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9例)、稳定斑块组(4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脑梗死患者以及30名正常对照组血浆MCP-1水平。分析血浆MC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1)不稳定斑块组血浆MCP-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2)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浆MCP-1水平呈负相关(r=-0.683,P<0.05)。结论血浆MCP-1水平的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AC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浆Lp-PLA2水平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p-PLA2水平,同时检测血脂、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可作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计算Crouse积分,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比较2组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分析可溶性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可溶性CD40L浓度(7.97±2.42)μg/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粥样硬化斑块91个,其中不稳定斑块62个(68.13%)。不稳定斑块组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观察组IMT增厚、Crouse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与IMT、Crouse积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可溶性CD40L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越差,通过影响斑块稳定性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ACI组)和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50例(对照组),均对所有入选者血清中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检测,比较ACI组和对照组的血清ox-LDL、Lp-PLA2及其他血脂指标水平; 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比较; 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轻型、中型、重型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的血清ox-LDL、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 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 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Lp-PLA2 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 NIHSS评分中型组、重型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ox-LDL、Lp-PLA2水平较正常者显著上升,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ox-LDL、Lp-PLA2 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清标记物,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60例,根据脑梗死发生次数,分为脑梗死复发组52例,脑梗死初发组54例,无脑梗死或脑出血对照组54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Hcy的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结果脑梗死复发组及初发组血浆Hcy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复发组血浆Hcy水平和HHcy发生率亦显著高于脑梗死初发组(P<0.05);脑梗死复发组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脑梗死初发组(88.5%比64.8%,P<0.05);脑梗死组检出易损斑块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硬斑块患者[(28.96±7.01)μmol/L比(23.56±6.98)μmol/L,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脑梗死的复发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8例)及不稳定斑块组(64例);其中Ⅰ、Ⅱ、Ⅲ级斑块各为37、45、4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且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血清hs-CRP及血浆TNF-α、IL-6水平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29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ACA组)及17名健康体检者(NC组)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NC组均未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I组易损斑块的比例(69.2%)及检出率(47.6%)均明显高于ACA组(46.4%,20.7%)(均P<0.05)。ACI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ACA组(均P<0.05);ACA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CI组中,易损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均P<0.05);稳定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P<0.05)。结论血清MMP-9、TIMP-1、hs-CRP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MMP-9/TIMP-1比值增高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提示中青年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初步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大脑中动脉(MCA)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9例。对MCA狭窄段进行HRMRI检查,评估斑块特征,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7例)和稳定斑块组(5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浆Lp-PLA2水平。结果①不稳定斑块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②高水平Lp-PLA2组中出现斑块内出血、强化斑块、混合斑块的例数较正常Lp-PLA2组高(P<0.05);③Lp-PLA2是MCA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95%CI:0.669-0.859,P<0.05)其界限值为180.115ng·mL-1,敏感度81%,特异度75%。结论Lp-PLA2与HRMRI评估的颅内不稳定斑块相关,是颅内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血浆Lp-PLA2与HRMRI联合,为早期发现颅内不稳定斑块提供更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轻型卒中颅外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23-03在芜湖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硬化组(n=63)和无颈动脉硬化组(n=57),根据头颅MRI对基底节区EPVS分级并将患者分为轻度EPVS组(EPVS分级0~1级,n=61)和中重度EPVS组(EPVS分级2~4级,n=59)。比较颈动脉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硬化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基底节EPVS分级,Spearman相关性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斑块积分与基底节EPVS分级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基底节EPVS严重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基底节区EPVS等级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0.05),颈动脉IMT、Crouse斑块积分与基底节区EPVS等级正相关(r=0.575,P<0.001;r=0.481,P<0.001)。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颈动脉IMT、Crouse斑块积分是影响轻型卒中基底节区中重度EPV...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入选144例中青年ACI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观察有无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清Hcy、hs-CRP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有CAS斑块的患者血清Hcy、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与增厚患者(均为P<0.05)。CAS程度:0级组、1级组分别与3级组,0级组、1级组、2级组分别与4级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CAS程度愈重,其相关性愈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 Lp-PLA2)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收入本院神经内科102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不稳定型斑块组(54例)、稳定型斑块组(48例),并收入同时期的4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 检测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 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01); 脑梗死患者的TC、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89),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43)。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5),其临界值为56.75 μg/L时,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83.7%。