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2002,(2)
20 0 0年 6月 1日~ 6月 2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医务人员 2 0 0余人。会上邀请了 10余位国内著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就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病理研究、诊断与治疗 ;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 ,诊断与治  相似文献   

2.
第一讲 酒精性肝病的分类及其诊断标准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酗酒和高脂饮食对身体健康尤其对肝脏的损害日益显现 ,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为重视和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研究 ,本刊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联合举办“2 0 0 1年全国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学术研讨会” ,著名消化、肝病、外科及中西医结合专家 ,在会上作了很有价值和高水平的专题报告 ,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治情况 ,从基础到临床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为了进一步推动及提高对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方面的工作 ,本刊将在今年“医学基础与临床”专栏中每期 1讲 ,共 12讲刊出 ,希望能对此项研究工作有所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评价metadoxine(L-吡哆醇、5-羧酸-2-吡咯烷酮)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 病人和方法:入选标准:(1)年龄:20~70岁;(2)长期饮酒史,每日乙醇摄入量超过80g且仍在饮酒;(3)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仅轻度异常,提示为早期酒精性肝病;(4)B超提示脂肪肝。剔除晚期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肝病、吡哆醇及其衍生物过敏、治疗前曾经正规治疗、合并肾衰及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谷胱甘肽与血脂康联用治疗酒精性肝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浙江省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酒精性肝病 (ALD)患病率为 4 3 4% [1] 。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与血脂康联用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住院的ALD患者 12 0例 ,其中男 114例 ,女 6例 ,年龄 2 8~ 64岁 ,平均 (4 3 87± 13 15 )岁。诊断均符合 2 0 0 2年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2 ] 。其中酒精性脂肪肝 3 8例 ,酒精性肝炎 5 5例 ,酒精性肝纤维化和 (或 )肝硬化 2 7例 ,合并肝炎病毒感染 15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将12 0例患者…  相似文献   

5.
全国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的全国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6月1日至2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会议代表250余人。 本次会议汇集了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就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进行了高水平的研讨,并就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CYPⅡ E1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CYPⅡE1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对CYPⅡE1基因分型,A型(c1纯合子)、B型(c1/c2杂合子)、C型(c2纯合子).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酗酒无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1基因频率明显降低,c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而酗酒无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c2基因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CYPⅡEl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对CYPⅡEl基因分型,A型(c1纯合子)、B型(c1/c2杂合子)、c型(c2纯合子)。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酗酒无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c1基因频率明显降低,c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而酗酒无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c2基因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 2E1),是细胞色素P450的乙醇诱导形式,它在非乙醇脱氢酶氧化途径中起重要作用,为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发病机制。CYP 2E1基因及多型性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通过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探讨在脂肪肝的发展过程中肝CYP 2E1基因及表达变化规律,为脂肪肝的发生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白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N)是IL 1强有力的内生拮抗剂 ,通过抑制IL 1的作用而产生一系列生物活性。为了探讨IL 1RN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 ,我们采用PCR技术对酒精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基因组DNA的IL 1RN内含子 2的基因型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6 5例嗜酒者 ,均来自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 ,其中无肝脏损害者 4 3例 ,酒精性脂肪肝 30例 ,酒精性肝炎 6 1例 ,酒精性肝硬化 31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为 2 5~ 70岁 ,平均 (44 .0 0± 10 .6 8)岁。诊断标…  相似文献   

