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毁淫祠与废佛寺是嘉靖初期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推行背后有着帝王偏好、礼制改革、乡约推行等多重因素的驱动。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学家们得以一伸其志,居官期间多通过毁淫祠来传播自身理念,而对大多数地方官员来说,毁淫祠、废佛寺的盛行又给了他们纾解财政困难的机会,寺观田产更是成为从地方到中央觊觎的对象,一些官员甚至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操作建议。不过,在不同的地域社会中,扩大化的废毁行动一方面引起了地方士人的强烈反弹,另一方面他们在编纂地方志书,构建地方话语时,也曲折地表达着欲迎还拒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王健 《中国社区医学》2015,(3):56-63,220
明代中期吴中地区理学一脉始终潜伏于部分士人群体之中,使他们对民间信仰持审慎的态度,而且这些士人之间还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游网络,更有一批地域外的理学家、官员参与其间,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相互影响,互为奥援,这些都构成了当时部分吴中士人外出居官时采取毁淫祠政策的重要背景。从这一点来看,学术背景和士人网络是我们在考察明代毁淫祠问题时所不可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多元视野下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的互动:以明清江南为中心王健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本书是作者关于江南民间信仰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以明清以来的江南地区为重点,讨论明清时代日常状态下国家权力与民间信仰互动的三种形式:毁淫祠问题、神灵入祀问题以及地方信仰空间的构建问题等。同时,本书还研究了明清鼎革时期江南的地方信仰,或可与日常状态下权力与信仰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徐偃王是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等地的重要地方祠神。早期的徐偃王庙带有明显的徐氏宗庙色彩,后来逐渐演变成地方祠庙。唐代开元之后,地方官员开始参与主持庙宇的修缮祭拜活动。北宋政和五年,成为国家正祠。明代受到"原理主义祭祀政策"的影响,徐偃王被列入先贤祭祀中。在城隍庙日益主导城市信仰空间的背景下,徐偃王与城隍、东岳等祠神的竞争日益激烈;至清代,其祠庙大多保留在乡村,城市中残存的徐偃王庙仅作为徐氏家族的家庙受人祭拜。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但徐偃王徐氏家族神的底色并未完全褪尽,徐偃王庙基本上流行于徐姓人比较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国庙与家庙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二世元年下诏,令群臣讨论提高始皇庙祭祀等级事宜。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66页,载有群臣的建议: 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 酌祠始皇庙。自襄公已下轶毁。所置凡七庙。群 臣以札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 “天子仪当独奉酌祀始皇庙”下句号,“所置凡七庙”下句号,两句号有损文意的清晰。“先王庙”指襄公至武王廿九君诸庙;前文已指出天子的宗庙“虽万世,世不轶(迭)毁”,“自襄公已下”诸庙如何又要“轶毁”?既然已‘轶毁”,如何又“置七庙”?既然始皇庙当为“天子独奉酌祠”,怎么群…  相似文献   

6.
隋统一南方后,江淮地区的传统风俗开始发生改变,勇猛善战渐渐被温文守礼所取代,风俗随着时世的更替而变化,政治和宗教也对与风俗的改变起了一定的作用,而对淫祠的信仰则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7.
讼师是民间健讼之风的推动者乃至操控者,他们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矛盾与冲突。通过研究《樊山批判》与《樊山政书》,我们将他们的健讼行为放在基层社会结构中看,就可以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对权力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中的“外溢性原理”,指的是一个人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单位 )的行为后果超出了他个人所能包含的范围 ,或者说是一个人的行为结果扩散到了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身上。最典型的外溢性现象是果农与蜂农的关系。尽管传授花粉的蜜蜂通常都不是果农养的 ,但并不需要因此而付给蜂农费用 ,因为果树在得到授粉的同时 ,也为蜜蜂提供了蜜源 ,而这也就构成了蜂农的收益。由此可见 ,蜂农和果农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使对方得到了好处。但与蜂农和果农的关系完全不同 ,艾滋病的外溢性完全是负面的 ,不是一个人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好处 ,而是一个人因为另一…  相似文献   

9.
如意菜是一道荤素搭配、质地软嫩、清鲜味香、风味特异的家常菜,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平常野菜登大堂清代乾隆皇帝每年秋季都去热河行宫狩猎。乾隆狩猎既为兴趣所致,又是借以休养,消除长年在宫中理政带来的疲劳。每当这个时候,也正是地方官员得以觐见皇上献媚取宠的大好机会。热河官员们寻遍了当地名特土产去敬献。而特产蕨菜制作的美味菜肴,皇上吃得最为过瘾,便寻问来由。地方官员回禀山野之物,名叫蕨菜,其味佳美。乾隆认  相似文献   

10.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如若六气反常,则称“六淫”,在人正气不强时,就可伤人致病。因此,六淫的含义主要是指病因而言。六淫所致的疾病统称外感病。 六淫致病虽有季节性,但也不是绝对固定不变,可以因气候、个体的差异而有其特殊。同时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故六淫既可单独  相似文献   

