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岗位疾控职责及考核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抽取珠三角地区14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14所乡镇卫生院在所调查的11类49项公共卫生项目中,平均开展了44.6项,开展比例为91.0%。54.9%的防保人员所在机构开展了年度或季度考核,44.3%的考核与奖金挂钩,16.5%的考核未与待遇挂钩。结论珠三角地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开展较好,但考核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应根据新形势下国家医改政策,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明确界定公共卫生疾控职责,合理配置预防保健人员,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基层疾控人员对疾控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了解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开展现状.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结果 96.9%(127/131)的基层疾控人员认为自己对本岗位职责清楚,46.1%(53/115)和53.0%(61/115)的疾控人员分别认为目前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指标能反映其工作数量水平和工作质量水平,并且广东、江西和甘肃3省基层疾控人员评价存在地区差异.54.6%(59/108)疾控人员对疾控岗位绩效考核评价表示满意,53.2%(65/122)的疾控人员认为工作负荷重,并且不同疾控岗位的人员间评价存在差异.结论 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是基层疾控人员认可的方法.但应进一步细化乡镇卫生院内部的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措施,完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方案,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不同岗位建立科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沿袭多年的县级疾病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专科化管理,导致县里多条线穿过乡镇卫生院防保科一个“针眼”而影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整体、协调发展的现象,已在浙江省余姚市开始改变。该市在浙江省率先创新探索“全科疾控”管理模式,创建全科疾控团队,包干指导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出此举两年多来的考核表明,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公共卫生三大类12项服务项目连年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4.
2009年国家启动新医改以来,按照"保基础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多项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相关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到了乡镇卫生院,如何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点课题。本综述围绕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分析了国家政策进展,梳理了研究文献现状,对于完善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考核等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法对全市疾控人员编制、学历、技术职称构成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全市疾控人员共1354人,其中市级154人,县(区)744人,乡镇456人。研究生学历占0.66%,大学本科学历占8.20%,大专学历占24.45%,中专/高中/技校占58.27%,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42%。高级职称占2.58%,中级职称占13.37%,初级职称占35.97%,无职称占48.08%。结论当前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基层防保人员待遇偏低,疾控队伍不稳定。为此,卫生行政部门应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宏观管理,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疾控人员尤其是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以稳定队伍,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昌标  陈锟锟  顾善儒  顾建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71-4173,4177
[目的]摸清乡镇卫生防保队伍情况,掌握镇级防保机构的人员现状,以合理配置和利用防保机构人力资源。[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各乡镇防保科所有在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县防保人员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员占49.9%;学历层次低,无学历人员占45.5%;职称偏低,初级以下占80%;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近10年新进入防保队伍人员抽用乡村医生比例占54.1%,公共卫生专业毕业和具备公共卫生执业资格人员为0%。且新进入防保队伍的人员在5年之内并不稳定,78.69%的人员工龄未到5年。[结论]乡镇防保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严重溃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结果:88.8%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政府、疾控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共同组织考核。考核频度以季度考核和半年考核为主;考核内容主要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业务能力、群众满意度、医德医风和劳动纪律;考核形式以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为主;考核结果与疾控岗位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物质激励与职业发展、培训提高等非物质激励相挂钩。结论: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的关键环节缺乏针对性,影响了绩效考核效果,考核应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及各地实际情况组织进行,避免形式主义,以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疾控体系预防保健人力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防保人员现状,为加强基层疾控机构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六个区县的基层防保人员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六区县基层防保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占4.15%,中级占33.68%,初级占46.44%,士级占10.39%。硕士学位占0.31%,本科占11.24%,大专占39.94%,中专以下占48.52%。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20.44%,临床医疗占46.22%,护理占21.93%。职业医师类别公共卫生占31.14%,临床医疗占40.57%,护士占19.31%。结论六区县基层疾病控制机构整体学历偏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年龄偏大。应建立疾控体系准入标准.加强人才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规划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新疆65个乡镇卫生院1142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基本信息,采用 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 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被调查的1142人中,女性占78.89%,维吾尔族占52.19%,以中青年为主,占41.66%;学历以中专学历为主,占60.6%;职称以初级最多,占56.74%。按照国家规定11大项公共卫生工作内容配备的人员要求,专兼职人员配备数65个乡镇卫生院均达标,而专职人员配备数均未达标;公共卫生执业资格持证率东疆>北疆>南疆。结论低学历、低职称、执业资质良莠不齐是影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应加强对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意识,对于连续3年不能通过资格考试者建议转岗安置;只有保障基层防保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才能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疾病控制系统的现状和资源配置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6年贵州省疾控系统年报及基层调研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全省疾控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仪器设备缺乏、陈旧,经费和办公用房不足,部分地区疾控机构和乡镇卫生防保组发展相对滞后。建议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疾控事业的投入;建立一支高效、稳定、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加快疾控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疾控系统装备配置投资;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防保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四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岗位人力资源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对抽取的单位所有传染病监测人员全部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防保人员746人,传染病诊疗医生285人,检验人员166人。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有专业学历者分别占94.6%、97.8%、89.5%;县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的人员占42.7%,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卒土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诊疗医生中,临床医学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分别占88.8%和79.3%,检验人员中医学检验(或临床检验)和卫生检验专业分别占30.7%和30.1%,无专业学历人员占13.3%(22/166);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8.5%;其次为中级职称占39.9%;各类传染病监测人员具备执业证书者占81.2%,13.3%的人员无任何执业证书。结论4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学历、职称、专业构成不合理,部分人员没有学历、不具备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  相似文献   

12.
