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NLR)是一项简单检测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状态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NLR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例特点及生存预后。NLR的最佳截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体生存(OS)与无病生存(DFS),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用于评估各临床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研究NLR最佳的截点是2.2。两组患者在组织分级、T分期、TNM分期之间的分别上无统计学差异。高NLR组(NLR≥2.2)的OS(5年OS分别为59.6%和78.9%,P=0.001)及DFS(5年DFS分别为56.7%和78.0%,P=0.001)较差。此外,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组织分级、T分期和NLR,而组织分级、T分期和NLR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NLR升高对于接受根治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提示总体预后及无病生存期较差。但其运用于个体化危险评估尚需未来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通过实验室血样进行评估系统性炎症的临床意义已在多种癌症中被证实。肝细胞癌(HCC)是一种炎症驱动型癌症,炎症已被证实与分化不良、微血管侵犯和微转移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HCC患者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88例HCC患者的资料。通过ROC曲线分析LMR评估HCC预后的性能,并将其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进行比较。分析LMR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与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的关系。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FS和OS的危险因素。结果:ROC曲线确定LMR最佳诊断界值为2.87,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其评估HCC预后的性能大于NLR(AUC=0.687)和PLR(AUC=0.583)。根据LMR界值将患者分为高LMR组(LMR2.87)与低LMR组(LMR≤2.87)。高LMR组中肿瘤数3的例数明显少于低LMR组(P=0.048);高LMR组的DFS与OS均明显优于低LMR组(均P0.05);在分期分层(BCLCA/B、BCLCC/D;CNLCⅠ/Ⅱ、CNLCⅢ/Ⅳ)比较结果显示,除了在CNLCⅠ/Ⅱ期组患者中,高LMR组与低LMR组的DFS无统计学差异(P=0.132),在其他分期组患者中,高LMR组患者的DFS与OS均明显优于低LMR组(均P0.05)。LMR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BCLC分期(P=0.000)和LMR(P=0.000)为OS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对LMR、PLR与NLR以连续性变量形式进行校正后,仅LMR具有预后价值(P=0.001)。结论:LMR是HCC患者术后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且评估价值可能优于NLR和PLR。用LMR结合HCC分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可能做出更为精准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的截断值为2.4(敏感性:53.3%,特异性:71.4%),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4,153例)和高NLR组(NLR≥2.4,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差异,并分析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高NLR组较低NLR组肿瘤直径大、肿瘤浸润深度深、TNM分期高(均P0.05);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3%,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χ~2=17.511,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NLR、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高术前NLR值提示胃癌患者有较差的临床病理情况及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高龄(≥75岁)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在辽河油田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67例75岁以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与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根据NLR的ROC曲线截点值(2.98)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和高NLR组(NLR≥3),其中低NLR组44例,高NLR组23例。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肿瘤分化程度低(P=0.040)、淋巴结转移率高(P=0.018)、TNM分期高(P=0.008)、CEA水平高(P=0.026);全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62.7%,其中低NLR组和高NLR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4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连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EA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术前NLR对高龄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高NLR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白细胞相关炎性指标对非转移性结肠癌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55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病人生存预后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WBC、NLR和N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25×109/L、2.27和59.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术前癌胚抗原(CEA)、NE%和NLR值和术后病理N分期与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均有相关性;病人年龄、术前WBC仅与OS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术后病理N分期(HR=2.634,95%CI 1.441~4.814,P=0.002)和NLR(HR=1.098,95%CI 1.028~1.173,P=0.005)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病理N分期(HR=2.512,95%CI 1.627~3.880,P<0.001)和NLR(HR=1.101,95%CI 1.037~1.169,P=0.002)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人年龄≥65岁是OS(HR=1.042,95%CI 1.013~1.072,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虽然术前外周血NLR升高的非转移性结肠癌病人预后较差,但NLR值对病人预后ROC曲线区分度较低,故不建议将术前外周血白细胞相关炎性指标作为非转移性结肠癌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在大肠癌患者手术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4例大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年,NLR中位数2.54为临界值,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CEA以5ng/ml为临界值,分为高CEA组和低CEA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大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术前高NLR组患者的3年内复发率和死亡率和低NLR组相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高CEA组的3年内复发率和死亡率和低NLR组相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高低、CEA水平、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类型为影响大肠癌术后3年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CEA、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大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和CEA是大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有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淋巴结微转移是pNo食管鳞癌病人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人中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率并评价淋巴结微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PT-PCR,对93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426站区域淋巴结进行进一步研究,检测MUCI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病人随访,Log-rank 检验比较无病间隔期,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 32例(34.4%)的40站区域淋巴结中(9.4%)检测到MUCI基因mRNA的表达.