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儿童及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原服用抗癫痫药(AEDs)不变的基础上加服LEV,起始剂量:成人500mg,每日2次,儿童10ms/(kg·d),根据疗效调整剂量,比较不同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患者的疗效。结果59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加用LEV后无发作7例(11.9%),有效19例(32.2%),无效33例(55.9%),LEV对儿童和成人、不同病程及发作频率的癫痫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0例(16.9%)出现与LEV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其中嗜睡3例,急躁3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攻击行为各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在1~2个月内自行消失,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LEV对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安全有效,可以用作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加用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托吡酯(TPM)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3.2-12.0mg.kg-1·d-1 )的托吡酯添加治疗35例儿童部分性和或全身性癫痫(基线发作次数的中位值6次/月)的开放性研究.TPM治疗的平均时间为(447±142) d (范围28~582d),TPM持续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剂量为6.75mg.㎏-1·d-1.结果 >70%的患儿发作频率减少≥50%,38%(13/34)的患儿无发作持续3个月以,43% (14/32)的患儿无发作持续6个月以上.接受不同剂量TPM的治疗反应大致相同(p>0.05).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经过2年的治疗,26%的患儿因不良反应和发作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未继续用药.结论 TPM添加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可作为基础抗癫痫药物失败后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广谱癫痫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继发全身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入组前12周内至少有6次以上的发作、正在应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传统抗癫痫药的患者32例应用托吡酯.托吡酯的起始剂量为0.5~0.7mg*kg-1*d-1,以后每周增加0.5~1mg*kg-1*d-1,最大剂量7.8mg*kg-1*d-1,分早晚2次服用. 结果 8例(25%)完全控制至少已达7个月;14例(43.75%)发作减少50%以上;7例(21.88%)无效;2例(6.25%)发作次数增加.6例(18.75%)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6.25%)表现为头晕、多睡和纳减;2例(6.25%)为头晕、反应迟钝及记忆减退;1例(3%)为语言减少;1例(3%)为行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在托吡酯加量过程中,一般持续4~6周逐渐消失. 结论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安全而有效;疗效与治疗剂量无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敏 《中国病案》2011,12(3):63-64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难治性儿童癫痫患者29例,进行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癫痫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后12个月内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研究。结果全面性发作7例,部分性发作12例,部分继发全面发作8例,Lennox Gastaut综合征2例。完全控制5例,显效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48.3%。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2%(5/29)。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乏力、头晕、头痛、恶心、食欲下降。结论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应用为一种有效,安全而经济的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继发全身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入组前 12周内至少有 6次以上的发作、正在应用一种或一种以上传统抗癫痫药的患者 32例应用托吡酯。托吡酯的起始剂量为 0 .5~ 0 .7mg·kg-1·d-1,以后每周增加 0 .5~ 1mg·kg-1·d-1,最大剂量 7.8mg·kg-1·d-1,分早晚 2次服用。 结果 8例 (2 5 % )完全控制至少已达 7个月 ;14例 (43.75 % )发作减少 5 0 %以上 ;7例 (2 1.88% )无效 ;2例(6 .2 5 % )发作次数增加。 6例 (18.75 % )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 2例 (6 .2 5 % )表现为头晕、多睡和纳减 ;2例 (6 .2 5 % )为头晕、反应迟钝及记忆减退 ;1例 (3% )为语言减少 ;1例 (3% )为行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在托吡酯加量过程中 ,一般持续 4~ 6周逐渐消失。 结论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安全而有效 ;疗效与治疗剂量无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艳明  谢菊生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74-276
目的观察妥泰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妥泰添加治疗20周以上,以治疗前12周的发作频率为基础,与评价前12周的发作频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发作完全控制7例(13.4%),发作减少≥75例(26.9%),发作减少≥50例(21.2%),发作减少<50 例(38.5%)。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无明显差别。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妥泰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托吡酯治疗儿童各型癫痫及预防癫痫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326例确诊为癫痫患儿进行托吡酯单药治疗,初始剂量0.5~1mg/(kg·d),每7天加量1次,每次加药量0.5~1mg/(kg·d),目标剂量2~4mg/(kg·d),加量期为4~8周,West及Lennox-Gastau综合征用至30 mg/(kg·d),随访观察2年比较用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动态脑电图变化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托吡酯治疗儿童各种类型癫痫具有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85.0%,对于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最佳,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为98.2%、复杂部分性发作为95.0%,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有效率86.8%,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效率86.6%;治疗前脑电图异常271例,治疗2年后脑电图异常减少至87例,说明脑电图明显恢复;不良反应105例,占32.2%,其中87例为很轻微的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托吡酯单药治疗各型儿童癫痫疗效好,脑电图恢复理想,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LEV添加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其对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改变?结果:LEV添加治疗总有效率达70.9%,无发作比例为16.7%?添加治疗后患儿月发作频率减少41.3%,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 < 0.05)?不同发作类型间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LEV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黄日材 《右江医学》2009,37(1):31-32
目的观察妥泰剂量递增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年龄16~63岁,病程2~28年的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原一线抗癫痫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妥泰治疗。每位病人观察时间至少5个月,基础期1个月,加量期1个月,稳定期3个月。加量方法,开始用妥泰50 mg/d,以后每周增加50 mg/d,到第4周增加到200 mg/d目标剂量为止。统计稳定期3个月的月平均发作次数与剂量递增妥泰治疗前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并作疗效判断。结果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76.2%,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有效率87.5%,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72.7%,全身性性发作有效率73.9%,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妥泰加用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而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无癫痫发作1~4年后,鼓励患儿停止抗癫痫药物(AED)治疗,成功率约为70%。对癫痫患儿进行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评估其停止AED治疗后难治性癫痫的发作频率。方法:在新斯科舍省采用基于人群的癫痫队列研究,明确停止AED治疗后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的患儿。