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置双J管在头孢曲松相关性尿路梗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4年5月行放置输尿管双J管治疗9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头孢曲松相关性尿路梗阻的患者.入院前行头孢曲松抗炎约2 ~10d(平均4.5d)后,出现典型肾绞痛症状,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8.5±1.2分,经停用头孢曲松、解痉镇痛治疗无效.其中6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结果 9例患者在膀胱镜下逆行置入输尿管双J管后肾绞痛症状均缓解.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5±0.6分,肾功能不全患者3~5d肾功能均达到正常水平.患者在两周左右拔出双J管,行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结石及输尿管梗阻.3个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结石及梗阻.结论 对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头孢曲松致尿路梗阻并发肾绞痛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置入输尿管双J管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1例头孢曲松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3天后出现突发无尿,伴双侧腰痛、恶心呕吐。行泌尿系B超提示双侧肾积水伴右侧肾结石,KUB未见阳性结石,泌尿系CT提示右侧肾脏小结石、双肾轻度积水,肾功能检查提示血肌酐700μmol/L,电解质未见异常。急诊行输尿管镜检查加双侧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术,术中见双侧输尿管全程充满白色碎屑样结晶。结果:术后动态监测肾功能变化,提示肌酐进行性下降,2天后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复查泌尿系B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头孢曲松钠形成上尿路微小结石可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首选急诊输尿管插管,解除上尿路梗阻,同时辅以碱化尿液、补液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麻下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碎(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4例患者经超声和KUB检查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8~56岁;左侧3例,右侧1例;对侧肾脏重度积水致无功能肾脏1例,对侧肾切除致孤立肾3例;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腰腹部疼痛和少尿或无尿;无尿或少尿时间约6~11h,平均约9h。术前口服坦索罗辛0.4mg,局麻下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或钬激光碎石,并留置双J管。结果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6.7min;术后1h内均恢复排尿;术后1d检查肾功能1例正常,3例1周内恢复;住院时间4~8d,平均6.5d;拔除双J管前复查KUB均未发现输尿管内结石残留。结论局麻下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碎(取)石术,是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致无尿或少尿的一种可行的方法,能够迅速处理结石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致肾包膜下积血或积脓类似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上尿路梗阻致肾包膜下积血或积脓患者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探查,1例清除陈旧性积血后行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1例清除血肿后行肾切除术,1例清除积脓引流后留置肾造瘘管待Ⅱ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上尿路梗阻致肾包膜下积血或积脓发生机制不明,影像学诊断中CT较为敏感,处理应积极手术探查,清除血肿及外科引流,解除梗阻或留置肾造瘘管待Ⅱ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微创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微创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对60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微创技术治疗,其中32例先行输尿管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依据病情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微创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输尿管镜取石术组结石取净率98%,经皮肾镜取石术组结石取净率9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14d复查,血Cr由265~1142μ,mol/L降至68~352μmol/L。术后1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者52例,8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利用微创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肾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对26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肾感染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26例均有患侧腰腹部疼痛,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介于37.3~39.7℃之间.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抗感染、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3~7 d,其中10例感染症状好转,随后接受微创手术碎石;另外16例经常规治疗后感染情况未明显好转,而先行输尿管置管(7例)或经皮肾穿刺造瘘(9例)引流尿液,待感染情况好转后再接受微创手术.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 19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结石取净率95.2%.术中无输尿管穿孔、大出血、气胸、尿外渗、肾周血肿、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8 d后,所有患者体温和血白细胞数降至正常.随访3~12个月,患侧肾无萎缩,无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 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合并肾感染,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结石合并肾感染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8月,对30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先行输尿管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根据病情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取石术18例,结石取净率94.4%(17/18);微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取石术12例,结石取净率91.7%(11/1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14d血cr由285~1162μmol/L降至58~343μmol/L。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25例,5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水成像在小儿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U)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价值。方法对18例上尿路梗阻患儿进行了MRU检查,并分别与术后结果对照。结果MRU诊断肾孟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4例,先天性巨输尿管2例。MRU影像与手术结果一致,对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100%。结论MRU水成像无创,诊断率高,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三聚氰胺所致尿路结石患儿资料.男23例,女13例.年龄8~36个月,平均15个月.患儿均有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喂养时间为6~12个月.上尿路结石左侧11例、右侧6例、双侧18例,合并尿道结石4例,单纯膀胱结石1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MPCNL)5例、输尿管镜下碎石14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17例治疗. 结果 3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大出血、穿孔或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3~10 d.患儿随访1~12个月,结石无复发,肾盂、输尿管积水消失或减轻,生长发育良好. 结论 微创内镜外科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尤其适用于引起尿路梗阻的结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分析其病因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急诊收治的35名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了解造成急性无尿的常见原因及其预后。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梗阻28例,腹盆部包块压迫4例,结核致输尿管狭窄2例,盆腔手术误扎输尿管1例。急诊治疗行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13例,肾穿刺造瘘10例,输尿管镜取石+双J管植入6例,血液透析治疗5例,开放手术治疗1例。35例患者中,30例患者短期内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患者2周后仍有氮质血症。