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日间手术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后输尿管支架留置时间为1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进行的日间手术输尿管镜检+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88例,将患者随机纳入输尿管支架管留置时间的周组与月组,术中使用奥林巴斯输尿管纤维软镜,钬激光将结石充分粉碎,套石篮取出碎石粒,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根据分组时间拔除。结果188例手术患者都于24 h内出院,周组与月组患者年龄、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排石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组相关并发症少于月组(P<0.05)。结论通过优化措施的日间手术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输尿管支架留置时间为1周,留置尾线,安全可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超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手术方案选择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肾下盏结石患者13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分别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和经皮超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 d和28 d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舒适度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 d和28 d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及Hb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WBC计数、PCT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术后发热和血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超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提高结石清除效果和缩短手术用时方面具有优势,且可能降低术后继发炎症反应水平;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应用则有助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细肾镜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1年6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1~2 cm肾下盏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超细肾镜组37例和输尿管软镜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h血红蛋白下降量和术后12 h不同疼痛程度例数。结果:超细肾镜组和输尿管软镜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9%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细肾镜组和输尿管软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和26.7%,手术时间分别为(54.43±12.02) min和(59.23±12.00) 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1±1.26) d和(6.30±1.53) d,术后1 h血红蛋白下降量分别为(10.95±3.64) mL和(11.40±3.31) mL,术后不同程度疼痛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细肾镜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输尿管软镜与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肾下盏结石患者78例,其中37例采用纤维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纤维输尿管软镜组),41例采用电子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比较两组的碎石效果。结果两组的平均碎石时间、结石一次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找到结石成功率、术后发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输尿管镜处理肾下盏结石手术时间更短,结石清除率更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肾下盏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n=46)行经皮肾镜取石术,B组(n=46)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住院费用较B组低,B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B组为4.3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5.65%,B组为89.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结石残留及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下盏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效果相近,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创伤较小,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无线智能腔镜系统在泌尿系结石输尿管硬镜、纤维软镜术中的应用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需要通过输尿管硬镜、纤维软镜治疗的输尿管肾结石患者相关资料,40例患者采用常规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硬镜(20例)、纤维软镜(20例);40例患者采用无线智能腔镜系统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硬镜(20例)、纤维软镜(20例);分别比较输尿管硬镜两组及纤维软镜两组间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清晰度、握持感、图像延迟等的差异。 结果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清晰度、图像延迟、术中的握持感上,高清输尿管硬镜手术组与无线智能输尿管硬镜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清晰度、图像延迟上比较,输尿管纤维软镜手术组与无线智能输尿管软镜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智能输尿管软镜组术者术中的握持感要优于传统纤维输尿管软镜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线智能腹腔手术系统在结石内镜手术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腔镜系统,可以提高术者对腔镜镜头的握持感,降低术者疲劳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碎石方式将86例肾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行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可视化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最大直径15~20 m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8月间我院治疗的58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最大直径在15~20 mm,其中行可视化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31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2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清石率和并发症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血清降钙素原、血红蛋白下降、输血、术后感染情况和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视化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短于输尿管软镜组,而术后住院日则长于输尿管软镜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复查CT评估排石情况,两组清石率相当,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7.1%vs.81.5%,P0.05)。结论可视化经皮肾镜碎石术处理肾下盏15~20 mm结石,清石率高,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一样,可以作为良好的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不同部位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4月—2021年3月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直径>1.0 cm结石患者321例,按其术式不同分为硬镜组145例,软镜组176例,将上段输尿管以肾下极、腰4横突、骶髂关节上缘为界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后,对2组3个细分部位结石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严重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成功率方面,硬镜上部组(74.4%)明显低于软镜上部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镜中部组(91.1%)与软镜中部组(9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镜下部组(94.7%)与软镜下部组(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手术成功患者进行比较:在手术时间方面,硬镜上部组(64.4±19.5) min、中部组(66.2±20.9) min、下部组(61.2±17.1) min分别低于软镜上部组(85.4±24.9) min、中部组(82.9±23.5) min、下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一期经皮肾镜(PCNL)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RIRS)治疗复杂性铸型结石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93例复杂性铸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CNL组50例仅行PCNL,PCNL+RIRS组43例一期行PCNL联合RIRS,术前肾结石情况采用S.T.O.N.E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两组均在截石位下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剪去头端),PCNL组改为俯卧位,PCNL+RIRS组改为俯卧分腿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发热率、再次手术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的术前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CNL+RIRS组需要建立的通道显著少于PCNL组;PCNL+RIRS组在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清除率、再次手术率、平均住院天数上均明显优于PCNL组;虽然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PCNL组有1例需要介入栓塞患者,并且PCNL组患者术后发热比例高于PCNL+RIR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例数较少有关。 