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78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IVC)3项指标,并设立30例健康对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而IVC则以酒精性肝病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连续动态观察肝病进展及病变程度方面是一组良好的指标,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查两组对象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HA、PCⅢ、Ⅳ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肝病程度越重各项指标水平增加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越高,血清HA、PCⅢ、ⅣC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水平能够明显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3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联合测定15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并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慢性乙肝发展的阶段性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均与慢性乙肝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硬化阶段均处于最高水平.血清HA、LN、PCⅢ及Ⅳ-C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但其意义不完全一致,HA主要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LN、PCⅢ主要为中晚期肝纤维化的指标,Ⅳ-C为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可以准确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并能协助临床诊断,动态观察这些指标,既可掌握病情的演变,又能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疗效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在各种类型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77例不同临床类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HA、PC-Ⅲ、Ⅳ-C、LN水平,并与68例健康体检者标本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各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病程发展呈正相关,且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HA 、PC-Ⅲ、Ⅳ-C、LN水平的联合检测对于全面判断肝纤维化的活动性、纤维化程度及早期诊断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及临床意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9例肝病患者血清HA、PC Ⅲ、Ⅳ-C、LN水平,能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联合检测101例慢性肝病患者PLD、HA、PCⅢ、Ⅳ-C及LN的含量。结果: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清“肝纤四项”检查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71-7371
目的分析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8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上述四项血清学指标在肝炎患者中均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刘滨 《山西临床医药》2014,(10):759-760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72例慢性丙肝患者的血清ANA,HA,LN,PCⅢ和Ⅳ-C水平,并与由年龄、血小板计数、γ-谷氨酰转肽酶及透明质酸四项指标构成的判别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数模型(FibroIndex)比较,同时与48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的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且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升高。结论:血清HA,LN,PCⅢ和Ⅳ-C可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与AN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慢性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3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HA、LN、PⅢNP和Ⅳ-C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和肝硬化(LC)组的血清HA、LN、PⅢNP、Ⅳ-C检测结果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四项指标在CPH组、CAH组、LC组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0例LC患者中,血清HA的阳性率达90.0%,远高于清蛋白(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A、LN、PⅢNP、Ⅳ-C四项指标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过程中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良好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为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 Ⅳ-C)、层黏连蛋白(LN) 水平,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PC-Ⅲ、Ⅳ-C、LN、ALT及AST水平均高于健康者 (P<0.05),但HA、Ⅳ-C与ALT、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 (HA)及层粘连蛋白 (LN)的测定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63例慢性乙型肝炎、67例急性乙型肝炎、27例肝硬化及 20例健康人血清PCⅢ、CⅣ、HA及LN,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 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急性乙型肝炎及轻度慢性乙型肝炎(P<0. 001)。4项指标联合检测显示,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阳性率 (84. 3%与 88. 9% )显著高于其他组别。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Ⅲ、CⅣ、HA及LN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及鉴别的意义.方法 采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2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3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A、PCⅢ、CⅣ、LN进行检测,并对部分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同时和部分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D患者4项肝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IH组4项指标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均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49、0.824和0.830; PBC组CⅣ和LN低于肝硬化组(P<0.05);两组ALD患者在经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PCⅢ、CⅣ和LN对于ALD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和病毒性肝炎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并能间接反映肝脏炎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择60例健康人和472例各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78例,慢迁肝126例,慢活肝113例,肝硬化155例;肝硬化组按Child-pugh分级(A级42例,B级66例,C级47例)]测定上述4项指标在血清中的含量,并计算这4项指标在诊断肝硬化时的ROC曲线的线下面积。结果 (1)急性肝炎组与健康人组比较HA明显增高(P<0.01);慢迁肝组、慢活肝组、肝硬化组与健康人组比较,4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1)。(2)对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后比较,HA、Ⅳ-C这2项指标B级比A级,C级比B级均有明显增高(P<0.01)。(3)ROC曲线表明,HA和PCⅢ在诊断肝硬化时优于LN和Ⅳ-C,灵敏度为87.7%、81.9%,特异性为73.7%、74.5%,准确性为77.8%、76.1%。结论 HA、LN、Ⅳ-C、PCⅢ血清浓度越高,肝硬化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及层粘蛋白(LN)水平与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SSS)中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计分方案对温阳中药肝之福预防及治疗肝纤维化大鼠实验的病理组织共73份标本进行半定量计分,同时检测血清HA、PCⅢ、CⅣ及LN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四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不论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还是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A、PCⅢ、CⅣ及LN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HA、LN、PCⅢ、Ⅳ-C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应用价值.方法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健康体检者25例血清HA、LN、PCⅢ及Ⅳ-C进行检测.结果 糖尿病肾病血清中HA、LN、PCⅢ及Ⅳ-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0.05).结论 血清中HA、LN、PCⅢ及Ⅳ-C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纤维化程度,在肾纤维化的诊治及预后方面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3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3项指标,并设立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Ⅳ-C、LN及HA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原发性肝癌组和乙肝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且以HA最具意义,三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临床价值。结论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能动态观察肝病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血清CG、HA、PCⅢ、LN、ⅣC水平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评价肝病患者血清5项指标肝胆酸(CG)、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ⅣC)含量与慢性化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38例肝病患者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CG、HA、PCⅢ、LN、ⅣC水平,比较这5项指标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G、HA、PCⅢ、LN、ⅣC水平含量随着病程的进展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即急性肝炎<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肝癌。结论:血清中CG、HA、PCⅢ、LN、ⅣC水平可反映肝病慢性化趋势,与临床一致,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胡恒贵  秦淑国  李林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72-3073,3075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采用放免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HA和PCⅢ在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和肝硬化患者中有依次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HBV-DNA阳性组中血清肝纤4项指标最低,在HBeAg阴性、HBV-DNA阴性组呈中等偏高,而在HBeAg阴性、HBV-DNA阳性组中最高。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HBV-DNA阳性和年龄增长,肝病持续发展,炎性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纤维化4项指标与HBV-DNA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肝硬化早期诊断和指导抗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100例各种肝炎患者及120例健康者血清PCⅢ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差异。结果血清PCⅢ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3组患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测定血清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对于肝炎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可靠的血清学指标。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79例肝病患者及86名健康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的水平。结果;上述三项指标多随病情进展而逐渐上升,慢性肝炎中型、重型及肝纤维化组的HA和LN较正常人和慢性肝炎轻型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而PCⅢ同样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A和LN及PCⅢ检测对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有较高的价值,是目前血清学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的进展和病变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