11.
全球健康体系正在经历变革和更新,从而带来全球健康参与者的重大转变。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作为全球健康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参与者和决策者,具有全球健康治理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决策与治理提供系统性的经验。本文旨在研究NGO在全球健康领域中的作用。结果发现,NGO在全球健康领域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倡导、实施、支持和社区动员,但同时NGO也会给全球健康治理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某些NGO所代表的国外组织或政府的利益和本国利益产生冲突;NGO组织可能会吸引当地卫生官员和技术人员加入,从而削弱了本国卫生人力和卫生体系;捐助者驱动的资助模式可能不能完全用于国家健康需要的优先领域。中国和中国NGO在借鉴经验的同时,也要合理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2.
爱化解抱怨     
当婚姻疲惫时,学会抛开抱怨,说出真心的爱语。那一刻,没有太多要说的,那是比初恋更醇香,比婚姻更浪漫的爱,缓缓流在彼此心间,很美好。当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离婚率也逐年攀高,曾与一位很有成就的音乐家谈及,他笑说,北京是一个不适宜谈爱的地方。果真如此吗?有一天,与好友简宁小聚,他们夫妻恩爱得令人羡慕,然而他说也曾因为抱怨,差点毁了他们的婚姻……  相似文献   

13.
“马加爵事件”已渐渐拉下帏幕,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不仅毁摔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毁摔了父辈和整个家庭的期望,并且让他们这一生都背负着儿子给他们带来的耻辱。而且更令人同情的是,几乎毁掉的,还有另外5个家庭,这是何等得令人伤痛。但如果我们仅以为这是很独特的个案,而不反思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哪里出现了偏差,也许除了刘海洋、马加爵外,还会有第二、第三个这样的“好”学生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我想,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的人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重演,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国内知名的两位心理学专家,和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很早就开始看《大众医学》,积累了不少健康知识,改善了健康观念,获益良多,非一语所能道出。自己懂了,身体力行,享受着健康带来的好处。我的职业是教师,不免有“职业病”,经常热心地向周围的人宣扬健康知识,甚至在课堂上也抽空讲解。看到别人愿意听并有所收益,我心中真有难以言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在孩童时代,几乎每个人都要受家中父母、兄长的控制。对此,没有多少孩子愿意接受,但由于要完全依靠他们才能生活,自然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反抗。即使反抗,也必无善果。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很久的人,肯定会养成一种受别人控制的习惯。由于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使你长大成人之后,仍然非常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时,你可能还会发现,能够牵着你走的那些人,常常是“强人”,至少你自己是这么认识的。尽管别人并没有看出他“强”的地方。由于习惯的关系,你便很自然的接受了这种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学  刘之椰 《药物与人》2005,(10):12-12
有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这可能只是一个借口。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社会应酬可能是要比高校教师更多,但自己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自己把握。每个人都要舍弃一些东西,不可能什么都要,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1990年以来,共收治截肢患者92例,本文就其心理护理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1 消除挫折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肢体残缺,不仅影响正常劳动生活与社会交往,而且会造成严重持久的心理创伤。截肢给病人的远大理想带来了障碍,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一些攻击行为,如骂人、挑剔、毁物等,或表现一些倒退行为,疼痛时象孩子样哭闹,做一些幼稚可笑的动作。对此我们在扩理中不是讨厌、反感或采取生硬的态度,而是耐心解释劝说,常和他们聊天,谈家庭、孩子、家乡、生活和理想,介绍有成就的伤残人事迹。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他们。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人们吸烟行为的动机,并据此给出控烟的相关建议。方法:通过对吸烟行为带来的收益与成本进行分析,运用主观期望效用和损失期望值作为衡量吸烟收益与成本标准,研究影响吸烟行为的若干因素。结果:由于吸烟行为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在时间上不一致,使得人们往往不是完全理性地权衡吸烟的收益与成本,即高估吸烟带来的效用、低估吸烟带来的损害,这使得控烟戒烟难以落实到实效。结论:从降低吸烟效用和增加吸烟损失两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减少和控制吸烟行为,只有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共同发力,我国的控烟事业才能得到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9.
<正>半年前,老钱的老伴得了病,虽不严重,但儿女不放心,要求老钱夫妇去市里同他们一起生活,但老钱不愿去,他说,老伴身体没发展到那么严重,他自己身体也硬朗,完全可以互相照顾。从那以后,儿女们回家的次数明显增多,看得出他们放心不下父母。老钱也变了个人似的,  相似文献   

20.
善待自己     
杨玉松 《长寿》2004,(7):30-30
国人奋斗了几千年,苦熬了几千年,终于迎来了一个物质比较充裕的消费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在继续艰苦奋斗的同时,也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但许多老人,对此却没有跟上时代,他们囿于过去的老观念,明明有条件过好日子,却偏要过苦日子。他们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不仅与社会的节拍不符,也使他们的亲人及子女十分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