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治龙 《现代保健》2012,(17):22-23
目的:比较高压氧与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率为18.37%,总有效率为59.18%,观察组总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俨〈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芯凤 《健康天地》2010,4(3):16-16
目的:观察术前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在经产妇再次妊娠者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以减少痛苦,降低手术难度。方法:选取我院妊娠10周以内人工流产手术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另再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观察疼痛、出血和宫颈松弛情况。结果:宫颈松弛程度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00%,对照组为20.00%。术中疼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经产妇再次妊娠者,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疗效满意,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易妳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41-6442
目的:探讨对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为92.00%,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00%,观察组为98.0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疗效。方法 将74例HIE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37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3~0.05mg/kg.疗程4~6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5.7%.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显效率37.8%,总有效率72.9%。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脑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胶囊,连用2周。对照组单独应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61.76%,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显效率40.63%,总有效率7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奥关拉唑胶囊比单独应用奥美拉唑胶囊对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接收的12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可得,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活血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硝酸醋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等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痛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等情况。结果: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42/5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00%(48/50),较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6.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治中,采用活血定痛汤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5例,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口服,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乐习 《现代保健》2012,(23):27-2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j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治疗。治疗前后对胃镜结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80.00%,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愈合率为57.14%,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相比,愈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改善溃疡创面的修复,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肺泰胶囊联合西药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痊愈率为4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痊愈率为26.00%;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泰胶囊联合西药方式对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促进病情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胡凌云 《现代保健》2014,(24):102-10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手术室基础护理,观察组再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2%,均低于对照组的10.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78.3%,高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89.1%、(12.3±3.2)d、(13415.5±302.3)元;对照组分别为71.1%、(17.6±3.3)d、(17823.3±354.4)元。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探讨实施质量控制以及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对妇产科护理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护理措施,其中105例病例应用完善的质量控制及细致、安全的安全管理措施作为观察组;100例病例应用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蔡娜  刘惠玲 《现代保健》2014,(16):119-12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开展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的病例各600例,比较加强管理前对照组和加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费用、病原菌送检数及合理使用抗菌药例次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4±1.2)d、抗菌药物费用90368.60元、病原菌送检数158例(26.33%)及抗菌药合理使用例次247例(41.17%)等指标明显优于加强管理前的对照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魏玉兰 《现代保健》2014,(16):101-10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前后本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前(2012年)的8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3年)的937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安全缺陷2.30%,护理质量评分为(92.99±2.95)分,医生满意度为86.25%,患者满意度为82.33%;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缺陷为0.44%,护理质量评分为(97.85±3.76)分,医生满意度为96.83%,患者满意度为97.61%。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及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可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无菌技术的管理,健全医院与手术室感染管理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等进行管理。结果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实施手术室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钰萍 《现代保健》2013,(20):78-79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6月3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9名和观察组19名,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则以人性化理念为指导进行管理,然后将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别于管理前与管理后2、4周采用GSES量表和Zung量表进行评估,并将两组对应时间段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管理后2、4周采用GSES量表和Zung量表评估结果分别优于对照组管理后2、4周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相对优于常规管理下的护理人员,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配合能力培训与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刘琼  吕天花 《现代保健》2014,(26):80-8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本院肝胆科病房收治的24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8.18±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0±3.16)d,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83%(115/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确实保障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李优苼 《现代保健》2014,(24):144-146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对照组患者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尿道会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采用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在该院手术室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护理人员4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管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工作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管理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管理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工作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8%,高于对照组的79.2%;管理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仅有1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管理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采用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幅度改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缩短干预时间,使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