结论 Lp-PLA2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血浆Lp-PLA2水平可预测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造影和人血浆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ATCI)诊断和预后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超声造影技术对30例ATCI患者和30例TI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估,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Lp-PLA_2含量,并与3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1)ATCI组和TIA组患者的颈动脉稳定粥样斑块发生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和Lp-PLA_2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TCI组中随着患者NIHSS评分的增加,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和Lp-PLA_2水平均随之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Lp-PLA_2与ATCI有一定的相关性;Lp-PLA_2能较准确地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两种检查相联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TC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_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LA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LP-PLA_2水平,并同时检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两组对象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斑块性质。结果 LAA组LP-PLA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患者中,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增加,LP-PLA_2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AA组患者中随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LP-PLA_2水平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血浆LP-PLA_2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新型危险因素,其水平的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并能够辅助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颈动脉斑块(CAS)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根据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分为无斑块组42例,稳定斑块组58例,不稳定斑块组64例,观察在脑梗死急性期(2d)及恢复期(15d)血清中IL-18、ICAM1、MMP-9、Lp-PLA、hsCRP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无CAS组、稳定CAS组、不稳定CAS组中血清hsCRP、IL-18、ICAM1、MMP-9、Lp-PLA2水平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不稳定斑块组的各炎性因子水平仍高于其他2组(P0.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中ICAM1、MMP-9血清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IL-18、ICAM1、MMP-9、Lp-PLA2与颈动脉粥样斑稳定性有明显相关性,同时在脑梗死急性期炎性因子hsCRP、IL-18、Lp-PLA2可能参与的炎性作用较ICAM1、MMP-9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微栓子和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伴有颈动脉斑块组45例和不伴有颈动脉斑块组20例,2组均行微栓子监测。结果 伴有颈动脉斑块组与不伴有颈动脉斑块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微栓子阳性率为38%,不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为13%,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软斑组微栓子阳性率为45%,硬斑组微栓子阳性率为18%,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多有颈动脉斑块,软斑块是微栓子的主要来源,微栓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二者早期干预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与颈动脉斑块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斑块类型进行划定,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浆和斑块组织提取物中Lp-PLA2含量后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检验显示,斑块类型对血浆Lp-PLA2水平有影响(P0.05)。进一步采用SNK-q检验显示,Lp-PLA2水平变化关系:无斑块组稳定粥样斑块组不稳定粥样斑块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与颈动脉斑块内Lp-PLA2表达相关性对比发现,2个部位该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1,P=0.008)。结论 Lp-PLA2可能是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临床标志物,外周血与颈动脉斑块内Lp-PLA2表达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YKL-40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超声科首次发现有颈动脉斑块者575例为研究组,以同期无动脉斑块者500例为对照组; 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判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并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YKL-40蛋白、血脂、炎性因子TNF-α、hsCRP、IL-6等指标水平。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均<0.05); ②研究组的IL-6、TNF-α、hsCRP、Lp-PLA2、YKL-40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③按SMI分级将研究组患者分为4组,4组患者的YKL-40蛋白、IL-6、TNF-α、hsCRP、Lp-PLA2、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 ④YKL-40蛋白与炎性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血清YKL-40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严重程度有关,检测YKL-40蛋白水平对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2组间血脂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6个月后治疗组厚度缩小,对照组厚度增加,2组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2014-01—2016-01收治的32例经高分辨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我院体检的行MRI扫描的25例无脑梗死患者作对照(对照组),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T1加权(T1WI)、T2加权(T2WI)及增强颈部血管成像等扫描序列,分析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分型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0例(93.75%),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例(6.25%);对照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6例(24.00%),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9例(76.00%);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共发现60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Ⅰ~Ⅱ型7块(11.67%),Ⅲ型8块(13.33%),Ⅳ~Ⅴ型19块(31.67%),Ⅵ型21块(35.00%),Ⅶ型2块(3.33%),Ⅷ型3块(5.00%);对照组共发现14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稳定性斑块为主,Ⅰ~Ⅱ型13块(92.86%),Ⅳ型1块(7.14%)。2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3个部位的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MRI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内部成分,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高分辨MRI可对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作出预测,为临床防治脑梗死及疗效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98例脑梗死(脑梗死组)和同时期的82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大小、性质、好发部位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vs72.9%,P0.05),但面积大于20mm2斑块的检出率急性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8.8%vs9.8%,P0.01);2两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分布部位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6%vs62.7%,P0.05);3两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脑梗死组均高于对照组(χ2=6.98,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高风险、老年人的脑卒中早期预防及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