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步正骨手法整复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观察三步正骨手法整复及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实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实验组接受拔伸旋转、夹挤分离和折顶回旋三步正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接受手术开放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解剖对位及近解剖对位情况,对照组优于实验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三步正骨手法整复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有利于伤肢功能恢复并能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章 《中国骨伤》2001,14(5):305-305
手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目前仍然难度较大。作者运用折顶尺偏法治疗 42例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例中男 2 7例 ,女 15例 ;年龄 12~ 46岁 ,平均 31岁。直接暴力损伤 13例 ,传达暴力损伤 18例 ,扭转暴力损伤11例。2 整复方法  经臂丛麻醉后 ,患者仰卧 ,患肢屈肘 90° ,肩外展 90°。一助手握肘上 ,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手部 ,顺轴线缓缓对抗拔伸牵引。若是上 1/ 3骨折 ,前臂处中立位稍旋后 ;若是中、下 1/ 3骨折 ,前臂中立位。术者立于患肢外侧 ,先作夹挤分骨 ,使骨间膜张开 ,然后用提按或轻折顶法先对尺骨骨折进行复位。待…  相似文献   

3.
儿童桡骨下段或合并尺骨下段,距骨骺线上1~4cm处的横形或短斜形背侧重叠桡偏移位之骨折,临床上较难闭合复位.我科自1989~2000年间,采用极度折顶加旋前反折手法整复此类骨折共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杉树皮外固定夹板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闭合折顶整复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4~11(7.29±2.34)岁。整复后予以杉树皮夹板固定并随访6个月,根据末次随访复查的X线片评价骨折整复的对线对位,采用Anderson前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17例患儿中15例1次复位成功,2例再次复位成功,固定时间(25.00±3.35)d。随访6个月时,根据Anderson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对位对线:所有病例对位>3/4,其中解剖复位10例,对线<10°者4例,对线<15°者3例。未出现骨折移位、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闭合折顶整复手法结合夹板固定手法复位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降低术者操作难度同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改良折顶法治疗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改良折顶正骨手法在儿童及青少年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尺桡骨双骨折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1—15岁,平均12岁。下1/3段40例,中1/3段12例,均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正向折顶和斜向折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2例随访4个月-2年,按尺桡骨双骨折疗效标准,尺桡骨下1/3段双骨折整复成功40例,其中治愈39例;中1/3段骨折整复成功11例,其中治愈10例。结论:改良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具有整复容易、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改良牵引折顶法整复儿童尺桡骨下1/4双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临床多见,对于骨折完全移位,特别是重叠移位严重者,手法复位较为困难,单用拔伸牵引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此类骨折适合应用折顶手法。我们发现传统折顶手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自1995—2002年采用改良牵引折顶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锦忠  肖智青  王爱明 《中国骨伤》2010,23(11):874-87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85例,男50例,女35例;年龄1~20岁,平均10.8岁。直接暴力53例,传导暴力30例,扭转暴力2例;粉碎性骨折6例,螺旋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21例,横形或锯齿状骨折50例。按Anderson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85例患者中解剖复位42例,近解剖复位35例,8例再移位(经重新手法整复固定,2例达解剖复位,4例近解剖复位;2例整复不成功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有病例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28~80 d,平均42 d.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7.5个月。按Anderson评价标准,优77例,良5例,可3例。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迅速,费用低廉,临床疗效显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新发 《中国骨伤》1994,7(1):37-38
回旋折顶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旋转背向移位骨折广州市越秀区正骨医院(510030)黄新发笔者自1991年开始采用前臂旋前位,按骨折端旋转移位方向,作逆行的回旋折顶手法,治疗108例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8例...  相似文献   

9.
关于儿童盖氏骨折与儿童型盖氏损伤的诊断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8年间1520例初诊为桡骨骨折"的病例复习,发现有25例合并有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具体如下:明确诊断为盖氏骨折的仅5例,诊断为桡骨骨折合并尺骨远端骺分离者15例,误诊为单纯桡骨骨折而未发现下尺桡关节半脱位者5例。其中共有11例按前臂远端骨折处理,采用肘下石膏,致使复位失败,再移位,需要反复多次整复,结果骨折愈合时,3例位置欠佳,3例仍残留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分析治疗上失败的原因多是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或误诊引起。所以,凡遇到桡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例,均应仔细检查下尺桡关节,并投照腕关节真正的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做CT检查,这样,可减少漏诊和误诊以及治疗上的不当。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3 4~ 5 8岁 ,平均 47岁 ,右侧 6例 ,左侧 3例 ,全部病人均为摔伤致Colles’骨折 ,都经过手法整复 ,掌屈尺偏位石膏托外固定 4周 ,摄片复查后见骨折已愈合 ,逐渐行腕部功能锻炼。经半年~ 4年 3个月 (平均 2年 4个月 )训练后仍有腕部活动时疼痛 9例 ,前臂旋前 -旋后受限 7例 ,腕屈 -伸活动受限 7例 ,下尺桡关节不稳定 8例 ,腕部畸形 4例。1.2 治疗方法 臂丛麻醉下 ,上臂以一气囊止血带止血 ,于腕尺侧自尺骨茎突始做一长约 10cm切口 ,自皮下向桡背侧剥离 ,显露下尺…  相似文献   

