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城郊居民常见伤害类型、原因及疾病负担,为制定城郊居民意外伤害预防措施和进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调查哈尔滨市郊区18周岁以上居民1461人,调查1年中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并描述受伤情况。结果 常见意外伤害类型的发生率依次为跌伤(24.64%)、车辆伤(11.63%)、碰伤(4.11%)、动物咬伤(3.42%)。对受伤的原因、地点、部位,伤后处理及疾病负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 意外伤害给城郊居民造成的疾病负担高于城市,其原因种种。通过本次调查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了防治重点。建议通过居民自身及社会的努力,降低城郊居民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识别常见伤害原因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为制定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和进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广州市某小学全体学生 1年中的伤害发生情况 ,并描述受伤情况。结果  40 .1%的小学生在 1年中受到 1种及以上不同程度的伤害。男生伤害发生率 ( 43.1% )高于女生 ( 36.6% )。常见受伤类型的发生率为跌伤 ( 2 5 .5 % )、碰伤 ( 12 .1% )、刀割伤 ( 6.6% )、车辆伤 ( 6.1% )、烧烫伤 ( 5 .7% )和鱼刺卡喉 ( 5 .6% )。对受伤原因、次数、地点、部位、伤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 伤害的发生尽管频繁 ,原因复杂 ,但它是有可能控制和预防的。调查表中用不完全开放式回答搜集伤害发生的详细情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广州某中学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中学生常见的伤害种类和发生的详细情况,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方法 问卷调查广州某中学714名学生1年中的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714名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46.5%,男、女生分别为45.2%和48.0%;伤害次数发生率为72.7%,男、女生分别为74.6和70.8%。按伤害次数发生率,常见的伤害种类依次是跌伤(26.2%)、车辆伤(12.7%)、碰伤(7.6%)、扭伤(6.65)、刀割伤(6.6%)和烧烫伤(2.8%)。跌伤和扭伤主要是由打球和跑步所致,车辆伤由骑自行车跌下所致,碰伤由碰撞到建筑物和家具所致,刀割伤和烧烫伤由做家务事所致。结论 中学生伤害的发生频率高,种类多,但有其分布特点和规律,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相似文献   

4.
广州部分中学生意外伤害现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广州中学生常见的伤害种类和发生情况,归纳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调查广州市2所中学668名学生,对其伤害发生情况、伤害的认知及伤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8名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58.50%,男、女生分别为56.60%和60.11%;常见的伤害类型依次是玩耍或运动受伤(39.67%)、车辆伤(11.70%)、被劫碰伤(8.08%)、宠物咬伤(3.30%)、刀割伤和烧烫伤(5.83%)。玩耍或运动受伤主要由打球和跑步所致,车辆伤由骑自行车跌下所致,碰伤由碰撞到建筑物所致,刀割伤和烧烫伤由做家务事所致。结论 中学生伤害的发生频率高,种类多,但有其分布特点和规律,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临沂市罗庄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程度及其特征,为制订中小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临沂市罗庄区抽取11349名中小学生,调查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伤害发生的种类、次数及受伤情况。[结果]发生10种共9864人次伤害,伤害发生率为41.6%,其中初中生为50.7%,高中生为43.4%,小学生为32.9%;男生为45.1%,女生为37.6%。前3位伤害为跌伤(1952人次)、碰伤(1255人次)、车辆伤(1067人次)。52.6%的伤害发生在校内。[结论]伤害严重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应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2005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洪镭  陆小军  刘辉 《职业与健康》2007,23(9):739-740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常见的意外伤害种类和发生情况,分析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预防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调查南京市6个区县24所中、小学学生,对其伤害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11名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5.87%,其中小学生为25.63%,初中生为12.39%,高中生为10.78%;男女生伤害发生比例为1.93:1;常见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19.17%)、碰伤(12.60%)、硬物击伤(9.76%)、锐器伤(9.27%)。城区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3.63%,城郊结合部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0.30%,郊县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4.41%。结论南京市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城郊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区和郊县学生,男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学生的意外伤害需要得到足够重视,必须在学生中间加强意外伤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于永  苏桂承  徐国堃  刘宁 《中国校医》2006,20(5):489-491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10所中小学的五年级、初二、高二共47个班2037名学生进行一年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伤害的年发生率为29.41%,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初中生;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男生的伤害高于女生;前五位伤害依次为:跌伤(15.58%)、碰伤(14.83%)、交通伤(10.56%)、刀割伤(7.59%),烧烫伤(5.21%)。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和学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骑车、玩耍及走路;发生形式以自伤为主,其次为他伤;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郴州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郴州市19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3104人,采取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结果:该人群一年内发生伤害13种,伤害发生率为75.13%,发生2种以上伤害者占24.91%,小学生伤害率明显高于中学生,男生伤害率高于女生。伤害类型排在前5位的是跌伤、碰伤刀割伤、动物/昆虫伤和烧烫伤。结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离异否;与亲人共同生活否,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伤害已对中小学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2年城市居民意外伤害特征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城区居民的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调查 2 0 0 2年哈尔滨市城区1 4 83名居民的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伤害发生率 3 84%。居前 4位意外伤害依次是跌伤、车辆伤、碰伤、刀割伤。结论 :哈尔滨市城区居民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 ,其带来的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加强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皖南地区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地区5所中学的初、高中5个年级共38个班2135名学生进行1年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7.03%,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男生的伤害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伤害低于非独生子女,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9.02%)、碰伤(37.00%)、交通伤(30.02%)、刀割伤(24.22%)、烧烫伤(20.98%)。