常对照及疾病对照组、SLE稳定组和SLE活动组3组之间的抗ds-DNA抗体浓度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疾病活动度与抗ds-DNA抗体的浓度呈线性趋势(P<0.05)。结论 CL-IIF法检测SLE中的抗ds-DNA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尤其在疾病稳定期中。CL-IIF法价格便宜,适于SLE的确诊。ELISA法可定量检测抗ds-DNA抗体的浓度,且其浓度与SLE疾病活动度呈线性相关,适于监测SLE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总多酚、黄酮含量.方法 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评价茯砖茶80%乙醇(总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结果 茯砖茶乙酸乙酯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正丁醇提取物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91.38±5.24)、(222.86±6.12)mg/g.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为:总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总提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茯砖茶总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048、0.043 g/L,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IC50分别为0.025、0.027 g/L.茯砖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茯砖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开发功能性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LIATESTD-D)和快速ELISA法(VIDAS D-D)两种D-二聚体定量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LIATESTD-D和VIDAS D-D两种方法对108份健康体检及住院患者标本进行D-二聚体定量检测。对检测的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当D-二聚体检测值在500~1000万g/ml之间时r2=0.9947,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当D-二聚体检测值<500 ng/ml和>1000 ng/ml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697和r3=0.9538,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不理想。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实验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一个改良的凝胶洗脱法,用以分离细胞型DNA特异结合蛋白质。采用小型平板SDS凝胶电泳分离和银染鉴定,用硝酸纤维素滤膜结合法和迁移率改变法检测DNA活性。此法具有快速、经济和保留DNA活性等优点,适用于分离纯化象细胞型DNA特异结合这样含量极微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项目同测法与单项目测定法测定ALT和AST结果的差异。方法 分别使用双项目同测法和单项目测定法测定定值血清和30例样本ALT和AST含量,并将定值质控血清分别做日内、日间精密度测定。结果 两方法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γ=0.999,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ALT和AST日内变异分别为2.63%、2.47%,日间变异分别为3.84%、3.77%。结论 双项目同测法可以节约仪器通道,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