所有患者(n=367,年龄1个月至16岁)在1977~1985年间发展为癫痫,癫痫特征为部分性或抽搐发作,并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评估,排除良性运动性癫痫患者。难治性癫痫的定义为在随访末期1年或成功的癫痫手术之前,每3个月发作1次或多次,并且使用3种或3种以上AEDs达最大耐受剂量时,癫痫仍治疗无效。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长期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奥卡西平(OXC)治疗3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起始剂量为4~5 mg/(kg.d-1),维持剂量为25~45 mg/kg.d-1,以治疗前3个月癫痫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后12个月内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应用OXC后6个月、12个月后,患儿发作频率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儿占45.2%(14/31),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个月与12个月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9%(4/31),因不良反应和经济原因退出观察者2例(5.88%)。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头晕、头痛、恶心、纳差、皮疹。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明显、稳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在年龄小于5岁的患儿中应用OXC的安全性有待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难治性癫痫患者96例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对比添加 LEV 治疗后发病频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CE)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添加 LEV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9%,月发作频率降低41.3%;添加 LEV 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未添加 LEV 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 LEV 添加治疗可明显提高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降低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和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对癫痫部分性发作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癫痫患儿80例,随机分2组,LEV组和CBZ组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脑电图,观察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间临床发作控制比较无差异(P=0.68),治疗后两组间脑电图痫样放电比较,CBZ组痫样放电完全消失7例,减少50%以上7例,减少25%-49%11例,无变化8例,增加7例,LEV组痫样放电完全消失21例,减少50%以上7例,减少25%-49%6例,无变化3例,增加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LEV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改善脑电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治疗小儿癫痫部分性发作方面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西比灵作为添加剂治疗难治性癫痫.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10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成人60例,小儿加例)进行添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西比灵作为添加剂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达50%,22%的患者发作停止.对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达69%,对其他类型有一定的效果.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肝、肾、血、尿等化验无明显变化,偶有患者出现轻度副作用,但不影响结果.结论:西比灵作为添加剂治疗难治性癫痫,对控制癫痫发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2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40例。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2组均观察6~12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组实际完成治疗39例,因皮疹退出1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6例,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认知功能减退5例;左乙拉西坦组实际完成治疗38例,因经济原因退出2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8例,出现脾气暴躁不良反应2例。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均有效,但左乙拉西坦更安全,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癫痫13例,占72.2%;晚发型癫痫5例,占27.7%.其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8例(44.4%),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33.3%),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16.6%),癫痫持续状态1例(5.56%).出血性疾病11例(61.1%),其中脑叶出血6例(54.5%);缺血性疾病7例(38.9%),其中脑叶梗死5例(71.4%).18例患者,治愈17例,占94.4%治愈,死亡1例,占,5.6%.结论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作和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万宏  雷町 《四川医学》2004,25(8):847-84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7例患者,临床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4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伴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3例,失神发作伴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l例。术前均经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4例行前颞叶切除术(包括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12例行致痫灶 致痫病灶切除术。1例行额极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消失,8例发作显著改善,2例改善较好。1例改善较差,1例发作无改善,手术总有效率为88.2%,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恢复工作和学习。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前应准确定位致痫灶,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58例,在对其行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EV进行佐治,并对佐治前后患儿癫痫的发作频次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本组5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经LEV佐治,临床总有效率为74.1%(43/58),不同类型癫痫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EV佐治后综合所有类型癫痫患儿情况,其总体发作频次减少率为42.5%,癫痫发作频次佐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儿7例有轻微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患儿治疗耐受度良好,在传统抗癫痫药物较大程度失效时可加用LEV佐治。  相似文献   

19.
刘起运 《安徽医学》2008,29(5):630-631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采用开放式自峰对照法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发作频度为基础,观察添加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同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托吡酯治疗总有效率为65.7%,单纯部分性发作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7.8%,复杂部分性发作87.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50%,4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中仅1例有效。托吡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均较轻微。结论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与丙戊酸美以2∶1比例配伍应用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难治性部分性发作的病人。采用开放自身对照,先记录卡马西平单用3月的基线发作频率,继则添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镁的剂量比为2∶1,配伍用药至少3个月。记录病情日志,每月至少随访1次。观察每月发作频率与副作用。治疗3个月以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脑电图检查。结果19例(27.9%)完全控制,15例(22.1%)显效,7例(10.3%)有效,18例(26.5%)效差或无效,7例(10.2%)加重,2例(2.9%)因副作用(恶心与头晕)停用。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在联合前后均正常。结论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镁以2∶1比例配伍应用对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发作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