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湿和胃汤治疗脾虚湿阻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口服,10 mg/次,每日3次;奥美拉唑胶囊,20 mg/次,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给予化湿和胃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化湿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部病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2)
目的:探讨化湿泄浊祛瘀汤对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UAN)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31例中医辨证为湿浊瘀阻型的UAN患者给予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阶段,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并设置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同样方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关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前患者血清MDA显著升高,GSH-Px、SOD、CAT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后血清MDA显著降低,GSH-Px、SOD、CAT均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湿泄浊祛瘀汤治疗后患者血清MDA仍显著升高,GSH-Px显著降低(P0.05),SOD、C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浊瘀阻型UAN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化湿泄浊祛瘀汤能有效提高湿浊瘀阻型UAN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其治疗UAN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抗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3.
醒脾化湿汤治疗脾胃湿阻型胃病21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臧军现  李克强 《陕西中医》2003,24(9):811-812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类中药治疗脾胃湿阻型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醒脾化湿汤 (苍术、厚扑、茯苓、半夏薏仁、霍香、佩兰、白蔻仁、车前子、菖蒲等 )治疗胃病脾胃湿阻型 2 1 8例 ,并设立马丁啉对照组 60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46.79% ,总有效率 93 .5% ;对照组 ,治愈率 3 5% ,总有效率 78.3 3 %。提示本方有醒脾化湿、淡渗利湿、消炎止痛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脉宣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心绞痛(痰瘀互阻型)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脉宣痹汤(栝楼、薤白、半夏、陈皮、炒白术、檀香、砂仁、三七粉、桂枝、焦山楂、丹参等)治疗。结果: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67.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宣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4,(7):835-83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TACE前及TACE后6周分别测定临床中医证候积分、瘤体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卡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74.4%,对照组为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缓解率为79.5%,对照组为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ACE后血清AFP水平较TACE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TACE后第6周血清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ACE后卡氏评分较TACE前均提高(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提高TACE的治疗效率,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丁晖 《中医药导报》2010,16(4):54-55
目的:观察四妙通痹汤结合手法理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四妙通痹汤结合手法理筋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结合手法理筋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通痹汤结合手法理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酸、C反应蛋白及血沉和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尿酸、ESR、CRP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医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5例阳性,阳性率为23.08%低于对照组(阳性率为49.23%)(P0.05);观察组转阴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50.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P0.05)。结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加味四妙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慎贤  张占柱 《中医杂志》2007,48(6):521-52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UA、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和72.5%(P<0.01);在降低UA和血脂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汤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UA和血脂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李良  孙银娣  李亚峰  雷涛  曹毅  董博 《陕西中医》2019,(10):1397-1399
目的:分析四妙二藤汤联合双氯芬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情况、炎症指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四妙二藤汤治疗,两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指数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指数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减少,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明显减少(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清CRP和ESR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RP和ES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四妙二藤汤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炎症状态,减少复发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勇 《陕西中医》2013,(11):1501-1502
目的:探讨清肝明目汤结合西医抗病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使用清肝明目汤(紫草、金银花、野菊花、石决明、青葙子等)的同时结合使用1%无环鸟苷滴眼液结合硫酸软骨素滴眼液对照组则单纯使用1%无环鸟苷和硫酸软骨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云翳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头晕头痛、口干、便秘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明目汤结合西医抗病毒治疗能更有效的提高患者视力,减轻患者角膜云翳等临床不适,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贵安  陈鸿筠 《陕西中医》2013,34(8):975-977
目的:观察四妙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房及门诊120例72h内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西药治疗加饮食指导;治疗组86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口服四妙汤加味配合药渣外敷关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44%,总有效率98.84%,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91.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汤加味口服并药渣外敷关节配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配合超短波疗法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疗效。方法:60例膝关节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四妙汤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取超短波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370.05)。结论:加味四妙汤配合超短波可以明显提高膝关节滑囊炎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2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给予单独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四妙汤联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四妙汤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周淑娟  辛凯  罗珊珊 《河南中医》2016,(11):1998-1999
目的:观察千金二陈四妙汤(千金苇茎汤、二陈汤、四妙散)治疗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治疗组给予千金二陈四妙汤治疗,急性期配合秋水仙碱1~2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证侯积分、UA积分、CR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千金二陈四妙汤健脾除湿泄浊化瘀定痛,急性期配合秋水仙碱治疗原发性痛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41-1142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HPV感染患者86例,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4例,选用加减四妙汤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选用中药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证候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对宫颈HPV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测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健脾四妙汤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中医药导报》2010,16(5):51-53
目的:评价自拟健脾四妙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四妙汤口服,1剂/d;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0.1 g/次,3次/d,两组均观察治疗8周,追踪观察半年.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96.9%(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53.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四妙汤具有降低血尿酸作用,且作用持久,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中化湿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ID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补铁与四联疗法根除HP治疗,对照组40例,在其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益生菌、调中化湿汤治疗,疗程4周。记录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分级和血细胞指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慢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IDA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5.32%(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2%(34/4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上腹隐痛、反酸嗳气、餐后饱胀、食欲减退、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困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胃镜检查分级、胃镜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分级与平均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均明显增加,总铁结合力(TIBC)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中化湿汤联合益生菌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IDA的疗效确切,可提高HP根除率,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修复,还能提高铁贮存量及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11):1566-1567
目的:观察分析五苓化湿汤治疗顽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系列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湿疹患者13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五苓化湿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开瑞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瘙痒程度积分对比差异不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16.46±7.69)pg/ml、IL-6(10.09±2.47)pg/ml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为(21.10±7.5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为(12.01±3.44)分,观察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五苓化湿汤治疗顽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程度,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翟振彦 《陕西中医》2013,34(6):719-72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二妙散加减对夏季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联合二妙散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81.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6.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的复发率为70.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7%,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夏季性皮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