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况。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包括门诊、住院部),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通过对人口学资料、乙型肝炎家族史、医生告知详细否、生活作息、体育锻炼、依从性、乙型肝炎知识知晓情况、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内容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因素对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612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600例CHB患者中NAs抗病毒治疗依从好的有334人(55. 67%),而依从性差的266人(44. 33%)。依从性差的CHB患者中,不遵从医生建议,自行选择其他药物的有56人(21. 05%);有时忘记服药的206人(77. 44%);有时不注意服药(时间、剂量、频次) 187人(70. 30%);症状改善自行减药、停药的135人(50. 75%);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自行停药的100人(37. 59%)。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13个研究指标是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值均0. 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民族[比值比(OR)=0. 218,95%可信区间(95%CI):0. 076~0. 996,P=0. 007]、医疗支付方式(OR=0. 772,95%CI:0. 445~0. 919,P 0. 001)、体育锻炼(OR=2. 55,95%CI:1. 472~6. 545,P=0. 020)、社会支持水平(OR=0. 836,95%CI:0. 649~0. 947,P 0. 001)、健康信念中感知不依从后果危害(OR=0. 577,95%CI:0. 393~0. 886,P 0. 001)及自我效能(OR=0. 094,95%CI:0. 074~0. 328,P 0. 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与医疗付费方式、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改善患者医疗费用偿付能力,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认知教育以及减少社会歧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应用恩替卡韦片联合苦参素片治疗;对照组48例仅服用恩替卡韦片,观察48周。结果在治疗48周时,联合组患者血清 ALT 复常率、HBeAg 转阴率和 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80.77%、82.69%和82.67%,均优于对照组的72.92%、58.33%和6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同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9-12月上海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710例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患者710例服药依从性佳的比例为71.1%,血压控制率为6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后,与服药≥2次/d的患者相比,服药1次/d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佳(OR=5.99,95%CI 2.46~4.59);自报药物价格越贵、自报服药越不方便,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差;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相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OR=0.36,95%CI0.13~0.97)。患病年限≥20年(OR=0.48,95%CI 0.30~0.77)、自报服药不方便(OR=0.34,95%CI0.16~0.71)是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服药依从性佳(OR=1.33,95%CI 1.03~1.72)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均P0.01)。结论患者对药物本身特征的认知可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替比夫定治疗组20例和拉米夫定治疗组24例,观察1年的疗效。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3月、6月和12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50%、65%和85%,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5%、65%和80%,HBeAg阴转率分别为15%、30%和45%,HBeAb阳转率分别为5%、20%和35%,而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则分别为33.3%、50%和66.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7.5%、50%和62.5%,HBeAg阴转率分别为8.3%、16.7%和25%,HBeAb阳转率分别为0%、8.3%和20.8%(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治疗及常规口头指导,仅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健康教育;分析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前、治疗后12,24、36、48 w血清HBV DNA载量及治疗48 w 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1.18% vs.70.59%,P <0.05);仅治疗24 w的病毒学应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48 w的HBV 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w后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和HBeAg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可提高胸腺肽序贯替比夫定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首发AIS患者223例,根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服药依从性差组(评分6分)107例和服药依从性好组116例(评分≥6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1年后脑卒中复发和预后。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服药依从性好患者比例为50.02%(116/223)。服药依从性好组相比服药依从性差组医保报销、月收入≥1 500元、城市户口、高血压、糖尿病、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患者比例高,农民、文化程度较低、1年后脑卒中复发和改良Rankin量表3分患者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医保报销(OR=0.289,95%CI 1.326~9.002;P=0.011)、服用降压药(OR=2.451,95%CI 1.064~5.646;P=0.035)和降糖药(OR=9.515,95%CI 1.949~46.452;P=0.005)是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而农民(OR=0.320,95%CI 0.146~0.702;P=0.004)、月收入1 500元(OR=0.471,95%CI 0.238~0.932;P=0.03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0.376,95%CI 0.168~0.844;P=0.018)是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1年后脑卒中复发率低,预后更好,应积极管理无医保报销、月收入1 500元、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未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上的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0例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依从性好130例(68.42%),依从性差60例(31.58%);单因素检验11个研究指标是影响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文化程度低(OR=4.032)、缺乏慢性乙型肝炎知识(OR=3.285)、存在核苷类药物不良反应(OR=2.984)、经济收入低(OR=2.562)。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治疗组和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和24周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并比较不同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治疗12周和24周时的血清HBV DNA下降值,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HBV DNA<104拷贝/ml患者的比例.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 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组患者的基础人口学、临床和病毒学特征均具有可比性.治疗12周时,替比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均为50.0%,ALT复常率分别为52.5%和60.0%(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30.0%和5.0%(P<0.01),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0.0%和5.0%(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分别为80%和70%,(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77.5%和75.0%(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45.0%和32.5%(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5%和17.5%(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率,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12周时替比夫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思替卡韦组,但24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病毒PrEP是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前服用特定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感染的方法,PrEP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服药者的依从性。本文综述了PrEP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服药人群中依从的人数占比在14.3%~74%左右,总体依从率约为23%~66%。PrEP用药依从性受忘记服药和忘记带药、污名化、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经济支持、医保和服务水平、家庭和同伴的支持等因素影响,可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实施干预策略,以有效提高服药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黄永栩  陈超  保紫红  周小辉 《肝脏》2023,(3):320-324
