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患者 ,男性 ,31岁。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余来诊。B超所见 :膀胱充盈良好 ,显影清晰 ,壁厚 4mm,毛糙 ,不连续 ,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在膀胱右下后壁探及一 5 7mm× 38mm的液性无回声区 ,其内见一混合性团块 ,大小 33mm× 2 1mm,团块基底部较宽大 ,边界模糊 ,内回声不均质 ,以中等增强回声为主。在液性无回声内亦见一条形强光团 ,大小 13mm× 5 mm,后伴淡声影 ,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该液性无回声区有口与膀胱相连通 (图 1)。膀胱排尿后 ,此液性无回声区缩小为 41mm×2 3mm。超声诊断 :膀胱憩室 :憩室结石伴癌变可能性大。手术所见 :膀胱右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8岁,因反复血尿就诊.超声检查:膀胱适度充盈,膀胱壁略增厚,于膀胱后壁6点处见膀胱壁中断约2.3 cm,其后方见8.3 cm×6.0 cm的无回声区,与膀胱相通,无回声区内见5.0 cm×3.8 cm的略强实性回声团,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斑点状强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细小的血流信号.双肾大小、形态正常,皮质均匀,集合系统分离,双侧均宽1.5 cm,双输尿管未见扩张.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2岁,4年前曾因前腺增生行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洗肉水样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于当地医院治疗数天后,症状消失。3d前再次出现洗肉水样尿。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肾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无扩张;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膀胱后壁黏膜局部回声中断,腔内见一圆形异常回声,大小约81mm×49mm×40mm,边界清,内见不规则小片状无回声(图1);异常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6 8岁 ,因反复血尿就诊。超声检查 :膀胱适度充盈 ,膀胱壁略增厚 ,于膀胱后壁 6点处见膀胱壁中断约 2 .3cm,其后方见 8.3cm× 6 .0 cm的无回声区 ,与膀胱相通 ,无回声区内见 5 .0 cm× 3.8cm的略强实性回声团 ,形态尚规则 ,内部回声欠均匀 ,可见斑点状强回声 (图 1) ,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细小的血流信号。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皮质均匀 ,集合系统分离 ,双侧均宽 1.5 cm,双输尿管未见扩张。超声诊断 :1.膀胱憩室并憩室内肿瘤 ;2 .双肾盂轻度积水。行憩室及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膀胱后壁 8.0 cm×6 .0 cm的憩室 ,憩室内见 5 .0 cm× 4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1岁.因尿频、尿痛就诊.B超见膀胱壁明显增厚,不光滑,最厚处约10 mm,腔内见一37mm×26 mm的强回声团,后伴声影;膀胱右侧见一107 mm×71 mm大小的液性无回声区,内见一19mm×10 mm的强回声,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在膀胱壁9点处见一通道直径约7 mm,使该液性无回声区与膀胱腔相通(图1).B超诊断:(1)膀胱结石、腺型膀胱炎;(2)巨大膀胱憩室并憩室内结石.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1周就诊。既往有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史。超声所见:膀胱充盈良好,壁稍厚不光滑。于膀胱后壁见一约0.8cm中断,与其旁的一个约8.3cm×6.4cm的无回声区相通。该无回声区又与6.2cm×4.8cm无回声区相通。膀胱及两个无回声区内各见一强回声团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6岁.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半月来院就诊.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镜下红细胞(++++),未见管型、脓球、白细胞.超卢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未见占位性病变及结石.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过度充盈,壁欠光滑,于膀胱右后壁见一大小约6.16 cm×3.43 cm囊性无回声区与膀胱相通,通道口宽约0.92 cm,其内见一大小约4.43 cm×2.52 cm的团状略强回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基底部宽大,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3岁。反复腰、腹疼痛伴排尿不尽10余年。超声检查膀胱轻中度充盈,壁厚薄不均,左后壁局部较薄。于膀胱左后方可探及一8.3cm×6.8cm×8.5cm大小不规则无回声液性暗区,其大小明显超过膀胱,壁薄,光滑,与膀胱左后壁关系密切,并与膀胱之间有一内径约0.2cm之孔道相连通(图1)。经多次排尿后反复比较观察,膀胱左后方之无回声区逐渐缩小,但未消失,膀胱内有残余尿液。另于膀胱右侧方探及一2.1cm×1.8cm×2.3cm大小无回声区,排尿后略缩小。前列腺大小约5.2cm×4.1cm×3.4cm,边界清晰、规整,两侧对称,内外腺比例约2.5∶1。双肾集合系统不规则中度…  相似文献   

9.
