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14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VD模型,补肾活血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以10.14、5.07 g生药/kg灌服补肾活血方,尼莫地平对照组以11.06 mg/kg灌服尼莫地平,给药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水迷宫法行为学、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及海马组织BDNF mRNA和Trk B mRNA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探索能力下降,表现为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及在原平台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和Tr KB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明显受损;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高、低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探索能力明显改善,表现为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及在原平台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P0.01),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及受体Trk 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改善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论补肾活血方可提高脑海马神经元BDNF及受体Trk B表达,保护脑海马神经元,改善VD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75只SD雄性大鼠经水迷宫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肾活血方高、低剂量(10.14,5.07 g·kg~(-1)·d~(-1))组,共5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VD大鼠模型。补肾活血方高、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分别予补肾活血方药及尼莫地平片治疗30 d,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并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测定脑海马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及原平台停留时间均减少(P0.01),脑海马细胞凋亡积分吸光度(IA)显著升高,平均灰度值显著下降(P0.01),脑海马ERK2,CREB(免疫组化)表达的IA明显下降,平均灰度值明显升高(P0.05),蛋白表达量(Western blot)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高、低剂量组能提高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细胞凋亡IA(P0.01),升高平均灰度值(P0.01),提高脑海马组织ERK2,CREB的IA和蛋白表达量(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药可能通过调控大鼠海马ERK/CREB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细胞凋亡,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补肾丹对衰老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及模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gal[250mg/(kg.d)]60天,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法[1],造成大鼠拟衰老动物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金匮肾气丸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0.72g/(kg.d)]灌胃,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2.7g/(kg.d)、1.35g/(kg.d)、0.675g/(kg.d)灌胃。维生素E组每日灌服维生素E0.027g/kg,每日1次,共60天。观察衰老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论:补肾丹具有改善衰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的作用,还可提高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Bax基因的过度表达,这有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骨丢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OVX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将40只SD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戊酸雌二醇)组、补肾活血汤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进行卵巢切除术构建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处理,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1次/d,持续6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BALP水平降低、TRAP水平升高、骨密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干预组(西药组、补肾活血汤组)血清BALP水平升高、TRAP水平降低、骨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mTOR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干预组PI3K、AKT、mTOR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干预OVX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有减少骨丢失、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5.
马占强  葛明 《河南中医》2012,32(9):1140-114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组,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补肾活血组以补肾活血方按临床成人剂量的7倍给药,即0.5 g/kg,按照大鼠体质量以0.01 mL/g的剂量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予以蒸馏水灌胃,按照大鼠体质量以0.01 mL/g的剂量灌胃。各组大鼠造模结束第2天开始给药,1次/d,连续处理4周。结果:补肾活血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介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补肾活血组大鼠的海马CA1区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的海马CA1区细胞数。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惊恐伤肾脑缺血大鼠缺血后BDNF、Trk B表达的影响及补肾名方左归丸的治疗作用,探讨左归丸的作用机制及"肾通于脑"中医理论的生物学实质。方法:Wistar大鼠56只,雌性,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猫吓鼠"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4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于MCAO术后2h实施再灌注。"猫吓鼠"模型组、治疗组于MCAO手术前10天开始用"猫吓鼠"法恐吓大鼠,制备"恐伤肾"肾虚模型,左归丸组于MCAO手术前3天开始给予左归丸汤剂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10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Trk B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DNF表达及p-Trk B/Trk B比值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猫吓鼠"组BDNF表达及p-Trk B/Trk B比值下调。与"猫吓鼠"组比较,治疗组BDNF表达及pTrk B/Trk B比值增加。结论:脑缺血后BDNF及其受体表达增加可能是机体损伤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惊恐伤肾可削弱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左归丸可以改善惊恐伤肾大鼠抗脑缺血损伤能力的低下,并且这种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DNF表达及活化Trk B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振华  李姣  张健 《天津中医药》2022,39(4):503-508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Nrf2/Keap1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及达那唑组,15只/组.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按照2.5、5、10 g/kg灌胃给予补肾活血汤,达那唑组给予达那唑(0...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Olfactory Bulbectomy,OB)抑郁大鼠模型,从PI3K-AKT-Nrf2/BDNF角度探讨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手术摘除嗅球方法建立OB大鼠抑郁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逍遥散15、30 g原生药/kg和盐酸氟西汀0.01 g/kg组,并设假手术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30天。进行大鼠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好率测定,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取大鼠皮质、海马部位备用。