结论:结石是导致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最主要的原因,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术应作为首选急诊处理方法,早期诊断、及时解除梗阻是肾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诊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并置管引流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急诊成功解除尿路梗阻。手术时间为35.110min,平均68.5min,住院时间9—32d,平均16.5d。无输尿管穿孔、断裂或粘膜撕脱等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血肌酐均恢复正常,复查超声或KUB+IVP,无结石残留。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因输尿管结石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旦明确由于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我们推荐首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及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9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9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0.6~2.0cm,平均1.2cm。结果:9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一次手术取尽87例(88.7%);4例结石完整跑入肾内,另4例有结石碎片进入肾下盏,2例因结石之下输尿管严重扭曲改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术中无一例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直径<2cm、结石处炎症肉芽组织多、结石下段无明显梗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仍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64例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患者均行外科处理,再配合以抗生素治疗。结果:手术解除梗阻而保肾的44例患者,经1个月~5年随访(平均26个月),IVU:5~15min显影良好者为28例(63.6%),16~30min显影良好者10例(22.7%),30min以后显影为6例(13.7%)。18例肾切除术者对侧。肾功能均正常。2例因拒绝手术经输尿管导管引流后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上尿路梗阻性肾积脓以结石梗阻为主(78.1%)。积极的外科手术能解除梗阻保留肾功能,肾实质造瘘加双J管内支架引流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致肾后性肾衰2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侧输尿管结石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 2 5例双侧输尿管结石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 ,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 5例患者碎石均获成功 ,2 4例痊愈出院 ,1例仍有氮质血症。 1例出现肉眼血尿 ,2d后自然消失 ,无尿瘘、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比较理想和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通过经皮肾微造瘘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组114例,男63例,女51例,年龄24~7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小1.2~2.3 cm×0.6~1.3 cm,左侧53例,右侧61例,其中合并同侧肾积水轻度26例、中度67例、重度16例,结石位于第4腰椎以上.麻醉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体位采用侧卧位57例、俯卧位44例、仰卧位13例.B超引导定位穿刺肾中盏或上盏,建立16F或18F经皮肾通道,采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应用电子弹道碎石33例,钬激光81例.术后均顺行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2~4周拔除.结果 本组11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55 min,术中无穿刺致周围脏器损伤,均未输血.术后复查照片9例残余最大直径<4 mm的结石,114例均于术后6~8 d出院.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肾微造瘘,应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治疗位于第4腰椎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法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结石取净率高.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安全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1例,孕6~33周,平均26周。结石最大径4~11mm。输尿管上段结石6例,中段3例,下段2例。上段结石中5例单纯留置双J管,1例将结石推回肾盂后留置双J管。中下段结石中3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击碎结石,2例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结果10例术后肾绞痛消失;1例单纯放置双J管者仍有间断轻微肾绞痛,服用解痉药物可以缓解。6例未碎石在结石排出前每3个月更换双J管。11例孕妇均较顺利度过围产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患者采用逆行输尿管插管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胱氨酸结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儿童胱氨酸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14岁,平均3.5岁。双侧肾结石4例,其中1例同时伴发同侧输尿管结石;单侧肾结石6例,其中1例同时伴发对侧输尿管结石;单侧输尿管结石3例。结石大小0.8~4.0cm,平均2.2cm。除4例侧单纯输尿管结石未行双J管置入术外,其余14例侧均于术前2~3周行双J管置入术。结果:14例侧采用一期单纯输尿管硬镜或软镜碎石术,4例侧采用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一期结石清空率为66.7%(12/18)。7例侧(2例经皮肾镜和5例输尿管软镜)行二期输尿管软镜或硬镜清石术。手术时间为45(25~160)min,术中冲洗液用量为1 000(400~10 000)ml,出血量约7(1~30)ml。所有患者均经结石成分分析确诊,纯L-胱氨酸结石11例,L-胱氨酸伴碳酸磷灰结石2例。结论:儿童胱氨酸结石在儿童结石中所占比例较高,治疗存在其特殊性;输尿管软镜手术在治疗儿童胱氨酸结石中有独特优势,对于较大或多发的胱氨酸结石,需采用经皮肾镜或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治疗方法探讨(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应急治疗、病因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8例确诊为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应急治疗、病因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急治疗主要为输尿管插管、经皮肾穿刺引流(PCN)、开放性肾造瘘、输尿管腹壁造口和血液透析;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方法。结果:应急治疗:39例急诊解除梗阻患者3个月后,24例(61.5%)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30.8%)肾功能明显改善,3例(7.7%)肾功能无改善。病因治疗:27例上尿路结石和4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成功去除结石和狭窄;14例肿瘤转移侵犯或压迫输尿管和3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无法去除病因;3例药物结晶和结核患者均行保守治疗而愈。3例放弃治疗。3个月后,34例(61.8%)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21.8%)肾功能明显改善;9例(16.4%)肾功能无改善。结论: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应急治疗顺序依次为输尿管插管、肾造瘘(经皮或开放)及输尿管腹壁造口,尽早解除梗阻可获得较好疗效。上尿路结石、输尿管狭窄、药物结晶、结核等病因可得到解除,腹膜后纤维化、恶性肿瘤等无法去除病因,可行尿流改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外置输尿管导管的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ini-PCNL)治疗单发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无管化mini-PCNL治疗21例单发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资料。肾结石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结石长径1.5~3.5 cm,(2.07±0.56)cm。先经膀胱镜留置输尿管导管后留置导尿,并将输尿管导管和导尿管固定,行mini-PCNL后无残留结石,则撤除Peel-away鞘,缝合切口。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5 d拔除导尿管及输尿管导管后出院。术后均有轻微肉眼血尿,发热3例,肾周血肿4例,无尿外渗。出院后1个月复查B超或CT平扫,未见结石,肾周无尿囊肿和血肿形成。结论 对于经过选择的病例(单发,非鹿角形结石,术中无结石残留,无输尿管狭窄),外置输尿管导管无管化mini-PCN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泌尿外科的急诊之一,需快速解除上尿路梗阻,抢救肾功能。贵州省沿河土家族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对28例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8例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6~71岁。21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其中7例为一侧肾脏重度积水,另一侧急性梗阻,对侧肾萎缩无功能4例,对侧肾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