10.
《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389-389
2006年7月27日-30日在长春召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一届全国肝胆疾病学术研讨会。一、征文内容各种肝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肝胆疾病的现代诊断、治疗新技术。 1.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2.药物性肝损伤。3.酒精性肝病。4.自身免疫性肝病。5.非酒精性脂肪肝。6.肝胆肿瘤。7.肝移植内科问题。8.胆道疾病诊治临床与基础研究。9.暴发性肝衰竭诊治临床与基础研究。10.人工生物肝临床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AST/ALT比值可能有助于鉴别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 ]/SorbiD…∥AmJGastroenterol 1 999,94( 4) 1 0 1 8~ 1 0 2 2 鉴别非酒精性脂肪肝 (NASH)和酒精性肝病通常比较困难 ,因为许多病人常否认有酒精滥用史 ,所以不能依靠病史作出诊断。临床常见酒精性肝炎病人谷草转氨酶 (AST)与谷丙转氨酶 (ALT)的比值 >2。本研究旨在确定此比值是否可用于区分NASH和酒精性肝病。病人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研究所 1 990年至 1 996年诊断为NASH的病人以及年龄、性别及诊断日期与之相配的酒精性肝病病人。酒精性肝病病人诊断根据病人有酗酒史 (酒精摄入量为 6…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定于 2 0 0 2年 10月在南京市联合举办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征文内容 :(1)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流行病学 ,预防管理的研究 ;(2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合并症的研究 ;(4)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其他研究的进展等。征文要求 :(1)请寄论文全文及 6 0 0~ 10 0 0字左右的摘要各 1份 (自留底稿 )。论文内容应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具有理论实用价值 ,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结论 4个部分。 (2 )凡未…  相似文献   

13.
<正>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A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目前,全球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甚。NAFLD还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72  
目的 了解浙江省酒精性肝病的基本情况。 方法 对浙江省酒精性肝病行作全面流行病学调查,按照代表性及经济有效的原则,分层按比例多阶段整群抽样后,行问卷调查和作肝功能、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 结果 有效问卷18237份,男性12042人,女性6195人,平均年龄(38.8±13.3)岁,平均日酒精摄入量为(17.7±27.2)g。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34%,酒精性肝硬化患病率为0.68%,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0.94%,酒精性肝炎患病率为1.51%,酒精所致其它肝脏损害为1.21%。结论 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34%,值得有关部门对酒精相关性疾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由曾民德、沈稚舟等教授倡议 ,2 0 0 3年 9月 16日下午上海市肝病学会邀请沪上肝病、内分泌及糖尿病有关专家召开“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专题讨论会 ,来自全国脂肪肝学习班以及本市消化、肝病、内分泌科的 15 0余位医师参加了这次别开生面的“肝 胰”对话。曾民德教授首先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 alcoholicfat tyliverdisease ,NAFLD )的若干概念作了简短发言 ,提出NAFLD是遗传 环境 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NAFLD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第一大肝病 ,不但与肝硬化…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它的高发病率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亚型(CYP2E1)是参与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过程中的关键酶。"二次打击"学说为医学界普遍接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二次打击学说"中,CYP2E1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亦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CYP2E1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在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探索出有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与胰岛素抵抗和线粒体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组织学上包括单纯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此研究旨在检验与NASH发病有关的假说(1)外周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共同特征;(2)可能存在线粒体的缺陷。 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标准及组织学检查诊断,排除肝硬化、临床糖尿病和病态肥胖。正常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体重与脂肪肝及NASH组相匹配。 全部测量人体有关指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皮肤活检作纤维母细胞培养。肝活检组织用于电镜观察线粒体异常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评估肝内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ALD)是酒精滥用最常见的临床后果,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骨骼肌损失或肌肉减少症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并发症。肌肉减少症会对临床结局造成不利影响,包括生存期、生活质量、肝脏疾病的其他并发症及移植预后。本文就酒精性肝病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酒精性肝病(ALD)是因长期过量摄入酒精所致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疾病谱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1-2]),发病机制不详~([3])。目前我国尚无ALD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根据各地小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A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5])。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又名浆细胞骨髓瘤或浆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酶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及NAFLD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20例非脂肪肝对照者,20例正常对照者分析CYP2E1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FLD中c2等位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x~2=8.376,P=0.004)和非脂肪肝对照组(x~2= 6.769,P=0.005)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中基因型分布与酒精性肝病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6).在NAFLD中肝脏病变程度不同,c2等位基因频率不同,在脂肪性肝炎(P=0.04)和肝硬化(P=0.000)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与CYP2E1酶基因多态性有关,同时也为研究NAFLD遗传易感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