无病间隔期与淋巴结微转移显著相关(P=0.0138).淋巴结微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微转移者(P=0.00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T分期及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人中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率为34.4%.无病间隔期与淋巴结微转移显著相关,T分期及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8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分为两组,以NLR=6.0为分界值,采用卡方检验分析NL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预后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NL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高NLR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Kaplan-Me ie r预后曲线提示术前高NLR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低于低NLR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术前高NLR、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与乳腺癌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术前高NLR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68例手术治疗早期老年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BMI对病人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668例乳腺癌病人BMI值为24.2±3.3,其中肥胖(BMI≥25)病人302例(45.2%)。与非肥胖病人相比,肥胖病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40),肿瘤T分期中T_1比例明显较低(P=0.007)。中位随访时间26.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和PR表达、T分期、Ki67与DFS有关(P均0.05);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T分期、Ki 67与OS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的老年乳腺癌病人复发风险高于非肥胖病人(HR=2.064,95%CI:1.169~3.643,P0.05);肥胖病人与非肥胖病人相比DFS更差,而对OS无显著影响。结论:肥胖是影响早期老年乳腺癌病人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阴茎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7例阴茎癌患者的资料。分析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低NLR组在年龄和淋巴结转移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08)。淋巴结转移(P0.001,P0.001)、远处转移(P=0.002,P=0.002)、病理分期(P0.001,P0.001)、NLR(P0.001,P=0.022)分别与PFS和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证实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NLR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1,P=0.033)。结论:NLR是影响阴茎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LR≥2.3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P-糖蛋白(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4年12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2%(20/62)。(2)Pgp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gp阴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均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P<0.05)。(4)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及Pgp表达与DFS及OS明显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除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与DFS及OS明显相关外,Pgp表达与OS缩短有关,但和DFS无关。结论Pg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Pgp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缩短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TACE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95例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的HCC患者资料,根据NLR、PLR值预测患者预后ROC曲线的界值,将其分成高值组和低值组。观察TACE术前、术后3天、术后1个月NLR和PLR变化及NLR、PLR值与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天NLR高于术前(P0.05),术后3天PLR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NLR回落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PLR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前NLR≥2.51组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NLR2.51组(13.40个月vs 26.83个月;Z=5.24,P0.05);术前PLR≥96.84组中位OS短于PLR96.84组(17.27个月vs 28.83个月;Z=3.06,P0.05)。术后3天NRL≥5.17组中位OS短于NLR5.17组(15.20个月vs 25.07个月;Z=3.32,P0.05);术后3天PLR≥100.65组中位OS短于PLR100.65组(14.87个月vs 25.07个月;Z=3.54,P0.05)。术前NLR水平、肿瘤最大径、AFP水平、AST水平、ALB水平是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治疗HCC前后NLR、PLR值与TACE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HC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原发性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8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及TNM分期组间患者NLR值和PLR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胃癌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及TNM分期患者NLR值和PL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NLR组、PLR组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和TNM分期均较低NLR组、PL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LR与PLR呈明显正性相关(r=0.379,P0.001);多重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对术前NLR、PLR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和PLR升高对胃癌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值和PLR值越高提示胃癌病程越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可手术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价值。方法肾透明细胞癌病人118例,均行手术治疗,检测术前血常规,计算NLR及PLR,并对病人进行随访,分析NLR、PLR与CSS相关性以及CSS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LR及PLR对CSS预测价值。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6.8±6.9)个月,死亡43例。ROC分析显示,NLR及PLR均对CSS具有预测价值(P0.05)。NLR联合PLR预测CSS的AUC大于NLR、CSS。NLR、PLR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Kaplan-Meier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NLR、PLR升高病人CSS短于NLR降低病人(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PLR、NLR是经手术治疗肾透明细胞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及PLR升高的肾透明细胞癌CSS缩短,NLR联合PLR对肾透明细胞癌CSS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检测对评估胃癌预后价值。