结论俯卧分腿位一期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可以减少穿刺通道和术中出血,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在输尿管导引鞘下输尿管软镜治疗婴幼儿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24例肾结石婴幼儿(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被动扩张输尿管2周后再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完成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并对比分析同期17例未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行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对照组)的患者资料。 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87.5%,手术时间(56±14) min,术后发热1例,较对照组结石清除率76.5%明显提高,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 结论术前行输尿管支架被动扩张后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提高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治疗婴幼儿肾结石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硕通镜联合软式输尿管镜治疗长径<20 mm肾结石在日间手术模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就诊的110例单侧结石长径<20 mm的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日间手术模式组和常规手术模式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组的术中置鞘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5例患者因置鞘失败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日间手术模式组与常规手术模式组患者的术中置鞘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手术模式组比较,日间手术模式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总住院费更低,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日间手术模式下行硕通镜联合软式输尿管镜治疗结石长径<20 mm肾结石可以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经济压力,不增加手术风险,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在治疗2~3 cm肾盂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云浮市中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2~3 cm肾盂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组合式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组(40例)和经皮肾镜组(47例),对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合式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组和经皮肾镜组在结石清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合式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组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经皮肾镜组(P<0.05);而且组合式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发热率少于经皮肾镜组(P<0.05)。 结论组合式输尿管硬镜结合软镜治疗2~3 cm肾盂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虚拟模拟器UroMentorTM在输尿管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0名泌尿外科医师按单独完成输尿管镜例数< 20例和≥20例分成2组,分别为18名及12名.应用左输尿管下段取石模拟操作进行初评,包括:总操作时间、输尿管插管时间、损伤致出血点的数目、尝试插管次数以及综合总体评分(GRS),连续训练48 h后复评并与初评比较. 结果 经过模拟器训练后所有受试者总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333±32)s及(228±18)s,P=0.001],GRS评分明显改善(24.4±2.1及28.1±1.2,P=0.010).少(无)经验组和有经验组初评总操作时间[(405±40)s及(262±22)s,P=0.014]、复评总操作时间[(276±12)s及(179±9)s,P=0.000]及初评GRS评分(19.6±2.5及29.2±1.3,P=0.009)、复评GRS评分(25.0±1.1及31.2±0.7,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独立完成的输尿管镜例数与GRS评分相关(初评r=0.705,复评r=0.756). 结论虚拟模拟器URO MentorTM可以成为输尿管镜技能培训及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2018年4—1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和CT检查确诊最大径≤2 cm的单侧单发上尿路结石,或单侧肾多发结石且最大径之和≤2 cm;③术前无泌尿系感染或感染已经控制;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患侧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等;②肾盏憩室结石;③肾下盏结石同时肾下盏肾盂夹角<30°;④合并肾功能不全;⑤妊娠或哺乳期;⑥心肺功能异常;⑦确诊为出血体质或处于高凝状态。试验组术中使用PU3022A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对照组使用Flex-X^2可重复纤维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以李克特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制订图像质量评价量表,以此对术中影像资料进行评级,并计算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碎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90例完成试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各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单发结石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0)mm与(8.7±3.0)mm,P=0.023],男女比例(29/16与29/16,P=1.000)、年龄[(45.1±9.3)岁与(44.5±8.5)岁,P=0.583]、身高[(164.8±7.8)cm与(164.8±9.0)cm,P=0.978]、体重[(65.3±9.6)kg与(67.5±13.0)kg,P=0.359]、中重度积水比例[31.1%(14/45)与26.7%(12/45),P=0.816]、结石部位(上盏6例与3例,P=0.485;中盏7例与4例,P=0.334;下盏16例与17例,P=0.827;肾盂15例与11例,P=0.352;输尿管24例与25例,P=0.832)、合并高血压病(10例与12例,P=0.623)、合并糖尿病(4例与5例,P=0.7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方面,试验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45/45),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5.6%(7/4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碎石成功率为68.9%(31/45),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71.1%(32/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下降值[(3.91±9.71)g/L与(3.62±8.40)g/L,P=0.880]、术前血肌酐[(84.46±20.00)μmol/L与(83.52±24.58)μmol/L,P=0.451]、术后血肌酐[(92.38±25.38)μmol/L与(89.03±25.71)μmol/L,P=0.53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45)与6.7%(3/45),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相似。在手术图像质量方面,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明显优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取石术,观察组则给予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检测手术前后肾损伤因子水平,统计结石清除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NGAL、Cys-C、KIM-1和Scr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术后各项肾损伤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可有效提高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并减少手术操作对肾脏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FUR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长径2~3 cm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肾结石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MPCNL治疗,研究组采用FURL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与舒适度评分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等)。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术后3 d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周及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5、48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FURL、MPCNL治疗结石长径2~3 cm的肾结石均有较好的效果,但FURL的手术时间较短并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术后生存质量情况较高,患者疼痛舒适度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国产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小于2cm的肾脏结石,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62例应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小于2cm肾结石的临床资料,以同期的一体式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小于2cm肾结石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及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残石率、术前留置双J管比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治疗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 组合式软镜组和一体式软镜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8%、93%;残石率分别为3.8%、4.8%;术前留置双J管比率分别为85.7%、93.5%;住院天数4.2±1.6、4.1±3.5天;手术时间79±34.5、68±45.2min,前20例手术时间组合式软镜组高于电子软镜组,后36例两组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费用21577±3879、26897±5682元组合式软镜明显低于电子软镜;应用组合输尿管软镜的56例患者期间维修次数明显低于电子软镜;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国产的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小于2cm肾结石可以取得同电子输尿管镜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