我县有30个乡镇528个行政村,103万人口,有30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五所为中心卫生院,各个卫生院设有防保科(组):到1986年底共有防保专职人员104人。乡(镇)卫生院防保(组)科是乡村基层与县卫生防疫站的桥梁,防保专业队伍是开展农村卫生防病工作的骨干力量。前几年为了稳定这支队伍,县卫生局根据当时乡(镇)卫生院“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规定重要的防保任务由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现状,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00.0%的卫生院设置有免疫规划工作机构(防保组)。防保人员配备为1.22人/万人,平均每个乡镇有防保人员4.73人。与2008年相比,11.5%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减少,32.0%维持在原来水平,56.5%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增加。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7.8%,31.7%的防保人员无职称,初级职称占49-3%。结论广西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机构设置完整,但防保人员不足,学历学位均较低,需要不断增加补充乡级防保人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调查四川省城乡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四川省城乡基层公共卫生人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通过现场调研、个人及小组访谈、数据统计分析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现状及问题。结果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具有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仅占1.16%;防保公卫科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仅为19.02%、9.56%、10.70%;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员仅占18.1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主题培训人次数分别仅占所有培训人次数的6.32%和9.66%。结论 四川省城乡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待完善;四川省城乡基层公共卫生项目培训需求不一;四川省公共人员卫生经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从营造环境、稳定人才,重视培训、提升能力,完善人员经费管理方面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市(县)、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市(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经验。方法:对县级市疾控中心和乡镇(街道)防保所“二位一体”的疾控工作模式的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二位一体”工作模式稳定了乡级防保队伍,改变了乡级卫生院存在的“重医轻防”观念,强化了乡级联系协调枢纽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市(县)、乡三级网络,全面提高了疾控工作质量。结论:“二位一体”模式与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完全接轨,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惠山区2014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人力资源情况,了解本地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力,为卫生部门制定人事政策、引进卫生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资料显示,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分中心)共12家,基层防保人员100人,人员配置为1.36/万。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56岁,中位数36岁,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全区防保人员中学历以本科为主,其次为大专、中专、高中及无学历者。专业类别中以公共卫生专业最多占50%,人员专业对口性有待加强。总职称构成中,高级职称为0,中级占43%,初级占30%,无级别占27%。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比例为1.70:1。其中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40.63岁,非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28.35岁,编制配备比例较低,非在编人员多为年轻人。工龄以≤4年最多,占23%。其次为15~19、≥25年分别占22%、18%。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年限以≤4年最多,占41%,其次为5~9年、15~19年,分别占22%、19%。全区防保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为5.509万元。其中,在编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平均为6.505万元,非在编人员年可支配收入为3.814万元。所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中在编24人,编外26人。工龄小于10年者占总人数的62%。职称以初级及无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0%。结论本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人员存在两少(经验少、人员少)、三低(专业化程度低、职称低、待遇低)情况,切实提高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优化人员结构,增加编制、职称聘用晋升比例,吸引新毕业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加入基层公共卫生队伍是提高基层防保队伍素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广西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营养安全监测工作能力现状,明确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加强和建设食品营养安全工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对广西28个贫困地区疾控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28个贫困县的疾控机构191人食品安全与营养现场工作人员中71.19%为兼职人员;初级及以下职称143人,学历专科以下202人;其中153人无公共卫生或食品相关专业背景。17个疾控机构现场工作人员数为2~5人。食品检验人员共137人(理化检验人员占54.0%,微生物检验人员占46.0%);以初级职称为主(65人,58.0%);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主(105人,80.2%),多数人员具有检验相关专业背景。28个贫困县级疾控机构均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仅4个疾控机构现有的检测人数能满足日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结论贫困地区疾控机构食品营养安全工作队伍薄弱,大部分为兼职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实验室检测能力较差,应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疾控系统食品营养安全工作能力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岱山县乡镇疾控队伍现状,提高乡镇疾控队伍素质.以进一步发挥其应有作用和更好地开展疾控工作。方法对全县乡镇以上医疗单位逐一凋研疾控人员状况,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县16家医疗单位共有疾控人员21人,平均年龄42.32岁;中级占38.10%,初级占28.57%,无职称占33.33%;在编人员占76.19%,临时工占23.81%;大中专学历占71.43%;有执业资质占57.14%,无资质占42.86%。结论岱山县乡镇疾控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员资质存在问题,学历层次低,临时工比例高,应提高对基层疾控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花大力气加强和充实基层疾控队伍。强化岗位培训和资质考试,逐步解决疾控资质问题。同时应加强对乡镇疾控投入,保障疾控人员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基层疾控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20个月后,四川省极重灾区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恢复情况,进一步探讨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灾后重建。[方法]对四川省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和领导访谈。[结果]灾区乡镇卫生院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经过对口援建,公共卫生人员数量、防保经费没有变化,物力资源有明显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人员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结论]应加大灾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和防保经费的补偿,并提高灾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深化基层防保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正>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政府。探索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乡镇卫生院院长及防保医生座谈等形式,对全市基层防保体制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群平均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