11.
折顶回旋法整复月骨前脱位3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希田 《中国骨伤》2002,15(5):275-275
我们自1997年至今应用折顶回旋法整复月状骨前脱位共计36例,现将整复手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28例,女8例,所有病例均为直接暴力所致,损伤最短2小时,最长1周,1周以上不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2.
赵俊 《中国骨伤》1998,11(6):85-86
我院1990年1月~1994年12月治疗儿童桡骨下1/4骨折34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26例,女8例;年龄3~10岁’22例,11~15岁12例;左侧14例,右20例;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青枝骨折5例,原位再骨折2例,陈旧性骨折3例。治疗方法新鲜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复位以挽骨为主,屈肘,旋前位牵引,助手固定前臂骨折近端,双拇指分骨,术者固定骨折远端,一拇指分骨,一拇指向尺侧按压挠骨远端,折顶,端提,复位即可完成。夹板固定,屈肘90”轻度旋后位悬于胸前。陈旧性骨折及3例后期出现成角畸形而无法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侧锁定接骨板桥接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腓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骨折延迟愈合4例,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创面皮肤浅表坏死2例,深部感染1例。骨折复位情况影像学评估:解剖复位38例,复位一般10例。按Mazur踝关节功能系统评分标准:优40例,良6例,可2例。结论合理评估软组织条件,掌握手术时机,关节面解剖复位,腓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肱骨远段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肱骨远段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了肱骨下段血管的来源、分支分布、长度及外径,结果:肱骨下段外侧骨膜血管来自桡侧副动脉,分布肱骨下1/3段外侧半前、后面骨膜,动脉外径1.6mm,伴行静脉多为2支。肱骨下段内侧内膜血管来自尺侧下副动脉,分布肱骨下1/3段内侧半前、后面和内上髁处骨膜,动脉起始处径1.8mm,伴行静脉1-2支。结论:以桡侧副血管或尺侧下副血管为蒂的肱骨下段移植,可用于肱骨大段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桡尺骨分离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桡尺骨分离是较少见的特殊损伤,探讨其发生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1990~1998年,收治4例同侧上、下尺桡关节损伤(桡尺骨分离伤)患者、其中3例早期确诊,手术治疗2例,手法复位1例。1例诊断延迟2个月,二次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16个月~8年,平均46个月。肘关节和腕关节功能评定参照Trousdale引用的百分法,优4例。结论 桡尺骨分离伤临床少见,损伤机制较特殊,早期确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复位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Colles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1991~1995年我院用骨折复位固定器〔1〕治疗38例不稳定型Colles骨折,均为经手法复位后用传统外固定方法治疗失败发生再度移位的病例,经6月~4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21例;年龄18~72岁;左侧22例,右侧16例;均为间接暴力所致的闭合性骨折,全部为经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后再度移位的病例;X线解剖学测定原始损伤时桡骨短缩8.1±1.1mm,尺倾角7.1°±9.6°,掌倾角-19.4°±3.1°;石膏或夹板固定再度移位后桡骨短缩6.6±1.2mm,尺倾角10.6°±1.9°,掌倾角-5.2°±1.9°治疗方法均采用复位固定器〔1〕治疗…  相似文献   

17.
尺桡骨干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2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一般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扭转暴力造成[1].闭合性尺桡骨干双骨折首选手法复位外固定,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2],容易被患者接受.2007~2011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102例,均采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勇  贺传君 《中国骨伤》2002,15(10):627-627
自1997年6月~2001年6月,本科用腕背伸折顶法整复治疗史密斯骨折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7岁;左侧6例,右侧10例;横断型骨折7例,斜型骨折4例,粉碎型骨折5例,其中2例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2 治疗方法2.1 手法复位 经臂丛麻醉后,患者仰卧,患肢屈肘90°,-助手握住患肢前臂近肘部牵引,术者双手握住患肢手掌,双拇指压按患腕背侧顺势掌屈,持续牵引约2~3分钟后,用力牵引向掌侧折顶,然后背伸腕部向背侧推顶,即可复位。此法称为“腕背伸折顶法”,一般一次就可达到理想复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桡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桡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无尺神经损伤、针道感染、骨化性肌炎、肘外翻、骨折再移位、克氏针退出等并发症发生。4例正中神经损伤均于术后6个月内自行恢复。末次随访采用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8例,良4例,可1例。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经皮桡侧交叉克氏针固定,能避免损伤尺神经和骨折远端向尺侧再移位,无切口,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折顶手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掌背重叠移位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龙  沈保英 《中国骨伤》2003,16(1):19-19
我科自 1998年至今采用以近折端为支点 ,折顶复位 ,前臂U形石膏夹外固定 ,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掌背重叠移位骨折 3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3~ 10岁。伤后就诊时间 30min~ 3d。均为闭合性骨折 ,无合并其它部位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X线表现为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为横形、短斜形 ;远侧骨折端向背侧移位并重叠畸形 ,重叠程度 0 5~ 1 5cm。2 治疗方法2 1 手法复位 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坐位时肩关节前屈 ,肘关节屈曲 90°;仰卧位时肩关节外展适当角度 ,前臂中立位。一助手固定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