孕妇,26岁,孕30周。在外院怀疑胎儿膀胱大,来院。超声显示:双顶径81mm,股骨长61mm,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规律,羊水量适中,胎盘位于宫体后壁,于腹盆腔膀胱顶一侧见61mm×53mm无回声区,壁薄,规整,内见点状强回声(图1),与膀胱不相通,动态观察无变化,双肾正常。胎儿为女性。超声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1岁。因无痛性血尿一次就诊,体检无明显异常。二维超声所见: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膀膀充盈好,于膀胱后壁约膀胱三角区,可见一大小约1.0cm×0.8cm强回声团突向膀胱腔内,于团块后方见明显声影,强回声团附着的膀胱壁未见明显受侵表现。嘱患者变动体位,该强回声团位置无明显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于该强回声团块基底部中央有一支动脉进入,并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在团块内显示。频谱示:动脉频谱征(图1)。超声诊断:膀胱癌(位于膀胱三角区,考虑癌内有钙化和纤维化情况)。手术病理报告示:鳞状上皮癌伴有钙化情况。讨论膀胱癌超声诊断多不困…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53岁。尿频、尿痛、无痛性血尿1个月入院。超声检查:双肾形态大小正常,皮髓质界线清晰,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左肾中极探及一个强回声,后伴声影,大小约6mm×3mm。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尚可,膀胱顶部偏右侧(图1)探及大小约65mm×34mm低回声,膀胱壁似见回声中断,CDFI:低回声内见条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膀胱顶部实性占位,膀胱肿瘤?脐尿管肿瘤待排。腹部CT冠状平扫:膀胱顶部顺脐尿管方向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实性为主病灶。肿块大小约68mm×41mm,与膀胱壁分界不清。CT矢状面增强: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男 ,78岁。排尿困难 15 a,近 0 .5 a加重 ,尿频、尿急、尿疼半个月 ,血尿半个月 ,来院检查。查体 :双肾区无叩击痛 ,膀胱区压痛。尿常规 :RBC强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双侧肾脏未见异常 ,膀胱充盈佳 ,于右后壁见一椭圆形无回声区 ,壁薄、光滑 ,大小为 8.7cm× 5 .4 cm。膀胱与暗区之间有一通道 ,直径 1.2cm,与膀胱相通无回声区内探及直径 1.5 cm强回声团 ,后伴声影 ,且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排尿后膀胱及右后壁无回声区同时缩小 ,膀胱内见导尿管回声及一直径 1.2 5 cm强回声团 ,伴声影。前列腺大小 6 .5 cm× 4 .2 cm× 3.8cm…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4岁,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排尿困难2 d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自诉无月经来潮。超声检查:双肾、输尿管及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于宫腔内见一大小34 mm×23 mm的无回声区,其内混杂细密点状回声,振动探头可见细密点状回声缓慢移动;宫颈管至阴道另见一大小120 mm×89 mm的类似无回声区(图1);CDFI于无回声区内及边缘均未探及血流信号(图2)。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4岁,因近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腰痛来我院就诊.超声示:双肾各径增大,轮廓规整,肾实质呈低回声,集合系统排列不整齐,左右肾集合系统分离成花瓣状,左肾最宽处为31mm,右肾最宽处为27mm,左输尿管上段内径为11mm,右输尿管上段内径为10mm(见图1).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滑、不增厚、于暗区内左右输尿管入口处分别可见21mm×22mm及27mm×22mm无回声区,包膜回声完整,后壁回声增强(见图2).