目的 了解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LV)的现况,探讨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口服恩替卡韦治疗1年以上,且HBV DNA定量检测<100 IU/mL的肝CHB患者,行高敏HBV DNA定量复测(检测下限10 IU/mL),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学应答(VR)组及低病毒血症(LLV)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TV治疗的CHB患者出现LL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CHB患者260例,VR组220例,LLV组40例。LLV的发生率中,男性为12.8%(25/195),低于女性的23.1%(15/65)(χ2=3.939,P=0.047);服药依从性良好者为12.6%(30/239),低于依从性不佳者的47.6%(10/21)(χ2=15.640,P<0.001);肝硬化者为8.8%(8/91),低于非肝硬化者的18.9%(32/169)(χ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40例和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观察两组治疗12 w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8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5%和20.0%,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比,无显著性相差(分别为17.5%和5.0%,P>0.05),在治疗12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95.0%对62.5%,P<0.05);在治疗12 w末,替比夫定治疗患者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率分别为57.5%、40.0%和2.5%,而拉米夫定治疗患者则分别为37.5%、 45.0%和17.5%,其中完全应答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 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在支持治疗基础上予以恩替卡韦每天0.5mg口眼,观察服药1年后的生存率、肝功能变化、并发症和血清HBVDNA病毒载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43%,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34,P〈0.05),治疗组肝功能和血清HBVDNA病毒载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良好。结论恩替卡韦能提高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梁尘格等通过观察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疗效, 目的是为此类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结果显示,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影响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病毒学应答及生物化学应答(梁尘格等, 第113~117页)。刘丽萍等通过观察恩替卡韦经治后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发现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恩替卡韦经治后发生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完全病毒学应答率, 且可以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和减轻纤维化程度。48周后续用恩替卡韦和48周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是低病毒血症患者96周HBV DNA未转阴的预测因素(刘丽萍等, 第118~125页)。尚梦月等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代谢紊乱易发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HBV病毒因素、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肝脏组织脂肪变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尚梦月等, 第126~132页)。柯若曼等研究结果显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可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心房颤动(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药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就诊的合并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10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应用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状态、社会支持度以及降压药服药依从性。根据依从性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依从性良好组与依从性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依从性不良预测因素。结果107例患者完成问卷,41.1%的患者服用降压药依从性不良。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抑郁、认知功能损害为依从性不良的预测因素[优势比(oddsratio,OR)=4.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39~12.44,P<0.05;0R=4.26,95%CI 1.39~12.98,P<0.05],焦虑、开展服药自我提醒以及社会支持评分>35分是依从性良好的预测因索(OR=0.23,95%CI 0.08~0.69,P<0.01;0R=0.17,95%CI 0.04~0.62,P<0.01;OR=0.16,95%CI 0.06~0.45,P<0.01)。结论伴房颤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药依从性总体不良。抑郁和认知功能损害为依从性不良的预测因素,焦虑和开展服药自我提醒以及社会支持评分>35分是依从性良好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比较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月诊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和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观察治疗48 w。结果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69.04%,HBeAg阴转率为23.8%,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25.0%,未发生HBeAg阴转情况(P<0.01);在治疗48 w时,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85.7%、血清HBeAg阴转率为28.6%、血清HBeAg转换率为11.9%,前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2.5%,P<0.01和0%);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95.2%和82.5%(P<0.01)。结论与阿德福韦酯比,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能力更强、血清HBeAg阴转率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21,(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本文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旨为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液体潴留等各种可能因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年再住院的影响. 方法:连续收集并整理了2003-01-01至2004-12-31因慢性心力衰竭住我院的患者158例,随访记录人口学资料、心脏功能、住院原因、治疗情况、治疗依从性包括门诊随诊情况及出院一年内的再住院,以一年内心力衰竭再住院为研究终点,通过多冈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以上各凶素与再住院的关系. 结果:液体潴留、不定期门诊随诊是再住院的危险因素.不定期门诊随诊的患者比定期门诊随诊的患者再住院危险性增加了 13.471倍(OR=14.471,95%的CI为6.332~37.611,P<0.001).有液体潴留诱因的患者比没有液体潴留的患者再住院危险性增加了 1.645倍(OR=2.645,95%CI为1.184~6.345,P<0.05).年龄、性别、疾病史、肌钙蛋白T、左心室射血分数、院外规律服药等因素对再住院无影响(P>0.05). 结论:有效的疾病管理模式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定期门诊随诊、控制液体潴留等可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长沙市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服药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该群体的ART服药依从性提供信息支持。方法于2017年4—10月期间,在长沙市某传染病医院艾滋病门诊对接受ART时间大于1个月的300例HIV阳性MSM进行匿名面访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与疾病情况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4份,应答率为91.3%。85.8%(235份)的HIV阳性MSM的ART服药依从性良好。有提醒服药方法[比值比(OR)=5.948,95%可信区间(CI):2.273~15.565)],不/偶尔饮酒(OR=4.415,95%CI:2.001~9.740),告知他人感染情况(OR=3.458,95%CI:1.570~7.618),文化程度高(OR=2.860,95%CI:1.336~6.121)是HIV阳性MSM的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结论长沙市HIV阳性MSM的ART服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与联合恩替卡韦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经治患者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挽救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仍效果欠佳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药组给予替诺福韦酯(300 mg/d)替换治疗;联合组使用替诺福韦酯(30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检测基线,治疗12、24和48周时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患者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85.0%(34/40)、76.2%(16/21)、0、13.1%(3/23),联合组分别为87.5%(35/40)、77.3%(17/22)、0、16.0%(4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均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结论对于恩替卡序贯治疗后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酯单药替换恩替卡韦的挽救治疗仍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另30例只接受替比夫定治疗,观察52周。结果在治疗52周结束时,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血清HBeAg阴转率、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50.0%、53.3%、40.O%和86.7%,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3.3%(P〈O.05)、26.7%(P〈0.05)、16.7%和63.3%(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周,其疗效优于替比夫定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