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的小儿脑瘫痉挛性患儿综合治疗疗效。方法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中医推拿治疗及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只给予康复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7±13.50)vs(23.52±12.41),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临床治疗中,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补益肝脾肾、益阳补阴、温阳通络、强筋壮骨,调节免疫能力,提高小儿脑瘫患儿治疗效果,为该病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同时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及中药穴位贴敷,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采用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其中贴敷后起泡的有50例,并随机抽取不起泡的哮喘患者5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64.0%),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膏剂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1例穴位贴敷益肺平喘膏,对照组55例辨证施治。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主证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疗法是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效、简便、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远红外止咳平喘贴,在哮喘发作期,穴贴于天突、膻中、肺俞,3天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48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止咳平喘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对炎症消散、化痰、止咳、平喘起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倩  李靖红 《甘肃医药》2014,33(3):191-193
目的:观察脐部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外感发热的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脐部贴敷治疗,与常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病程及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穴位贴敷对发热小儿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9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治疗组47例,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 4,IL-5)的水平,统计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4、IL-5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发生的程度,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药“喘敷贴”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治疗组)75例和安慰剂组(对照组)68例。治疗组于三伏天采取穴位贴敷方法,同期对照组贴敷安慰剂,治疗32d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发作次数来评价“喘敷贴”预防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4.67%,发作次数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则分别为52.94%、44.1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喘敷贴”三伏天穴位贴敷可显著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1月我科住院诊断咳嗽、肺炎喘嗽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咳喘症状改善、啰音、胸部X线吸收情况、副作用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患儿家属满意度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3.75%,患儿家属满意度83.75%,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咳喘疗效显著、简单安全、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均40例。对常规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常规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97.5%,说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的退热、止咳、平喘、音消失时间等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表现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以及单纯肺结核患者各40例,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DR(数字X线摄影)胸片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胸片检查情况比较分析,并对观察组胸片的动态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予以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较之对照组相对更大(P<0.05)。观察组病灶分布于肺部上叶前段的患者相对更多(P<0.05);在下叶背段以及上叶尖后段的分布数量两组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非典型性的分布部位主要有左肺舌叶和右肺中叶。观察组出现空洞、坏死及干酪性肺炎特征的患者比率明显更高(P<0.05);在渗出病变与支气管播散征特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发空洞出现率更高(P<0.05)。在治疗的2个月内影像学动态变化明显,两组临床治疗均有效。结论:临床应根据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像学特异性特点,及早通过胸片等方式进行检查,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扣背排痰、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以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的差异最为明显(P=0.019),其次为住院时间(P=0.021)及咳嗽消失时间(P=0.023)。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E及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gE水平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而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观察组治愈率达56.67%,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分别为33.33%及70.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无患儿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6—12月收住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予以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有效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素,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采用清肺合剂保留灌肠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案:分别在两组治疗的第4天、第8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在用药第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1.25%,而对照组为52.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第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P〈0.05);治疗组的高热、咳嗽、肺部哕音、白细胞、胸片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症状消退得越快,用药时间就越短。结论清肺合剂保留灌肠联合常规治疗能增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缩短小儿用药时间.减少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毒副作用对小儿身体的影响,促进了支气管肺炎患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锌对婴幼儿肺炎患儿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其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同时期在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婴幼儿60例作为对照组;将12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锌辅助治疗组,锌辅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第2天加用锌制剂(6个月内婴儿,10 mg/d;6个月-3岁患儿,20 mg/d;均分2次口服),连服7 d,常规治疗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肺炎患儿的疗效和平均住院日。两组肺炎患儿均于入院后第1天及第8天时采集血液标本,同时采集对照组血液标本,检测各组中血清锌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锌辅助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锌辅助治疗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肺炎患儿血清中锌、IgA和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g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锌辅助治疗后,血清中IgG、IgA、IgM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血清锌水平与血清中IgA、IgG、IgM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婴幼儿肺炎的发病率与锌缺乏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补锌可以使血清中IgG、IgA、IgM水平增高,从而提高肺炎的疗效和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6.
徐晓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01-340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比较2组患儿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曾志  颜花花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09-111
目的探讨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西药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来韶关市中医院就诊的5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四逆散合吴茱萸贴敷于神阙穴联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SSD-PRO量表评分情况,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腹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6.3%、92.6%、9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2%、81.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SD-PRO量表评分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SSD-PRO量表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合吴茱萸贴敷于神阙穴联合西药口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3个月为1个疗程,1a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74%,治疗组有效率为87.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能升高患儿血清Iga、IgG水平。  相似文献   

19.
庄姞  姚碧红 《右江医学》2014,42(4):460-463
目的比较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nr)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治疗的56例NRDS新生儿。其中31例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设为观察组,25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6h内气管内滴人PS,比较出生后12h胸片的改善、出生后12h、24h、48h的血气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治愈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生12h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3.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2h、24h及48hPO,、P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9.4%,对照组发生率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7.9±4.6)天,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23.7±4.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疗效无明显区别,但能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贵阳市某城区20至45岁成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对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和全球共识(JIS)标准的诊断结果的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某城区20岁~45岁常住居民共796人(男341人,女45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采用IDF和JIS标准判断不同性别青年人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观察两种标准诊断不同性别青年人MS患病情况的一致性。结果:该年龄段人群用IDF标准诊断Ms的粗患病率为22.2%(男性24.0%,女性19.3%),男女无差异(r=2.57,P〉0.05),用JIs标准诊断Ms的粗患病率为31.3%(男性41.6%,女性23.5%),男性高于女性(,=29.791,P〈0.05);IDF诊断中心性肥胖为30.5%,JIS诊断中心性肥胖为38.4%;JIS诊断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及空腹血糖升高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1.3%、55.0%、18.3%、46.4%,二种标准对女性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0.876),对总体人群和男性一致性一般(K值分别为0.615和0.747)。结论:IDF和JIS诊断标准均显示该城区青年MS的患病率较高,两种方法对女性MS诊断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