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GSH、SOD及皮质MDA活力或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OB大鼠皮质和海马部位Nrf2、Keap1、GPX3、HO-1、NQO1、OGG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SOD1、PI3K、AKT、p-AKT、TrkB、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GSH、SOD水平显著降低,且皮质MDA含量明显升高;皮质、海马部位Nrf2、Keap1、GPX3、HO-1 mRNA表达水平及SOD-1、HO-1、TrkB、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皮质部位PI3K蛋白表达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30 g/kg逍遥散给药30 d能提高大鼠糖水偏好率,对抗自主活动异常,显著提高血清GSH、SOD水平,并降低皮质MDA含量;能显著上调皮质、海马部位Nrf2、HO-1、皮质Keap1、NQO1及海马GPX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皮质、海马部位SOD1、HO-1、TrkB、BDNF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比值,对皮质、海马部位OGG1mRNA及皮质Nrf2、海马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有上调趋势。结论:逍遥散对OB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及氧化应激表现有对抗作用,其激活OB大鼠PI3K-AKT-Nrf2信号通路从而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上调BDNF水平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100 mg/kg,淫羊藿苷中剂量组:50 mg/kg,淫羊藿苷低剂量组:25mg/kg和剂量为10 mg/kg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观察淫羊藿苷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含水量的影响,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和Trk B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运用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的方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50mg/kg和100 mg/kg的淫羊藿苷均可改善MCAO大鼠神经损伤症状;降低其脑含水量;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CA1区神经元凋亡;上调BDNF和Trk B的表达。其中100 mg/kg效果最为明显,而最低剂量25 mg/kg几乎为无效剂量。结论:淫羊藿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由上调BDNF与Trk B的表达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白藜芦醇40mg/kg组、西红花苷20 mg/kg、40 mg/kg、80 mg/kg组。大鼠侧脑室注射Aβ_(25-35)建立AD大鼠模型,各组ip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Trk B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红花苷各剂量组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西红花苷(40、80 mg/kg)与白藜芦醇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海马BDNF和Trk B的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红花苷各剂量组海马BDNF和Trk B的表达显著上调,西红花苷各剂量组BDNF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增强,西红花苷(80 mg/kg)组与白藜芦醇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西红花苷可以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增加海马BDNF和Trk B的表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精补阳还五汤不同组分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服,全方组灌服益精补阳还五汤全方组分,益气组、活血组和补肾组分别灌服相应的功能组分,用药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RGCs的数量,分析各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差异。结果:大鼠RGCs数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假手术组、全方组、活血组、益气组、补肾组、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由高至低的顺序与上述结果相反;BDNF表达全方组最高,其次为假手术组、活血组、益气组、补肾组、模型对照组。除益气组与活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益精补阳还五汤全方及各功能组分均可有效保护高眼压大鼠RGCs,其中全方组保护作用最强,补肾组保护作用最弱,这种保护作用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促进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观察松果菊苷(ECH)对V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CH组(30 mg·kg~(-1)),每组30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VD模型,ECH组给予ECH治疗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大鼠取脑,分离皮层与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DNF、TrkB、AKT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降低(P0.05),脑组织皮质及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明显,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表达及BDNF、TrkB、AKT、NMDAR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EC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脑组织皮质及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海马组织BDNF、TrkB的mRNA表达及BDNF、TrkB、AKT、NMDA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松果菊苷可能通过上调VD大鼠海马区BDNF、TrkB、AKT、NMDAR表达,减轻VD大鼠神经元缺血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对颅脑损伤(TBI)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及神经元修复与突触重塑影响。方法:选取由安康市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三组,模型组(10只)、正常组(10只)和观察组(10只),模型组、观察组制备TBI模型,造模第二天起观察组大鼠采用通窍活血汤10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进行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m NSS)状况,对大鼠行水迷宫检测,详细记录大鼠正在2分钟内目标象限运动距离、目标区域进入次数及逃避潜伏期状况,SABC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域内SYN1和BDNF蛋白表达状况,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电镜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给药1、2周,模型组给药3、4周其m NSS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观察在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观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大鼠突触素1 (SYN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通窍活血汤可提升TBI大鼠海马区内SYN1、BDNF表达量,改善大鼠神功功能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蛋白激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第3 d开始用药,补肾活血化痰方配置成1.5g·m L-1的浓度,按12 mg·(kg·d)-1的剂量灌胃给药,盐酸多奈哌齐按0.52mg·(kg·d)-1的剂量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液为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每日两次,每天分上午8点和下午4点两次灌胃,共4周,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蛋白激酶2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少于假手术组,且大多细胞的胞浆染色较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盐酸多奈哌齐组和补肾活血化痰方组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可见较多胞浆呈稍浅棕黄色颗粒状的阳性细胞,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盐酸多奈哌齐组和补肾活血化痰方与假手术组相比,染色要淡,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具有显性差异(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和补肾活血化痰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效,作用机制与其减少Aβ沉积,促进神经存活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补肾还聪胶囊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成为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新药打下基础。方法:SD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血管性痴呆,造模后24小时,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0.02 g/kg、补肾还聪胶囊20 g/kg、10 g/kg及5 g/kg组,同时设假手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35天。利用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观测学习记忆能力,于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第二天,取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取脑组织测定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Ach),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等指标。