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威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35-135,137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脂肪肝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发病规律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85例脂肪肝患者,分析其相关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饮酒、发病年龄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结果 85例脂肪肝患者中,31~45岁年龄发病率最高,同其他年龄段相比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史所占比例为22.4%,肥胖所占比例为16.5%,高血压所占比例为11.1%,高血糖所占比例为16.5%,高血脂所占比例为20.0%,皮质激素药物因素所占比例为12.9%.结论 其中脂肪肝患者的高发病年龄为31~45岁,其病发与肥胖、饮酒以及合并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等病症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出租汽车公司员工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检出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洁  贾曼  曹维强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87-2689
目的了解天津市出租汽车公司员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5月对该公司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将其资料由专人负责进行计算机双录入;按有关标准诊断;分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病情况。结果检查268人,检出高血压(29.1%)、高血脂(16.2%)、高血糖(6.66%)的患病率均很高。结论生活压力、工作紧张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三高症的危险因素。应经尽快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提高企业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林亚  洪国辉 《中国校医》2012,26(9):675-676
目的探讨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和2011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情况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和2011年南昌工程学院教职工体检资料,比较6年来教职工健康体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南昌工程学院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比例逐年提升。结论应加强对教职工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和工作压力,提高教职工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的认知性,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荣莲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197-1198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地区高温作业工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5月—7月对密云地区接触高温作业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调查和资料录入;按有关诊断标准,分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病情况。结果健康检查712人,男性高血压检出率(14.90%)高于女性(5.93%),男性甘油三酯异常检出率(22.01%)高于女性(11.11%)。结论应加强高温作业工人健康教育,开展综合防治措施,减少高血压、高血脂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将血脂严重异常纳入高温作业职业禁忌证范畴。  相似文献   

5.
舟山市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岛地区高血压的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舟山市定海(城市)、普陀(农村)二地区15岁以上的自然人群1174人进行高血压患病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31.69%,标化率14.96%.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递增,40岁始患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危险因素为年龄、超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心脑血管病史及饮酒;血压与性别、吸烟、食盐摄人量无相关性.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34.95%,血压控制率为11.02%.结论舟山市高血压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患病年龄有提前趋势.超重、高血糖,高血脂是目前海岛高血压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不同职业人员体检结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不同职业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病情况,探讨上述疾病的发生与职业的关系.方法 对三种不同职业共9 648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群(P<0.01);事业单位人群中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超重、肥胖发病率高于企业单位组人群(P<0.01).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病率与职业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广州市高校知识分子人群中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广州市高校体检人群资料中整群抽样2980人,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超重、肥胖体型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都是随年龄增长而检出率增加,中青年女性是体重不足的主要人群,30和40岁年龄组是腹部肥胖、高血压和血糖异常增加最快的对期;2级和3级危险聚集度检出率都随年龄增加有明显增加趋势,男性中具有2级和3级危险因素聚集度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高校知识分子中超重、肥胖体型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都是随年龄增长而检出率增加,中青年教师是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代谢疾病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吴卫珍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7):66-66,78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最主要的致病病种,其中脑梗死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5%.脑梗死的发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因此而致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众所周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收集我院一年的脑梗死病例,并以同时期住院的脑出血病例作对照,观察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颤)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及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科研院所中年高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探讨不同体质指数间的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31名在职的中年高知人群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5-8月集中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检测。计算体质指数、超重率、肥胖率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根据体质指数将人群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对各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病率及联合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年高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3.62%和10.53%,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依次为17.72%、8.27%、27.28%。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和联合患病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高血压)~2=66.13、χ_(高血糖)~2=31.62、χ_(高血脂)~2=83.75、χ_(联合患病率)~2=52.35,均P<0.05)。各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24.92%、38.78%)、高血糖患病率(9.58%、22.45%)、高血脂患病率(42.17%、45.92%)、联合患病率(14.37%、28.57%)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患病率依次为9.70%、4.95%、15.25%、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年该科研院所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较高,超重或肥胖的中年高知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病率及联合患病率都高于体重正常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总人群患病率达15%~25%.NAFLD多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因此,对NAFLD危险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我们探讨了肥胖、高血糖、高血脂与NAFLD的关系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6 366名中老年人群的数据资料,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6 366名中老年人群中,非高血压者3 622人(56.90%),高血压者2 744例(43.1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有高血脂史、有高血糖史、中心性肥胖和体质指数较高为中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在婚、每周有体力活动和每月有社交活动为中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肥胖、超重、有高血脂史和有高血糖史是中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三高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在普通健康体检人群中各年龄段的发病率,以便对"三高症"早期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建议,降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病机率,2008年7~12月笔者对29 133人的城市居民体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的发病、预后及影响因素。作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与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ACI患者预后差,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认为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翟宏丽  高强  王丽  于英华 《中国校医》2003,17(4):335-336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情况 ,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将 1999年与 2 0 0 1年民航学院教职工体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 0 0 1年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2 0 0 1年≤ 4 5岁年龄组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高于 1999年 ,而各年龄组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 1999年 ;3种疾病检出率教师、干部组高于工人组。 结论 在普遍防治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过程中 ,应密切注意中青年和教师、干部群体的防治 ,同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为“三高”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正>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1]。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干预研究多针对社区老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各社区老年居民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成都地区社区老年居民,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烟酒嗜好,个人及家庭史,查体,血压(BP)、心率(HR)、体重指数(BMI)及血液有关生化项目.[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高血糖、尿酸、体重指数、高血脂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吸烟率和饮酒率性别差异明显,吸烟率比其他调查有所下降,但也超过50%.SBP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1.160)、年龄(OR=0.674)、吸烟(OR=1.213)、饮酒(OR=1.418)和体重指数(OR=-0.614),它们与高血压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社区老年居民各项危险因素均较高,高血压、高血脂、体重进一步恶化.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深化研究和防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公司职工超质量、肥胖以及"三高"(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职工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芜湖某公司1 946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4年对其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及血脂等的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超质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分别为40.80%,9.20%,30.83%,20.45%及35.46%。其中男性超质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以及年龄≥60岁的研究对象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加,研究对象高血压及高血糖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体质指数(BMI)为消瘦、正常、超质量及肥胖的研究对象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MI的改变(消瘦到肥胖),研究对象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研究对象超质量、肥胖及"三高"现象突出,迫切需要对其开展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内容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甲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心腩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就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简称“三高”)。因此,很多人谈起“三高”而色变,“三高”患者不但要忍受病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李淑彩 《中国校医》2004,18(5):443-443
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以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作对比,对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关系进行分析,为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及血脂水平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对患者进行健康体检并分析体检结果.结果:老年女性患者肥胖率高于老年男性,老年男性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脂受检者常伴有高血压病症的机率高于女性;女性高血脂受检者常伴有肥胖的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及血脂水平表明高血脂症与性别、高血压以及肥胖等因素有很大的联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老年血脂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