且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青少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汉族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目的:了解宁夏回,汉族中小学生伤害的现状,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2000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的11所中学,10所小学的6-19岁在校的7000名回,汉族中小学生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宁夏回,族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0.4%,男生明显高于女生(x2检验,P<0.01),回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P<0.05),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9.27%),碰伤(4.55%),刀割伤(2.99%),车辆伤(2.00%),及烧烫伤(1.66%),初中生伤害发生率最高为24.11%,其次为高中生22.15%,小学生最低为17.63%,对受伤原因,地点,部位,伤后处理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结论:中小学生面临意外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2所中专学校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中专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伤害发生率。方法:整群选取2所中专学校在校学生2427人,无记名填写1年来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伤害发生率为44.71%,其中男生为50.15%,女生为42.58%伤害类型主要为跌伤、碰伤、交通伤、烧烫伤等。结论:西宁地区中专学生伤害发生情况较严重,且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程度及其特征 ,为制订中小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 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在临沂市罗庄区抽取 113 49名中小学生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3月伤害发生的种类、次数及受伤情况。 [结果 ]发生 10种共 9864人次伤害 ,伤害发生率为 41 6% ,其中初中生为 5 0 7% ,高中生为 43 4% ,小学生为 3 2 9% ;男生为 45 1% ,女生为 3 7 6%。前 3位伤害为跌伤 (195 2人次 )、碰伤 (12 5 5人次 )、车辆伤 (10 67人次 )。5 2 6%的伤害发生在校内。 [结论 ]伤害严重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应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降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小学生伤害常见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百色市1 155名不同民族小学生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百色市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1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15.813,P=0.000);不同年龄组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327,P=0.000),其中五六年级小学生发生率最高(54.41%);壮族、瑶族、其他民族学生伤害发生率均高于汉族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08,P=0.044)。前5位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16.19%)、碰伤(7.10%)、刀割伤(4.16%)、动物咬伤(2.94%)和硬物击伤(1.39%)。结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皖南地区部分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样取皖南地区5所中学的初、高中5个年级共38个班2135名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7.03%,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男生的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9.02%)、碰伤(37.00%)、交通伤(30.02%)、刀割伤(24.22%)、烧烫伤(20.98%)。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和学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骑车、玩耍及走路;发生形式以自伤为主,其次为他伤。且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结论: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和常见伤害类型的原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平凉地区8所学校中小学生4820名1年内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年内发生伤害2287人,发生率为47.4%。男性高于女性(50.5%和44.0%),城市高于农村(49.8%和45.2%),发生率随年龄升高的趋势十分明显,13-19岁为高发年龄段。位居有3位的依次是跌伤,刀或锐器伤,碰伤,其中城市是跌伤,碰伤,刀或锐器伤;农村为跌伤,刀或锐器伤,动物咬伤。这些伤害常发生在玩要,做家务,运动和走路时,多发性伤害与是否独生子女有关。结论 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常见,多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已成为危害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伤害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江苏省5个城市33826名青少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12.6%,男生为15.5%,女生为9.9%,男生伤害的报告率高于女生(χ2=230.27,P0.01);1次伤害的发生率为9.5%,2次及以上伤害的发生率为3.1%。扭伤和跌坠伤是学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和割刺伤是最常见的受伤结果。伤害的发生与家庭类型、学校类型、父亲职业、男生吸烟饮酒行为及不良情绪有关。结论青少年是伤害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小学生伤害现状,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区13所小学6—14岁小学生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海珠区小学生伤害年发生率为50.26%,男生(52.39%)高于女生(47.77%);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3.32%)、打碰伤类(20.97%)、骨头卡喉(14.04%)、交通伤害(13.22%)及烧伤或烫伤(10.21%)。结论 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各类不同伤害受伤原因不同,伤害受其父母教育程度及职业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合作市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学生伤害发生现状、类型及危害性,为制定切实有效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横断面回顾调查方法填写调查表,并做统计分析。结果1年内合作市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8.68%,男生53.20%,女生43.6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17.8,P〈0.001),前五位伤害依次为跌落伤、烧烫伤、刀或锐器伤、动物咬伤、交通伤。结论伤害有其发生规律,可以预防,应在小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泰安市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分布特征及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实施伤害预防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3月对泰安市岱岳区2所农村中学1799名学生进行伤害现况调查。[结果]过去1年内伤害发生率为31.91%,男生为42.26%,女生为18.92%;初中生为39.30%,高中生为21.27%。前6位伤害为跌落伤、刀割伤、烧烫伤、动物咬伤、交通伤和硬物碰伤。中学生伤害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应该针对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