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多种复合方式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以来我科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多种复合方式移植修复63例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63例中,深Ⅱ度烧伤瘢痕37例,Ⅲ度烧伤功能部位创面26例,均为一次手术完成;其中49例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大张刃厚皮移植,7例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小皮片移植,7例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网状皮片移植。结果63例中术后复合皮全部成活,愈后植皮区及供皮区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恢复较好,色素沉着较轻,外观满意。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刃厚皮多种方式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异体(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可达到减轻瘢痕,促进创面愈合之目的。我院应用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和瘢痕切除创面共19例,其中采用一步法11例。现将一步法复合皮移植的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大面积增生性瘢痕寻求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覆盖瘢痕切除或松解后的创面,观察愈后外观及功能活动情况。结果:45例共82个部位瘢痕切除或松解后行复合皮移植,创面愈后外观平整,功能活动良好,随访至4~12月,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移植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 acelluar allogenic dermal matrix, ADM)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机体重要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烧伤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37例53处关节功能部位深Ⅱ~Ⅲ度烧伤创面及时进行早期切削痂扩创,用ADM和自体刃厚皮行复合移植,观察复合植皮的成活率、关节功能恢复及后期瘢痕形成情况。结果除2例3个部位复合皮片边缘有散在点状坏死延迟愈合外,其余35例手术均成功,50处关键功能部位复合皮片均成活。随访(12.15±1.35)个月,供皮区无明显瘢痕,关节功能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ADM和自体刃厚皮复合皮应用于重要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新手术方法。方法选择小儿深Ⅱ度和混合度烧伤患者,削痂手术时保留创面变性网状真皮,取大张薄自体刃厚皮片移植覆盖创面,加压包扎8~10d。结果10例(12部位)移植皮片成活良好,外形功能恢复满意,供皮区愈合快,不留瘢痕。结论保留变性网状真皮与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是治疗小儿深度烧伤的一种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复合植皮治疗烧伤瘢痕临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改善烧伤瘢痕切除后移植皮片的外形和功能,并减轻供皮区瘢痕形成。方法应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于切除瘢痕创面8例。结果6例复合皮完全成活,2例大部分成活。5例0.5~2年随访,未发现排异现象,外观平整,颜色近正常肤色,弹性好,挛缩轻,局部功能好,供皮区均无瘢痕形成。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于切除瘢痕创面为一种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头皮刃厚片复合移植修复在小儿疤痕整形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12例小儿疤痕切除后应用北京桀亚公司提供的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头皮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创面14处。结果:12处创面全部愈合,移植皮片生长良好,疤痕增生不明显,皮肤弹性较好,功能和形态良好。有2处由于固定不当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出现坏死处疤痕愈合。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头皮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疤痕整形创面愈合良好,无疤痕增生,皮肤外观功能满意,解决了小儿疤痕整形供皮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深度烧伤创面特别是手肘关节功能部位,一般常用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来覆盖,但愈后常出现明显瘢痕、挛缩、牵拉,导致功能障碍,而取皮区更是后遗严重瘢痕,给患者、家属带来很大心理负担。脱细胞异体真皮,应用在深度烧伤创面后,解决了皮肤的真皮层,在其上移植自体薄皮片,成活率高,瘢痕少,而且取皮区无瘢痕。近几年来,我科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移植治疗烧伤深度创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浅谈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至今接诊的典型烧伤患者36例,应用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结果手术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很成功。为治疗节省了皮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创伤和瘢痕。结论利用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自体刃厚瘢痕皮修复厚中厚皮片供区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厚皮片均含有部分真皮层,供皮区创面一般修复时间较长甚至出现明显的瘢痕增生,故在临床中其敝端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0-02~2001-03我们临床中应用自体瘢痕刃厚皮修复厚中厚皮片供皮区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48岁。修复瘢痕部位为肘窝8例,手背12例,月国窝10例,足背6例。均采用厚中厚皮片移植,供皮区最大500cm2,最小80cm2,供皮区用切下的自体刃厚瘢痕皮呈邮票状移植,8~12d愈合,15~20d创面稳定。手术时先用辊轴式取皮刀在瘢痕组织表面取下刃厚皮,厚度可稍厚于正常的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与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运用效果。方法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尽可能使血糖接近正常范围,综合应用全身和局部扩血管、抗感染,及时的出面清洗,适时进行游离自身皮片移植。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与未用胰岛素泵病人的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连续皮下胰岛素输入结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能更好的促进溃疡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并分析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大张异皮联合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结痂时间、手术植皮面积以及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植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细菌检出率为12.20%,对照组患者为39.02%,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抑菌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纤维板松解大张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功能部位烧伤晚期创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一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53-953
目的:探讨功能部位烧伤晚期肉芽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1988年以来,对功能部位烧伤晚期肉芽创面,采用刮除肉芽组织,纤维板松解大张中厚皮片移植130例,202个部位。结果:术后皮片全部成活,1年后随访,其功能及外观均很满意,结论:纤维板大张植皮能较满意解决功能部位晚期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14.