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41岁。以月经周期短、经量多、伴进行性痛经一年半来诊。妇科检查 :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孕产史 :左侧子宫孕1产 1,自然分娩。超声检查 :于膀胱后方探及两宫体回声 ,左右排列。右侧子宫 ,形态正常 ,约 48.0 mm× 32 .1mm,肌层回声均质 ,内膜线清晰 ,居中 (图 1,左 )。左侧子宫体积明显增大 ,约81.5 mm× 81.1mm,呈球形 ,肌层回声不均匀 ,后壁增厚明显 ,回声减低并可见散在小的无回声暗区。前壁回声略强 ,光点粗大 ,全肌层内未见结节回声 ,内膜略向前偏移 (图 1,右 )。双宫颈正常。于双子宫两侧可探及左右两个卵巢均未见异常。左…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6岁,因腹痛伴尿频、尿急、尿痛来院就诊.体格检查,腹部未及明显肿块.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结石,超声检查所见:膀胱充盈欠佳,下腹部膀胱周围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状无回声区,囊壁光滑,其中右下腹最大一个大小约5.0 cm×4.8 cm.双肾及膀胱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下腹部多发淋巴管囊肿.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于腹腔内见四个大小不等的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均与膀胱相连,其中一个大小约5 cm×5 cm,距膀胱连接处约0.6 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2 7岁。因左上腹胀痛 2月 ,加重 3天就诊 ,无畏寒、发热 ,无恶心、呕吐。超声检查 :肝、胆、胰、脾、双肾均未见异常声像 ,于右下腹膀胱上方探及一大小约 7.0 cm×6 .5 cm类圆形囊袋样结构 ,壁厚薄不均匀 ,最厚处约 0 .5 cm,右侧壁连续性中断 ,见宽约 0 .9cm的回声失落部份 ,与一管状结构相通 ,探头加压囊内液体流入该管道。囊内透声性差 ,囊后壁回声增强。底部见细点状物沉积 ,沉积物的多少与体位及检查时间相关 ,第二天复查见沉积物明显增多且探头加压、改变体位后见部份沉积物漂浮。周围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其与膀胱未见交通口 ,…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6岁.无任何不适,查体见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超声所见:膀胱充盈好,后壁增厚,范围约4.5 cm×0.8 cm,表面不光滑,其中前列腺上方局部膀胱壁见多个略高实性回声突起,呈"珊瑚"状(图1),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膀胱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6岁.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加重2d入院.彩超探查:盆腔内可见一大小约19 cm×16cm×12 cm的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囊腔内见一条带分隔,条带中部见约2 cm的通道,通道两侧可见液体流通,左侧囊腔内可见强团状回声,后伴声影,可活动.超声提示:(1)膀胱多发结石;(2)膀胱内分隔考虑膀胱憩室.患者经导尿后复查彩超:膀胱腔内可见导尿管回声,并可见多个强团状回声,后伴声影,可活动,膀胱壁厚,不光滑,右侧壁见0.26 cm的连续性中断,向右与一大小为6.4 cm×4.7 cm的无回声囊腔相通,该囊腔壁薄,内壁光滑.前列腺大小约4.1 cm×4.1cm×4.7cm,实质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1岁.因肉眼血尿1周就诊.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好,腹部触诊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膀胱适度充盈,内壁欠平滑,左侧壁连续性中断,约20 mm.膀胱左后方见大小约60mm×50 mm的无回声区与膀胱相通,该无回声区顶部见大小约35 mm×21 mm的等回声团块,基底部宽,不随体位移动,表面见半环状强回声(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