方法 213例胃癌患者术前取外周血行血常规检测,按中性/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是否大于4分为高NLR组及低NLR组,收集患者术后病理TNM分期情况并随访。以NLR为因变量对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析NLR是否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侵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血小板计数等因素均与NLR升高有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3、N≥N1、血小板计数≥350×10~9/L患者中NLR≥4者的比例更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5岁、血小板计数≥350×10~9/L及淋巴结转移为导致高NL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NLR组(NLR〈4)1、3、5年累计生存率为92.6%、84.7%、64.1%,高NLR组(NLR≥4)1、3、5年累计生存率为80.1%、50.8%、44.4%,两组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NLR值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评估胃癌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CNEC)的临床特点及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治疗的90例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肺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根据术后化疗与否将90例患者分为辅助化疗组(64例)和未化疗组(26例)。随访1~100个月,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DFS)。 结果90例LCNEC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2(36~79)岁,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6.2%和32.2%。单因素分析表明:辅助化疗、外科手术方式、吸烟史和肿瘤病理分期为OS和DFS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吸烟史、术后病理分期、辅助化疗分别为OS和DFS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1)。 结论LCNEC是一类稀少、恶性程度高和术前难以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在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3例不同病理分期的UUTUC患者术后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旁正常上尿路上皮组织中GATA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ATA3在正常尿路上皮、UUTUC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UUTUC组织中的阳性率(P0.05)。在正常尿路上皮及UUTUC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显著高于UUTUC组织(P0.05)。GATA3表达与患者pT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分期、分化程度是影响入组UUTUC患者术后DFS的因素(P0.05)。分化程度是影响入组UUTUC患者术后OS的因素(P0.05)。GATA3、肿瘤侧别、pT分期是影响肌层浸润亚组患者术后DFS的因素(P0.05)。GATA3是影响肌层浸润亚组UUTUC患者术后OS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侧别是肌层浸润亚组UUTUC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①GATA3在正常尿路上皮、UUTUC癌旁组织及UUTUC中均有较高高表达率,但在癌组织中其高表达率明显下降,提示GATA3可能参与UUTUC的发生;②在UUTUC当中,GATA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分期明显相关,提示GATA3可能参与UUTUC的浸润过程;③GATA3低表达是肌层浸润UUTUC患者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行肺叶切除术的Ⅰ期NSCLC病人185例,根据病人的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人分为VATS肺叶切除术组(VATS组)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开胸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无病生存率(DFS)与总生存率(OS),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影响病人DFS与OS的预测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85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87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98例。开胸组、VAT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4.39±28.97)分钟和(116.47±30.6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0.28±3.61)天和(12.82±4.77)天,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和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取样数分别为(7.09±1.81)个和(8.13±1.74)个,N2纵隔淋巴结取样数分别为(2.25±0.58)个和(2.56±0.66)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病人5年DFS和OS分别为57.8%和74.7%,开胸组分别为46.9%、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体积较大是DFS与OS较差的预测因子。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临床Ⅰ期NSCLC,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VATS组病人住院时间短,肺部并发症少。淋巴结切除术结果和预后与接受开胸手术病人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Luminal B(HER2阴性)型早期乳腺癌非前哨腋窝淋巴结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经治的142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SLN阳性的Luminal B(HER2阴性)型早期乳腺癌病例,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非前哨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非前哨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人和无转移病人无疾病存活率(DFS)和总存活率(O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2例SLN阳性病人中,平均每例病人检出SLN(2.06±1.26)枚,Spearma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SLN转移数目与非前哨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具有相关性(r=0.167,P=0.047),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是否绝经、原发肿瘤T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与该组SLN阳性病人非前哨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无相关性。非前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病人78例(54.9%),DFS为93%,OS为93.1%;非前哨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人64例(45.1%),DFS为95.2%,OS为91.9%。经Log-rank(Mantel-Cox)检验,两组在DFS(χ~2=0.011,P=0.918)及OS(χ~2=0.348,P=0.555)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N阳性的Luminal B(HER2阴性)型早期乳腺癌病人,其阳性SLN数目与非前哨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存在相关性,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而非前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77例,计算术前、术后NLR,分析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以NLR=4为界,术前高NLR组(NLR≥4)和低NLR组(NLR<4)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高NL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短于低NLR组,分别为7.8个月和16.0个月(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4(P=0.01)、肿瘤≥5cm(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是预测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指标之一;术前NLR≥4者生存期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