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3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AIMS评分及NO、SOD、MDA、LP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Lysholm和AIM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IM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的NO、SOD、MOD、LPO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O、MOD、LPO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O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能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自由基代谢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行  潘雄  林道超  刘其顺 《新中医》2016,48(11):70-7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于关节腔内连续注射玻璃酸钠者43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情况,采用膝关节评分表(KS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检测2组治疗前后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K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NO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OD、NO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仅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均未影响后续治疗。结论: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脑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a 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Va 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加用固脑益智汤辅助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MMSE、ADL、HDS、WM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OD、MDA、NO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固脑益智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Va D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改善痴呆症状。  相似文献   

4.
陈星  丁永利  赵明明 《新中医》2021,53(5):102-105
目的:观察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可改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模型组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具有降低上述指标的作用,尤其是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具有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作用,尤其是高剂量作用显著(P0.05)。模型组大鼠NO、NOS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ET-1、VEGF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高剂量具有显著升高NO、NOS,降低VEGF的作用(P0.05);红景天苷高、中剂量具有显著降低ET-1的作用(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葱白组、中剂量葱白组、高剂量葱白组、易善复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造模,造模10周后经组织病理学鉴定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4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HE染色组织结构;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ACCase mRNA表达升高(P0.05),CPT-1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低、中、高剂量葱白组及易善复组肝脂肪变性减轻,舌像评分、肝指数、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以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降低(P0.05),以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下降明显,高剂量葱白组和易善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葱白提取物治疗NAFLD有效,其机制与促进CPT-1表达及降低ACCas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应用不同剂量黄芪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2组均应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低剂量组黄芪为45 g,高剂量组黄芪为120 g,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内皮素、血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临床疗效。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低剂量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2项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2组内皮素、血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值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中应用高剂量(120 g)黄芪可更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利于血液黏度的降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曲鬓、听会、耳门、翳风为主穴及双侧血海、足窍阴、太冲穴为配穴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听阈值、耳聋评分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听阈值、耳聋评分及血清LPO、VE-cadherin水平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压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血清LPO、VE-cadherin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比灵胶囊组、天麻钩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阳性组灌胃给予西比灵胶囊(1×10-3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天麻钩藤颗粒(低剂量:0.75g/kg,中剂量:1.5g/kg,高剂量:3g/kg)7d,于末次给药30min后,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造模,并观察其耳红、挠头次数等行为学指标;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酶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SOD、MDA及脑组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天麻钩藤颗粒中、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模型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此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天麻钩藤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模型大鼠挠头次数(P0.05,P0.01)。天麻钩藤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血浆黏度切变率及全血还原黏度低、中切变率(P0.05,P0.01)。天麻钩藤颗粒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NO、MDA水平(P0.05),升高SOD含量。天麻钩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大鼠脑组织E、NE、5-HT、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能预防偏头痛发作,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进而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泳文  孙麦青  陈璐璐 《新中医》2018,50(10):130-133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变化及听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均为单侧发病。对照组46例予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MGB1、LPO、一氧化氮(NO)水平、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质量(SF-36)变化情况,统计比较2组听力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听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清HMGB1、LPO、NO水平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14.89%,与对照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与单纯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MGB1、LPO、NO水平,提高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赤芍、白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赤芍、白芍对血瘀证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动物模型,以丹参酮胶囊为对照药,通过检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最大凝集指数(Red blood cell maximum agglutination index,MAXD)、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Red blood cell maximum deformation index,MAXDI)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ET-1)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观察不同剂量的赤芍、白芍对大鼠全血黏度、MAXD、MAXDI、血清NO、血浆ET-1的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检测大鼠全血黏度、血清NO、血浆ET-1指标研究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赤芍高剂量组及芍药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P0.001,P0.01);赤芍中剂量组、赤芍低剂量组及白芍高剂量组中切变率及低切变率全血黏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赤芍高剂量组MAXD、MAXDI均有显著改变(P0.001,P0.01),白芍高剂量组和白芍中剂量组MAX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赤芍、白芍、芍药苷各剂量组及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NO值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浆ET-1无显著差异。结论赤芍、白芍均能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的血黏度,芍药苷是两者起作用的共同活性成分,芍药内酯苷对血瘀证的作用不及芍药苷;赤芍对血瘀证的作用优于白芍,这与其芍药苷含量较多,而芍药苷有较强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治疗组5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联合尿激酶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1水平、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T-1水平、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ADL评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欣泰血栓心脉片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汤联合长春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2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长春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定眩止晕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液黏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SOD,MDA和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和MD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SOD和NO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定眩止晕汤联合长春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具有改善机体血液黏度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七有效组分Rx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碱性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喂高脂饲料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PNS)组、三七有效组分Rx高剂量组、三七有效组分Rx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并进行相应干预12周。观察各组主动脉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血浆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bF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有减轻;血浆NO水平和SOD水平升高(P〈0.01),血浆LPO和bFGF表达降低(P〈0.01);Rx高剂量组与PNS组、Rx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七有效组分Rx通过升高NO、提高SOD活性,增强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bFGF表达,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明目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明目方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率33.8%,总有效率7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8周后VEGF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Ang-1、SOD升高(P0.05),且治疗组VEGF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Ang-1、SOD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FI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补肾活血明目方能显著改善DR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视网膜微循环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LIDH寒湿型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盆骨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LIDH寒湿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山芝麻水提物( Helicteres angustifolia)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持续性感染模型中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0)及过氧化脂质类(LPO)的影响.方法 将DHBV- 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山芝麻高、中、低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于用药前、用药第7,14天,及停药第7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活性及NO、LPO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芝麻高、中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用药后7~14d,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O和LPO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停药后7d,拉米夫定组即有反跳现象,山芝麻高、中剂量组仍能显示出持续有效,没有出现反跳现象.山芝麻低剂量组血清SOD、NO和LPO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山芝麻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洪妍 《新中医》2021,53(23):42-4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0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 例。2 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泌素及过氧化指标、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纳差少食、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大便异常、腹痛绵绵、肠鸣脘闷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胃泌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丙二醛(MDA) 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胃泌素、SOD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DI) 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DI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胃泌素分泌与过氧化水平,改善血流变学,促进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择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后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评价2组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观察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及随访1、2年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为81.40%(35/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3 d比较,2组术后1个月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术后1个月比较,2组随访1、2年的Harris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随访1、2年的运动范围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血液循环,强化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