银染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染色。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第一天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无差异,其余几天模型组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隐匿平台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显著延长,补肾还聪胶囊20 g/kg,10 g/kg剂量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加。空间探索试验中模型组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在原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及原平台象限内的游程占总游程的百分比明显减少。空间探索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补肾还聪胶囊20 g/kg剂量组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占总游程的百分比显著增加。生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脑组织Ach,ChAT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还聪胶囊20 g/kg,10 g/kg剂量组提高了Ach,ChAT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MDA、NO、NOS、iNOS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补肾还聪胶囊20 g/kg及10 g/kg可显著对抗脑缺血所致上述指标的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脑组织MAO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而这种升高可被补肾还聪胶囊20 g/kg,10 g/kg,5 g/kg剂量组抑制(P<0.05)。银染结果显示:补肾还聪胶囊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数量的减少。结论:补肾还聪胶囊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应激、改善胆碱能系统功能、减少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法)建立大鼠V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滋肾活血低剂量组、滋肾活血高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每组8只。给药28 d后,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p-Akt、Akt、TrkB和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损伤较严重,细胞核破裂,胞质浓缩,胞体变小;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活血低剂量组、滋肾活血高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损伤均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p-Akt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TrkB和BDN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活血低剂量组、滋肾活血高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大鼠脑组织p-Akt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TrkB和BDN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TrkB和BDN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活血低剂量组、滋肾活血高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大鼠脑组织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TrkB和BDN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滋肾活血方可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D大鼠脑组织p-Akt、Akt和上调TrkB、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观察松果菊苷(ECH)对V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影响。方法 选择6月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组,每组30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大鼠VD模型,ECH组给予ECH 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大鼠处死取脑,分离皮层与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RT-PCR测定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DNF、TrkB、AKT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NMDAR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降低(P<0.05),脑组织皮质及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明显,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表达及BDNF、TrkB、AKT、NMDAR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EC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脑组织皮质及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海马组织BDNF、TrkB的mRNA表达及BDNF、TrkB、AKT、NMDA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松果菊苷可能通过上调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BDNF、TrkB、AKT、NMDAR表达,减轻VD大鼠神经元缺血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10 mg·kg-1),氟西汀组(10 mg·kg-1),逍遥散高、低剂量组(30,15 g·kg-1),采用侧脑室注射LPS诱导建立神经损伤大鼠模型,连续预防灌胃给药14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和皮层部位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 B),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k A),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突触小泡蛋白(SYP) 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DNF,β-NGF含量显著下降(P 0. 01),皮层、海马BDNF,NGF,Trk B,Trk A,CREB mRNA明显下调(P 0. 05,P 0. 01),BDNF,Trk B,CREB,磷酸化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PSD95,SY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BDNF,β-NGF含量明显升高(P 0. 05,P 0. 01),皮层、海马BDNF,NGF,Trk B,Trk A,CRE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 05,P 0. 01),BDNF,Trk B,CREB,p-CREB,PSD95,SY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 05,P 0. 01)。结论:逍遥散对侧脑室注射LPS诱导的大鼠神经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作用发挥与活化BDNF/NGF-TrkB/Trk A-CREB通路及上调突触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痰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健脑安对血管性疾呆(VaD)大鼠海马区表达升高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影响。方法对 Koizumi 和 Nagasawa 法加以改进,采用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大鼠模型,2h 后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动物分成中药健脑安大(19.34g 生药/ml)、中(9.67g 生药/ml)、小(4.83g 生药/ml)剂量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中药干浸膏用0.5%羧甲基纤维素(CMC)配咸水溶液,每100g 大鼠给中药溶液0.7ml;IL-1ra 对照组大鼠在缺血前30min和缺血后10min 左侧脑室内分别注射人重组 IL-1ra 10μg;3个中药剂量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于造模7天前开始灌胃中药及清洁水,分别按照缺血再灌后不同时间点(2、3、4、12h 和7天)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实验各组大鼠脑海马区组织中 IL-1β和 CRF 蛋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多糖处理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山茱萸多糖处理组给予0.05 g/m L山茱萸多糖灌胃,连续4周。4周后,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数目变化;RT-PCR法检测海马BDNF m RNA、NGF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BDNF m RNA、NG Fm 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处理组海马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BDNF m RNA、NGF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够通过上调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BDNF m RNA、NGF m RNA表达,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数目,防治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