郭海雷  方林森 《安徽医药》2007,11(5):390-392
对于烧伤引起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来说,使用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尽早封闭、修复缺损皮肤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人们研制和应用了多种生物皮肤替代物和人工合成皮肤替代物用于烧伤创面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覆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就烧伤皮肤替代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既能用于整形外科取得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又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难度,减少医疗费用,可以用于早期修复深烧伤创面。方法:总结Neumann1956年至今设计的扩张器发展过程,在深入研究被扩张皮肤组织学转化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传统埋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手术实践经验设计出新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可以快速扩张,减少并发症。结果:设计出一种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由扩张囊、导水管、注射阀门组成,导水管与注射阀门固定相连接,导水管与扩张囊分开制作。导水管长100 cm,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剪短,再用黏合剂与扩张囊粘连在一起。结论:使用这种新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可达到快速扩张、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目的,可以用它来早期修复深层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16.
叶以铨  朱水法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462-1462
目的 :治疗大面积深度的烧伤创面 ,解决自体皮来源紧张 ,减轻供皮区疤痕增生 ,同时又改善植皮区外观和功能。方法 :应用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应用于4例切削痂的烧伤创面。结果 :未发现排斥反应。创面愈合全自体微粒皮覆盖无细胞真皮基质反映了自体表皮在迁移、增植和扩展过程中的特殊性。与对照组部位相比 ,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到目前为止 ,观察3个月内 ,自体微粒皮、自体薄皮片与无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外观和功能等同 ,并优于单纯刃厚自体皮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时机的选择。方法 将15例行切痂植皮的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例行休克期切痂植皮治疗,对照组7例休克期过后(即非休克期)行切痂植皮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伤后第3天的生命体征、尿量、输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伤后第3天生命体征平稳,术中每1%切痂面积输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无死亡病例,治愈率高。结论 休克期切痂及早地去除了坏死组织,减轻了机体中毒反应,降低了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对成功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肤敏”提取物外用对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造成小鼠皮肤损伤模型,比较小鼠体重、皮肤外观变化;测定皮肤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氢氧化钠致小鼠皮肤化学烧伤为模型,比较小鼠体重增长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肤敏能有效减轻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的损伤,降低小鼠皮肤中MDA含量(P〈0.05),提高SOD活力。肤敏能维持氢氧化钠烧伤小鼠体重增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论:“肤敏”提取物外用对紫外线照射造成的皮肤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氢氧化钠致皮肤损伤创面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Ⅲ°烧伤创面给予磨削痂等综合治疗后,采用生物敷料A覆盖包扎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烧伤患者非Ⅲ°创面(深Ⅱ°及偏浅的Ⅲ°创面),应用改良式磨痂并配合削痂加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创面覆盖生物敷料A包扎治疗28例(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削痂及切痂加自体皮移植治疗21例.结果 治疗组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40%~ 50% TBSA的患者治愈率为99%,并且治疗后,瘢痕增生明显减轻,自体供皮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对照组自体皮移植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愈合后,创面存在较多瘢痕.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4.8±1.8)d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9.4±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磨削痂加生物敷料A覆盖包扎,操作简单,损伤轻,并发症少,需皮量少,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健康组织,使创面愈合加快,愈合后瘢痕相对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探讨扩张皮瓣在面部烧伤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面部烧伤瘢痕修复患者20例,手术分为两期,I期阶段于瘢痕四周正常皮肤下将扩张器置入皮肤,使皮肤得到充分扩张;Ⅱ期将扩张器取出,并行瘢痕切除与皮瓣转移手术。结果20例患者共置入32个扩张器,其中6处(18.75%)出现扩张器并发症,全部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和满意修复。结论扩张皮瓣对面部烧伤瘢痕的修复取得良好效果,是修复面部皮肤损伤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